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当时孙殿英带领的军队要多猖狂(东陵大盗孙殿英的故事)

当时孙殿英带领的军队要多猖狂(东陵大盗孙殿英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72 更新时间:2023/12/13 12:58:10

1928年,清东陵惨遭灭顶之灾,30多亿财宝被孙殿英盗掘一空,慈禧太后被扒光曝尸、长满白毛,乾隆皇帝的头骨则被压成碎片。

末代皇帝溥仪为此勃然大怒,亲自电告蒋介石,要求严惩凶手!并立下重誓:“不杀此贼,誓不为爱新觉罗子孙!”

在一片喊杀声中,大家都认为孙殿英必死无疑,谁知孙殿英不仅安然无恙,还大言不惭地说道:

“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几条,只能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这么狂妄的言论和人物,翻遍整部中国近代史,恐怕也找不出几个。

01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889年,孙殿英出生于河南永城的一户穷苦人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更雪上加霜的是,孙父因与一个旗人闹矛盾,不久被活活打死在狱中。

这件事在幼小的孙殿英心里,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一定找机会让旗人血债血还!

为了生计,孙殿英早早开始混社会、拜码头,由于能吃苦,还有一股机灵劲,他学了一身溜须拍马、左右逢源的本事,不到30岁,就辗转各地,成了一个小有实力的“土匪头子”。

02 华丽转身:从土匪到军阀

1922年,33岁的孙殿英开始转型、投靠军阀,他找靠山的动机和标准很纯粹:谁有实力就跟谁。

他先后投奔过豫西镇守使丁香玲、直系军阀冯玉祥、奉系军阀张宗昌,后来又被蒋介石收编,成为国民党第六兵团第12军军长。

1928年,蒋介石发布了《整理军事案》,准备整军裁军,说白了,就是削弱杂牌军和其他派系的力量,增强国民党正规军的力量。

孙殿英作为一只土匪武装,自然跟正规军扯不上边,别说得到上边的“特殊照顾”,就连日常的军饷都成了问题。

眼看着队伍里的兄弟越走越少,照这么下去,还没等中央的裁撤命令 下达,自己就成 “光杆司令”了,怎么办?望着不远处的群山,孙殿英一拍脑门,动起了歪心思。

03 以“剿匪”为名,进驻清东陵

此时,孙殿英身负剿匪“重任”,正驻扎在河北蓟县的马伸桥附近,这个地方虽然穷得叮当响,但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距离清东陵只有不到50公里。

清东陵从顺治帝在位时就开始修建,一直到慈禧陵建成,中间历时247年,里面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嫔妃、3位阿哥和2位公主。

当然,从未读过书的孙殿英对这些知识,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古人事死如事生,一般富裕人家尚且会在下葬时陪葬珠宝,何况坐拥天下的皇帝呢?

更让人充满期待的是,这里还埋葬着大清最奢华富裕的两个掌权者——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

目标确定了,但怎么下手呢?毕竟,大清灭亡时,北洋政府是明确表示会保护皇陵的,要是公然盗掘皇陵,不光会遭到官兵的阻扰,说不定还会与当地护陵的百姓起冲突。

恰在这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土匪头子马福田带着一支队伍正在盗挖清东陵!

真是天助我也!这下师出有名了!孙殿英兴奋之余,立即找来手下师长谭温江,开始正式实施他罪恶的计划:

第一,以剿匪为名,将部队调到清东陵附近;

第二,张贴公告,说明此地将进行一场实战军事演习,奉劝周围30公里的百姓枪弹无眼,应迅速撤离;

第三,就封锁清东陵一事,打探上司徐源泉的口风;

第四,以到外地转运粮草为由,让遵化县政府提供30多辆骡马车;

第五,四处寻找建陵人的下落,打听皇陵的内部构造。

做完了这些,解除了后顾之忧,孙殿英期待地搓搓手,只等夜晚来临、动手挖宝了。

04 令人发指的盗宝行动

虽然提前做足了准备工作,但面对固若金汤的皇陵,这些没有文化的兵痞子,东敲敲西挖挖,忙活了大半天,愣是没找到地宫入口。

孙殿英急得直跺脚,活人还能让死人挡回去?想着皇陵里数以万计的珠宝,看着部队里所剩无几的弹药,一个疯狂的命令脱口而出:给我炸!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3吨多重的汉白玉石门被炸开了一个大洞,沉寂了近20年的慈禧太后定东陵地宫瞬间涌进了一群端着枪的士兵,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但内心涌动着贪婪的欲望。

《艺海杂志》曾刊登过一位当事人叙述:

“大家摸索蛇形而进,迎面是一条三十多级汉白玉台阶的墓道,里面湮窒凄清,森然可怖,用电筒照射,前方又是一座铁门,炸开铁门,一阵惨惨阴风从门里吹进来……在享堂内,大家东打打、西敲敲,终于在一扇暗门后发现了一具巨型葫芦头朱红亮漆金棺,比一般寿材要高大两倍有余,见这富丽堂皇的势派,大家一致认为,这就是是慈禧的金棺无疑。“

在尝试抬起棺材板失败后,几个胆大的士兵拿起斧头,一哄而上,硬是将棺盖劈成了几段。

金棺打开的瞬间,一束金光从棺内射出,众人惊奇不已,纷纷上前,只见慈禧口含夜明珠,静静地仰卧在棺中,体态安详,仿佛熟睡一般。

见慈禧尸身不腐,胆小些的士兵开始往后缩,但架不住眼前琳琅满目的诱惑,又重新上前,开始加入疯狂抢夺珠宝的队伍中。

虽然在此前,孙殿英已下过命令:挖到的珠宝要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时候谁还把军令当回事?人人都想往自己的兜里多装点。

抢完棺内的宝物,贪婪的士兵又扒光了慈禧身上的龙袍,用刀划开了她的嘴巴和脖子,将光耀夺目的夜明珠取了出来。

孙殿英曾对友人感慨说:“此夜明珠分为两半,分开则发出绿光,五十步内能照见人的头发丝,合在一起则晶莹剔透,做工精美,世所罕见。”

作为晚清穷奢极欲的代表,慈禧到底陪葬了多少珠宝呢?

我们来看一下,慈禧的贴身大总管李莲英在《爱月轩笔记》中的记载:

“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前置翠荷叶,脚下置一碧玺莲花。

放后,始将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串珠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18尊置于后之臂上。

以上所置之宝系私人孝敬,不列公账者。

众人置后,方将陀罗金被盖后身。后头戴珠冠,其傍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

后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200件。

身后左旁置玉藕一只,上有荷叶、荷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树一枝。

其空处,则遍洒珠石等物,填满后,上盖网珠被一个。正欲上子盖时,大公主来。

复将网珠被掀开,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置于后之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

文中所说的西瓜、甜瓜、桃、李等物都是翡翠制成,有专家估算,慈禧的陪葬物总价值应在4000万两白银以上,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对比个数字就知道了,当时大清一年的国库收入才不过7000万两白银!

将定东陵洗劫一空后,孙殿英还不满足,又故技重施,将黑手伸向了乾隆皇帝的裕陵。

有了第一次炸药开路的经验,进入裕陵并没有让孙殿英花费太大的功夫。

尽管已见识过慈禧的富有,孙殿英刚踏进裕陵,还是被乾隆皇帝的气派震撼了:

”乾隆的墓堂皇极了,里面陪葬的宝物不少,其中最珍贵的是乾隆颈上一串108颗朝珠,最大的两颗是朱红色的,价值连城,他身边还有一把九龙宝剑,剑柄上镶满了珍珠宝石……“。

利欲熏心的士兵们在皇陵中你争我夺,竟把这位”十全老人“的尸骨任意丢弃,一个月后,满清贵族遗老重入地宫收殓,竟在一片污水中发现了被压碎的乾隆皇帝头盖骨。

孙殿英带着部队在清东陵不分昼夜,整整忙活了7天,最后将挖到的宝物整整装了30多车,才心满意足、扬长而去。

05 出人意料的盗贼结局

一个月后,青岛警察局抓获了3个逃兵,并在他们身上搜出了36颗珍贵无比的宝珠,经过审问才得知,他们都是从孙殿英的部队逃出来的。

自此,孙殿英盗挖清东陵一事,迅速传遍海内,人人痛骂孙殿英为“东陵大盗”。末代皇帝溥仪和满清遗老更是群情激奋,誓要将孙殿英及部将碎尸万段。

然而,当事人孙殿英却不忙不慌,凭着行走江湖这么多年的经验,他早已为自己的后路打点好了:

乾隆皇帝的九龙宝剑,送给了蒋介石;

乾隆皇帝最大、最名贵的两颗朝珠,送给了戴笠;

慈禧太后的西瓜碧玺,送给了宋子文;

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

慈禧太后的朝珠和翡翠白菜,送给了宋霭龄和孔祥熙;

50万两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300多件宝石和珍珠,送给了顶头上司徐源泉;

一只翡翠甜瓜,送给了“东陵盗墓案”的审判长商震;

就连一向刚正不阿的国民政府检察院长于右任,也收到了孙殿英送来的乾隆珍藏字画……

一番打点下去,孙殿英盗挖清东陵的案子审了一年又一年,最后不了了之。

坐拥金山的孙殿英在之后的日子里,依然坚定地发挥他“墙头草”的工作作风,先是投靠蒋介石,后又投靠日本人,后又转投蒋介石,最后在1947年解放战争中,被我军俘获,不久,因为常年吸食鸦片,病死在狱中。

至于孙殿英盗来的那些宝物去向,据他自己交代,一部分送人打点了,一部分送往上海、天津等地销赃了,还有一部分用来购置军火,剩下的被解放军缴获了。

至于这些话有多大的可信度,恐怕只有孙殿英本人知道了。

有人说,孙殿英曾在热河积极抗击过日本人,也算是民族英雄,连刘伯承也肯定过孙的战绩:“抗战初期,不能说你们没有贡献”,但提起他,人们对他的评价始终只有一个:东陵大盗。

标签: 孙殿英东陵军队带领故事多猖狂当时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多尔衮死后掘坟(多尔衮被顺治掘墓鞭尸)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多尔衮,鞭尸,掘坟,历史,顺治

    1650年8月,多尔衮在外出狩猎时,因不慎坠马而死。顺治帝听闻这一消息,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在东直门外,迎接多尔衮的遗体回京。他不仅按皇帝的规格厚葬了多尔衮,还追谥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对他的后人大加抚恤。仅仅过了两个月,多尔衮身后的境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顺治先是褫夺了多尔衮生前及身后

  • 历史上的宝日龙梅最后结局(康熙王朝宝日龙梅喜欢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宝日龙梅,王朝,康熙,历史,结局,喜欢,最后

    草原上,宝日龙梅当着大阿哥的面,临幸了康熙。在此之前,大阿哥胤禔对宝日龙梅不仅有救命之恩,而且还对她一见钟情。有着“草原月光”绰号之称的喀尔喀公主宝日龙梅,本来是天之骄子,父亲土谢图是喀尔喀蒙古部落的四大首领之一,她原本可以在草原上幸福快乐地生活着,过上那锦衣玉食的日子,因为在草原上,她并不是平民,

  • 曾侯乙嘴巴里含有什么小动物(古代葬俗中的饭含之礼)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葬俗,曾侯乙,嘴巴,动物,含有,古代,什么

    首先,“饭含”是古代丧葬习俗之一。在古代,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死后入殓时都会在嘴里塞点东西,称为“饭含”。 《白虎通•崩薨》载:“所以有饭含何也?缘生食,今死,不欲虚其口,故含。用珠宝物何也?有益死者形体,故天子饭以玉,诸侯饭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贝也。” 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都要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的历史真相(安禄山杨贵妃有染的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贵妃,安禄山,真相,历史,洗澡,情况

    751年,32岁的杨贵妃刚认了48岁的安禄山做儿子,就急不可耐催促道:“禄儿快来,母亲要为你洗澡!”一个当朝受宠的贵妃给一个臣子洗澡,这听起来已经够荒诞了,更令人咋舌的是,此时的杨贵妃还比干儿子安禄山小16岁!民间有很多关于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的香艳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禄山之爪”,据说有一次,作为“

  • 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老婆(历史上司马懿真的怕张春华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张春华,历史,老婆,讨厌,晚年,为何

    咱们先看看司马懿到底有多烦自己的发妻张春华。据《晋书》记载:其后柏夫人有宠,后罕得进见。帝尝卧疾,后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烦出也!”后惭恚不食,将自杀,诸子亦不食。帝惊而致谢,后乃止。帝退而谓人曰:“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这里有三个表现:一、 司马懿晚年宠爱柏夫人,很少与张春华见面;

  • 刘邦为什么那么多人帮他(刘邦驾驭人才之道的人能力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驾驭,能力,人才,为什么,那么

    吕雉一家为了躲避仇家,就从山东来到了江苏沛县,由于她的父亲吕太公与当地县令关系很好,所以很多人都慕名来访。由于来人众多,吕太公就定下规矩:凡是来人拿的贺礼不到1000钱的,直接安排在院子里吃饭。作为底层官吏的刘邦这时也前来凑热闹,他宣称携带贺礼万钱,吕太公一听,这人出手阔绰啊!赶忙出门迎接,迎为

  • 汉宣帝为何给刘据谥号为戾(汉宣帝追封刘据谥号为戾)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宣帝,刘据,谥号,追封,为何

    汉武帝晚年老糊涂了,听了江充和苏文的谗言,居然把自己培养了多年的太子刘据给逼死了。此后田千秋为太子喊冤,汉武帝这才恍然大悟。为此汉武帝诛杀了江充全家,也将苏文给活活烧死,此后更是修建思子宫、归来望思台,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由此可见,汉武帝已经认识到这件事的错误了,但是他没有认错。所谓轮台罪己诏,并

  • 陈圆圆墓地有什么传说(历史陈圆圆故事及墓地之谜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墓地,陈圆圆,真相,传说,历史,故事,什么

    贵州省岑巩县有一个奇怪的村庄——马家寨,全村有2000多个人,却没一人姓马,全部姓吴。经过历史学家多次走访得知,他们竟是吴三桂的后人!更让人惊喜的是,考古专家在马家寨附近的山坡上,还发现了陈圆圆的墓! 不幸的是,由于这件事被当地文物部门大肆报道,还没等到考古专家对这座墓开始挖掘,却被盗墓贼

  • 临沂为何被称为龟驮城(临沂被誉为龟驮城名字的来源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龟驮城,临沂,传说,来源,称为,誉为,名字,为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从古至今文化的沉淀尤为深厚。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不同城市多被赋予不同的色彩。这其中虽然有着风俗习惯的始然,但神话传说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若再结合古之文化的寓意,那就更为传奇了。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临沂这座城市,绝对让人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临沂,山东省面积最大的

  • 康熙为什么让隆科多当九门提督(隆科多九门提督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隆科,提督,几品官,康熙,九门,为什么

    在《雍正王朝》第11集中,康熙请客吃饭,佟国维是唯一被邀请的客人,在这一次宴席上两人的太极是打得精彩绝伦,也让看客们见证了什么样的人才是搞政治的权谋高手:康熙:怎么样?这一向身子骨还好?佟国维:劳皇上惦记,奴才这一阵子时感觉腰酸,晚上睡觉也睡得不安稳。康熙:朕也一样,左边这有颗牙已经松了,睡觉呢睡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