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曙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宋英宗赵曙的皇后叫什么名字)

赵曙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宋英宗赵曙的皇后叫什么名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16 更新时间:2024/1/21 12:21:58

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在历史上,宋仁宗赵祯虽然有几个皇子,但是最后都早早夭折.

后宫佳丽也没有一人再为他生出一个儿子,令他十分苦恼,只好在嘉佑七年,无奈册立养子赵宗实为太子,也就是后来改名为赵曙的宋英宗

只可惜,宋英宗仅仅担任了四年皇帝,36岁就仓促病逝,在历史上也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但是他的皇后高滔滔可就不一般了,她是曹皇后的侄女,也是名门出身,是电视剧《知否》中沈皇后的原型,更被人称为“女中舜”,她对北宋的历史影响深远,可比她姨母曹皇后厉害多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平乐》剧照

(一)深宫养成,与赵曙纯纯的恋爱

高滔滔大名叫高正仪,是亳州人,但她在亳州生活的时间并不多,姨母曹皇后无儿无女,就格外喜欢她这个小侄女,于是早早的便接进宫中去,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

无独有偶,年少的赵曙在四岁时,也被赵祯宣召进了宫内收为养子,两个小可爱年龄一样大,天天在一块玩耍,赵祯就开玩笑的说,以后一定要把高滔滔许配给赵曙。

郎有情妾有意,竹马绕青梅,当两人十六岁大的时候,曹皇后做媒,把高滔滔嫁给了赵曙,当时宫中有“皇后嫁女,天子娶媳”的佳话(皇后嫁女儿,天子得儿媳)。

《知否》剧照

若只是这般夫妇二人修成正果,倒也称不上多稀奇,可是纵阅历史,赵曙身为皇帝,居然没有再去晋封其他妃嫔的记载,也就是说,赵曙只有这一个老婆高滔滔。

宋仁宗赵祯死后,赵曙继位,曹皇后升级成了曹太后,高滔滔成了高皇后,两个人就在一块联络感情。

曹太后就说:“滔滔啊,官家都继位好长时间了,跟原来不一样了,现在身体也恢复了一些了(宋英宗曾患重病,也为以后英年早逝留下病根),你怎么不让他多纳几个妃子呢?”

高皇后一听这就不高兴了,也不管姨母的心情,回复说:“我嫁的是十三团练(结婚时赵曙担任团练使),又不是官家。”可见,在高滔滔眼里,赵曙始终是那个陪她一起长大的赵曙,是她的夫君,皇上的身份只是次要的。

关键的是赵曙也争气,一生只爱高滔滔一个,自己也没提过纳妃子的想法。在宋仁宗没去世之前,虽然已被确立为太子,但是赵曙心中始终有疙瘩,只要宋仁宗一生出了儿子,他的太子地位就不保了。

宋仁宗也确实干出过这事,当时有个皇子出生,赵曙立马就被送回去了,可惜的是后来皇子又死了。也就是说,宋仁宗没死之前,他的皇位都是没保障的。

而且,万一宋仁宗后继有人,他又会被怎样对待呢?他四岁入宫三十岁才登上皇位,在这期间,高滔滔对他不离不弃,还给他生了好几个子女,赵曙自然也就不会辜负她了。

如果电视剧《清平乐》中曹丹姝看到自己的侄女高滔滔的爱情人生如此美满,再想到自己和冤家赵祯,会不会哭晕在厕所呢?

(二)廉洁自奉,不为家族谋私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按理说,高滔滔当上了皇后乃至于太后,为自己的家族谋取利益这是人之常情,从古至今这种事并不少见,皇帝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高滔滔偏不。

他弟弟高士林在朝廷上班,只是个普通级别干部,负责在内殿值班,英宗想给小舅子升个官,就去问高滔滔意见。

结果高滔滔说:“士林能够当个官儿已经不错了,以他的智商来说都是过分的恩赏了,怎么好意思按照前朝推恩后族的惯例呢?”真是亲姐啊,这简直就是在告诉赵曙说,咱这个弟弟“才不配位”啊,一句话就把弟弟摁在原位不动了。

高滔滔画像

高滔滔长子宋神宗继位后,因为小时候受到过外公外婆的照顾,也传承了赵曙的孝道,一心想要给高氏家族封官、赏赐豪宅。

提了好几次,都让他妈高滔滔给拒绝了,最后神宗都无奈了,只好就赐了一块地给高氏家族,然后高滔滔自己出钱,修建了房屋,没用国库一分钱。

高滔滔做的远不止此。宋神宗在位18年逝世,高滔滔五十多岁成为太后,孙子宋哲宗上台。宋哲宗也想给高氏家族的人升官,而且这时高太后有两个侄子高公绘、高公纪自己争气,本来就该升观察使的职位了。

高太后还是不允许,经过多番考察,原来确实是人家自己的努力,这才让宋哲宗给他们官升一级。高公绘后来写了个奏章,写的要点分明有理有据才华横溢,高滔滔当时垂帘听政。

看到了这个奏章,就把这个侄子叫过来说:“你的本事我很清楚,说吧,谁给你代写的奏章?”高公绘郁闷极了,只好把写手给供了出来,高滔滔不仅没有通过奏章,还处罚了侄子,并且把写手给逐出了朝廷。

(三)元祐更化,看不顺眼王安石

宋神宗用王安石,推行“熙宁变法”,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后来列宁给王安石评价说“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可是在当时的人们并不清楚啊,而且王安石变法确实有利有弊,改革本身就更加艰难了。

就连宋朝历史上另一批名臣文人都激烈反对,包括司马光、苏辙、苏轼等等,王安石又是个性格不怎么好的“拗相公”,高滔滔也就在反对派之列了,她和当时尚且在世的姨母曹太后一样,都看王安石不顺眼。

高滔滔

虽然反对王安石,但是宋神宗在前期一意推行,她和那些反对派的大臣们一样,只好看着变法实施,后来王安石变法果然在地方上受到极大抵制无法继续,宋神宗两度罢免王安石,将新法改头换面,只继续实施了一部分。

但是宋神宗和他父亲英宗一样,因为宋军西夏战败一事过度伤心早早的去世。

高太后更是认为,一心图谋变法的神宗受到了王安石的影响,才不能接受变法后军队还是失败的结果,而事实上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与神宗的英年早逝确实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宋哲宗年幼,高太后便秉政,刚一执掌朝政,就把王安石推行的变法全部废除,召回了因反对变法被贬谪的司马光、文彦博等人,大批守旧派回到朝堂,而支持变法的朝臣都被清算,此事被称为“元祐更化”。

(四)秉政专权,祖孙间隙

高滔滔掌权后,其精明能干的执政才能便凸显出来了,她先是恢复仁宗时期的旧法,消除了一些变法带来的消极影响,因为变法触及了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的权利,高滔滔这样做稳固了地方上的利益集团,得到了守旧派的支持。

当恢复旧制的消息传到辽国,辽国国主立马规劝手下的人在边境之上收敛起来,不要再起争端(可能也与耶律延禧的胸无大志有关),高滔滔临政九年,宋辽安然无事,华夏安宁。

小皇帝

虽然高滔滔一再表示本性好静,是迫于无奈才垂帘听政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作为“女强人”的控制欲便强了起来。哲宗很崇拜他的父亲神宗,但是高太后却把神宗的新法基本上都废除。

这让哲宗心里很不舒服,再加上高太后一直把他当成小孩子,在朝堂之上从来不询问他的意见,这让祖孙二人之见慢慢就产生了间隙。

在宋哲宗年幼的这段时间里,大臣们对高太后毕恭毕敬,奏章处理都是直接询问高滔滔。

而在朝堂上,高滔滔听政的位置与宋哲宗相对,群臣直接站在高太后的面前,反而留给宋哲宗一个个背影,所以宋哲宗连带着高太后和她欣赏的大臣们一起都恨了起来。

宋哲宗十几岁时,情窦初开,向高太后索要几位年轻的侍女来陪伴自己,但是高太后却觉得小皇帝这是失德贪色,就安排了一些老妇人前去服侍哲宗,这让哲宗感到更加屈辱。

直到高滔滔去世后,18岁的宋哲宗终于亲政,出于发泄被高太后专权多年的愤懑,他打出了继承神宗事业的旗号,但又不是真心于变法,只是以这个名义把高太后宠信的大臣都给赶出了京城。

无论活着的还是死去的,要么免除官职,要么把有关的人一窝蜂全给贬到偏僻荒远的地方去,蔡京就曾经列出一份“元祐党人”的名单,名单上的人无一幸免,其中就有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大文豪苏轼。

总结:高滔滔生前临政勤勤恳恳,励精图治,勤勉克己。

九年以来北宋政治清明,国家重现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短暂的安宁,史上有“元祐盛治”之称,深深地影响着北宋历史的发展,她的政治才能丝毫不亚于武则天,怪不得被称为“女中尧舜”。

标签: 赵曙宋英宗皇后妻子名字一生什么一个

更多文章

  • 咬舌自尽真的能死吗(在古代咬舌自尽真的会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咬舌,存在,古代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中,经常有咬舌自尽的桥段。从医学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学机制支持这种传说存在任何成立的可能。自己不可能有意识地咬断自己的舌头咬舌自尽,意味着人有意识地咬断自己的舌头达到自杀的目的。我们知道,生物之所以可以生存有很多自我保护的机制。疼痛,就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之

  • 被逼上梁山的是谁(分别介绍被逼上梁山的好汉是哪几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梁山,好汉,介绍,分别

    ,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其实没有多少人!那么问题来了,梁山108将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人,究竟有多少呢?梁山寨主宋江,其实他算是主动上梁山的,他并非是被逼无奈的,就他做的那些事情,已经多次违背了朝廷法律,本来就应该受到惩罚。军师吴用,他可是打劫生辰纲的参与者,当时他们本就是良民,是他们主动去抢劫官府的东西

  • 清明节有哪些节日风俗(我国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俗,习俗,节日,传统,清明节,我国,哪些,什么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祭祀节日。清明节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到6日之间,这段时间,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下面分享一下清明节的节日习俗,看看你知道几个。一、祭祖扫墓祭祖扫墓,这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很多种形式,扫墓是最早的一种习俗

  • 我国古代民族政权高句丽历史简介(历史高句丽是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句丽,历史,政权,简介,民族,国家,古代,我国,哪个

    在写文章的时候,我提到“高句丽,简称高丽”,于是很多人就反驳我说:高句丽不是高丽,高丽是韩国的。今天我就专门写下这篇文章,来说说高句丽和高丽到底是什么关系。 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扶余族建立的边疆政权,存在时间是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9年,一共有700多年的历史。高句丽最初在松花江上游一带,在魏晋南北

  • 一箭双雕是什么意思(成语一箭双雕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意思,故事,什么,主要

    “一箭双雕”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做了一件事,收到了两个成果,有一举两得的含义。从字面的意思看,它源于古代的射箭的技艺。“射”为古人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之一,有精湛的射箭的技艺,相当于拥有了一项足以立身的本领。我国古代的每个朝代,都有著名的神射手。而“一箭双雕”的典故,则出

  • 史湘云和贾宝玉的关系(红楼梦中史湘云与贾宝有什么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史湘云,贾宝玉,联系,关系,什么,红楼梦

    前几天我还写了一篇文,有人分析说,贾府败落,薛宝钗嫁给了贾雨村。我认为,宝钗不可能嫁给贾雨村?有人回复“有什么不可能,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同样,贾府败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史湘云嫁给了贾宝玉,原因就是他们俩各有一个金麒麟。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就是“确凿的证据” ?贾

  • 中国古代浑天仪是谁发明的(浑天仪的发明人和相关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浑天仪,发明人,资料,相关,中国,古代

    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兴起,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占星,实际上在我国古代也同样有着极为玄妙的占星和天文学系统,而浑天仪就是其中的一个天文观测仪器,上面甚至还有着赤道、黄道等详细的天体标志。 浑天仪其实是浑象和浑仪的统称,整个仪器都是在古时候“浑天说”的概念下出现的,当时人们认为天就像蛋壳,而地面则如

  • 春节为什么叫春节呢(关于中国春节的来历以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含义,来历,春节,中国,关于,为什么,以及

    中国的春节一般都是在公历的1、2月份的时候,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还都处于冬季,有的地方甚至还是冰冻的季节,那么,为什么明明是处于冬季的农历新年,却被叫做“春节”呢?其实,春节在现代射虎的意义出现的非常晚,是在民国初年才出现的。旦字,是表示太阳刚刚升起的意思,从地平线升起,所以就是早晨的意思。正

  • 黄粱美梦的典故寓意比喻什么(黄粱美梦这一成语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粱美梦,典故,寓意,成语,出自,比喻,哪里,什么

    “黄粱美梦”梦见了什么?“黄梁一梦”的典故出自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讲的是唐朝时有个进京赶考的卢生,在离邯郸不远的一家旅店投宿,遇到了一位道土——吕翁。二人攀谈起来,卢生愁苦于他的穷困,觉得自己必须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脱离没钱没势的生活。吕翁听后笑而不语,只从衣囊中取出青瓷枕递给他,说:“枕着这个睡

  • 历史上的潘金莲的真实身份(潘金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潘金莲,身份,历史,真实,什么样,一个

    在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潘金莲是一个人尽可夫的DF,为了与奸夫西门庆能够长久的鱼水之欢,将自己的丈夫毒死。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首先,我们要正视小说和历史的差距,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写小说,所以小说的内容不能当真。其实历史上的潘金莲是河北清河县,知州大人的千金小姐,漂亮贤惠、知书达理,妥妥的一个大家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