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蹇硕计杀何进败露后结果怎么样(蹇硕与张让的关系)

蹇硕计杀何进败露后结果怎么样(蹇硕与张让的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28 更新时间:2024/1/19 1:27:50

随着何进和蹇硕、张让的被杀,纠缠了大半个东汉王朝的宦官、外戚两大势力终于同归于尽,一同走向灭亡。

何进是因为他的同父异母妹妹得到汉灵帝的宠爱而发迹的,虽然妹妹由贵人升任皇后,何进也成为了大将军,掌管了东汉王朝全国的武装力量,可以说此时的何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是,情况在灵帝驾崩前一年发生改变。中平五年八月,灵帝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因为蹇硕健壮而有谋略,灵帝特别信任他,任命他为元帅,统率诸将,即使大将军也在他的管辖范围。

是时,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又有左右校尉。

一个掌握天下兵权,一个管着所有将军,天生的一对冤家。蹇硕就想着办法让何进外出去征讨韩遂。何进也知道他的阴谋,借口袁绍外出未归,拖着不去。

这么一拖,一直拖到了灵帝驾崩。灵帝有两个皇子,一个是何皇后生的,叫做刘辩;一个是王美人生的,叫刘协,由董太后抚养。灵帝认为刘辩举止轻佻,不适合做皇帝。但因为何进掌握大权,直到驾崩也没有确定太子的人选。等到临死前,灵帝将刘协托付给了蹇硕,希望通过西园的军事力量来辅佐刘协继位。

蹇硕接受遗诏后,就盘算着先除去何进,再立刘协称帝。他打算在何进入宫的时候杀死他,但是他的司马潘隐是何进的老乡,见到何进进宫,用眼睛示意他逃跑。何进大吃一惊,赶紧骑马跑回了大营,称病再也不进宫了。蹇硕一时无法除去何进,有忌惮何进手中的军权,只能暂时妥协由刘辩继位,何太后作朝,何进、袁隗辅政。

此时何进、蹇硕双方已经势同水火。袁绍通过何进门客张津劝何进,不如乘此机会,把宦官一网打尽。何进因为袁氏家族根深叶大,也深为结交厚待袁绍、袁术以及逄纪、荀攸等名士、重臣。

袁绍亦素有谋,因进亲客张津劝之曰:“黄门常侍权重日久,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宜更清选贤良,整齐天下,为国家除患。”

蹇硕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他联络中常侍赵忠等人,给他们写信说,大将军兄弟控制朝廷,独断专行,更与奸党同谋,诛杀先帝亲信,消灭宦官。只是因为我手中掌握禁军,才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应该关闭宫门,立即捕杀他们。中常侍郭胜是何进同乡,而且在何太后和何进得宠上出过大力。郭胜支持何进。而赵忠、张让是宦官的头头,因为蹇硕后来者居上,他们早就看蹇硕不顺眼。宦官们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将这封信交给了何进。何进下令将蹇硕逮捕并处死,自己顺利掌握了蹇硕的军队。

在与宦官的斗争中,何进取得了初步胜利,掌握了宫廷内外的军队。袁绍劝何进趁此天赐良机,立即出击,杀掉那些为祸朝廷的宦官,名垂青史。

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

何进对袁绍的提议深表赞同,于是进宫面见何太后,把打算告诉了太后。谁知何太后却不同意,她说,从古至今宦官一直存在,这是汉朝的旧例,况且先帝刚刚去世,我怎么能公开与外廷官员们议事呢?何进不敢违背太后旨意,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想要先把那些肆无忌惮的宦官除去。袁绍认为宦官们与皇帝、太后亲近,又负责传达诏令,如果不除后患无穷。

但此时何进却面临两大难关,让他迟迟下不了手。一个是亲人这关。他的母亲舞阳君、弟弟车骑将军何苗都接受宦官贿赂,请求太后保护宦官,而且还对太后说,大将军杀死宦官是为了削弱国家。可以说一家四人,有三人站在宦官一方;另一个是他自己的这一关,由于掌权前对宦官们一向恭敬畏惧,底气不足、自信不足。

这是眼看何进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袁绍为何进出了一个馊的不能再馊的点子,他建议何进征召诸侯猛将率兵前来逼宫,迫使太后答应除掉宦官。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

主簿陈琳看出此举大为不妥。陈琳劝何进说,凭您现在的威势,只要挑选精锐之士,越过太后,对宦官发动雷霆一击,便大功告成,而且也会得到百姓支持。可现在您却要放弃有利条件,转求他人。到时候,大军云集,强者称雄,这是“干戈倒持”,会成为祸乱的源头。

主簿陈琳入谏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进不听。

但是陈琳的话,何进根本没有听进去。他征召前将军董卓进驻上林苑,太山太守王匡征发强弩手,东郡太守桥瑁驻村成皋,武猛都尉丁原火烧孟津,他们的军事行动只有一个口号,就是诛杀宦官。

即使如此,何太后仍然不答应何进诛杀宦官。何苗又劝何进,我们出身微贱,从南阳初到洛阳时,投靠宦官,是他们提携才有今天富贵。国家大事谈何容易,请三思而行,还是与宦官们和好吧。

苗谓进曰:“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

何苗虽然是车骑将军,但其眼光确实差的可以。此时何进与宦官已经势同水火,哪里还有什么和解的可能?何进只要稍退半步,就会万劫不复。但何进竟然因为兄弟的一番话,迟疑不决。袁绍害怕何进又改变主意,逼迫他说,我们已经与宦官们交上手了,形势也逐渐明朗,事情延误就要生变,将军还要等什么,还是赶紧下决心吧。同时,袁绍还督促董卓等人加快前进。等董卓他们到达平乐观的时候,何太后终于害怕了,除了几个与何进关系好的,其余的中常侍、小黄门都让他们回家。从内心,何进并不想对宦官们赶尽杀绝,看到他们被赶出皇宫,已经是心满意足。面对袁绍多次催促,他都不为所动。

但是宦官们却不会坐以待毙,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通过儿媳妇,向何进母亲舞阳君求情,舞阳君又来劝何太后。最终,何太后又让中常侍们都回到了宫里。

在袁绍的鼓动下,何进再次入宫请求何太后诛杀宦官。他和何太后的对话全部被宦官们偷听了。张让、段珪等宦官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拿上武器,埋伏在宫里。等何进告别太后,出宫的时候,又假称太后旨意,让何进再次进宫。何进进宫后,宦官们斥责何进,如今天下大乱,难道大将军没有责任,怎么能都算到我们头上。当初先帝想要废后,是我们哭着为皇后求情,拿出财物讨先帝欢心,都是为了投入你的门下。如今你却要杀绝我们,不太过分了吗?你说朝中肮脏,满朝公卿又有哪个干净。尚书监渠穆拔剑杀死何进。宦官们假称皇帝诏令,让前太尉樊陵任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任河南尹。他算通过他们控制朝政。尚书拿到诏书以后,产生怀疑,说请大将军出来商议。宦官们将何进人头抛了出去,声称,大将军谋反,已经被诛杀。

随着何进被杀,朝廷局势完全失控。何苗、袁绍等何进部属率兵进攻皇宫,见到宦官就杀,中常侍赵忠等都被诛杀,士兵们杀红了眼,没有胡子的男子也有被误杀的,以致有人只能脱下裤子证明自己,才能逃得性命。车骑将军何苗也被认为与宦官勾结,被何进部属杀死。

张让、段珪等人劫持着皇上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出了宫,但不久被追兵赶上,除了几名被杀死外,张让等宦官全部投河而死,至此为祸大半个东汉王朝的宦官势力被彻底铲除

外戚集团也遭到毁灭性打击。首脑何进、何苗先后被杀。董卓进京控制朝政后,他废掉了皇上刘辩,杀死太后和她的母亲舞阳君,何家灭亡。东汉王朝也随着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的灭亡走向败乱。

标签: 蹇硕计杀败露张让关系结果怎么样

更多文章

  •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被满门抄斩(宰相写青鹅结果被处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青鹅,宰相,满门,处死,结果

    “青鹅”,是一个拆字的谜语,“青”字可以拆为“十二月”;“鹅”,可以拆成“我自与”。意思就是,十二月我参加(谋反)。这是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的一个故事。主要是说,唐朝武则天时期,中书令裴炎与徐敬业勾结谋反。徐敬业起事后,裴炎给徐敬业写信,信上只有“青鹅”二字。不久,此事被人告发。朝廷众人看到

  • 汉景帝为何废太子刘荣(汉景帝妃子栗姬娘娘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废太子,汉景帝,帝妃子,栗姬,刘荣,娘娘,结局,为何

    栗姬是汉景帝的妃子,儿子刘荣被立为了太子,满心以后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后,却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幼稚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汉景帝后宫虽然未必达到这个数目,但也想必人数不少。如此众多的后宫佳丽,要想在后宫有个出头之日,只有皇帝宠幸。这些妃子经常通过长公主刘嫖的关系获得景帝的宠幸。栗姬

  • 金庸笔下最厉害的神功(金庸小说中武功最高境界的功法)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庸,功法,神功,武功,境界,笔下,小说,厉害,最高

    金庸武侠中不能练到最顶层的: 金刚宗的独门功法,金轮法王的绝学。共有十三层,虽然第一层仅需要一两年,但越往后越难,每练成一层需要花费固定年月,成倍数增加。而且越到后面越容易出现瓶颈,越难突破。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练成的,但前五重下来,就要花费六十多年,全部练下来就要花费近千年的时间。要想

  • 历史上李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卫有几个儿是谁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卫,历史,什么样,一个

    雍正皇帝宠臣李卫,在清朝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凡是看过《雍正王朝》、《李卫当官》的,对于这个鬼精鬼精、机智幽默的李卫有深刻印象。在剧中,李卫原来是个大字不识的江湖混混,后来恰巧遇到了下江南赈灾的四阿哥胤禛。从此以后,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人生如开挂一般,从大字不识到为雍正所用,就此做

  • 雍正为什么不成全邬思道和秋月(邬思道不娶年秋月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邬思道,年秋月,雍正,原因,为什么

    《雍正王朝》中,剧中最悲苦女子,那就是年秋月了,从开始胤禛利用她笼络邬思道的一枚棋子,后来胤禛全力以赴争位的时候,她又成了胤禛权谋的工具。也就有了年秋月和邬思道的一段求之不得的苦恋,最后还因哥哥年羹尧的牵连,只能黯然退场。可以说,年秋月的命运注定离不开年羹尧、胤禛、邬思道,这三个男人的影响!那么,老

  • 夜间行车远光灯不会灯违反交规(司机不关远光灯会被拍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远光灯,交规,司机,行车,违反,夜间

    不太喜欢在晚上开车,尤其是乡村公路,但很多时候不得不开,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晚上开车眼睛很不舒服,因为受到对向来车的远光灯照射,有的人素质好点,你关远光灯他也会关,有人的素质差,你关了远光灯还给他闪灯,他就是不关灯。会车时对方使用远光灯,等于是违规使用灯光,这是违反交通法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

  • 八阿哥给康熙送死鹰是怎么回事(十四阿哥送死鹰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死鹰,意思,康熙,阿哥,哥送,十四,什么,怎么

    十四阿哥胤禵进献给康熙的“孝心”寿礼转眼就被八阿哥掉包成一只死鹰,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冲着太和殿的那把至尊无上的龙椅。显然,八阿哥对从八爷党分裂出去的十四阿哥非常痛恨,必须找机会给十四阿哥下绊子,找他晦气,好让他在康熙面前下不来台,断了他夺嫡的念头。于是,八阿哥用死鹰掉包陨石,试探康熙心目中

  • 八王爷死前给雍正的信(历史上八阿哥胤禩的真正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胤禩,八王爷死,雍正,死因,历史,阿哥,真正

    《雍正王朝》中,雍正和八阿哥胤禩是一对最强对手,谁都不服谁,争夺了一辈子,当胤禩挫败到死了还想着给雍正最后一击。其实,雍正看到八阿哥胤禩留下的信不是有多恐惧,而是心里一下落空,之前对他造成最大威胁的八爷党,已经随着“逼宫事件”土崩瓦解。而听到八爷这强悍对手走后,雍正没有丝毫的高兴,只是满脸落寞。但不

  • 雍正登基邬思道为什么要离开(邬先生为什么不跟李卫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邬思道,登基,李卫了,雍正,先生,离开,为什么

    邬思道在《雍正王朝》中是近乎于妖的人物。邬思道是雍正的军师,雍正在邬思道的帮助下如鱼得水,在众多阿哥夺嫡下登基,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立马做出了急流通退的决定!邬思道智商高,情商也高。他很了解雍正,虽然雍正做皇帝确实没选错,但如何登上皇位的这个过程和其他阿哥一样手段绝对腹黑。如果自己现在不考虑“归隐”

  • 山西巡抚诺敏对抗图里琛下马威(图里琛和诺敏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诺敏,下马威,图里琛,巡抚,对抗,山西,关系,什么

    图里琛历经三朝宠臣,康熙、雍正,甚至乾隆,都对他十分信任。图里琛之所以能在三朝不倒,因为他很有特点,守口如瓶,察言观色异常强大,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绝不会碰,别看他是一个大老粗,但很会来事。他的精明能把那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谋臣们甩了一条街,所以他一直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经常替皇帝办秘密事情的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