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年羹尧为什么不向雍正认错(年羹尧有哪些历史功绩)

年羹尧为什么不向雍正认错(年羹尧有哪些历史功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1/24 4:36:48

“了却君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翻开清王朝历史的扉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历史上有名的功臣,这些功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不辞劳苦,为保护国家安全、黎明百姓。

为捍卫祖国疆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是值得国家和百姓永远铭记和崇敬的英雄。然而,不难发现的是,这些人的结局又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这些为国驰骋一生的英雄人物普遍都不得善终。

今天要讲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雍正年间的一名猛将、也是雍正一直想要拉拢的一名臣子——年羹年羹尧将军像大多数一生努力奋斗、功成名就的大臣一样,他一生荣耀,功德无量,深受百姓和将士的爱戴,但最后却不得善终。

最后,年羹尧到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雍正会想治自己死罪,因为他觉得自己对清王朝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如果没有他,清朝的疆土难以完整,更无法有太平盛世。

面对这样一位保家卫国如此得力的神将,雍正为什么要治这位国家英雄的死罪呢?年羹尧做了什么让雍正如此恼怒呢?监狱中的年将军又在执着着什么一直不肯认错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年羹尧将军的历史功绩

年羹尧出身贵族,能文能武。早年曾中进士,起初是位文官。后来年羹尧在打仗方面也很有天赋,于是便走上了行军打仗这条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的历史漩涡中,雍正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与年羹尧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当年,九子夺嫡,雍正其实并不占优势,但雍正最幸运也是他做得很对的一件事,就是在他还是王爷的时候,娶了年羹尧的妹妹,因此,年羹尧必定全力帮助自己的妹夫夺得皇位。

雍正年间,年羹尧曾征战准葛尔、平定西北战乱、后又出战青海,乘胜归来。

如此大的功绩可以说是震惊朝堂,雍正亲口对年羹尧表示感谢,并称他为恩人。此外,雍正还强调,自己和千千万万大清子民都要感谢年羹尧,可以说,在雍正在位年间,年羹尧的功劳是无人可比的。

功高盖主 引来祸端

一般来说,一位君王能拥有年羹尧这样的“神将”,本该如获至宝,应该非常珍惜才对。但雍正后来为什么如此恼怒年羹尧,一心想要杀掉他呢?

据相关史料记载,雍正初年,年羹尧就出征平定青海,经过几场战斗,年将军轻而易举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时期,雍正刚刚登基,年羹尧为大清立下如此战功,雍正很高兴,所以,即使年羹尧打仗归来,对待皇帝态度有些傲慢,甚至大胆竟不行君臣之礼,雍正依然对此予以宽容。

其实,翻开清朝的历史书我们不难发现,雍正不止容忍年羹尧一次。可能也是雍正的一再容忍,让年羹尧越来越狂妄自大,恃宠而骄。在朝堂上,年羹尧曾多次直接辱骂其他大臣,态度极为傲慢不端。

因此,很多大臣对年羹尧越来越不满,后来,年羹尧的行为更加过分,就有官员上奏皇帝说年羹尧在民间趾高气扬,也有官员上奏雍正,让皇帝警惕年羹尧可能有不臣之心。

不仅如此,在年羹尧西北征战时期,年将军打了胜仗,雍正很高兴,打算亲自去前线慰问辛苦劳累的士兵们。雍正到了前线时,天气已经十分炎热。他看士兵依然穿着厚厚的兵服,非常不忍,就劝他们脱下以显示自己体恤士兵。

但雍正的命令下达以后,底下的将士仿佛没有听到一般,没有一个士兵愿意脱下兵服。

这时年羹尧见状走了上来,他并没有察觉皇上有什么异常,只是下令让士兵脱下兵服解热,士兵们听到年羹尧的命令后,立刻照做。雍正看到这一切,很是不爽,他越来越担心这个功劳过高的年大将军会对自己的权力造成威胁。

回到皇宫以后,雍正就开始寻思这件事,他很怕年羹尧造反。寻思着如何才能一举拿下年羹尧。其他朝臣也常年痛恨年羹尧,纷纷上书皇帝惩治年羹尧,以绝后患。很快,雍正运筹帷幄,成功将年羹尧押入大牢。

功成名就后的噩梦

一直以来,雍正皇帝都十分宠爱年羹尧。即使他几次无礼冲撞皇帝,雍正也都没有与他计较。年羹尧一直以为皇帝宠爱他,无论他怎么做,雍正都不会治他的罪。因为自己的功劳是无人能比的。

而此刻,被关在监狱里的年羹尧也依然觉得皇帝不会治他死罪。他回想自己这一生为雍正、为大清所做的一切,认为皇帝不会杀掉他这样以为大清的恩人。他始终觉得自己顶多被关几天,皇上气消了就会释放他。

所以他像往常一样,依然没有觉得自己错了,也一直没有认错。一直静静等待着皇帝下令释放他的消息。

然而,这一次他彻彻底底地错了。他非但没有等来释放他的圣旨,在1729年1月13日,他等来了一个噩耗——下令处死他的圣旨。一个为雍正皇帝、为大清的江山戎马一生、不辞劳苦的英雄人物,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总结:

读完年羹尧的一生,不免让人心生悲切。早年的年羹尧能文能武,年纪轻轻就战功无数,征战准格尔、平定青海、出兵西北……赢得了朝廷和百姓的爱戴,他是何等风光。

中年的年羹尧功成名就、手握重兵,是皇帝的宠臣。然而,就在这样以为风光无限、为国奉献一生的英雄人物,却被皇帝下令赐死,结局不免太过悲惨。

其实,仔细想想,年羹尧的结局与他自身的傲慢和缺乏危机意识是分不开的。面对雍正的一再宽容,他没有感激于心,反而恃宠而骄,越来越目中无人,甚至多次怠慢身为一国之君的雍正皇帝。

功高高盖主本就会让当权者忌讳,而年羹尧不仅不谦虚,还狂妄自大,这都为他的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但年将军为大清的贡献、守卫的疆土是不可磨灭的,无论如何,在这一点上,他始终是位大英雄。

标签: 年羹尧功绩雍正历史认错哪些为什么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四大妖女分别是谁(我国历史上公认的妖女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妖女,公认,历史,中国,古代,我国,分别

    四、骊姬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参与朝政,但骊姬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

  • 玉兔捣药的故事(神话故事中玉兔捣药的内容简单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玉兔,捣药,神话,内容,介绍,故事,简单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原本在月宫中捣药的玉兔溜出宫门来到下界,魅惑了唐僧,还挥舞起捣药棒与孙悟空大战了一场。玉兔精也成为《西游记》中经典的人物形象。“玉兔捣药”的神话,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一起,构成了月亮神话的主要情节。画像砖上西王母与捣药兔玉兔为何要在月宫中捣药?捣的又是什么药呢?

  • 二战中第聂伯河会战结果(第聂伯河战役的过程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聂伯河,战役,二战,会战,意义,过程,结果

    在前苏联二战电影《解放》里,专门用了较大篇幅讲解《第聂伯河防线》的突破过程。发生于1943年8月到11月份的苏德战争第聂伯河会战,算得上是东线战场上场面宏大和战斗激烈的战役之一。之所以称其为会战,在整个苏德战争中也就那么两次,一次是库尔斯克坦克会战,一次就是第聂伯河会战。那么,第聂伯河会战是如何发生

  •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前身是什么(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组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方面军,乌克兰,前身,组成,第一,什么

    在现在的网络上,有一个盛产美女的欧洲国家被戏称为“欧洲子宫”,它就是近年来很不太平的乌克兰。乌克兰历史悠久,在2000年前就是古斯拉夫人生活的土地,其黑土地十分肥沃,被誉为欧洲粮仓。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是近亲,语言相似,而且两国在近代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曾经一起组成了“苏维埃联盟”。别看今天的乌克兰在国

  • 朱元璋朱棣哪位更厉害(朱元璋朱棣谁更适合做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朱元璋,皇帝,适合,厉害

    明朝的皇权集中达到空前水平,早期的皇帝极度追求至高无上的权力,热衷直接操纵统治大权。在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制下,系统分工严格的政权机构威力强大,国家依靠它得以清除混乱,开疆拓土,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然而,明朝高度集中的权力设置、严酷的刑法,恐怖的特务机构和权倾朝野的宦官,使得整个社会陷入僵化和无

  • 封狼居胥是什么意思(成语封狼居胥典故的两层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封狼,居胥,典故,含义,成语,意思,什么

    封狼居胥,是西汉著名少年战神霍去病载入史册的军事壮举。勒石燕然,是东汉名将窦宪建立的与霍去病不相上下的军事战绩。若比较二者的重要性,我认为应该相提并论。但是,人们往往对封狼居胥更为崇尚,对勒石燕然却不那么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盖因两个主帅霍去病与窦宪的经历和品格不同,或者说截然相反。因此使得上述两项

  • 李清照有几个老公分别都是谁(关于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清照,传奇,老公,一生,关于,分别

    读李清照,觉得女人这一生,当如此。虽生逢乱世,虽婚姻艰难,但永远不失女人的“骨气”。李清照,之所以一直是李清照,跟她有一对好父母有关。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精通儒学,曾被苏东坡赏识,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的生母早丧,继母乃状元拱辰的孙女。《宋史》里记载李格非的这位夫人:“亦善文”。李清

  • 明宣宗朱瞻基的主要贡献介绍(明朝朱瞻基是好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瞻基,明宣宗,皇帝,贡献,介绍,明朝,主要

    公元1424年七月到公元1425年六月,明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前后换了3位皇帝,这让明朝周边的邻国和藩国都惊诧不已。新皇帝朱瞻基虽然只有27岁,但大家对他却并不陌生,因为朱瞻基当过“皇太孙”,也当过“皇太子”,曾被朱棣钦定为隔代接班人。明朝新君继位,为了表示对新皇帝的敬意,周边国家纷纷前来恭贺。《

  • 历史上鉴真东渡的意义(唐朝时期鉴真曾经几次东渡日本)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东渡,鉴真,意义,时期,历史,日本,唐朝,曾经

    唐和尚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中华文化普照东瀛大地一条唐人街,一件唐装,一首唐诗,以“唐”之名让世界了解中国,梦回大唐不仅是国人对昔日盛景的怀念,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体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除了依靠优质的文化内涵带来的吸引力之外,同时也离不开优秀的文化传播工作者。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

  • 宋江封的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宋江最后是多大的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官职,宋江封,相当,最后,现在,什么

    水浒传作为我们国家的四大名著之一,堪称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其人物繁多却各个形象鲜明,情节复杂但又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其中的一些经典桥段也是总被人们拿出来不断的讨论。就比如宋江的楚州安抚史之位便是大家所热议的话题之一,那么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多大的官职呢?为前途用兄弟换官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