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永乐帝朱棣是谁生的(朱棣到底是不是马皇后的儿子)

永乐帝朱棣是谁生的(朱棣到底是不是马皇后的儿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77 更新时间:2024/1/24 20:17:02

关于朱棣这个人,很多人知道他都是跟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或者是迁都北京有关,对他的印象也不算是那么坏,毕竟文治武功那么厉害在哪儿摆着。

朱棣的历史评价很复杂,咱们先放到一边,今天来谈一个非常八卦的问题,那就是朱棣到底是不是马皇后的儿子。

这个问题虽然八卦,跟秦始皇的身世之谜,有的一拼,但不一样的是,秦始皇比的是父亲,而朱棣比的则是母亲。

秦始皇要跟外人较量,所以他的父系血统就很重要,但朱棣要较量的对象是侄子朱允炆,是自己人,都有朱元璋这个父亲或者爷爷的前提下,那比的肯定只能是母亲的血统了,窝里斗的典型特征。

朱棣的到底是谁的孩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官方说法,《明史•成祖本纪》中说,“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明太祖实录》中也说,“高皇后生长子,长懿文皇后标,次秦愍王,次晋王,次周定王”。

还有一种是非官方说法,明成祖朱棣是䂵妃李氏的儿子,这种说法主要依据《南京太常寺志》。《南京太常寺志》中记载:“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后马氏……右一位䂵妃,生成祖文皇帝”。

那么这两种到底哪一种靠谱呢,这就要从朱棣的这个皇位说起了,朱棣肯定是朱元璋的儿子,但却不是嫡长子,皇位本来没他的分。

朱元璋看中的人是太子朱标,他是马皇后的儿子,因为马皇后在朱元璋还是个大头兵的时候就跟着他,而且还救过朱元璋的命,因为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那绝对是非同小可无可动摇的。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也是尽心竭力地去教导,请最好的老师,用最毒的手段把功臣基本上都杀光了,眼看着太子依然可以继承大统,但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子朱标居然死了。

太子死后的事情看来,朱元璋那绝对是对马皇后念念不忘,本来朱元璋就儿子多,况且又涉及大明江山传承,朱标死了,他的儿子还多的很,但是朱元璋别出心裁,居然让太子的儿子朱允炆来继承皇位。

这里除了对马皇后用情至深之外,实在想不出还有别的理由,连朱元璋自己都知道,朱允炆的叔叔们不好惹,临死前还特意给朱棣写信,要他做好带头大哥,好好辅佐朱允炆,临死前还念念不忘,足见朱元璋对这些藩王的担心。

但人死如灯灭,大明朝最亮的那盏灯灭了之后,朱允炆的光显然不足以照亮朱棣的黑暗,结果朱棣最终还是造反了,只用了四年时间就推翻了朱允炆,自己做了皇帝。

都说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朱棣当然也懂这个,除了大兴牢狱打击建文帝的那种旧臣之外,朱棣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篡改历史,尤其是把自己的出身该篡改了。

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朱棣喜欢删帖,而且是无差别彻底删除有关建文帝的所有记录,派他自己最信任的一个文人,也是有明一代最著名的一个大才子,跟唐伯虎齐名,叫谢缙,现在很多民间传说,包括相声里面,他都是主角。

派这个谢大才子,一封一封地查,过去四年建文皇帝在任的时候,所有臣子给朝廷上的奏折。除了兵、股、钱、农,就是军事和财政相关的材料不烧,剩下所有的奏折付之一炬。

另外就是重修《太祖实录》,这个动作里面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就是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里,只有下一任皇帝才能给上一任皇帝修实录,所以我修《太祖实录》。

意思就是建文皇帝这一段压根就不能算,甚至把建文那个四年的年号都给取消,直接把洪武的年号直接延续下来,紧接着就是我的永乐的年号,中间这一段不存在。在史料上我看到四个字,叫一字不留。

朱棣千算万算,有一点他忘记了,凡是发生过的事情,一定会留有痕迹,朱棣以为他删除干净了,其实他没有,因为明朝很特别,他实际上有两个首都两套政府机构,一个北京一个南京。

要不然说了这么多,朱棣的身世又跟历史上那些悬疑一样了,最终还是没有铁证,朱棣的身世最终就藏在了《太常寺志》中。

这就是删帖没删干净,仅凭这个肯定还不算铁证,因为这里面记载了一件事,那就是太祖太庙,里面有一个寝殿,平时都不打开。

里面有很多神主牌位,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中间,旁边那些什么皇后、贵妃,都神主牌在旁边。《太常寺志》里面就记载,有一个妃子叫碽妃,这个神主牌上就记载,她才是朱棣的亲妈。

这个秘密可能明朝的人也有知道的,但是一来不敢说,二来也的确是没见过,结果等到崇祯皇帝吊死在了煤山,一大批官员南下,在南京又重新组建了小朝廷,史称南明。

国家都这个样子了,那干脆就满足一下心愿,看看这太庙里到底有没有写朱棣的亲妈是谁,也算是了解一个公案。

打开一看,果然有这么一个碽妃的神主牌,里面白纸黑字地写着,朱棣是她生的孩子,所以关于朱棣身世之谜也就算是有了了解了。

其实从朱标死后,朱元璋立主朱允炆继位,就能看出朱标的身世不一般,但这只是推理,历史上很多疑案,能推理到这一步就已经是很多错了,差不多就是真相了。

但朱棣的身世,最终有了南京的这个备份,朱棣没有删干净,最终暴露了朱棣的真实身份,一代帝王终究是连自己的亲生目的都不敢认,这一点跟嘉靖比起来可就差远了,嘉靖是为了给自己老爹挣个名分,硬生生是跟群臣杠了好多年,不惜跟群臣死磕到底,才算是给老爹争了个名分。

标签: 朱棣永乐帝马皇后儿子到底

更多文章

  • 王昌龄代表作有哪十首诗(王昌龄最著名的诗有哪几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昌龄,代表作,著名

    他被称为“七绝圣手”,在整个唐代,只有李白可与他的七绝诗相提并论。他与孟浩然、高适、王维、李白、岑参等结交,留下一段段友谊的佳话。他是王昌龄。他能写昂扬的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也能写缠绵的闺怨诗,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他还能写难忘的友情诗,如“洛阳亲友如相问

  • 孙敬苏秦悬梁刺股的故事内容(悬梁刺股的故事概括及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悬梁,启示,梁刺股,孙敬苏,概括,内容,故事

    “悬梁刺股”成语典故里的两个家伙分别是孙敬和苏秦。“悬梁”孙敬出自《汉书》,“刺骨”苏秦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孙敬是汉朝人,苏秦是战国人,两人都是刻苦用功的好榜样,并且都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所以后来人们就将这两位成功人士的事迹组合到一起,成为典故和成语,警醒人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下足了功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故事中隐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剑意,沛公,项庄舞,隐含,故事

    鸿门宴的故事还要从头说起。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秦大业,各地纷纷起兵反秦。这其中就有项羽的叔叔项梁、刘邦。项梁起兵后找到已故楚怀王的孙子雄心,立为楚怀王,号召天下共同反秦。刘邦起兵初期势单力薄,也投靠了楚怀王。项梁战败身亡后,项羽继续在楚怀王麾下效力。在灭秦

  • 女作家冰心的原名叫什么(中国现代作家冰心的原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原名,冰心,女作家,中国,现代,什么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许多时候家庭矛盾都无法避免,中国目前最多的矛盾基本来源于家庭。众所周知,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建起家庭,由于年龄、思想、性格等众多因素,每个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生活态度不尽相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也并不一致。很多时候,家庭矛盾只是较为平常的因某件事物而争吵,然而也有导致妻离子散、割

  • 人彘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的戚夫人为何会被做成人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人彘,意思,夫人,历史,做成,为何,什么

    人彘是什么意思呢?人彘在历史上是一种惨绝人寰的酷刑,这个酷刑最开始用在一个貌美如花的妇人身上。汉高祖的妻子吕雉最后成为手握重权的太后,然后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探秘志小编来和大家一起看看戚夫人彘复原图以及人彘究竟是什么吧!一、人彘是什么意思人彘是什么意思,人彘其实是

  • 阴谋论背后的共济会是什么组织(美国共济联盟是什么组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共济会,组织,阴谋,联盟,美国,背后,什么

    一说共济会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如果队长讲的是光明会的话,你可能不会太陌生,因为著名的光明会卡牌预言了太多的事。什么911事件,墨西哥漏油事件等等,但是讲到这里的时候,各位不要把光明会和共济会混为一谈,因为这俩严格上讲并不是同一个组织。共济会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共济会是大脑,光明会是

  • 百团大战歼灭多少日军(日军在百团大战之后有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日军,歼灭,之后,多少,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扫荡”战役,本身计划参战20个团,最终有105个团共同参加,因此被称之为“百团大战”。这一战我军共和日军进行了1824次战斗,累计击毙敌军20645人,可是华北日军司令部却声称在百团大战中日军仅战死2010人,战伤3359人,这比八路军公布

  • 宋朝陈抟老祖简介(关于陈抟老祖心相篇的名言名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祖心,陈抟老,老祖,名言,名句,简介,宋朝,关于

    陈抟老祖,本名陈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喜欢听小说的人,一般都知道。他是五代末宋初的一位道家隐士,在少年时期就无心于功名,发心出世隐居,相传活了一百多岁,他对道家学问非常精通,对《周易》和相学研究得也非常透彻。他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心相篇》,文字不长,一共1304个字,117句,却把

  •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二月二有哪些传统习俗和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俗,二龙,习俗,传统,讲究,抬头,二月,哪些

    农历二月二,是中国传统节日,也叫龙抬头,又称青龙节、春龙节或者春耕节、农事节等,“龙抬头”预示是春暖花开,阳气生发,雨水始落,春耕开始,蛰虫出现,万物复苏。“龙抬头”源于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人们将这天作为一个好日子。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

  •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人(诗人范仲淹出生于哪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范仲淹,朝代,诗人,时期,出生,哪个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其实,唐朝和宋朝的散文创作,也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散文家。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唐宋八大家”。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个名单里,为什么没有以散文创作见长的范仲淹呢?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生于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