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盘庚迁殷”是第几次迁都?为什么当时要不断的迁都?

“盘庚迁殷”是第几次迁都?为什么当时要不断的迁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18 更新时间:2024/3/27 9:21:46

盘庚迁殷是商的第十三次迁都。自商人始祖契至汤,共十四代,其间八次迁徙;自汤至盘庚,共十代,有五次迁徙。商族的迁徙,见于记载的前后达十三次。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自从迁至殷后,商朝稳定发展,不久后出现武丁中兴。而此前频繁迁都时,也正是商朝的中衰期。由此可推知,商前期数次迁都与商朝的不稳定有关。

下面说说商朝前期的不稳定局面:

一、王权弱小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伊尹太甲”,诚然这是段佳话,原本是无道昏君的商王太甲在被伊尹流放到桐宫为祖父商汤守陵,三年后反省错误而被伊尹迎回,成为一代贤君。

但这足以说明商初王权的弱小。伊尹品格高尚,这便是段佳话,若是碰上奸臣,恐怕就成了政变,甚至大乱。

之后,从第十代商王仲丁开始,王室内部连续爆发王位之争,商朝前期的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遭破坏。当继位之弟死时,弟之子都不肯把王位交还给兄之子,因此造成了废嫡面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局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阳甲在位时期,共经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

到九世之乱后期,商王阳甲已无法控制内乱的贵族势力,司马迁《史记》中载:“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阳甲在绝望中去世后,弟弟盘庚即位,有感于贵族之难制,盘庚遂决心迁都。

说回盘庚迁殷这件事本身,盘庚就受到了贵族势力的极大抵制。因为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宗室、贵族势力离开了经营已久的大本营,必会受到抑制。迁都也使商王避开叛乱势力的攻击,贵族们再难干预王权,插手政治。最终,盘庚以强制手段实现迁都,商朝自此复兴。

由此可知,都城所在与贵族势力息息相关,盘庚以前都城屡迁正是由于王位争夺的激烈,以及商王和宗室贵族矛盾的尖锐。

二、生产落后商朝处于我国农业由迁移农业向定居农业过渡的时期。

何为“迁移农业”?就是刀耕火种的粗放种植,先以斧劈、火烧等方法开垦出一片荒地,然后随意播种,不特意施肥。几年后地力下降,产量降低,又另寻新地开垦。

商朝已具有了相对高级的社会形态,耕作技术已有初步发展,但在商初仍十分有限,这是商人频繁迁徙的经济原因。

到盘庚所在的商朝中期,商人的生产技术已大幅进步,包括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也包括农具的制造。总之,随着农业的精耕细作化,商人的定居习俗得以巩固,迁都不再必要,也不再方便。

最后,再讲迁都的地理因素商朝发源于华北东部,位在黄河下游地区,而黄河下游的泛滥和改道极其频繁。

例如:商王祖乙在位时,都城相(今河南内黄)遭洪水,祖乙把国都迁到了耿(今山西河津),祖乙迁至耿的第二年,因发生河患,耿城被摧毁而迁都至庇(今山东郓城)。

盘庚选择的殷,位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不会经常遭受黄河水患,相对此前的都城而言比较安全。殷附近有漳水、洹水、淇水等,虽然也有水患,但远较黄河为轻,又能保证都城用水,从地理因素看相对适宜久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关键的转折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秦始皇一统天下,汉朝的建立,隋朝的建立,这三个朝代都是历史的转折点。秦朝结束了七国争霸的局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朝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隋朝的开创了科举制,为后来的强大唐朝奠定了基础

  • 想写一部关于商朝的小说,谁能提供一些素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商代的北方方国与历代都邑(此书为《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之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8年第2版)张京华著(中篇部分不易排录的金文、甲骨文字,共计45个,均以圆码标出,请学者对照扫描的摹本。)有关王亥还有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即王国维对于王亥活动地域的考查。王亥,《史记殷本纪

  • 四十万赵军被坑杀,长平之战为何成为战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更确切来说,应该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点,而并非最关键的转折点。过去,我们普遍认为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最为关键的转折点,是因为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在军事上便再无力与秦国抗衡。秦国一统天下的态势就此不可逆转,剩下的也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长平之战前,东方六国中唯一能在军事上阻挡秦军东进的,就只剩

  • 关于夏,商,西周,三国,秦汉的历史的趣味性较强的书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小说七实三虚最好别当史书看《三国志》资料不多但比较属实《后汉书》《献帝春秋》《汉晋春秋》《魏氏春秋》《吴志》《续汉书》《江表传》《典略》《三国会要》《魏书》《魏略》等等当然了,还有《品三国》易中天

  • 商朝兵法书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兵法方面的书籍很多。但是商朝时期留下的至今没有发现。商朝时期出现的甲骨文主要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基本上是占卜类的内容。还没有形成书籍。

  • 谁知道中国历代官职及品级列表,不包括当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时期夏商时期国家规模比较小,机构也简单,没有明确的职务分工。在这个时期,国家的君主称为“后”或“王”。在王以下权力最大的是“史”,也称为“巫”。他们是上帝与人间的沟通者,上帝的旨意由他们传达给君主,再由君主来执行。甲骨文中很多都是进行这种行为的纪录。夏朝的职官如羲和(主管历法)、大理(主管诉讼)

  • 商朝中期是否处在内忧外患的阶段?商王是如何改变颓势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诚挚邀请。首先,要回答楼主的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商朝历史的大致概况。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殷商”并称。从公元前160

  • 商代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既然1楼说了盘庚迁都,我就来说说这个故事。盘庚在约公元前1300年,商汤立国后的第三百年继任天子。在盘庚以前的一百多年间,商人迁了四次都,从中原迁到了山东曲阜,如今盘庚又要动了,但是,贵族和百姓都反对。盘庚好言相劝,却没人理会,于是只好借助恐吓:“以前,你们的前辈事奉我们先王,非常老实。现在,你们不

  • 周王朝的官制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周王朝是奴隶制王朝发展的鼎峰,以《周礼》为准则下形成完备的规章制度,采用分封制,即以各个诸侯国共同拥戴周天子组成的金字塔统治结构。武王伐纣后,以公侯伯子男爵位分别分封给不同的功臣和上古时代领袖后代,分别统治不同地区,每年周天子不干涉诸侯地方统治,诸侯只需要按时进贡、朝见就可以。国都周边地区由周天子直

  • 商朝一共统治了多少年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约574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