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雍正的三个儿子哪个最聪明(历史上雍正的儿子的下场)

雍正的三个儿子哪个最聪明(历史上雍正的儿子的下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59 更新时间:2024/1/14 6:19:15

皇家子孙对皇位个个都蠢蠢欲动,不争个头破血流,绝不罢休,没有亲情只有权利。不可否认,雍正登上皇位也是不容易的事,而“十全宝宝”乾隆皇帝,有个狠角色的老爹替他铺路,他轻而易举当上了皇帝。不过,雍正还有一位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儿子,他就是雍正的五儿子弘昼。

雍正时期九子夺嫡,胜者败者寇,与雍正争夺皇位他的兄弟们多数都没有得到好的善终,最终还是找了各种理由来处置他们,这就是现实。皇子为了皇位同样大打出手。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只有弘昼他却背道而驰,选择荒唐度日。

每次到皇位继承的时刻都会有争夺,弘时跟弘历没有明争只存在暗斗。而雍正为了给弘历留下一个无障碍的江山,亲手杀了亲儿子弘时。而雍正还有这样一位皇子,他的奇葩操作,却保住了自己后代的平安和荣华富贵,说到他,他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雍正最聪明的儿子弘昼,行为荒唐、奇葩!

雍正这个儿子,就是最奇葩的五儿子弘昼,他有一大爱好,操办葬礼逐渐演变成了生活中的一个新常态。没事就在自己的府上瞎折腾,挂白布,让家丁都穿上丧服,还让他们哭的大声一点,故意惊动他爹雍正,所以雍正认为孺子不可教也,对他开始失望,大臣们也都认为不像话太过荒唐,雍正也就没有心思去管他了,就由着他折腾。

不过,我们来看一下弘昼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爱好的。在他16岁的年纪就给自己办葬礼,而且隆重给自己办了一场活出殡的荒唐丧仪。

弘昼还曾经说 :“每个人都有一死,既然这样,那有什么可忌讳的。”

弘昼就是亲眼目睹过自己父亲与其兄弟之间的争夺,看到哥哥弘时与弘历的皇位之争非常激烈,以至于他后来无意于争夺皇位,慢慢的对权力和皇位变得愈来愈了然于胸,看透凡尘的是是非非,而他只想置身事外,两边都不想得罪而又没法避免不得罪。

就算你可以独善其身,但你不代表别人没有杀你之心啊!所以弘昼只能装疯癫,让自己的变得荒唐一点,隔三差五为自己举行一次葬礼。

而且每次举行葬礼,有好多钱财收,还可以将自己撇清关系,让大家觉得他既没有政治野心,也没有能力对任何一方取得皇位造成的障碍。后来看三哥弘时因为与四阿哥弘历争储被雍正他爹赐死,就更加不可理喻了。

很显然,聪明的弘昼明哲保身,看似荒唐实则是很聪明。生在帝王家目睹了康熙九子夺嫡的残酷现实,还有他三哥弘时的悲剧,如果他不选择阵营,也会被误认为是自己在坐等渔翁收利利,免不了都对他下黑手。

为表明自己没有夺权的想法,聪明的他当然要继续演下去,明智表现荒唐、骄横、贪财的三黑人设,计较钱财,成为他人眼中的纨绔子弟。不得不说,生在帝王家,弘昼是真的聪明,他选择了一条非常明智的道路。

而雍正对他的奇葩行为不但没有制止,还册封弘昼为和硕和亲王,而同时也册封四哥弘历为和硕宝亲王。从册封就可以看透了父皇的心思,心里的储君早已选定四哥弘历了,弘昼就更加地荒唐避世了。

康熙时期,弘昼和弘历表都非常聪慧,能文能武,还能背诵四书五经的许多片段,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博得老人家的欢心,尤其是哥哥弘历深得康熙喜爱,说他有几分帝王之气,后来一有闲余时间就接其入了寝宫,亲自调教,因此雍正还以他引以为傲。

实际上弘昼的傻只不过明哲保身而已,弘昼很清楚自己没有优先继承皇位的权利,而自己如若不装傻,有皇位之心,一旦竞争失败岂不是自掘坟墓,手足相残。

一旦弘历掌权,以弘历的行事风格,对于曾经跟他抢皇位的人来说只有恨意不会得到善待,而连雍正都为弘历清理所有障碍。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所以弘昼选择装疯卖傻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还能舒舒服服当个逍遥自在的王爷。

乾隆登基后,更变本加厉疯癫!

弘昼深知乾隆心狠手辣,为了不让乾隆有任何猜忌,因此他的王府常常哀乐不断。颇有“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之举。

弘昼不管是做事,还是日常生活,都做出荒唐奇葩的事情,表态自己没有什么能耐,摆明对弘历示弱,让自己彻底与皇位无缘,此举让他暂时保住了性命。

十全宝宝登基后,也就是乾隆皇帝,不但有赏赐他,还对他非常袒护。有一次在朝廷上,弘昼傲慢无礼,还将讷亲打了一顿,让百官瞠目结舌。

对于弘昼来说,打就打了呗,他怕什么?而乾隆既不阻止,也不责罚,乾隆还偏袒弘昼,不过他的荒唐举动让乾隆乐在其中,于是谁也不敢招惹弘昼,也很少和他来往。

后来乾隆对这个弟弟弘昼也放下了戒备,爱护有加,于是,内务府和御书处全给他来管理,后来,乾隆甚至把雍亲王财物全部和旧邸统统都给了弘昼,所以荒唐是他的家常便饭了,而且乾隆还更加袒护,于是他变本加厉的装傻充楞,选择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王爷。甚至行事装愚笨,从不考虑后果,都成为当时民间的笑话。

不得不说弘昼这一招真的很聪明,装疯卖傻过一生没有什么不好的,就算乾隆看穿了,那也知道他的用心良苦,对自己的皇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兄弟之道、君臣之道都还在。这是他明哲保身无奈之举,就算有什么心思,他手里哪有什么实权呢?

弘昼的后人,最有名的是

弘昼荒诞而奇葩,不但保住命,还使后代能够受其余荫,间接的成就了大清朝的乾隆盛世。后来弘昼去世后,乾隆皇帝对弘昼还是认可的,还给其谥号为“恭”。因此说弘昼是最聪明的王爷。

即使到至今,弘昼的后代可世袭王位,生活也是非常的平稳和安详,因此弘昼的子孙后代都非常感谢他。

弘昼的后裔均为现代著名的书法家。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启功就是他的后代,为国家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取得突出的成就,更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推崇。

结语

话说,人生难得糊涂,弘昼真是大智若愚,装疯卖傻,却不失为生存的一种手段。总之他的荒唐行为让他平安活了下来,并且他的子孙后代沾上了光,都得到善待。

这样看来,你认为这样的弘昼傻吗?不是,他是一个极其聪明且最能看得通透的人,那些荒唐的言行举止只不过是为了保命欺骗其他人的障眼法。

标签: 雍正下场儿子历史聪明哪个

更多文章

  • 年羹尧为什么不向雍正认错 (雍正原不打算杀年羹尧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是雍正最宠信的人。从雍正还没登基时候,年羹尧就协助雍正夺嫡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年羹尧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做事果断干练、胆大心细,无论雍正吩咐什么差事都办的令雍正非常满意。年羹尧除了协助雍正筹款赈灾,到国库欠款,还是后来的“血洗江夏镇”的差事。都没让雍正失望过,尤其是在控制十

  • 康熙的几个儿子哪个爵位最高(康熙为什么喜欢老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爵位,老十,儿子,最高,喜欢,哪个,为什么

    康熙的皇子们不仅要拼学习骑射,还要拼生母。而这些皇子也是有地位高低之分,生母的出身及在后宫会不会混,关系到皇子的未来,而老十生母背景让他真正躲过政治斗争一劫。在八爷党的股肱人员,老八攻于心计,老九聪慧不同,老十四精明勇猛,而老十多半是愚笨头衔,但爵位是最高的一个,在康熙一朝,老十被封郡王时,老八和老

  • 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历史上弘时是被雍正处死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历史,处死,儿子,弘时,为什么

    雍正登基后,一直被八爷党束缚着无法放手去搞新政,八爷、九爷处处掣肘,给雍正和朝廷带来了多大的隐患,都搞八旗议政斗争那么激烈。即便雍正气得叫他们“阿其那”,“塞思黑”,但是还处处忍让、宽让、一忍再忍,就是不想弑杀自己的兄弟。而为何雍正无法容忍自己的儿子,便要忍痛赐死了自己的儿子弘时呢?《雍正王朝》中,

  • 甄嬛传皇上为什么要杀果郡王(皇上知道甄嬛和果郡王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皇,甄嬛,杀果郡,皇上,关系,知道,为什么

    果郡王从边关被召回后,苏培盛下意识提醒过甄嬛,但甄嬛似乎并不放心上。在皇上真正出手时,甄嬛替允礼求情无果后,甄嬛以更衣为由,想着如何计划救果郡王一命。此时甄嬛想到了两个法子:第一,甄嬛手里有温实初给的“七日迷魂散”,可以让允礼假死;第二,找慎郡王允禧和诸位王侯给皇上施压。 皇上欲杀果郡王的原因

  • 康熙帝亲自掌握的铁骑狼覃部队(康熙王朝中的狼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狼覃,铁骑,王朝,康熙帝,部队,掌握,介绍,亲自

    《雍正王朝》中,狼覃并不是部队的名字,而是一个在剧中从未露过面的“神秘”人物,在首废太子时,康熙就命张廷玉传“狼覃铁骑”进驻八大山庄火速勤王。关于这支“狼覃部队”,仅仅在热河事件出现过,之后一直再没有出现,那么,这支只听命于康熙的“私人武力”,为何康熙没有提前交给雍正,进而帮助雍正顺利登基呢?而在热

  • 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哪个厉害(历史上姚启圣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启圣,周培公,李光地,历史,厉害,哪个,什么样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三个汉臣是剧中重要人物,不仅才华横溢,并且很有个性,把三人塑造成不世功臣,成就了康熙旷世伟业。周培公有经天纬地之才,组建家奴击溃了察哈尔叛军,继而劝降了王辅臣,平定三藩之乱,可谓是居功至伟;姚启圣是平台的决定性人物,厥功之首;李光地助康熙解决党争,击垮了“索明

  • 努尔哈赤公主被凌迟处死(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几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凌迟,祖努尔哈赤,公主,处死,女儿

    生在帝王家,什么血缘亲情,夫妻之情,在“利益”面前全都不堪一击!为了夺皇位,父子相残,兄弟相杀之事屡见不鲜,但皇帝为了保皇家颜面,即便是夺嫡失败的皇子,死相也不会太难看,然而,努尔哈赤的女儿,莽古济公主,她却被弟弟皇太极迟凌处死,活剐了300刀。刑罚名,始见于辽代,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古代社会中

  • 历史上爱新觉罗·胤礽为什么被废 (胤礽是最后的太子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胤礽是康熙和发妻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也是史上最后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他经历了三年里两立两废,纵观历史也仅有一位。胤礽文武双全,有治国之韬略,善于理政,胤礽的悲剧,无非是权势的欲望膨胀,他的势力对康熙皇权具有挑战性,君与储君,父与子之间天然不可调和的矛盾。 胤礽幼年、青少年阶段都非常优秀 康熙四

  • 张五哥为什么要去给十三爷守墓(雍正王朝十三爷救张五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十三爷,张五哥,王朝,雍正,为什么

    张五哥是皇宫里的一股清流,比起大臣们的斗争,张五哥是一个最纯净,最真诚,没有心眼的人,这也正是他一直备受皇帝关注的原因。康熙听惯了阿谀奉承的话语,对人性的把握早已炉火纯青,遇到老实忠义,不迎逢,直言不讳的张五哥,是他身边难得一位贤良之臣。当康熙和张五哥散步上时候,他们的对话很有意思,其中张五哥对康熙

  • 八王议政后老八胤禩下场结局(八贤王夺嫡失败真实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夺嫡,老八胤,议政,八贤,历史,结局,失败,真实

    胤禩苦心经营几十年,他妄想扳倒雍正,让弘时当个“傀儡皇帝”,大权掌握他手里。因此,胤禩不仅收买掌控了京畿兵权的隆科多,还利用雍正急于推行新政召集关外旗主“整顿旗务”的时机向雍正发难,此次胤禩都做了充分准备,为什么“逼宫”会不成功呢? 徒有其表败絮其中 八阿哥胤禩,虽然素来有“八贤王”美名,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