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字代表黄帝冠冕服、秉天地之气、以礼仪治天下秦公簋夏字金文铭文写法与濮阳西水坡遗址结构一致。
现代夏字上部结构也保留冠冕服形式,下部友字象征尺规,取消了左青龙而右白虎,基本遵循了金文本意。
由此可见,金文夏字左右笔画实际上也代表左青龙而右白虎,表示天地之气。
西水坡遗址墓葬主人,脚踩骨头是尺规组合,后世把尺规拿在手中。
图片来自网络!
《夏小正》讲述夏朝有夏历!夏朝到底有没有文字,又怎么传承的?
不要问夏朝有没有文字,中国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文字了,仓颉造字的传说,很多人都听说过。
现中国有迹可查的最早的文字雏形————陶文,在夏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商代晚期,都有陶文的发现。
但其实严格意义的第一代中国文字就在伏羲皇帝的八卦图中。那就是‘火水木金’四个字,很简单,只要大家把伏羲八卦图中的那四个‘卦’竖起来看就明白了(没有原图,见谅)
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都城遗址出土的器物中,已经发现了很多文字,这些文字有明显的象形文字特征,根据研究,夏朝传世的官方文字是夏篆,这些文字主要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商代的甲骨文,已经相当完备成熟,它当然不可能是从天而降的,其中必定有一定的演进过程
我们都知道,在先古时代,夏商周同属一个体系,同根同源,他们的文字传承也都来自于仓颉造字。
但是商朝的建立者,本是游牧民族,他本来是没有文字的,甚至在推翻夏朝,建立统治的时候,也没有重视文字,直到盘庚迁殷以后,才大范围的使用夏朝遗传下来的民间俗体文字,这也造成夏朝的官方文字和商朝的民间俗体字之间相差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