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宰相写下青鹅两字被满门抄斩(宰相写青鹅结果被处死)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被满门抄斩(宰相写青鹅结果被处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86 更新时间:2024/1/7 20:25:44

“青鹅”,是一个拆字的谜语,“青”字可以拆为“十二月”;“鹅”,可以拆成“我自与”。意思就是,十二月我参加(谋反)。

这是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的一个故事。主要是说,唐朝武则天时期,中书令裴炎徐敬业勾结谋反。徐敬业起事后,裴炎给徐敬业写信,信上只有“青鹅”二字。

不久,此事被人告发。朝廷众人看到信中“青鹅”二字,谁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只能交给武则天裁断。武则天说,“此‘青’字者十二月,‘鹅’字者我自与也”。

裴炎谋反罪证确凿,于是武则天立刻下令诛杀裴炎。没有了内应,徐敬业也不久兵败被杀。

《朝野佥载》不过是笔记小说,在历史上未必有“青鹅”一事。

裴炎曾经也是武则天的最得力的助手,正是武则天将他从一个四品官一手提拔为黄门侍郎、同三品,进入大唐宰相之列。

裴炎成为宰相的背景,正是武后与太子李贤的权力争夺,武后不失时机地将一批低品级的官员提拔为宰相,以此在帝国权力核心插入自己势力。

因为皇太子李贤的龙阳之癖,给武后留下借口。武后命令裴炎会同中书侍郎薛元超、御史大夫高智周共同审理此事,借机打击李贤。薛元超也是武后一把提拔才登上宰相之位。裴炎、薛元超两人从李贤宠爱的奴户赵道生着手,硬是把一起“风月”案,查办成了谋逆案,不仅李贤被废,支持太子的几位宰相也遭到了清洗。而裴炎则因为此案再次荣升,成为了侍中。

弘道元年十二月,唐高宗驾崩于东都洛阳。高宗留下遗命裴炎辅佐朝政。同时,留下一份政治遗嘱《大帝遗诏》,《诏书》中提到一句“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句话对武后可以说喜忧参半。普通行政权仍然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只有到了军国大事,武后才有权裁决。可以说,变相限制了武后参与朝政。

这一限制,正是裴炎为武后打破的。高宗驾崩三天后,裴炎上奏“太子尚未即位,没有资格发布诏敕,应有天后发布政令,交与中书、门下两省施行。”这样,武后顺理成章地拥有了单独处理政务的能力。

十二月十一日,太子李哲登基,也就是唐中宗。但这时,唐中宗还处在服丧期间,朝政大权仍然掌握在武后手里。但是一旦服丧期过去,她就必须还政于唐中宗。武后抓住这段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中宗执政后大权仍然在自己手中。其中一项,就是将裴炎从门下省侍中,调任为中书令,将唐朝贞观年间实行的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驳议、尚书省颁布执行的三省合议制改为中书省独尊制,裴炎成为了一家独大的首席宰相。可以说,这是武后对他出面打破权力限制的回报。

唐中宗继位后,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傀儡。而朝廷大小权力都在母亲手中掌握。他也有权力的欲望,也想培植自己的势力。于是,他把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从一个正九品的普州参军,提拔为从三品的豫州刺史,没过几天,又宣布要将其擢升为侍中。

旨意到了裴炎那里,却被顶了回来。愤怒的中宗质问裴炎,“我还是大唐的天子吗?”裴炎回答,“陛下自然是天子。”中宗咆哮道,“既然如此,你们这些大臣为什么不听我的?只要朕乐意,就是天下社稷,也可以送给韦玄贞。何况一个侍中?”唐中宗的首次帝王生涯就随着这句话嘎然而止。随后,在武后与裴炎的密谋下,登记不到两个月的中宗被废。

但从此之后,随着武后在权力之路上渐行渐远,裴炎成为维护李唐的坚定守护者,并因此与武后的关系逐渐出现裂痕,直至破裂,裴炎也因此被武后诛杀。

裴炎虽然一直与武后密切配合,但是儒家纲常礼教却是他心中的底线。而武后正在屡屡突破底线。

她授意武家子弟武承嗣上表,请求追封祖先爵位,并建立“七庙”。自古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建立“七庙”。武后竟然如此意欲何为?于是,有了裴炎入相以来,第一次对武后的顶撞。他对武后说“天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他甚至把吕后搬出来作为反面典型劝谏武后。

虽然武后嘴上很硬,冷然回答,吕后是把权力交给那些在世的外戚,所以招致败亡,我如今只是追尊祖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阿?裴炎寸步不让,“凡事皆当防微杜渐,不可助长”。在裴炎的强烈反对下,武后最终放弃了为祖先建立“七庙”的打算,只追封了五代祖先,仅在家乡建立了“五代祠堂”。

不久,徐敬业在扬州叛乱,京师震动。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建议武则天找个理由,将那些备份高的李氏宗室诛杀,武后找宰相们商议,其他宰相都默不作声,只有裴炎据理力争,惹得武后很不高兴。

徐敬业谋反的队伍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叫做薛仲璋,这个人是裴炎的侄子。而裴炎在如何对付叛军上也一直没有表态,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裴炎与叛军有联系。

武后派人召集众人商议征讨对策,裴炎却说皇帝已经年长,太后却迟迟不肯还政,让人抓住了把柄。如果太后还政与皇上,叛军就会自动瓦解。

在大兵将要来临之际,裴炎的一番话很容易让武后联想到这是在借徐敬业谋反逼宫。再加上薛仲璋的关系,更是裴炎脱不了干系。

这时,大臣崔詧跳出,大声说,“裴炎是托孤重臣,手握朝廷大权,如果没有意图,何故请太后还政。”

话音刚落,武后下令逮捕裴炎,武后命令左肃大夫骞味道和侍御史鱼承晔审理,就是要做实裴炎谋反罪名。

审讯过程中,裴炎语气强硬,好不妥协,有人劝他做出让步,以求免死,裴炎却说,“宰相下狱,哪有活命的可能?”再不肯对武后半点屈服。

虽然朝堂上,大多数人都认为裴炎不会谋反,但处死裴炎的在武后心中,也已经是不容改变的事实。

光宅元年十月十八日,裴炎以谋反的罪名被押赴洛阳城郊的都亭驿斩首。在抄没家产时,堂堂大唐帝国宰相,家中居然一贫如洗,存粮竟然不到一石。

客观说,武则天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把自己的几个儿子一一摆平,最后临朝称制,裴炎功不可没。如果裴炎能够从一而终,等到武则天建立武周之时,裴炎一定是第一功臣。

但是裴炎毕竟有自己的底线,他不愿意成为武则天篡唐的工具,在看到武后改朝换代的决心和野心时,他就知道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与武后公开决裂,然后坦然赴死,也是对自己以前的救赎吧。

标签: 青鹅宰相满门处死结果

更多文章

  • 汉景帝为何废太子刘荣(汉景帝妃子栗姬娘娘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废太子,汉景帝,帝妃子,栗姬,刘荣,娘娘,结局,为何

    栗姬是汉景帝的妃子,儿子刘荣被立为了太子,满心以后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后,却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幼稚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汉景帝后宫虽然未必达到这个数目,但也想必人数不少。如此众多的后宫佳丽,要想在后宫有个出头之日,只有皇帝宠幸。这些妃子经常通过长公主刘嫖的关系获得景帝的宠幸。栗姬

  • 金庸笔下最厉害的神功(金庸小说中武功最高境界的功法)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庸,功法,神功,武功,境界,笔下,小说,厉害,最高

    金庸武侠中不能练到最顶层的: 金刚宗的独门功法,金轮法王的绝学。共有十三层,虽然第一层仅需要一两年,但越往后越难,每练成一层需要花费固定年月,成倍数增加。而且越到后面越容易出现瓶颈,越难突破。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练成的,但前五重下来,就要花费六十多年,全部练下来就要花费近千年的时间。要想

  • 历史上李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卫有几个儿是谁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卫,历史,什么样,一个

    雍正皇帝宠臣李卫,在清朝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凡是看过《雍正王朝》、《李卫当官》的,对于这个鬼精鬼精、机智幽默的李卫有深刻印象。在剧中,李卫原来是个大字不识的江湖混混,后来恰巧遇到了下江南赈灾的四阿哥胤禛。从此以后,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人生如开挂一般,从大字不识到为雍正所用,就此做

  • 雍正为什么不成全邬思道和秋月(邬思道不娶年秋月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邬思道,年秋月,雍正,原因,为什么

    《雍正王朝》中,剧中最悲苦女子,那就是年秋月了,从开始胤禛利用她笼络邬思道的一枚棋子,后来胤禛全力以赴争位的时候,她又成了胤禛权谋的工具。也就有了年秋月和邬思道的一段求之不得的苦恋,最后还因哥哥年羹尧的牵连,只能黯然退场。可以说,年秋月的命运注定离不开年羹尧、胤禛、邬思道,这三个男人的影响!那么,老

  • 夜间行车远光灯不会灯违反交规(司机不关远光灯会被拍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远光灯,交规,司机,行车,违反,夜间

    不太喜欢在晚上开车,尤其是乡村公路,但很多时候不得不开,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晚上开车眼睛很不舒服,因为受到对向来车的远光灯照射,有的人素质好点,你关远光灯他也会关,有人的素质差,你关了远光灯还给他闪灯,他就是不关灯。会车时对方使用远光灯,等于是违规使用灯光,这是违反交通法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

  • 八阿哥给康熙送死鹰是怎么回事(十四阿哥送死鹰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死鹰,意思,康熙,阿哥,哥送,十四,什么,怎么

    十四阿哥胤禵进献给康熙的“孝心”寿礼转眼就被八阿哥掉包成一只死鹰,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冲着太和殿的那把至尊无上的龙椅。显然,八阿哥对从八爷党分裂出去的十四阿哥非常痛恨,必须找机会给十四阿哥下绊子,找他晦气,好让他在康熙面前下不来台,断了他夺嫡的念头。于是,八阿哥用死鹰掉包陨石,试探康熙心目中

  • 八王爷死前给雍正的信(历史上八阿哥胤禩的真正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胤禩,八王爷死,雍正,死因,历史,阿哥,真正

    《雍正王朝》中,雍正和八阿哥胤禩是一对最强对手,谁都不服谁,争夺了一辈子,当胤禩挫败到死了还想着给雍正最后一击。其实,雍正看到八阿哥胤禩留下的信不是有多恐惧,而是心里一下落空,之前对他造成最大威胁的八爷党,已经随着“逼宫事件”土崩瓦解。而听到八爷这强悍对手走后,雍正没有丝毫的高兴,只是满脸落寞。但不

  • 雍正登基邬思道为什么要离开(邬先生为什么不跟李卫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邬思道,登基,李卫了,雍正,先生,离开,为什么

    邬思道在《雍正王朝》中是近乎于妖的人物。邬思道是雍正的军师,雍正在邬思道的帮助下如鱼得水,在众多阿哥夺嫡下登基,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立马做出了急流通退的决定!邬思道智商高,情商也高。他很了解雍正,虽然雍正做皇帝确实没选错,但如何登上皇位的这个过程和其他阿哥一样手段绝对腹黑。如果自己现在不考虑“归隐”

  • 山西巡抚诺敏对抗图里琛下马威(图里琛和诺敏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诺敏,下马威,图里琛,巡抚,对抗,山西,关系,什么

    图里琛历经三朝宠臣,康熙、雍正,甚至乾隆,都对他十分信任。图里琛之所以能在三朝不倒,因为他很有特点,守口如瓶,察言观色异常强大,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绝不会碰,别看他是一个大老粗,但很会来事。他的精明能把那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谋臣们甩了一条街,所以他一直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经常替皇帝办秘密事情的执

  • 雍正的三个儿子哪个最聪明(历史上雍正的儿子的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雍正,下场,儿子,历史,聪明,哪个

    皇家子孙对皇位个个都蠢蠢欲动,不争个头破血流,绝不罢休,没有亲情只有权利。不可否认,雍正登上皇位也是不容易的事,而“十全宝宝”乾隆皇帝,有个狠角色的老爹替他铺路,他轻而易举当上了皇帝。不过,雍正还有一位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儿子,他就是雍正的五儿子弘昼。雍正时期九子夺嫡,胜者王败者寇,与雍正争夺皇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