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

什么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18 更新时间:2024/3/30 2:29:35

中国的道家注重不可说,而西方的康德认为事物不可认知,也同样不可言说。二者虽有相通,但实际却很有大不同。在道家看来,康德的自在之物是个十分误人的名词,因为它往往给人以错误的印象。如果按照康德思路,任事物到最后都会变得无法言说,只有静默。在静默中也就越过了认识事物的界线达到了彼岸。在中国,道家用这个方法,禅宗也用。但问题来了,想要描述彼岸的事物,就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不能说它是什么,只能说它不是什么。这就出现了否定的概念。最终只能走神秘主义。从道家和禅宗的观点看,西方哲学中虽有一定的神秘主义,但还不够神秘。西方讲上帝,讲人与上帝的合一,但这个上帝,看起来全知全能,其实是人类理智所造就的概念,实际就是人类历史和人类精神史的产物,这就还在界线的此岸。而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遗憾的是,形而上学中正的方法即逻辑分析,我们一直未充分发展,无论是朱熹阳明,还是更早的道家和儒家,都没能把这块形成一个系统,进而进行哲学意义上的传播和发扬。道家反对知识和理智,所做的辩论和证明也是围绕着这些,但是知识和理智却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开端。这点我们要像西方学习。(数学、几何学、物理、化学,这几门学科几乎全都是西方垄断和传播的,我们仍要继续努力)中国学者认为,未来世界哲学一定比中国传统哲学更理性,只要把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中国的和谐思想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堪当重任的、与世界相称的哲学。02哲学达到的理想人生境界按照印度的哲学,认为人达到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境界,与绝对的实在同一,这种状态就是涅。一旦达到涅,人就能解脱,获得不死不灭的真空境地。但按照中国传统,我们生而为人,是不能越过人世之界线的,不然一旦到了彼岸,你的亲人、朋友该安放何处?你在世间的一切回忆和情感该安放何处?中国传统哲学要求我们,做好自己,提高自我的生命境界,以求改进人生。按照中国哲学家的理解,人与其他动物之所以不同,在于人在做事时,能知道他在做什么,并能自觉他正在做。他在做的事对于他的意义,正是这种理解和自觉给予的。由此才构建了我们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形成了我们的生活境界。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据他们对事物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自觉,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价值,由此生出不同的境界。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天地境界或天人合一境界是一种极高的哲学境界,因为一个人若非通过哲学层面上的理解和升华进而得到关于宇宙整体的某种认知,是不可能随便就达到天地境界的。如果没有这种认知和理解,他至多能够达到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

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产生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图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的理论。(图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第一,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第二,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第三,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又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理论。(图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第一,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它除了承认一切具体事物对于它赖以生存的条件来说具有暂时的合理性以外,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它把世界看作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而在其本质上,它是批判的、革命的。第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从阶级性上讲,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最彻底的革命的阶级。所以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一切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和片面性,它的阶级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因而具有彻底革命的性质,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具体表现在: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图示: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关系)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哲学不同于古希腊哲学那样,更注重探究人与人的关系,却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麦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

  • 中国传统哲学最吸引人的方面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历为重视“为人之道”,“处世之方”,中国的哲学认知更是如此,由于这种紧密关系,二者也都包含非常丰富的人生哲理,为建立现代的科学人生观、世界观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可供借鉴和吸取的历史文化遗产。哲学要解决的是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度过人生、如何安排人生的大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要解决人生关切的问题,小至人

  • 中国古代哲学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学术界大致有如下观点:1)与政治伦理紧密联系,重视现实的人生,着眼人际关系的处理;2)以人为思考中心,现实生活与道德思想相统一,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意识;3)具有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传统,强调对立统一,阴阳五行和宇宙生成论是古代辩证思维理论的骨架;4)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

  • 古代的哲学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们集中注意力于《老子》之前,先介绍一下中国古典哲学的一般情况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冷门”的领域。首先需要驳斥一种“意见”,按照这种意见,似乎中国的古典哲学思想并不是十分“清晰”的;相反,它似乎只是在描述一种模糊的意象,所以这种类型的哲学最后没有产生例如牛顿或者是莱布尼兹这样的物理学和数学

  • 按照古希腊思想家的看法哲学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古希腊哲学家的学派太多,不知道楼主具体指的是哪个时期的。因为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分为自然哲学时期(称为前智者时期,也可以成为前苏格拉底时期),智者时期(苏格拉底时期),后智者时期(后苏格拉底时期)。如果按照一般性和普遍性的俗称约定,我们都把古希腊哲学家默认为是苏格拉底时期,那么这个时期哲学家的思想认为哲

  • 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人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不能以人为中心来认识世界.要把人看作宇宙万物的一部分/一分子来看待.'天人合一'的理论正确地解释了环境是人间的一部分的观念.对今天环保具有莫大的积极贡献.

  • 中国古代哲学家是如何论述“人生意义”问题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存在着某种“意味深长的模式”。人物传记是“文学是人学”的经典实践,作家、传主、读者之问的交流与对话是人物传记的特点,也是难点,尤其是科学院院士的传记,因其专业性、学术性、研究领域的高深性,而存在着传主与作家、作品与读者之问沟通的“天堑”。徐光荣的叙事策略是以第一人称叙事的限知视

  • 高深莫测的古代哲学思想是怎么形成的?我现在将心比心,在人刚在宇宙中形成之时,应该还没有那么多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人类的思想其实就是大自然在脑内的映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看到奔流的河水,圣人想到了时间、生命的一去不返。生活在古代的人要比现代人更多的接触自然,对自然的依赖也更多,又因为每个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包括宗教。而且那时的人生活质量不高,也没有什么奢侈的要求,人口少,每天都有充

  •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东方哲学是从地域性特点来划分哲学的概念。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而东方哲学这个概念不是指一个哲学体系,而是对中国、印度、日本哲学以及伊斯兰哲学的统称。虽然历史上有过相互的交流和影像,但它们都是独立的学说体系。准确的说,东方哲学应该称作东方国家的哲学。东方文学之间的差

  • 为什么古代人比现代人哲学思考更深刻。现代很难再出“圣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题主说的古代人比现代人哲学思考更深刻,我不知道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现代人哲学思考就比不过古代人呢?至于现代人很难再出“圣人”,那你知道从古到今,几千年的历史,总共才有几个“圣人”,平均下来,几百年才出一个“圣人”,本来就很难,并不是说现代很难。所以我觉得并不是古代人比现代人哲学思考更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