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白居易与陈与义的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白居易与陈与义的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27 更新时间:2023/12/12 22:36:49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大体上,前三类为古体,后一类为近体。前三类大致以内容区分,但有相交。四类诗中,白氏自己比较重视前两类,认为讽喻诗反映了“兼济之志”;闲适诗显示出“独善之义”;都是他人生目标的直接体现。感伤诗和杂律诗则“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讽谕诗是白诗中的精华。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讽谕诗在形式上多直赋其事。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情节细致传神。另一部分讽谕诗则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借自然物象寄托政治感慨。这两类作品都是概括深广,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晓畅明白陈与义是南北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转学杜甫。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沉郁悲壮,雄阔慷慨,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吧:虽然《道德经》,《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道家文化思想,而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儒家文化思想。但是倡导的都是文明社会的思想理念,只是用不同文化思想来表达而已,确实是大致相同。首先来论述一下《道德经》的思想理念:《道德经》文中核心

  • 谁提出了中国古代生态哲学和生态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和庄子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核心是“互补性”与“和谐性”;而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则是人们的直觉智慧对万事万物内在和谐性的洞察与把握。例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了他对自然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深刻认知与体悟。他认识和体验到一切事物都是个基本统一体,在包罗一切的统一体中,所有的差别

  • 老子、孟子、孔子、庄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原创》我有何德,敢评圣贤。读书万卷,道德科研,马列毛著,何至百篇。大乾世界,也知点点。谈谈看法,知错可改。老子观,太广泛。无为治,法自然。乾坤广,生自然。循自然,死亦然。天法道,人法天。莫强斗,尊自然。归原始,返自然。如此生,保平安。阴阳学,他之理。道家学,源他始。孔子道,也广泛。兴周国,继绝世。

  • 历史上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 对今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生态文明的中国文化渊源:(一)“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道、儒、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道、儒、佛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道、儒、佛三家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自

  • 举例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学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早在我们酝酿提出“中国生态学”的时候,曾对于“中国生态学”概念能否成立,犹豫良久,因为这是一个敏感、尖锐的重大问题。几度春秋,随着查阅大量文献,反复论证的进程,我们对于创立“中国生态学”的信心才与日俱增;仔细推敲,认真研究,历经无数次自我审问和辩论,“中国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几经不断修正而逐渐成形。经

  • 中国古代朴素生态观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和丰富资源的古老国度,在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自己一套关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环保理论和实践,并且深刻影响着今天的环保工作。一,古代人的朴素环保思想1,源于自然崇拜的生态观念在远古时期,由于人类生产力量的限制,很多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大自然。这个时候,讲究

  • 生态哲学思想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生态哲学实际上是一个理论体系,分别由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哲学认识论、生态哲学价值论和生态哲学方法论这四个部分有机构成。生态哲学本体论是生态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世界既不仅仅指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单纯指人类世界,而指的是作为整体的“自然—社会—人”的复合生态系统。古希腊哲人认为自然界

  • 儒家道家佛教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什么的生存主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凸显,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生态伦理学虽问世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特的可供借鉴的生态伦理思想资源。现今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已成为“显学”,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础、以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古代

  • 中国古代哲学家有哪些思想给我们今天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怎样的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哲学家5大智慧名言:1.上善若水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估计当时张天师在龙虎山的时候,没事儿就整天跑到泸溪河边去悟道,因为在道家学说里,

  • 了解古代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并选取其中的两个谈谈自己的见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邓析公元前545-公元前501〖春秋〗春秋末法家先驱,名家。郑国人。曾任郑国大夫,并创办私学,以所作《竹刑》(写在竹简上的法律)教人,宣传法治,“民之……学讼者不可胜数”(《吕氏春秋离谓》)。他“操两可之说,设无究之词”,对后来辩者颇有影响。《汉书艺文志》著录《邓析》,系后人托名所作。曾子公元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