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历史上弘时是被雍正处死的吗)

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历史上弘时是被雍正处死的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32 更新时间:2024/1/24 2:53:30

雍正登基后,一直被八爷党束缚着无法放手去搞新政,八爷、九爷处处掣肘,给雍正和朝廷带来了多大的隐患,都搞八旗议政斗争那么激烈。

即便雍正气得叫他们“阿其那”,“塞思黑”,但是还处处忍让、宽让、一忍再忍,就是不想弑杀自己的兄弟。而为何雍正无法容忍自己的儿子,便要忍痛赐死了自己的儿子弘时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与康熙的心术是完全不一样的。康熙是以“仁”治天下 ,兄弟之间不管怎么明里暗里抖,没有自相残杀的事发生。而雍正为了给弘历铺路,几乎将所有脏事累事都做了,就是为了能让弘历顺利继承大统,给弘历留一个安定的基地,不得不杀了弘时。雍正,才是狠角色!

雍正有三个儿子,弘时、弘历、弘昼,哪个才是最佳人选呢?雍正听了十三爷的话顿时冷汗直冒

弘昼虽然自幼聪颖,也是演技最好的一个,他识时务,为了表现出自己无意皇位,常常做出很多荒唐事,装疯卖傻,表演志向并不在此,所以连十三爷都夸弘昼是最能看透的一个。

弘历是康熙还在世的时候,就从心里钦定的接班人,弘历小时候就深受康熙的欣赏。五岁就能背诗歌,其他方面也非常出色。之后康熙还经常亲自调教弘历,雍正因此对弘历也是更加看重。

那时的弘时在雍亲王府时,就已经开始耳染目睹了父亲上一代人的,康熙帝的废太子和夺嫡过程残忍经历。

不过,当时的弘时就已经开始对八爷允禩有一定的好感了。而且专门跟雍正唱反调。弘时不识时务,种种迹象表明雍正不可能把江山社稷交付于他的。

在十三爷临终前,曾跟雍正谈自己的看法:“自己已经是病身之驱,以后无法再能帮四哥了,江山社稷怎么办?”

雍正安慰他:“以后就靠弘历,他能延续自己的改革思路,把社稷打理更好”

十三爷担心的望着雍正:“关键是能不能保证弘历顺利登基,也是个难题!”

雍正听了大惊失色,怒着的问谁可能造成威胁?十三爷接着:“弘昼基本不会,他志向不在此,但是弘时好像最近和八阿哥走的很近,就怕他心术不正。”雍正顿时冷汗直冒!

其实弘时,雍正起初是信任他的,虽然他年少轻狂、放纵,但雍正最初还是看重他有过人的胆识。但是第一次让雍正对他失望的还是从祭奠宗庙的时候开始,弘时不但不跟雍正一条心,还在雍正面前出言不逊来为八爷党喊冤,替八阿哥允禩说情,被雍正训斥之后,这时候其父子关系开始恶化。

而为什么十三爷会在临终前跟雍正说这些呢?都喜欢在雍正和十三爷心里弘历已是作为继承人了。弘时心里不甘,时常争宠,亲眼目睹上一代的储位之争,加上他对皇位产生幻想,极大的吸引着弘时对皇权的向往,导致心术不正,勾结外人作乱,让雍正失望透顶。

弘时到底犯哪些无脑的离谱事,让雍正忍无可忍?

为了避免康熙朝“九子夺嫡”事件再度重演,雍正就想出来一个立储制度,秘密把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好,这样避免他的夺嫡之路重蹈覆辙。

所以雍正想秘密立储君,而这事除了雍正没有人知道。为了避免皇子之间为夺取皇位而发生的残酷争斗,雍正煞费心机这么做,就是为了稳定政局。

随着弘历成长,弘历的表现愈发突出。朝中的大臣们私低下都在议论,弘历必将成为下一代皇位之选。这让身为哥哥的弘时想争夺皇位之心按捺不住了。

所以弘时就开始作出很多事来,其目的是引起雍正的关注,但他岂不知他所做的这些事都是雍正最忌讳的。

其一,雍正刚登基时,曾强调过:“这次科场考试一定要公平性的录取一些真正人才,决不能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弘时不但参与了科举的考题泄露一事,还利用张廷玉的弟弟,想培养自己的私势力,最终没有想到雍正的手段如此强硬,张廷璐替弘时背了黑锅,雍正一怒就把张廷玉弟弟给办了,张廷璐死前,弘时也没为其说过一句话,这更让雍正看透了弘时的狼子野心。

其二,弘时够狠,但脑子不够用,心肠歹毒,他在八叔胤禩的洗脑模式下,曾想意图恢复“八王议政”,能掌握私势力。为了自己能当上皇太子,不择手段,还联合四位旗主来逼宫想让雍正退位。弘时在暗中做了很多坏事,处处跟他老子对着干,就是因为弘时是他的儿子,雍正才选择了宽容。

其三,弘时做事很绝,当时隆科多也是帮他逼宫之一,但是事情败落后,弘时却有灭口之心。

不但如此还狗急跳墙,还要做最后一搏,暗杀其兄弟弘历,幸亏刘墨林以命相救,弘历才安然无恙,这更触及到雍正的底线。

雍正觉得弘时处处搞事,杀他才能保证弘历性命,同时还能镇住其他有此想法的人,才能为弘历扫除麻烦和障碍。

雍正之所以想要尽力为弘历保驾护航,不想给弘历留下任何后患,因为他总结出所有的教训

当年康熙曾谈及过国家的弊端,想施行新政,让全国整顿吏治。

可谁曾想当时九子夺嫡激烈,朝中的局面一片混乱,搅得康熙不得安宁,无力分心去完成这个心愿,而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雍正的身上,希望雍正做个好皇帝,能代替他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

雍正登基后,新政施行遇到很多困难,在他众多兄弟当中,只有十三爷帮他。八爷党依旧不死心,被八爷党束缚着无法放手去搞新政,又不能杀了这几个兄弟。所以他的改革之路困难重重。

雍正登基一路的艰辛,为了能让弘历顺利登上大统尽力为心中的唯一储君弘历铲除一切麻烦和障碍。

第一、弘历在康熙爷那时,就很受康熙的欣赏和认可,所以康熙爷在闲暇之余还亲自调教弘历。四爷继位后,心中也早把弘历当成未来的皇位接班人,他想做的是保证弘历登基后的公开透明性,而非像他当时接任皇位的过程艰辛和混乱,引起公平性的质疑。

第二、避免兄弟之争,雍正给弘历的扶持和历练机会很多,众所周知他对弘历期望最高的,而其他皇子是没有的,只是没有立太子而已,但雍正目的很明确,为了避免了皇子之间的无端争夺。

第三、弘时是雍正的儿子,也是雍正的嫡长子,在古代帝王立长子即位的原则,但他虽然有胆识,但是脑子不够用,做的事让雍正恨之入骨。所以雍正为了未来的储君必须铲除一切有可能的障碍,杀弘时,避免弘历在将来面对和自己同样的困境,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绝不心慈手软。

结语

弘时能有这下场,不得不得说都是自己作的,咎由自取。虽说他够狠,但是脑子不够用,不识时务,要说三兄弟中,弘时是最没有城府的一个,所以最后年纪轻轻就遭此下场。

生在帝王之家,面对皇权传承的问题,个个都蠢蠢欲动,这恐怕都避免不了皇储之争造成了不幸的命运吧。

标签: 雍正历史处死儿子弘时为什么

更多文章

  • 甄嬛传皇上为什么要杀果郡王(皇上知道甄嬛和果郡王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皇,甄嬛,杀果郡,皇上,关系,知道,为什么

    果郡王从边关被召回后,苏培盛下意识提醒过甄嬛,但甄嬛似乎并不放心上。在皇上真正出手时,甄嬛替允礼求情无果后,甄嬛以更衣为由,想着如何计划救果郡王一命。此时甄嬛想到了两个法子:第一,甄嬛手里有温实初给的“七日迷魂散”,可以让允礼假死;第二,找慎郡王允禧和诸位王侯给皇上施压。 皇上欲杀果郡王的原因

  • 康熙帝亲自掌握的铁骑狼覃部队(康熙王朝中的狼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狼覃,铁骑,王朝,康熙帝,部队,掌握,介绍,亲自

    《雍正王朝》中,狼覃并不是部队的名字,而是一个在剧中从未露过面的“神秘”人物,在首废太子时,康熙就命张廷玉传“狼覃铁骑”进驻八大山庄火速勤王。关于这支“狼覃部队”,仅仅在热河事件出现过,之后一直再没有出现,那么,这支只听命于康熙的“私人武力”,为何康熙没有提前交给雍正,进而帮助雍正顺利登基呢?而在热

  • 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哪个厉害(历史上姚启圣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启圣,周培公,李光地,历史,厉害,哪个,什么样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三个汉臣是剧中重要人物,不仅才华横溢,并且很有个性,把三人塑造成不世功臣,成就了康熙旷世伟业。周培公有经天纬地之才,组建家奴击溃了察哈尔叛军,继而劝降了王辅臣,平定三藩之乱,可谓是居功至伟;姚启圣是平台的决定性人物,厥功之首;李光地助康熙解决党争,击垮了“索明

  • 努尔哈赤公主被凌迟处死(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几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凌迟,祖努尔哈赤,公主,处死,女儿

    生在帝王家,什么血缘亲情,夫妻之情,在“利益”面前全都不堪一击!为了夺皇位,父子相残,兄弟相杀之事屡见不鲜,但皇帝为了保皇家颜面,即便是夺嫡失败的皇子,死相也不会太难看,然而,努尔哈赤的女儿,莽古济公主,她却被弟弟皇太极迟凌处死,活剐了300刀。刑罚名,始见于辽代,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古代社会中

  • 历史上爱新觉罗·胤礽为什么被废 (胤礽是最后的太子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胤礽是康熙和发妻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也是史上最后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他经历了三年里两立两废,纵观历史也仅有一位。胤礽文武双全,有治国之韬略,善于理政,胤礽的悲剧,无非是权势的欲望膨胀,他的势力对康熙皇权具有挑战性,君与储君,父与子之间天然不可调和的矛盾。 胤礽幼年、青少年阶段都非常优秀 康熙四

  • 张五哥为什么要去给十三爷守墓(雍正王朝十三爷救张五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十三爷,张五哥,王朝,雍正,为什么

    张五哥是皇宫里的一股清流,比起大臣们的斗争,张五哥是一个最纯净,最真诚,没有心眼的人,这也正是他一直备受皇帝关注的原因。康熙听惯了阿谀奉承的话语,对人性的把握早已炉火纯青,遇到老实忠义,不迎逢,直言不讳的张五哥,是他身边难得一位贤良之臣。当康熙和张五哥散步上时候,他们的对话很有意思,其中张五哥对康熙

  • 八王议政后老八胤禩下场结局(八贤王夺嫡失败真实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夺嫡,老八胤,议政,八贤,历史,结局,失败,真实

    胤禩苦心经营几十年,他妄想扳倒雍正,让弘时当个“傀儡皇帝”,大权掌握他手里。因此,胤禩不仅收买掌控了京畿兵权的隆科多,还利用雍正急于推行新政召集关外旗主“整顿旗务”的时机向雍正发难,此次胤禩都做了充分准备,为什么“逼宫”会不成功呢? 徒有其表败絮其中 八阿哥胤禩,虽然素来有“八贤王”美名,经过多

  • 康熙为什么喜欢张五哥 (雍正王朝康熙和张五哥对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康熙和张五哥这段对话在《雍正王朝》整部剧中是最温情的一幕,二人看似拉家常,却道出真实情感,因为康熙听多了恭维、颂圣的话,被张五哥的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触动,说要给他一个“天大的面子”。十三爷行侠仗义,是有名的侠王,康熙还曾封他为“拼命十三郎”,十三爷是康熙众儿子中唯一一个敢跟康熙说真话的人,而在张五哥身

  • 宝日龙梅和康熙是什么关系(康熙对宝日龙梅的感情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宝日龙梅,康熙,结局,关系,感情,什么

    当康熙和宝日龙梅在大草原上临时起意云雨的时候,大阿哥胤褆内心悲伤不已,但也只有眼睁睁看着,继续充当二人的护卫。一个是自己的父亲,一个是自己深爱的人,俩人完全不顾及大阿哥的感受,最后大阿哥还听到康熙说:“宝日啊,你强暴了朕!”这句话彻底击碎了大阿哥脆弱的心灵,大阿哥只能独自舔舐伤口。更可笑的是,让大阿

  • 清朝时期王爷们是怎么打发时间的(王爷平时生活干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爷们,打发,时期,干什么,清朝,生活,平时,时间,怎么

    清朝是一个集权统治,执政者为了不让那些王爷谋权,于是,便把他们手中的权力夺走,所以这些王爷也就没办法干涉朝政,这样一来,这些王爷就赋闲在家里,整天处一很闲的状态。日子一长,他们就会找各样消遣的娱乐来打发时间,反正朝廷给他们发着俸禄,所以这些王爷每天想的就是如何享受。 最典型的享受消遣 清朝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