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问答标题:“《二十五》是信史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信史”的含义,如果“信史”是可信的历史的缩写,我认为《二十五史》基本可信,为什么说基本可信呢,因为通常都是讲《二十四》加《清史稿》,也有史学家把《清史稿》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需要说明的《清史稿》史料浩如烟海,至今尚在修改中,没有正式修为《清史》,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争议,史学家认识的统一,一是需要寻找更多的史料,加以证实,二是需要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我们期待早日完成《清史》的修改定稿。顺便说句题外话,读史应以正史为宗,可信度大大高于野史,对于史存的“野史”,也可去研究,去伪存真,对史历的研究是有益的。对于近些年戏说的所谓历史,只能当作文艺作品来看,切不可与正史混为一谈。
为什么有人把中国的历史从商朝算起而不是夏朝?
从严谨的历史研究来说,古籍记载可以当作旁证和线索来发现历史,但古籍记载不能当作证明(当时的记载可信度还高些)。大原则是发现实物如挖掘到遗址如古代城市或墓葬并有足够证据证明是某个时代的。这是个世界通用的标准,根据此标准,我国发现最早并可以证明朝代的遗址是殷墟。也就是商朝。
那么为什么不从夏朝开始计算呢?因为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夏朝遗址的实物证据。夏朝仅存在于古书的记载中,并且不同的古籍记载还有矛盾的地方。
为什么历史研究不能完全按古籍记载证明呢?因为书是人写的,人往往根据自己的信仰和憧憬来有选择的记载距离自己较久远的时代,另外历史的记录者通常(不是永远)按照当权者的指示记载历史,以便达到统治目的。比如很多神话故事(伏羲女娲)、禅让制、桀纣残暴等,都是官方史书里记载,但真相完全不是那个样子,真能补天?有证据吗?人首蛇身?可能吗?别说这些神话,就是宋太祖让位给太宗(弟弟)这件事,就不可信正史的记载。
研究历史必须根据人性和客观证据判断,史书记载是引导我们研究历史的工具,但不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