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芒县”与“砀县”之合称。“芒”是“芒县”,“砀”是“砀县”。《汉书》与《史记》中均是此说。《史记》: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集解徐广曰:“芒,今临淮县也。砀县在梁。”案:应劭曰“二县之界有山泽之固,故隐于其间也”。《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六》中列有“芒”侯国。)2.根据当地传言,芒砀山古时水量丰沛,周边为大泽,长期生存着大蛇,当地人称大蛇为“蟒”,例如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以及1980年代在汉墓群中发现两条大蛇,这都是存在的著名史实或典故,所以芒砀山又叫“蟒山”或“蟒砀山”,由于“蟒”字不详遂改称“芒山”或“芒砀山”“。3.砀山县原称为“下邑县”、“下治县”,元至元二年(1265年),保安镇地区(芒砀山区域)属永城,砀北并入单父县,至元三年,砀北复置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为区别安徽“砀山”,就以“芒山”称呼原砀山县治所所在地芒砀山周边。芒砀山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代表,自古为华夏名山,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犹如一幅历史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又似矗立于千里平畴上的一座丰牌,处处镶嵌着美丽动人的故事。据《砀山县志》记载,永城芒砀山是上古时期著名的采石场,黄帝曾到芒砀山巡视,蚩尤曾在此活动。西周至春秋时期,芒砀山属宋国领土,相传宋僖公葬于僖山。孔子“去曹适宋”,恰好经过芒砀山避雨,留下了世界唯一一座用“孔夫子”命名的山峰夫子山。《神仙传》、《太平广记》与《永城县志》记载战国时墨子曾隐居在芒砀山北周狄山。秦始皇置砀郡,治砀县,位于今芒砀山麓,至今有砀郡遗址。“秦始皇望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之”;汉高祖刘邦隐于紫气岩,斩白蛇起义。“秦将章邯从陈,别将司马将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砀。”刘邦率兵与秦军在芒砀山大战三日,收复砀城。而陈胜起义之后却被车夫庄贾杀害,被埋葬于芒砀山主峰南侧山脚下,该处存有陈胜的墓冢跟郭沫若手书的石碑。公元前207年,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正是以这支部队为基础,刘邦受命西进,轻取关中,与项羽争夺天下,并建立大汉王朝。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在此建汉高祖庙,并亲往祭祀;梁孝王刘武曾在芒砀山左右筑东苑,包括落猿岩、栖龙岫、鹤州、雁池、凫岛等风景,梁国诸侯王更是把芒砀山视为最终归宿。王莽时期,渤海太守蒋诩隐居于鱼山。东汉末年,曹操设“摸金校尉”及“发丘将军”盗取及发掘永城芒砀山山上的汉梁王墓群72船宝物。刘备、张飞等曾与曹操争夺徐州,张飞败走后据守芒砀山,并筑寨拒曹,至今山寨仍存有两余米的石墙。汉末高人申屠蟠隐居于此。唐代,薛仁贵“一马扑到黑风口,三箭射下凤凰城”,留下砀城神奇的传世故事。唐末起义军曾与唐室士兵战于其中一个山头磨山之上。高适、李白、杜甫畅游芒砀山,传下千古诗篇。宋代水浒英雄樊瑞、项充、李衮芒砀山聚义,宋江、吴用、公孙胜前往收降,《水浒传》有篇目曰:“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梅尧臣途径永城专门到芒砀山游。明代,祝枝山留下《歌风台》诗篇;李自成据芒砀山抗衡明军。太平天国时期,张乐行领导的捻军攻下永城县后,“芒砀农民蜂拥入捻,军势倍增”。抗战时期民族英雄鲁雨亭血染李黑楼,长眠于芒砀山麓。中国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一部由六小龄童主演以永城芒砀山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追踪309》。《山海经》记载芒砀山“有文石焉,质胜玉,可以为砚”《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厌(压)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石之闲。”《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葬砀,谥为隐王”。《列仙传》:“山泽深固,多怀神智。有仙人涓子、主柱隐芒砀山得道”《汉书》新注中说“秦始皇帝尝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之。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说文》解“砀,文石也。从石,声。”《汉书地理志》:“砀山出文石”。《后汉书申屠蟠传》: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太平广记》:墨子年八十有二……乃入周狄山,精思道法,想像神仙。《水经注》:“获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芒砀二县之间,山泽深固,多怀神智。有仙者涓子、主柱,并隐于砀山得道。汉高祖隐之,即于是处也”,“县有砀山,山在东,出文石。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也,王莽之节砀县也。山有梁孝王墓…获水又东,谷水注之,上承砀陂,陂中有香城…赵人有琴高者…果乘赤鲤鱼出…山有陈胜墓……”。李白《丁都护歌》:“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韩愈《苦寒》诗:“芒砀大包内,生类恐尽歼。李贺《舞曲歌辞公莫舞歌》:“芒砀云瑞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朱温:“芒砀苍苍,育我之乡,无时或忘,还我故乡!”梅尧臣《望芒砀山》:“回头问榜子,前是芒砀。”《水浒传》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血流芒砀白蛇亡,赤帜纵横游四方。”“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祝枝山:《歌风台》:“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特产:芒砀山山杏、芒砀山酥梨、永城辣椒、永城枣干、小磨辣椒油、飘香辣椒酱、龙岗烧鸡、水晶绿豆粉皮,纯正农家红薯粉条。小吃:老汤五香卤羊头、薛湖牛肉水煎包、永城豆粥、汤、城糟鱼、任湖香汁狗肉、农家野蘑菇炖鸡、大块红烧羊肉、卢师傅月饼。芒山镇盛产山杏、酥梨,芒砀山的老汤五香卤羊头远近闻名,永城三宝:薛湖牛肉水煎包、永城豆粥、汤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手工艺品:芒山石雕、芒山石砚、芒砀山泥响。
更多文章
历史朝代和主要遗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良渚古城遗址商朝:安阳殷墟周:周原基址春秋战国:金沙古国秦:万里长城西汉:大葆台西汉墓东汉:偃师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明:故宫清:承德避暑山庄商朝的宫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整个大殿宏伟庄
芒山为什么被成为好地方?他好在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永城县芒砀山汉王陵群的发现,在全国考古界都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墓在西安。梁孝王是一个有名气、有实力的诸候王,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在汉朝除刘邦之外,就数他的子孙地位高。过去发掘的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刘胜的汉墓,仅是孤立存在的一两座汉墓。而永城芒砀山汉王陵是一个汉墓群,
商朝后半期文化遗址是谁发现的清朝末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殷墟”是我国清朝末年,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一带发现的商朝后半期文化遗址。该地在商朝时称为“殷”,从盘庚迁殷到纣亡国,共经历了8代12王,273年时间。中国历史上又称商朝为“殷代”、“殷商”和“殷朝”。商朝被周武王灭亡之后,殷都被废弃,逐渐荒凉,以至变成废墟,年长日久被埋没在地下,后来人们叫它为
中国历史遗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隆兴寺,在清河古贝州城西南,始建于隋朝。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发迹时,曾在舍利塔下困卧,“塔影周回荫之,老僧知其异,献茶啜饮。”太祖即位后,建隆二年(962年)令重修隆兴寺,并赐御匾。后几经战乱,整座寺院已毁损无存。2014年10月20日,有1千多年历史的清河县隆兴寺经过近2年的重建后正式对外开放
郑州商代遗址有几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郑州商代遗址是作为一座遗址城进行挖掘保护的,其面积广大(约25平方公里),距今大约三千六百年历史,主要分布在郑州市管城区和金水区管辖内。已于1961年申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砀县的历史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通‘压’)之。”意思即是秦始皇东巡泰山时路过砀城,指着芒砀山说了一句神秘的谶言:“东南有天子气,日后必有帝王出。”他因此才继续东巡,登上泰山顶,以压住这里的“王气”。汉高祖刘邦隐于紫气岩,斩白蛇起义。“秦将章邯从陈,别将司马将兵北定
“记录日食的的甲骨文”是哪个商朝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日、月食经证实都很可靠。西周末年出现了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另外,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还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总共就才一个商朝很多甲骨上都有日有食三字(1)日食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它们在一条直
日全食的历史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前两次日全食都只能在边远地区看到。一次是在1980年,只有中缅边境云南瑞丽地区可见,另一次是在1997年春节之后,在中俄边境、中国的最北端漠河可见。当时那里还是冬天,白天气温零下25摄氏度左右,夜里能到零下40摄氏度,滴水成冰,人们连洗脸漱口的水都找不到。2009年7月22日来临的日全食,对
最早有关日食的记录是夏朝还是商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发生在(西周)《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即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的一次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夏商时期多有日食出现,胆都不是在书中记载的1.中国观测日食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948年就有人观测到了日食。中国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就有了当时
中国对日全食的最早记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最早是《尚书》记载的发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诗经》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世界天文学家普遍承认中国古代日食记录的可信程度最高,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因历史久远,缺乏精确的文字记录,因此难以精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