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当政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秦王政15年(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秦王政17年(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在此之前坑杀赵国40万军队),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秦王政18年(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秦王政19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秦王政20年(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秦王政21年(前224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秦王政25年(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秦王政26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嬴政统一六国以后,以咸阳为都城,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政治措施。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2、经济措施。统一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统一的标准,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货币,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这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十分有用。3、文化措施。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接着,又出现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体隶书。现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来的。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的控制。公元前213年,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噬和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人。这两件事,历史上叫作“焚书”、“坑儒”。秦朝建立后,统治残暴,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秦朝的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各地农民纷纷杀掉官吏,攻占郡县,响应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继起领导秦末农民战争的是项羽和刘邦。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攻占咸阳。号称强大的秦朝,终于被革命的农民推翻了。秦朝灭亡后,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更多文章
与春秋有关的历史故事,四个以上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
有关秦国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指鹿为马重要人物:赵高。秦二世,众大臣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图片(2):指鹿为马典故漫画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
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三家分晋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赵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事件发生年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1年)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魏文侯(前445年-前369年在位)任用李悝进行改革,尽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魏武侯时,吴起受魏相公叔排挤,离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
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天天打尔虞我诈比林俊杰唱的那曹操还厉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总体就是围绕这个建议你去看看《左传》,那里面有春秋的历史,至于战国的,你可以看看《战国策》。
春秋时期与晋国有关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背城借一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拼音]bèichéngjièyī[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拾余烬;背城借一。”[例句]自以为用了背城借一的力量,必然有旋乾转坤的功劳。[近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垂死挣扎孤注一掷...[反义]重整旗鼓
春秋战国的重要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齐桓公尊王攘夷,九驱匈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著《春秋》;百家争鸣;孟子、老子、孔子游说列国;周平王西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晋楚中原争霸;勾践灭吴;赵、魏、韩三家分晋,天下进入战国时代;燕昭王破齐复仇;齐魏马陵、桂陵之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五国相王;商鞅变法;秦赵长平大战;张仪、苏秦出使列国;吕不违编
春秋时期的历史顺序以及各个时候的战役改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春秋战役:葛之战长勺之战泓水之战假途灭虢之战城濮之战之战鄢陵之战鸡父之战柏举之战越灭吴之战晋阳之战战国战役:桂陵、马陵之战济西、即墨之战伊阙之战长平之战秦统一六国之战春秋时期重要的改革:公元前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