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强调上善若水。要理解李小龙和截拳道水的哲学概念,我们首先就需要先了解道家哲学关于水的哲学概念。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说,上善若水。
怎么样善法呢?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却身处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其品格实在与“道”差不多了。
在道家学说里,水至善至柔。水性绵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道又是什么呢?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法讲出来的,但却可以观察、体会。道存乎于天地万物之中,为天地万物之最终根据。
其中,尤其通过水得到最集中、最典型的呈现。
水的品格就是道的品格。
其一,道体广大,深广无边,无所不包,一同于水。大道如水,泛滥周遍,无所不在。老子说:“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百川归海,天下归道。
其二,大道无形,充盈于天地之间。抚之无坚,揽之不盈,恍兮忽兮,若有似无。
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凝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
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
但至柔实为至刚,无所不胜。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与生相关联,坚强与死相关联。生为真正的强,死为真正的弱。由水而得柔,由柔而得生,老庄的哲学根本说来,是一种“崇生保生”的生存哲学。
于是由此更进一步,一系列的哲学信条以此为出发,被开发出来。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由天道的本性,推而及于人道。人道由个人的处世信念,归结入于天下的治理。
以柔为刚,以退为进,以下为上,无为而无不为。一句话,道法自然。
水无固形,随物赋形,不固执,不上扬,不恶争,任何屈曲不舒之域,它都可以善为存身,渗透之,充满之,无孔不入,而无声无臭。
是为上善若水。
(注:以上灰底文字来自网络阐释)
截拳道以道家、禅宗哲学为根本为基础,追求以武入道的修行,因此,在李小龙的武道哲学中,水仍然别具武道修行的哲学意蕴,是截拳道“适应”概念像水一样,如水适应的最佳阐释,亦是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武道最高境界的哲学象征。
李小龙曾总结了水的五种特性:
1,水可以放入碗中成为碗的形状,放入杯中成为杯之形。它是如此地具有柔顺性、适应性、协作性,而不会一味蛮力对抗。
2,水虽然具有非常的忍耐性,但它有时又能显得无比的强大:有时它的力量足以轻易推动巨石。因此一个镇静如水的人,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内在力量,对付一位嚣张自负的挑战者。
3,水,当它静止时是如此的澄清,而一旦它汹涌、咆哮时,它又变得那样的浑浊而具毁灭性。当我们心灵宁静时,我们的思想是最清朗的,并且能够极好的自我控制。
4,水,能够无视重压而前行。它流过篱笆、流过基底而毫无褪色。它永不分离,没有分裂结帮的派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平等互助的,可以在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上流动。
5,如果你与水协作,那么水就是你的朋友,如果你反击它,那么它就会变成你的敌人。
一个充满恐惧、惊慌不安的人如果落入水中,极有可能会沉没;而一个平静的人在水中则可能因水的托力而上浮,正如现实中,如果人们彼此抗争、敌视,那么他们将会旋入无底地冲突、猜疑和憎恨的深渊之中。
只有那些高尚守信的人们,才能够彼此更适应,而更加和平地相处。
鉴于水的五大近道特性,以武入道的截拳道,同样要求他的习练者不仅在精神品格上,思想境界上要似水以近道,要具备水的特质,在一拳一脚的武道实修中仍应似水,努力成就水的特质,要“保持空灵之心,无形,无法,就像水一样。”
“水倒入杯中就成了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就成为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中就成为茶壶的形状。”
水的哲理,不仅从理论和思想上,开拓截拳道人的精神广度和宽度,提升智慧和境界,体现在截拳道武道修行中,亦无处不在。
李小龙强调截拳道人在训练中,在格斗中应松柔,保持意识的整体流动和觉察,绝不僵结固守在某处,这样一旦捕捉或引诱到对手出现破绽,即如水渗隙,在对手动作之前,之中,之后任一时机,或主动攻击,或反击截击,以凌厉攻势,制敌机先。
又如,李小龙截拳道是所有实战武术中,在其技战术整体结构中,特别突显步法训练和移动重要性和实战价值的现代科学武道。
李小龙曾在教学中,在其武术专著中反复指出步法是能战胜对手的一切攻击,步法和移动是科学格斗技艺的一切基础。
只有练就了高超步法,一个截拳道人才能在格斗中具有似水一般的高度流动性和机动性,以此技能特质,自如掌控格斗空间,进而以空间控制时间和节奏,使之具有敏锐如直觉的整体流动的意识和流动的技能,以适应任何对手。
那么,截拳道人如何在武道修习中以武入道,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成长,不断提升境界呢?对此,李小龙宗师曾以水作喻,指出截拳道人的修习进境阶段:
“当一个人在武技上已日趋成熟,那么他的形式应是一种无形之形。
这种成长,成熟的过程,就如同把冰融成塑造各种形状的水一样。
只有当一个人武技上没有了形式,他才能拥有所有的形式;
只有当一个人没有了风格,他才能适应所有的风格。”
如此,似水的人,能适应变化的时代,能适应变幻的社会,能跟上时代节奏,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
如此,似水的截拳道人,能在格斗中随机应变,如水适应;能在事业和生活中,如水适应,与时俱进。
同时,李小龙还强调截拳道人,不仅要似水,更要空杯,要学会“倾空杯子,方可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如遇困难,直进不得,那就流水般绕过去,绝不后退,如水适应,继续前进……
综上,截拳道的整体修行,一言以蔽之:
似水,
合道(道法自然,大道至简)而行,
合科学效率而行,
以无法为有法,
以无限为有限,
像水一样简单、直接、非传统的表达你自己
李小龙宗师截拳道水的哲理影响如此广泛,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成为当今世界流行文化领域的一种文化精神象征,出现在武术教学中,高端茶具,宝马汽车,至尊洋酒,时尚服装等商业广告里,影视台词中,以及各类学术论文,演讲,专著之中,如水之浸润,万千引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堪称无处不在,令人耳熟能详,将中国传统道家精神,截拳道武道哲理传遍世界,启迪大众。
2020年,是李小龙诞辰八十周年纪念年,全球各种纪念活动均在各种筹备中。在最新的一部美国李小龙纪录片,似水(BEWATER),更是直接成为纪录片片名,隐喻李小龙似水人生,如水境界。
据悉,5月29日,最新美国ESPN李小龙传记纪录片《似水》(BeWater,又译《像水一样》)预告片已在网络发布,同时片方宣布将于6月7日晚在美国ESPN和ESPN2电视频道首播。
有兴趣者,可以期待。
据悉,该纪录片由包阮执导,将作为ESPN的纪录片系列“30for30”之一播出。
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