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齐桓公作为春秋时代的“第一霸主“得到了历代的高度评价!桓公礼贤下士,唯贤是举,不分贫贱。任用管仲为相,德才备,治理国家有方。而通过改革才强盛起来的齐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又会盟各国诸侯,又是插手别国事务,又是安定王室,又是征伐夷狄,发挥了他积极性。齐桓公举行会盟共有九次。后人称赞桓“,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齐桓公的称霸对中原的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的!谢谢大师祝好!晚上好心情!
历史上该如何评价春秋五霸?
周王朝“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天子在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委任王室功臣、懿亲为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称为“方伯”。
《白虎通》有言:“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所以春秋五霸,其实就是诸侯之长,天下诸侯的盟主。
诸侯会盟是称霸的主要标志之一,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楚庄王、晋悼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多个诸侯都召开了诸侯大会,通过会盟得到天下诸侯推举成为盟主称霸天下,这远远超过五霸的名额。其中仅晋国就称霸百年,会盟多次,几乎独占五霸名额。
历史上春秋五霸有多种说法,现在普遍认同的有两种:《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齐桓公姜小白是姜子牙的十二代孙,也是五霸之首。
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树立威信。先后两次会盟天下诸侯,最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得到周王室的承认,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也拉开了天下争霸的序幕。
晋文公为周天子平定子带之乱,退避三舍大败楚国;最终也得到周王室的册封会盟天下,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成为第二位霸主。
这两位是实至名归的春秋霸主,都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认和天下诸侯的认可。历朝历代都是全票通过,没有任何争议。
楚庄王“一鸣惊人”振兴了楚国,然后率军北上,大败晋国。结束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最终问鼎中原成为天下霸主,也算名副其实。
秦穆公在位期间一直被晋国压制,崤之战和彭衙之战两次和晋国交战都是全军覆没,难以成为公认的霸主,只能算独霸西戎;而宋襄公则完全没成就霸业,屡战屡败,只靠所谓仁义才博得霸主之位;至于越王夫差、吴王阖闾二人,则由于地理位置较为荒远,并非当时的华夏之地所在,所以也容易被榜单所排斥。
总之能成为霸主的这人自身必须具备横行天下的实力,四海臣服的威望,举世无双的道德。就像当今的世界,美国一直想称霸世界,却不能如愿,不是他们实力不强,而且他们德不高,望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