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家注重不可说,而西方的康德认为事物不可认知,也同样不可言说。二者虽有相通,但实际却很有大不同。在道家看来,康德的自在之物是个十分误人的名词,因为它往往给人以错误的印象。如果按照康德思路,任何事物到最后都会变得无法言说,只有静默。在静默中也就越过了认识事物的界线达到了彼岸。在中国,道家用这个方法,禅宗也用。但问题来了,想要描述彼岸的事物,就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不能说它是什么,只能说它不是什么。这就出现了否定的概念。最终只能走向神秘主义。从道家和禅宗的观点看,西方哲学中虽有一定的神秘主义,但还不够神秘。西方讲上帝,讲人与上帝的合一,但这个上帝,看起来全知全能,其实是人类理智所造就的概念,实际就是人类历史和人类精神史的产物,这就还在界线的此岸。而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遗憾的是,形而上学中正的方法即逻辑分析,我们一直未充分发展,无论是朱熹、王阳明,还是更早的道家和儒家,都没能把这块形成一个系统,进而进行哲学意义上的传播和发扬。道家反对知识和理智,所做的辩论和证明也是围绕着这些,但是知识和理智却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开端。这点我们要像西方学习。(数学、几何学、物理、化学,这几门学科几乎全都是西方垄断和传播的,我们仍要继续努力)中国学者认为,未来世界哲学一定比中国传统哲学更理性,只要把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中国的和谐思想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堪当重任的、与世界相称的哲学。02哲学达到的理想人生境界按照印度的哲学,认为人达到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境界,与绝对的实在同一,这种状态就是涅。一旦达到涅,人就能解脱,获得不死不灭的真空境地。但按照中国传统,我们生而为人,是不能越过人世之界线的,不然一旦到了彼岸,你的亲人、朋友该安放何处?你在世间的一切回忆和情感该安放何处?中国传统哲学要求我们,做好自己,提高自我的生命境界,以求改进人生。按照中国哲学家的理解,人与其他动物之所以不同,在于人在做事时,能知道他在做什么,并能自觉他正在做。他在做的事对于他的意义,正是这种理解和自觉给予的。由此才构建了我们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形成了我们的生活境界。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据他们对事物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自觉,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价值,由此生出不同的境界。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天地境界或天人合一境界是一种极高的哲学境界,因为一个人若非通过哲学层面上的理解和升华进而得到关于宇宙整体的某种认知,是不可能随便就达到天地境界的。如果没有这种认知和理解,他至多能够达到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
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产生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图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的理论。(图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第一,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第二,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第三,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又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理论。(图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第一,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它除了承认一切具体事物对于它赖以生存的条件来说具有暂时的合理性以外,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它把世界看作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而在其本质上,它是批判的、革命的。第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从阶级性上讲,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最彻底的革命的阶级。所以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一切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和片面性,它的阶级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因而具有彻底革命的性质,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具体表现在: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图示: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关系)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