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后期的将领之中,蒙恬是最著名的一个。蒙恬蒙恬出身于名将世家,自从他的祖父蒙骜投靠秦昭王后,蒙氏数代为秦征战,功劳赫赫。与王翦联手灭掉楚国的,就是他的父亲蒙武。前221年,蒙恬被秦始皇封为将军,后封内史。
秦统一后,秦始皇命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胡马不敢度阴山,为边境安宁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蒙恬还领导修筑了万里长城,以及800多公里长的军事要道——秦直道。蒙恬一生,为秦朝的统一和稳定,建立了卓越功勋。然而,这样一位功臣,最后是怎么竟被逼自杀的呢?
秦始皇命丧沙丘后,为了让李斯听从扶胡亥、弃扶苏的计谋,赵高曾向李斯一连五次发问说:“丞相,就你来说,论才可及蒙恬?论功可及蒙恬?论谋可及蒙恬?论得人心可及蒙恬?论与扶苏交情可及蒙恬?”几句话把李斯问倒,于是,两人合谋,开始篡改秦始皇诏书,扶助胡亥上台。
在赵高、李斯的推动下,一方面假传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另一方面改写玺书,以秦始皇的口吻,以屯边无功、士卒消耗、言语诽谤、为子不孝等罪责,赐扶苏和蒙恬死罪,让他们自裁。扶苏接到玺书后,欲辨无门,最后拔剑自杀身亡。
扶苏死前,蒙恬曾经怀疑诏书的真实性,还劝说扶苏面见皇帝再说,扶苏不听。诏书命蒙恬自杀,蒙恬开始没有立刻施行,他交出兵符,主动进入阳周监狱,等待皇帝发落。胡亥当上皇帝后,以蒙氏家族为秦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本打算赦免蒙恬。
但赵高欲置蒙恬于死地,反复在胡亥面前挑拨,说秦皇本打算立你为太子,只因蒙恬说坏话,结果立了扶苏,如果留下蒙恬,江山不稳云云。这样,使胡亥下了处死蒙恬的决心。
于是,胡亥专门派人到阳周,下诏蒙恬,让他自杀,最后,蒙恬服毒。一代良将,就这样悲惨地死在了赵高的阴谋里。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阳周(今属陕西延安)的一间囚室里,受新皇帝胡亥吩咐消磨而来的一名使者正高傲地对着一位阶下囚训话:“你本人罪孽太多,已经不可赦免,而你弟弟又犯罪当死,按大秦的律法,你应被连坐处死。”
闻听此言,这位叫蒙恬的阶下囚自顾自地倾诉起自己家族的辉煌战史,及其本人为秦帝国立下的丰功伟绩。使者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唠叨,告诉他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此时,绝望无助的蒙恬只好长吁短叹:“我为何会无罪而被杀掉啊?”
过了一会儿,眼中含泪的蒙恬想起了自己率军民筑长城的往事,遂用低沉的声音缓缓说道:“是啊,我罪大恶极,本来就该被处死。万里长城就是经我的手完成的,筑长城,挖壕沟,这中间能没有截断大地脉络的地方吗?看来,这就是我的罪过。”
言毕,这位威震大漠南北的一代名将吞药自杀。
出于对秦二世胡亥和巨奸赵高的憎恶,很多后人对被他们杀掉的蒙恬兄弟和其所效忠的公子扶苏报以深深的同情,甚至认为如果蒙氏兄弟不死、扶苏即位就能够改变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
然而,这种廉价的同情究竟结果代替不了真实的历史。蒙恬之所以会走到被冤杀的末路,绝不是“绝地脉”这三个字就可以酿成的,他对时局的严重误判也是导致他悲摧命运的最主要缘故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