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在我看来是肯定的,西方史学界之所以不承认夏朝,是因为他们认为缺乏考古发现的依据,诚如以前他们不承认商的存在,但殷墟发现后他们就只有承认了殷商了!
司马迁《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可信吗?根据是什么?
根据与先秦文献的对读,可以明确地说,《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不可信。首先,要肯定,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在撰写的时候,他走访了大量的人群,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材料。但是要看到,他是一个汉代的人,所得到的材料与夏代不是共时的材料,因此,可靠性会打折扣。其次,拿《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与先秦文献来验证,会发现矛盾的地方特别多。现在,我举几个例子来说:
第一,《竹书纪年》说“夏年多殷”,又说禹到桀为471年,汤至纣为496年,可见按《史记》的方案来读《竹书纪年》就读不通。并且,《魏世家》集解引《竹书纪年》又提到,《纪年》是从黄帝开始,《左传后序》则说《纪年》起自夏,证明《竹书纪年》是把黄帝作为夏代纪元的开始,这与《史记》完全不同。
第二,按《史记》的说法,夏为成汤所灭,然后就进入了殷商的纪元。但《国语周语下》却说:“有夏虽衰,杞、犹在。”说明在春秋的时侯,人们仍然认为有夏还在,并没有灭亡,这又是一条跟《史记》不同的记载。
第三,按《国语周语下》的记载,后稷生活在虞夏时期,到文王共经历了15代,按每代25年计算,15代就是370年。显然,这条材料放到《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里去看也是矛盾的。
第四,在《墨子》的《明鬼下》、《天志中》、《贵义》各篇,都把虞、夏视为一代。这与《史记》记载的夏代历史体系也不相同。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先秦史料对夏代的记载都与《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是矛盾的。所以,司马迁的夏史年代体系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