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何却要谋反(李世民的儿子谋反事件)

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何却要谋反(李世民的儿子谋反事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5 更新时间:2023/12/27 2:43:34

李承乾谋反以后,李世民气得差点拔剑自刎。为啥?因为他觉得老脸丢尽了啊!

这么多年以来,玄武门之变的那道伤疤一直都没好,如今又被亲儿子给揭了!你说李世民这张老脸还要了干什么?

当初,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灭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顺便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这才坐上皇位,开创了贞观之治。

这一切都是李世民不愿再提起的往事,毕竟上位之路,是踩着兄弟们的脑袋,和老爹的那张老脸走过来的,换谁都不愿意重提往事。

可李承乾这货,偏偏要跟自己的老爹学。还当着众人的面喊着:当年父皇能这么干,如果我再不行动,就会成为第二个大伯(李建成)了!

一、李泰这家伙,想要学习李世民。

李世民做了皇帝以后,这才意识到,原来当初李渊有多难。自己的大儿子李承乾,虽然是嫡长子,可是腿上有毛病,有点儿不像个储君的样子。

可自己的嫡次子李泰,那叫一个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最关键的是,李泰特别聪明,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草书、隶书,还是个有名的书画鉴赏家。

李世民对李泰的喜爱,溢于言表,史称宠冠诸王。甚至允许李泰在家里开个文学馆,招揽饱学之士。这不就是允许李泰给自己招揽领导班子嘛!

而且成年的皇子,按照道理都要到封地上哈皮去了,可李泰却是个例外。由于李世民特别喜爱,所以只有他留在了长安陪伴李世民。

这说明什么?别说李泰会瞎想了,就连我们这些局外人都看得出,李世民是打算扶植李泰为太子了!那太子李承乾,岂不是很尴尬?

这跟当年李渊看待李建成和李世民时的情形一模一样!李建成虽然资质平平,却也没什么缺点,可李世民实在是太优秀了,所以老头子李渊一时也是左右摇摆不定。

因果轮回啊,这回轮到李世民摇摆不定了。而李泰也萌生了夺嫡的想法,他是这么考虑的:

  1. 第一,他是嫡次子,李世民也是嫡次子。

  2. 第二,他有才华且很聪明,李世民也有才华且也很聪明。

  3. 第三,他受到皇帝的喜爱,李世民昔日也受到皇帝的喜爱。

  4. 第四,他手下有一套领导班子,李世民昔日也有一套秦王府的领导班子。

  5. 第五,李建成当初好好的,不还是丢了太子之位?何况李承乾还是个瘸子呢?

那么好了,这么多有利因素都集中在李泰身上,那么李泰为什么不往前走一步,考虑一下夺嫡的事情呢?更何况这也是李泰的那帮手下人,都希望看到的事情。

二、李承乾不想坐以待毙,不想成为第二个李建成。

如今考证下来,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建成也曾经安排好了人打算诛杀李世民。其实这么说没有道理,因为李建成的部署显然是比不上李世民的。

李世民一边收买了玄武门守将,一边控制住了皇宫内的李渊,可以说是胜券在握了。就算在玄武门打了败仗,李世民手里还有李渊这张王牌,照样可以判李建成一个谋逆之罪。

相比之下,李建成的反击就显得那么的无足轻重了。虽说薛万彻兵马不少,可进不了玄武门,只能在外面干瞪眼。而且皇宫内的事情,李建成就更加不敢插手了,所以说李建成棋差一招,满盘皆输。

因此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全部被李世民给诛杀了。甚至连李元吉的老婆杨氏都被李世民给霸占了。

血淋淋的例子摆在李承乾面前,你觉得李承乾能不触动吗?他也是太子,昔日跟他玩耍的那些堂兄弟都去哪儿了?这可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

所以说,李承乾不想成为李建成那样的太子。可当时李世民显然不怎么赏识李承乾,反倒是更加喜爱李泰,这是李承乾放手一搏的重要原因。

因此,李承乾打算在玄武门之变2.0版本出现之前,先下手为强,把李泰给灭了,顺便控制住李世民。只可惜,他太小看自己的老爹了!

三、李世民感念因果轮回,不免羞愤难当。

得知消息的李世民,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出来。他觉得太丢脸了,这事儿要写进了史书,那不等于是把李世民给扒光了,放在太阳底下示众嘛!

因此羞愤难当的李世民假意要自尽,以此来弥补内心的愧疚。为了皇位兄弟相残,这是李世民给唐朝开了一个好头,所以李世民自然要以这种极端的方式,为自己在历史上辩解一番。李世民是非常在乎自己在历史上的名声的!

你以为他是真的要自杀啊?傻子都不会干的事情,他李世民这么个人精,能干得出来?当然不能!这一切不过是在演戏罢了!

他只有做出这一行为,才能告诉后人,自己也后悔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当然了,他自己也会在内心深处感叹道:因果报应啊!

的确是因果报应,正是由于李世民做了一个杀兄逼父的好榜样,才会导致李承乾跟着李世民学习,李承乾的想法是:还能这么玩?既然老爹能这么玩,为何我不能?

总结:李世民种下的因,远不止这一个果。

李世民当然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帝王,在治国和带兵方面,基本无人可及。但是这样的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

比如说,李世民在诛灭弟弟李元吉以后,霸占了李元吉的王妃杨氏,甚至后来还跟杨氏生了个儿子。有这种例子摆在这里,因此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才会肆无忌惮地迎娶自己的小妈武则天。

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哥俩以后,也注定了李唐王朝的皇室内乱基本无法平息了。为了皇权连亲兄弟都下得了手,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因此唐玄宗为了皇权,不惜诛杀自己的3个儿子,不惜诛杀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唐玄宗的儿子李亨为了皇权,不惜提前架空唐玄宗。

这些事情就像一个魔咒一样,始终笼罩在李唐王朝之上。一切都要从李世民那出玄武门之变这儿找原因了。

标签: 谋反李承乾李世民事件太子儿子为何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封冠军侯(冠军侯的由来与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冠军,意思,历史,由来,中国

    冠军侯,那是汉武帝赐给名将霍去病的爵位,意味着霍去病“功冠全军”。这绝不仅仅是“勇冠三军”的意思,霍去病是军事统帅,不是先锋大将,所以专长于战略布局,而不仅仅是战术打击。成为一个单挑能力过硬的将领,或许通过努力锻炼就能达到。可想要成为一名天才的军事指挥官,这可就不能光靠努力了,这需要足够的天分才行。

  • 清朝光绪是谁的儿子(光绪皇帝的生父和生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光绪,生父,生母,皇帝,儿子,清朝

    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虽然“无显著之失德”但却“屡现微行”的同治皇帝驾崩于养心殿,宣告了咸丰皇帝一脉绝嗣。同治皇帝无后嗣承继皇权,两宫皇太后为保证自己的权力地位,确保对晚清政权的继续把控,以“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选择了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事实上的嫡长子爱新觉罗·载湉,“继文宗为子,入承大统

  • 赢稷的下一位皇帝是谁(历史上赢稷后面一个皇上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赢稷,皇上,皇帝,历史,后面,一个

    引言: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各怀鬼胎,谁也不能吞并谁,只想着乘火打劫,敲诈勒索一些土地和钱财。只有秦国是在列国中始终保持着东出的决心与信念,并世代相传,不会因为其他列国使计谋而计较恩怨得失。在秦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为的国君,就连在位仅有三年的秦武王嬴荡也是为秦国的东出做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天不假命,秦

  • 降龙十八掌招式名字(真正的降龙十八掌十八式的招式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降龙十八,名称,名字,十八式,掌招式,真正

    如果评选金庸笔下最具人气的武功绝学,丐帮【降龙十八掌】绝对榜上有名,稳占前三。【降龙十八掌】名气之响,名头之大甚至屡被其他文学作品引用,脍炙人口。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金老爷子把【降龙十八掌】改成了【降龙二十八掌】;并由萧峰删繁去简,改进为【降龙十八掌】;后经虚竹子代传,重新传到丐帮洪七公手里,更

  • 历史上高阳公主是谁的女儿(李世民为什么最爱高阳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公主,高阳,李世民,历史,女儿,为什么

    永徽四年,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府上迎来一桩圣旨,撰写者是登基不过四年,一向以仁爱温厚著称的唐高宗李治,但圣旨的内容却堪称狠辣。即让房遗爱之妻,唐太宗最喜欢的女儿高阳公主自缢,简称让她自杀于府上,虽说高阳公主和李治的母亲不为一人,但两人同属一父,作为弟弟的李治为何狠心要将姐姐高阳公主赐死呢?备受宠爱,无法

  • 孔子最得意的四大弟子(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弟子,孔子,得意,颜回吗,喜欢

    认真读过《论语》的人都会知道,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以孔子的严格,《论语》中记载,孔子竞夸过颜回四次。有一次,无缘无故地,孔子便突然发感慨:“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孔子之所以非常器重颜回,

  • 楚河汉界是什么意思(象棋盘上为什么写着楚河汉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楚河汉界,象棋盘,意思,为什么

    下棋的人都知道我国的象棋棋盘中间有一个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的字样,也作为两方的分界线。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明代戏曲作家沈采写过

  • 赵曙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宋英宗赵曙的皇后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曙,宋英宗,皇后,妻子,名字,一生,什么,一个

    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在历史上,宋仁宗赵祯虽然有几个皇子,但是最后都早早夭折.后宫佳丽也没有一人再为他生出一个儿子,令他十分苦恼,只好在嘉佑七年,无奈册立养子赵宗实为太子,也就是后来改名为赵曙的宋英宗。只可惜,宋英宗仅仅担任了四年皇帝,36岁就仓促病逝,在历史上也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 咬舌自尽真的能死吗(在古代咬舌自尽真的会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咬舌,存在,古代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中,经常有咬舌自尽的桥段。从医学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学机制支持这种传说存在任何成立的可能。自己不可能有意识地咬断自己的舌头咬舌自尽,意味着人有意识地咬断自己的舌头达到自杀的目的。我们知道,生物之所以可以生存有很多自我保护的机制。疼痛,就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之

  • 被逼上梁山的是谁(分别介绍被逼上梁山的好汉是哪几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梁山,好汉,介绍,分别

    ,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其实没有多少人!那么问题来了,梁山108将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人,究竟有多少呢?梁山寨主宋江,其实他算是主动上梁山的,他并非是被逼无奈的,就他做的那些事情,已经多次违背了朝廷法律,本来就应该受到惩罚。军师吴用,他可是打劫生辰纲的参与者,当时他们本就是良民,是他们主动去抢劫官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