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齐襄公和文姜到底什么关系(齐桓公和文姜是兄妹吗)

齐襄公和文姜到底什么关系(齐桓公和文姜是兄妹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47 更新时间:2023/12/18 8:57:09

文姜号称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息妫、夏姬、西施。西施是大家都知道的,由此可见文姜究竟有多美。

不过文姜的出身要比西施强得多,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她老爹是齐国国君齐僖公,异母哥哥是著名的齐襄公和齐桓公。可以说这姑娘从小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

让文姜闻名天下的,可不是她的出身,也不是他的美貌,而是她和哥哥齐襄公之间的一段虐恋。好家伙,感觉捧了一个春秋大瓜有没有?我们切开来看看这个瓜香不香。

一、齐襄公和文姜早就在一起了。

春秋时期的女子没有名字只有姓,所以齐国国君的女儿们应该统称为姜。那么怎么区分她们呢?这就要看看各自的特征了。

文指的是有才华的意思,这说明文姜这个小公举是个有才华的姜姓女子。有才华、长得又漂亮,这本来就会有不少人来追求她。

我的天,文姜还是贵族出身,你说谁能配得上她?当然是门当户对的其他贵族了。迎娶文姜的人是鲁国国君鲁桓公。他可是把文姜当成了亲亲大宝贝一样疼爱,立刻立她为夫人,也就是正妻的意思。

但是鲁桓公不知道的是,其实文姜早在嫁给他之前,就跟自己的异母哥哥齐襄公厮混在了一起。这事儿说出去不太好听,所以藏得比较深。

如果没有后面这档子事儿的话,或许这个秘密就不会有人知道了。可惜文姜似乎对哥哥旧情复燃,就怂恿丈夫鲁桓公到齐国玩一趟。

二愣子鲁桓公一言不合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结果把自己给交代在了齐国。这是啥情况呢?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史记》

原来文姜到了齐国以后,立刻跟齐襄公重归旧好,两人你侬我侬的事情,没多久就被鲁桓公给发现了。

鲁桓公虽然是个老实人,可是他也不傻啊!所以严厉责备了文姜,看样子是要休妻了!文姜无奈之下只好去找哥哥齐襄公,看看咋办才好。

二、鲁桓公被杀,鲁国居然怂了?

齐襄公觉得这事儿的确不太好办,与其让鲁桓公回去导致两国交恶,不如直接结果了他。于是乎齐襄公居然主动跑来找鲁桓公喝酒。

鲁桓公的心情本来就差,想着借酒浇愁好了,于是一顿乱喝,把自己给灌醉了。要的就是这结果,齐襄公看鲁桓公喝醉了,于是让公子彭生驾车送他回去,结果在半路上,这个公子彭生就把鲁桓公给解决了。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鲁桓公未免太老实了,情敌跑来请客能有什么好事儿?你居然还去了,去就去好了,居然还不让自己人保护好自己。

你看这事儿整的,一场好好齐国多日游,一眨眼就闹出了一桩血案。鲁国国君就这么在齐国被人给宰了,稍微有点血性,鲁国也得倾巢而出,为国君报仇吧?

结果鲁国人倒好,国君死了他们一点儿也不伤心,只是为了找回一丢丢颜面。他们请求齐襄公把杀害鲁桓公的凶手彭生给宰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史记》

齐襄公一看,哟嗬?这么容易就解决问题了?于是乎齐襄公二话不说就把彭生给宰了,自此鲁国和齐国居然就这么重归于好了!

不得不说,鲁国人的周礼是学得真好,人家都骑在你的脑袋上了,你还要假装不知道。真够怂的。

三、文姜咋办?

这事儿看似就这么过去了,可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文姜该怎么办?让她回到鲁国吧,这好像说不过去,毕竟鲁桓公是她间接害死的。让她留在齐国吧,这好像也不合适,毕竟她是嫁出去的人,而且她的儿子公子同已经在鲁国上位成为了鲁庄公了。

无奈之下,文姜先在齐国也算过得不错,有哥哥罩着,又是自己的母国,等到儿子鲁庄公坐稳大位,鲁国人也没那么大火气的时候,文姜这才回到了鲁国。

你以为文姜会收手吗?不好意思,她可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齐襄公,这俩货此后胆子越来越大,居然还搞在一起。

齐襄公这个人私生活混乱也就算了,居然还不守信用,这下子他的死期可就不远了。原来那时候齐国边境条件艰苦,所以大臣们都是轮流镇守边疆。

这回轮到连称、管至父前往边疆,齐襄公拍着胸脯保证,明年瓜熟的时候,就让人替换他们。忍受一年,似乎问题也不大,所以连称、管至父也就熬了一年。

等到第二年瓜熟的时候,连称和管至父正打算回去享福呢,可齐襄公却没找人来替代他们。他们主动提醒了一下齐襄公,可齐襄公却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这下子麻烦来了,连称和管至父立刻联合上了齐国贵族公孙无知,结果人合伙打算发动起义,灭了齐襄公这家伙。

连称的堂妹在齐襄公的后宫不受宠,所以公孙无知让她打探消息,并且相约,事成之后,就让连称的堂妹做自己的夫人!

多方谋划之下,在齐襄公出去打猎的时候,公孙无知等人便合伙发动兵变,将齐襄公给宰了。自此文姜也就失去了最大的依靠。

总结:文姜和齐襄公之间,那是铁锤!

压根就没有不清不楚这一说,在史料里,这段关系已经是铁锤了!但是我们要知道,那是春秋时期,伦理道德观念,其实还没有完全形成。

儒家那一套甚至都没有出现,所以齐襄公和文姜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太多人诟病。真正诟病的,其实是后来人。

鲁国作为唯一一个完美保存周礼的国家,居然也能眼睁睁看着文姜和齐襄公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这事儿本身问题并不大。

问题大的是,鲁桓公因为这事儿丧命了!鲁桓公就算再好欺负,也不能就这么莫名其妙被杀了吧?这才是被人诟病的真正原因。

标签: 文姜齐襄公齐桓公兄妹关系到底什么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因为小事而引发的大事(出其不意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小事,引发,大事,出其不意,故事,因为

    崇祯年间有个御史叫毛羽健,这个人在历史上倒也不怎么出名。明朝的官员都比较刚,喜欢怼天怼地怼空气,尤其是御史,更是谁都敢怼。因此魏忠贤掌权那会儿,毛羽健就被怼下台了。为啥?因为他这回要怼的人,是阉党核心成员杨维垣、阮大铖两人。魏忠贤作为他们的大老板,能答应吗?因此毛羽健就麻溜地滚蛋回湖北老家了。等到崇

  • 关陇集团势力有多大(历史上关陇集团真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陇,集团,势力,历史,存在,真的

    关陇集团中的关和陇是分开的。关指的是陕西关中,陇指的是甘肃陇山。从北魏开始,在关中和陇山一带崛起的门阀势力,被历史学者们称之为关陇集团。北魏在全国设立六大军区,早期都是鲜卑贵族充当将士,后来汉人逐渐取代了鲜卑人的位置,成为了六大军区的主力军。尤其是到了北魏孝武帝时期,关中大行台贺拔岳与大丞相高欢分庭

  • 左宗棠瞧不起曾国藩吗(历史上左宗棠怎么评价曾国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藩,左宗棠,历史,评价,瞧不起,怎么

    左宗棠为啥瞧不上曾国藩?当年左宗棠跟着曾国藩后面混的时候,发现曾国藩总是打败仗,而且还多次要跳河轻生。你说目睹这一切的左宗棠,咋能看得起他?左宗棠这个人是个天才,纵然40出头才出来搞事情,进士都没考上,可一眨眼功夫就成了清朝的封疆大吏。而曾国藩这个人是个稳步前进的人,他考上进士以后,一步步往前走,可

  • 张作霖乘坐专列被炸事件称为皇姑屯事件(专列被炸毁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专列,事件,皇姑屯,炸毁,乘坐,张作霖,地方,称为

    炸死张作霖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奉军自己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炸弹放在了桥上!而且诡异的是,日军知道张作霖的出行时间、火车班次、坐在哪一节车厢,你说说,张作霖还能怎么避免这件事呢?如果没有自己人把这件事出卖给日军,你说这些细节他们是怎么把握住的?尤其是张作霖为了防止自己出意外,特地提前释放了好几个假消

  • 外族入侵孔子后人投降真的吗(每个朝代都不敢惹孔子后人 )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孔子家族,和中国封建王朝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西汉汉高帝十二年时,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便被汉高帝刘邦册封为奉祀君。汉元帝时期,改为褒成君。汉平帝时期,直接封为褒成侯,而孔子也被追封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时期,孔子被尊为王爵,而孔子的嫡长子孙则被封为文宣公。奉祀君、褒成侯、文宣公等称号,大家不是很熟悉,

  • 古代的三妻四妾分别为哪些(古时候三妻四妾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意思,古时候,古代,哪些,分别,什么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笼统地说,可称为“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一个男人,同一时期只能有一个妻子,却可以有多个小妾。所谓“三妻四妾”,就是妻妾众多的意思,其中的三、四,并非确指,而是泛指,四妾尚有可能,三妻绝无可能。 无论是礼制,还是法律,古代都规定男子只能有一个妻子,并且得到了严格执行,即便是

  • 郭松龄叛乱对东北军的损失(龄倒戈事件对奉军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奉军,东北军,郭松龄,龄倒戈,损失,事件,叛乱,影响

    郭松龄反奉之前,老张的势力范围是怎样的呢?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吴佩孚所领导的直系军阀惨败,不得不退出京城。老张带着东北军浩浩荡荡地入关,占领了京畿重地。此后老张的势力不断南下扩张,到了1925年中期的时候,已经坐拥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热河等9省之地,光兵力也达到了37万人之多,

  • 安史之乱李亨甚乱登基(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哪登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登基,李亨甚,太子

    李亨并不是唐玄宗立的第一个太子,唐玄宗李隆基比较会玩,后宫佳丽无数,生了37个儿子29个女儿。其中次子李瑛最初被立为太子,结果唐玄宗宠幸的武惠妃设局,打算改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寿王李瑁就是杨玉环的第一任丈夫。结果计谋得逞,唐玄宗误以为太子李瑛有谋反的可能,所以狠心将其杀害。没错,唐玄宗的确杀

  • 英国王室为什么受欢迎受人尊敬(王室对英国有贡献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室,英国,尊敬,贡献,意义,欢迎,为什么

    1688年,是清朝康熙二十七年,这一天我们很熟悉的孝庄太后去世了。同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从此英国国王成了小吉祥物,不管事儿,光花钱。为啥叫光荣革命呢?因为他们觉得很光荣呗,纵观历史,一场大革命得流多少血啊,可光荣革命几乎没怎么流血(其实也流血了),就完成了政权性质上的改变。从此以后,英国的国家大事

  • 杜甫晚年回不了家靠谁接济(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潦倒)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杜甫,接济,穷困,潦倒,一生,晚年,为什么

    杜甫的原生家庭,应该说是相当有钱。理由一: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唐朝的宰相,虽然后来被迫下岗,但是在位期间应该捞了不少。理由二:杜甫的父亲杜闲也做了奉天令、兖州司马等职务,虽然不是啥大官,可手里有点小权就有捞的机会。理由三:最关键的是,杜甫的母亲崔氏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崔氏出生于唐朝五姓七望之一的清河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