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八王爷死前给雍正的信(历史上八阿哥胤禩的真正死因)

八王爷死前给雍正的信(历史上八阿哥胤禩的真正死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38 更新时间:2023/12/19 8:24:44

雍正王朝》中,雍正和八阿哥胤禩是一对最强对手,谁都不服谁,争夺了一辈子,当胤禩挫败到死了还想着给雍正最后一击。

其实,雍正看到八阿哥胤禩留下的信不是有多恐惧,而是心里一下落空,之前对他造成最大威胁的八爷党,已经随着“逼宫事件”土崩瓦解。而听到八爷这强悍对手走后,雍正没有丝毫的高兴,只是满脸落寞。

但不得不说这封信,还是触动了雍正内心的痛处,纵观自己的一生,争夺了一辈子,活在猜疑,明争暗夺之中,虽然皇位已稳固,但雍正依然感到阵痛,因为为了这个皇位,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为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能顺利登基,彻底扫平出路。对于他的整治吏治来说,他是圆满的,至少在雍正继承皇位的13年当中,他推行的“新政”道路,政治改革也实现了,弘历也随时能继承皇位,至少在执政上,雍正没什么可遗憾的。

作为皇帝他是个好皇帝,但对于亲情,他却没有一个地方圆满的,最后连一个说实话的人都没有,只剩下空空的皇位和滚滚的骂名。

与此同时,看到胤禩临终这封信时,句句戳中他的内心深处,也有无奈,也有愤怒!最后吐血身亡,而八爷的这一封简短的信真的是雍正死的导火线吗?

八爷临终的这封信到底有多大杀伤力

老八和雍正斗了一辈子,八爷临终前还是不甘心,即使到死了,也要恶心一下雍正,所以雍正看完信后,气愤的把信烧掉了,但是信的内容不断在雍正脑海呈现,句句戳中他的内心。

康熙晚年留下的腐败吏治和官僚体系,雍正登基后,雍正则进一步改革吏治,对国家政治和官僚体系的放纵,虽然延续了国家的寿命,但换来的却是整个官僚和宗室的不满和反对声音。

因为雍正的政治思路与康熙大不相同,自己继承皇位后打压政敌和反派,扫清改革政治的阻力,触动到很多官员的利益,可以说得罪了太多官僚体系,而遭来骂名,同时诬陷雍正通过不合理的手段夺取了皇位。

当年轰动一时的“九子夺嫡”虽然最终落下帷幕,但更多的兄弟走的,圈禁的,也让雍正留下了残害手足的骂名。

在八爷胤禩不断挑唆弘时加害于弘历,再到“逼宫事件”弘时更是当了八爷内应,里应外合异想把雍正推下台取而代之,而事情败露之后,雍正不得已将自己儿子弘时赐死,从名声到作为父亲的感情,对雍正造成了巨大的创伤,而这一切,老八用几句话一针见血刺痛雍正的心脏。

而雍正一直按康熙的意愿走“孤臣”到“孤君”策略,当自己发现自从“逼宫事件”后,老十三胤祥带病夺回丰台兵权,替自己解围倒在朝堂之上后,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雍正最可靠的兄弟这股支持力量也失去了,朝堂上除了他的顾命大臣张廷玉马齐等少数人是站他这边,其余的可以说都是沉默不表态,无疑是无声的对八爷胤禩的认可和支持,不得不说,让雍正感到很心寒。

随着八爷党土崩瓦解,八爷胤禩被圈禁,其家人也由此遭到流放,有关于雍正的负面言论为在全国各地蔓延,雍正推行的“新政”有利于国家和民生,结果却随之一片不满声音和“恶名”。

在八爷胤禩将手中最后的牌都打完时,随之也是他过上圈禁生活,最终他的结局是很凄惨。在临终前的那封信,无疑是给雍正狠狠还一击,戳中了雍正内心的痛处,此时的雍正是在内心挣扎的边缘。

雍正和八爷始终是不同一种人

在历史上,八爷胤禩早在雍正四年,就已经被雍正削宗夺爵,圈禁至死,不过有的说是被雍正毒死的,总之死因扑朔迷离。

而在《雍正王朝》剧中,八爷胤禩活到雍正朝末年,而且更精妙的是安排时间和雍正去世的时间很接近,这样更加诠释八爷临终的这封信件,能在最后还给雍正致命的一击,表现得淋淋尽致: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争了四十多年,到这一刻你还不愿撒手吗?我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发现,我的心底只佩服你。”

八爷的信中每一句话都触碰到了雍正内心的痛处,可以说的上是字字见血,雍正和八爷争夺了几十年,几十年中雍正在政治道路激发出他的潜能,作出了成绩,每一步都在进步,作为皇帝他是成功的,而作为一个人,他似乎什么都没有得到。就像八爷信中说的:

“四哥,我输了,可你呢,并没有赢,你咬着牙苦苦地熬着,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后的骂名罢了,其实输也罢,赢也罢,到头来不过是过眼云烟,你太放不下了。”

雍正所做的一切,也是想让那些政敌兄弟看到他的成绩和能力,能发自内心的“心服”他,特别是他的最强对手八爷,结果他错了,他和八爷是不同的一种人,八爷是以“人心”为首,而雍正是“孤君”,不顾及“名声”。

康熙也曾经给八爷评价:朕以宽仁治国,八阿哥却以宽仁收买人心。

而四爷是以江山社稷,不顾及“骂名”和“名声”,无疑雍正更适合当一个好皇帝,也只有雍正才做到放弃一切,一心为江山社稷付出。

八爷真正服的是雍正的耐力和手段,而不是真正服他的能力和成绩。而八爷即使失败了他的声望在官僚体系和人们的心中地位依然存在,而雍正一直是“孤君”路线,最终掉失人心,滚滚骂名。

就是因为八爷的信句句戳痛他的内心,兄弟走了,儿子走了,年羹兄妹死了,邬思道离开了,即便他的儿子弘历上位也未必赞成他的政治主张,唯一对雍正还保留忠诚的,竟然是自己的家奴李卫

李卫能跟他一直维系着感情,因为李卫对雍正形成不了威胁。而田文镜脑子里更多是如何治理地方,而不是忠于雍正。

这些也是让雍正感到无奈,呕心沥血,勤勉执政几十年,可到自己的晚年放眼望去,自己的身边竟然找不到多少对自己还有感情的人,这就是雍正内心最大的失落和更多的失望。

雍正死因除了八爷亲信的触动外,跟丹药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此之前雍正身体也是出现了一些状况,他只靠着每天一颗药丹来续命,雍正在批奏折时幻觉八爷一直出现,第一次吃一颗红药丹,脑海中八爷总是挥不去,第二次又吃,最后抓一把直接放嘴里……

而关于这些药丹是贾道士,贾士芳炼制的,就是这个药丹之前也给过十三爷续命,让他把心里话跟雍正说完。

而在剧情中,在雍正帝送乔引娣去东陵的时候,乔引娣临走前还再三嘱咐雍正:“你吃的药丹好是好,可是要慢慢地补才成。”

由此可知,雍正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堪忧了,所以才开始服用贾士芳送的“药丹”,而且已经成了一种依赖性的服用,雍正真的是把这药丹当成了续命的良药,要不乔引娣也不会嘱咐他。

而唯一能说话的乔引娣去东陵还没回来,雍正一个人守着空空的皇宫批奏折时,脑子不断回想八爷信中的简短几句话,由此产生了幻觉。

先是吃了一颗“药丹,还是幻觉,幻觉,可想而知当时的情景了,后来干脆去抓了一大把吃下去,这下好了,食用大量药丹要了他的命,一口血吐在奏折上,自己也就此一命呜呼了。

结语

也许老八最后时刻的留言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许这是他临死前的还没放弃跟雍正争斗,即便死去了,也要给雍正最后一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八对雍正说的都是实话,句句刺痛雍正的心脏,几十年的争斗,除了空空的皇位,似乎什么都没有。

在雍正的最后时刻,也可能陷入到了另一个没有结果的思考当中,最终提着那仅有的一口气放下了一切,也就代表着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标签: 胤禩八王爷死雍正死因历史阿哥真正

更多文章

  • 雍正登基邬思道为什么要离开(邬先生为什么不跟李卫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邬思道,登基,李卫了,雍正,先生,离开,为什么

    邬思道在《雍正王朝》中是近乎于妖的人物。邬思道是雍正的军师,雍正在邬思道的帮助下如鱼得水,在众多阿哥夺嫡下登基,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立马做出了急流通退的决定!邬思道智商高,情商也高。他很了解雍正,虽然雍正做皇帝确实没选错,但如何登上皇位的这个过程和其他阿哥一样手段绝对腹黑。如果自己现在不考虑“归隐”

  • 山西巡抚诺敏对抗图里琛下马威(图里琛和诺敏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诺敏,下马威,图里琛,巡抚,对抗,山西,关系,什么

    图里琛历经三朝宠臣,康熙、雍正,甚至乾隆,都对他十分信任。图里琛之所以能在三朝不倒,因为他很有特点,守口如瓶,察言观色异常强大,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绝不会碰,别看他是一个大老粗,但很会来事。他的精明能把那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谋臣们甩了一条街,所以他一直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经常替皇帝办秘密事情的执

  • 雍正的三个儿子哪个最聪明(历史上雍正的儿子的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雍正,下场,儿子,历史,聪明,哪个

    皇家子孙对皇位个个都蠢蠢欲动,不争个头破血流,绝不罢休,没有亲情只有权利。不可否认,雍正登上皇位也是不容易的事,而“十全宝宝”乾隆皇帝,有个狠角色的老爹替他铺路,他轻而易举当上了皇帝。不过,雍正还有一位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儿子,他就是雍正的五儿子弘昼。雍正时期九子夺嫡,胜者王败者寇,与雍正争夺皇位他的

  • 年羹尧为什么不向雍正认错 (雍正原不打算杀年羹尧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是雍正最宠信的人。从雍正还没登基时候,年羹尧就协助雍正夺嫡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年羹尧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做事果断干练、胆大心细,无论雍正吩咐什么差事都办的令雍正非常满意。年羹尧除了协助雍正筹款赈灾,到国库欠款,还是后来的“血洗江夏镇”的差事。都没让雍正失望过,尤其是在控制十

  • 康熙的几个儿子哪个爵位最高(康熙为什么喜欢老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爵位,老十,儿子,最高,喜欢,哪个,为什么

    康熙的皇子们不仅要拼学习骑射,还要拼生母。而这些皇子也是有地位高低之分,生母的出身及在后宫会不会混,关系到皇子的未来,而老十生母背景让他真正躲过政治斗争一劫。在八爷党的股肱人员,老八攻于心计,老九聪慧不同,老十四精明勇猛,而老十多半是愚笨头衔,但爵位是最高的一个,在康熙一朝,老十被封郡王时,老八和老

  • 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历史上弘时是被雍正处死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历史,处死,儿子,弘时,为什么

    雍正登基后,一直被八爷党束缚着无法放手去搞新政,八爷、九爷处处掣肘,给雍正和朝廷带来了多大的隐患,都搞八旗议政斗争那么激烈。即便雍正气得叫他们“阿其那”,“塞思黑”,但是还处处忍让、宽让、一忍再忍,就是不想弑杀自己的兄弟。而为何雍正无法容忍自己的儿子,便要忍痛赐死了自己的儿子弘时呢?《雍正王朝》中,

  • 甄嬛传皇上为什么要杀果郡王(皇上知道甄嬛和果郡王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皇,甄嬛,杀果郡,皇上,关系,知道,为什么

    果郡王从边关被召回后,苏培盛下意识提醒过甄嬛,但甄嬛似乎并不放心上。在皇上真正出手时,甄嬛替允礼求情无果后,甄嬛以更衣为由,想着如何计划救果郡王一命。此时甄嬛想到了两个法子:第一,甄嬛手里有温实初给的“七日迷魂散”,可以让允礼假死;第二,找慎郡王允禧和诸位王侯给皇上施压。 皇上欲杀果郡王的原因

  • 康熙帝亲自掌握的铁骑狼覃部队(康熙王朝中的狼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狼覃,铁骑,王朝,康熙帝,部队,掌握,介绍,亲自

    《雍正王朝》中,狼覃并不是部队的名字,而是一个在剧中从未露过面的“神秘”人物,在首废太子时,康熙就命张廷玉传“狼覃铁骑”进驻八大山庄火速勤王。关于这支“狼覃部队”,仅仅在热河事件出现过,之后一直再没有出现,那么,这支只听命于康熙的“私人武力”,为何康熙没有提前交给雍正,进而帮助雍正顺利登基呢?而在热

  • 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哪个厉害(历史上姚启圣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启圣,周培公,李光地,历史,厉害,哪个,什么样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三个汉臣是剧中重要人物,不仅才华横溢,并且很有个性,把三人塑造成不世功臣,成就了康熙旷世伟业。周培公有经天纬地之才,组建家奴击溃了察哈尔叛军,继而劝降了王辅臣,平定三藩之乱,可谓是居功至伟;姚启圣是平台的决定性人物,厥功之首;李光地助康熙解决党争,击垮了“索明

  • 努尔哈赤公主被凌迟处死(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几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凌迟,祖努尔哈赤,公主,处死,女儿

    生在帝王家,什么血缘亲情,夫妻之情,在“利益”面前全都不堪一击!为了夺皇位,父子相残,兄弟相杀之事屡见不鲜,但皇帝为了保皇家颜面,即便是夺嫡失败的皇子,死相也不会太难看,然而,努尔哈赤的女儿,莽古济公主,她却被弟弟皇太极迟凌处死,活剐了300刀。刑罚名,始见于辽代,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古代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