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因为小事而引发的大事(出其不意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因为小事而引发的大事(出其不意的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27 更新时间:2024/1/17 8:56:07

崇祯年间有个御史叫毛羽健,这个人在历史上倒也不怎么出名。

明朝的官员都比较刚,喜欢怼天怼地怼空气,尤其是御史,更是谁都敢怼。

因此魏忠贤掌权那会儿,毛羽健就被怼下台了。

为啥?因为他这回要怼的人,是阉党核心成员杨维垣、阮大铖两人。

魏忠贤作为他们的大老板,能答应吗?因此毛羽健就麻溜地滚蛋回湖北老家了。

等到崇祯上台后,除掉了阉党集团,毛羽健的人生第二春终于来临。

这回毛羽健没有带上媳妇儿,而是独自上路到了北京复职。

或许是感叹战乱年代,随时都有被罢官的危险,

所以毛羽健忍痛和相亲相爱的媳妇儿分隔两地。

也正是因为夫妻俩分隔两地,所以意外就这么发生了。

当时毛羽健到了京城以后,立刻就得到了崇祯帝的重用。

崇祯用人只有一个标准,谁跟阉党好就是奸臣,谁跟阉党不好就是忠臣。

毛羽健事业上有了新的进展,可谓是春风得意。

这个时候得意忘形的毛羽健,便给自己找了个小三。

毛羽健和小三在北京过了一段你侬我侬的日子以后,

忽然有一天,他媳妇儿来了!

谁也没想到,昔日怼天怼地的御史毛羽健,居然是个典型的耙耳朵!

不光小三被原配胖揍了一顿,就连毛羽健也跪了一晚上榴莲壳。

这可把毛羽健给气坏了,但是为啥媳妇儿不声不响这么快就到了京城呢?

毛羽健没有抓住事情的关键,他似乎认为这件事不是他的错,

一查之下才发现,原来明朝的驿站实在是太发达了!

他媳妇儿就是利用发达的驿站,才一路顺风地跑到了京城来。

在驿站里,不光可以休息,吃喝玩乐什么都有,简直就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恼羞成怒的毛羽健,把所有问题都怪罪在了发达的驿站上,

他看着两个受伤的膝盖以及小三被打肿了的脸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搞垮驿站!

于是毛羽健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刘懋,让他帮着一起上书崇祯皇帝,让皇帝裁撤驿站。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驿递一事,最为民害。

原本方便办公的驿站,一眨眼居然成了害民的产业。

崇祯皇帝觉得这两个家伙是不是疯了?好好的驿站为啥要裁撤?以后800里加急你们来送吗?

崇祯压根就不搭理他们,结果这个刘懋很聪明,他知道崇祯的软肋在哪里。

于是乎刘懋就对崇祯说:裁减驿站,可以省下来不少钱,这些钱可以用来对付满洲人嘛!

崇祯立刻回过味儿来,原来这是一条节流之道,因此爽快地答应了。

只要跟挣钱和省钱相关的事情,崇祯总是那么爽快。

就这样,全国裁撤驿站的活动就这么展开了。数十万的驿卒都失去了工作。

过去驿卒即使不是公务员,好歹也是事业单位编制,现在说下岗就下岗。

你说让这帮人干嘛去?他们又没有什么养老保险,因此这帮人大多数都成了流寇。

这些人里,有一个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那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过去有一份驿卒的工作,稳定且是吃皇粮的,再加上他长得比较帅,

所以李自成在当地的名声很不错,而且还有一位漂亮的美娇妻。

这日子按道理是过得不错的,这都是李自成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争取来的。

可是现在李自成失去了驿卒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算是泡汤了。

没多久美娇妻便开始瞧不起他,跟衙门的衙役好上了。

这可把李自成给气坏了,李自成二话不说就把衙役和美娇妻给宰了,

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谁也想不到,这个昔日给崇祯打工的小驿卒,今后会成为百万人追捧的闯

李自成带着大军杀入了京城,逼得崇祯跑到山上自尽了。

估摸着李自成走到崇祯的尸体跟前,会痛恨地指着他骂道:

当初谁让你裁撤驿站的?你让我丢了工作,我也让你丢工作!咱们扯平了!

那么这事儿的罪魁祸首毛羽健去哪儿了呢?按道理李自成应该感谢一下他才对。

原来毛羽健早在袁崇焕被杀后,就被人弹劾是袁崇焕的朋党。

因此毛羽健也失业下岗回湖北老家了。

等于说这是一场围绕上岗和下岗的游戏。

在岗的毛羽健撺掇在岗的崇祯,把李自成给搞下岗了。

没多久在岗的崇祯就把毛羽健也给搞下岗了。

此后重新上岗的李自成努力了一把,又反过来把崇祯搞下岗了。

谁也没想到,轰轰烈烈的闯王起义,居然起源于御史家的一场家庭纠纷。

当初如果毛羽健没有找小三,是不是明朝就不会灭亡了?

如果毛羽健的原配没有暴揍小三、惩罚毛羽健,是不是明朝就不会灭亡了?

还真的有可能哦!

标签: 历史小事引发大事出其不意故事因为

更多文章

  • 关陇集团势力有多大(历史上关陇集团真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陇,集团,势力,历史,存在,真的

    关陇集团中的关和陇是分开的。关指的是陕西关中,陇指的是甘肃陇山。从北魏开始,在关中和陇山一带崛起的门阀势力,被历史学者们称之为关陇集团。北魏在全国设立六大军区,早期都是鲜卑贵族充当将士,后来汉人逐渐取代了鲜卑人的位置,成为了六大军区的主力军。尤其是到了北魏孝武帝时期,关中大行台贺拔岳与大丞相高欢分庭

  • 左宗棠瞧不起曾国藩吗(历史上左宗棠怎么评价曾国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藩,左宗棠,历史,评价,瞧不起,怎么

    左宗棠为啥瞧不上曾国藩?当年左宗棠跟着曾国藩后面混的时候,发现曾国藩总是打败仗,而且还多次要跳河轻生。你说目睹这一切的左宗棠,咋能看得起他?左宗棠这个人是个天才,纵然40出头才出来搞事情,进士都没考上,可一眨眼功夫就成了清朝的封疆大吏。而曾国藩这个人是个稳步前进的人,他考上进士以后,一步步往前走,可

  • 张作霖乘坐专列被炸事件称为皇姑屯事件(专列被炸毁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专列,事件,皇姑屯,炸毁,乘坐,张作霖,地方,称为

    炸死张作霖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奉军自己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炸弹放在了桥上!而且诡异的是,日军知道张作霖的出行时间、火车班次、坐在哪一节车厢,你说说,张作霖还能怎么避免这件事呢?如果没有自己人把这件事出卖给日军,你说这些细节他们是怎么把握住的?尤其是张作霖为了防止自己出意外,特地提前释放了好几个假消

  • 外族入侵孔子后人投降真的吗(每个朝代都不敢惹孔子后人 )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孔子家族,和中国封建王朝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西汉汉高帝十二年时,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便被汉高帝刘邦册封为奉祀君。汉元帝时期,改为褒成君。汉平帝时期,直接封为褒成侯,而孔子也被追封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时期,孔子被尊为王爵,而孔子的嫡长子孙则被封为文宣公。奉祀君、褒成侯、文宣公等称号,大家不是很熟悉,

  • 古代的三妻四妾分别为哪些(古时候三妻四妾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意思,古时候,古代,哪些,分别,什么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笼统地说,可称为“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一个男人,同一时期只能有一个妻子,却可以有多个小妾。所谓“三妻四妾”,就是妻妾众多的意思,其中的三、四,并非确指,而是泛指,四妾尚有可能,三妻绝无可能。 无论是礼制,还是法律,古代都规定男子只能有一个妻子,并且得到了严格执行,即便是

  • 郭松龄叛乱对东北军的损失(龄倒戈事件对奉军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奉军,东北军,郭松龄,龄倒戈,损失,事件,叛乱,影响

    郭松龄反奉之前,老张的势力范围是怎样的呢?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吴佩孚所领导的直系军阀惨败,不得不退出京城。老张带着东北军浩浩荡荡地入关,占领了京畿重地。此后老张的势力不断南下扩张,到了1925年中期的时候,已经坐拥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热河等9省之地,光兵力也达到了37万人之多,

  • 安史之乱李亨甚乱登基(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哪登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登基,李亨甚,太子

    李亨并不是唐玄宗立的第一个太子,唐玄宗李隆基比较会玩,后宫佳丽无数,生了37个儿子29个女儿。其中次子李瑛最初被立为太子,结果唐玄宗宠幸的武惠妃设局,打算改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寿王李瑁就是杨玉环的第一任丈夫。结果计谋得逞,唐玄宗误以为太子李瑛有谋反的可能,所以狠心将其杀害。没错,唐玄宗的确杀

  • 英国王室为什么受欢迎受人尊敬(王室对英国有贡献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室,英国,尊敬,贡献,意义,欢迎,为什么

    1688年,是清朝康熙二十七年,这一天我们很熟悉的孝庄太后去世了。同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从此英国国王成了小吉祥物,不管事儿,光花钱。为啥叫光荣革命呢?因为他们觉得很光荣呗,纵观历史,一场大革命得流多少血啊,可光荣革命几乎没怎么流血(其实也流血了),就完成了政权性质上的改变。从此以后,英国的国家大事

  • 杜甫晚年回不了家靠谁接济(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潦倒)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杜甫,接济,穷困,潦倒,一生,晚年,为什么

    杜甫的原生家庭,应该说是相当有钱。理由一: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唐朝的宰相,虽然后来被迫下岗,但是在位期间应该捞了不少。理由二:杜甫的父亲杜闲也做了奉天令、兖州司马等职务,虽然不是啥大官,可手里有点小权就有捞的机会。理由三:最关键的是,杜甫的母亲崔氏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崔氏出生于唐朝五姓七望之一的清河崔

  • 吴三桂至今有后代吗(吴三桂的子女和后人现在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三桂,后代,子女,后人,现在,如何,至今

    多尔衮拉着吴三桂的手表示:三桂啊,你要是把南明的永历皇帝弄来,我给你平西王做!而且是可以世袭的哟!吴三桂听了好激动,二话不说杀入缅甸,把永历皇帝朱由榔给抓来了,为了表示忠心,还特地将他勒死在了滇池畔。从此以后,吴三桂就成了平西王,手握云南地方大权。时间来到了康熙年间,灭了鳌拜的康熙志得意满,觉得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