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朱高炽简介(历史上明仁宗皇帝在位多少年)

明朝朱高炽简介(历史上明仁宗皇帝在位多少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3/12/8 17:37:53

朱高炽在很多人眼里其实是一个废人。

没错,就是残废的残,残废的废。

当然,他毕竟是燕王朱棣的长子,那些在府里伺候他的丫鬟下人们只敢在心里这么想,不能当面这么说。

在北平城燕王府里当差,工资高,福利待遇好,谁都不想丢工作,所以谁也没缺心眼到当面嘲笑朱高炽的份上。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眼前这个体态肥胖,走路一瘸一拐,四肢极不协调,甚至连说话都有些结巴的年轻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废人。

无疑冒犯,但朱高炽的体型约么和相声演员孙越差不多,孙越老师表演相声时伶牙俐齿,能逗得观众朋友们哈哈大笑,朱高炽却是一个说句“你好”都要结结巴巴说三分钟的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朱棣却把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

时间回到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

这一年是乙卯年,隔海相望的日本发生了武士叛乱,大洋彼岸的亨利四世成为英国国王,漠北草原上的首领乌格齐哈什哈也成为了新一任的大汗。

世界风云变幻,明朝当然也没闲着。

年轻的大明皇帝朱允炆认为分封在全国各地的藩王们时刻威胁自己的统治,开始削藩,没想到削到燕王朱棣的时候,朱棣反了。

朱棣起兵南下,朱允炆用了洪武朝的老将耿炳文,老耿实力是有,但奈何岁数太大,别说打仗,上炕或许都费劲了。

这样的人很稳,但却没有锐气。

打防守反击可能绰绰有余,但面对老谋深算的朱棣,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突破性胜利却不是那么容易。

朱允炆毕竟年轻,沉不住气,眼看正面战场没有起色,果断换帅,让更为年轻的李景隆同志接替了耿炳文的职务。

新官挂帅,当然要改变以往的作战风格,他认为把大军都放在正面战场上跟朱棣耗着没有啥用,不如搞两线作战,一部分军队留下和朱棣继续周旋,另一部分则由自己率领,直奔朱棣老巢,北平。

而当朱棣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很快决定,要把守卫北平的任务交给朱高炽。

大家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很震惊,因为北平是朱棣仅有的一座城池,也是朱棣的大本营,北平要是被李景隆给打下来,朱棣前有敌兵,后无退路,基本上就算凉了。

所以北平城很重要,谁来守北平,那更是重中之重。

而让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残疾人来担任这么重要的守城任务,简直可以说是太荒唐了。

但朱棣相信,他的这个儿子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不堪,那么脆弱,守卫北平的任务,交给朱高炽一定没问题。

知子莫若父,朱棣选择相信朱高炽一回。

但相信归相信,守不守得住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景隆亲率大军五十万,把北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开战前夜,朱高炽亲自挂帅,鼓励士兵,安抚城内百姓,给大家做减压和心理疏导工作,这就导致虽然城外有五十万敌军,但城内的气氛仍然很轻松。

史书记载得更为过分:开战前夕,人人欢悦。

意思就是敌军压境,但城内的士兵和百姓们却高兴得不得了。

不仅如此,朱高炽还非常礼贤下士,自己本来身患疾病,行动不便,但却坚持身先士卒,和将士们生活在一起,共同商议退敌之策。

你可以发现,朱高炽并没有古代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人格魅力,例如勇猛、刚强、武艺超群、高大魁伟等等,但却拥有了现代社会中绝大部分的优秀品质,例如善良、博爱、仁慈、宽厚,诸如此类。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人是超越时代的存在。

超越时代,这四个字写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所以他看起来并不应该属于残酷的封建社会中会存在的人,反而更像是一个现代人。

当然,古往今来,拥有这样的品德的人不止朱高炽一个,南宋仁宗赵祯,同样是这样的人。

朱高炽的举措让北平城里的将士和百姓分外团结,李景隆的攻城将士们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城墙。但却始终不能登顶。

一波比一波凶猛的攻势,似乎对北平城造成不了丝毫的伤害。

李景隆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城墙上那个身形肥胖,体态臃肿的年轻人,似乎并没有自己看上去那么简单。

北平城的防御在朱高炽的指挥下异常顽强,大有我与城池共存亡的架势。

没办法,李景隆只好暂时停止进攻,把军事策略从一击必破变成了只围不打。

反正我五十万大军闲着也是闲着,我把北平团团围住,断你的水,断你的粮,我看你投降不投降。

没想到朱高炽不仅不投降,反而趁着夜里李景隆军队没有防备,打开城门,派出游击小分队来袭击李景隆。

这对李景隆来说太痛苦了。

白天围城,不能睡觉。到了晚上,刚要休息,朱高炽就派人来骚扰自己。

自己率兵回击,游击小分队就退回城里。

自己接着睡觉,没睡两分钟,朱高炽又派人来骚扰。

我们的朱高炽同志贯彻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思想,每天晚上搞的李景隆是苦不堪言,非常难受。

打不打的赢先不说,你不让我睡觉,这太损了。

也就是这时,朱棣在前线的作战取得胜利,部队回援北平,朱棣和朱高炽形成了两面夹击李景隆的形势,李景隆首尾难以自顾,只好狼狈逃走。

北平守住了。

有人可能会说,北平城墙高,城防建设得好,守个城问题还是不大的,这并不能算什么傲人的成就。

但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朱高炽率领的守城部队,只有一万人左右,而且还都是老弱残兵。

一万拒敌五十万,这已经不能说是一场胜利的战役,简直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晚年的朱高炽经常回忆起这件事,因为自从自己当了皇帝之后,身体每况愈下,他已经很少有机会亲临战场,参与到军事行动中。

他的父亲朱棣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是旷世雄主。

而他的儿子朱瞻基(明宣宗),同样是一个驰骋沙场的好儿郎。

只有自己,拖着病恹恹的身体,日复一日的困在紫禁城中。

当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远远比带兵打仗要复杂。

永远处理不完的国家大事,永远批复不完的大臣奏折。

这对身体状况极度糟糕的朱高炽来说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但朱哥就是朱哥,他无愧自己“明仁宗”的称号。

登基之后的朱高炽做了一个非常惊世骇俗的决定,那就是停止了郑和下西洋的活动。

在此之前,先皇帝朱棣鼎力支持的郑和下西洋的行动一直被人们所称赞,载满大明丰盈物产的的巨轮航行海上,周游世界,扬天子之威,使各国臣服。

没有比这更伟大的事件了。

但朱高炽却认为,郑和开着船四处溜达,看似荣耀,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能落在实处的作用。

下海的船需要工匠建造,船上的货物都是取之于民。每一次出海远航,都要耗费巨大的经费。

经费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来的。

人们只会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国家脸面,国之尊严,憧憬和向往那些王朝的璀璨时刻。

但朱高炽关心的,却是大明百姓的疾苦。

他明白,发动战争,平定草原,远洋航行,扬我国威,不过是浩浩荡荡的面子工程,一个帝王真正该做的,是落在实处的善待黎民百姓。

兴土木修宫殿,搞战争平四海,有用么?

有用,但是用处不大。

无论多大的成就,都不如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是我一直在阐述的一个理论,

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共诞生了四百多位皇帝,这其中,有文治武功的,有开疆拓土的,有暴虐寡恩的,有荒淫无道的,有聪慧贤明的,各种各样,各不相同。

那这些皇帝里,谁最优秀?谁最伟大?

答案也各不相同,有人说是秦皇汉武,有人说是唐宗宋祖,有人说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但在我看来,他们都还不够格。

皇帝很特殊吗?

并不。

皇帝也是肉体凡胎,也有喜怒哀乐,也食五谷杂粮。

皇帝也是人。

那么我们评价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

是他的能力?是他的成就?是他的背景?还是他的经历?

都不是。

评判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是去验证他的内心,是否善良。

文治武功难免杀兄弑父,文韬武略也难抵血债累累。

一个不善良的人,或者说,一个不善良的皇帝,他就远远谈不上伟大二字。

那明仁宗善良吗?伟大吗?

也未必,

这位皇帝死于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一生朴素,葬礼极为简略,但却也有五位妃子为其殉葬。

所以说,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皇帝,那些所谓的仁君、贤主,不过是人们的空想罢了。

一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二来封建吃人,又何来仁君呢?

标签: 明朝朱高炽简介

更多文章

  •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关于纳兰性德生平事迹资料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说到纳兰性德这个名字,我们都听过,那么对于他的生平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我们都知道他是满清的大词人,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为什么会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词人吧。纳兰性德,字容若,叶赫那拉氏,是满清时期的正黄旗人,父亲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出生在满清贵族,从小吃的好穿的好,生活无忧已经

  • 首辅和丞相哪个大(首辅与宰相是什么关系,哪个权利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首辅和丞相哪个大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为了稳住朱家的宝座,想破了脑袋。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利,使皇权高度集中,也为了防止再出现权臣一家独大的局面,朱元璋下令废掉了丞相制度。从明朝以后,丞相这个官职在历史中彻底消失了。虽然没有了丞相,但丞相该做的事情总要有人做,在这种背景下,内阁制开始发展起来。在开始的时候,内阁只是

  • 乾隆乌拉那拉氏皇后故事(历史上乌拉那拉氏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乌拉那拉氏皇后

    乾隆皇帝在富察皇后死后写了一百多首诗来悼念亡妻,这样的深情让人们以为乾隆皇帝是一个很爱自己妻子的人。但往往现实与想象背道而驰,作为乾隆的第二任妻子乌拉那拉氏皇后不仅生前没得到什么关爱,在死后还被抹去了生活痕迹,不能下葬皇陵,不能设立牌位。要说这乾隆深情是真深情,但绝情起来也是真要命,那为何与富察皇后

  • 千牛卫大将军和刺史哪个大(唐朝千牛卫大将军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千牛卫大将军和刺史哪个大

    很多人都看过梁冠华、张子健主演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尤其是那句“元芳,你怎么看?”更是成为了网络热词。那你知道武则天封李元芳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是什么官职么?为什么李元芳如此自豪?检校千牛卫又是什么意思?首先这肯定是个大将军,那检校千牛卫是什么呢?这得分开来看,检校和千牛卫。 卫是卫兵

  • 聂兴为什么救朱瞻基(大明风华朱瞻基跟聂兴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聂兴为什么救朱瞻基

    朱瞻基,大明王朝的一个宠儿。身为一位皇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比百媚千娇的杨玉环还要得意。就连他的父亲朱高炽,也是借了这个儿子的光,才顺利登基大宝。因为朱高炽的身材实在太差,身体又有一点残疾,如果没有朱瞻基的缘故,朱棣很可能把皇位就传给了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了,毕竟朱高煦身材挺拔,有帝王之相。在朱棣起事

  • 水浒传有几个版本的电视剧(水浒传一共拍了几个版本)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水浒传有几个版本

    水浒就是经典,但凡是经典,就会不断被人翻拍,甚至不断被人改编,因为知名,因为是大IP,所以根本不担心观众不熟悉。对于我们来说,水浒太熟悉了,武松也好,林冲也罢,黑黑的李逵,粗糙的鲁智深,每一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甚至在水浒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快意恩仇,抒发自己内心的在现实中不能抒发的东西。当然,水浒

  • 朱元璋为何杀朱文正(明朝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为何杀朱文正

    说起大都督,很多读者都会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明朝开国功臣里也有一位大都督,他和朱元璋血缘很近,陈友谅攻打南昌时,他以极其弱势的兵力固守八十五日。最终结局却是被朱元璋鞭死,儿子铁柱在明朝开国后被封为郡王,他就是大都督朱文正。说起朱文正之死,首先我们先从他的家庭开始说起。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朱重四

  • 进士一般几品官做起(古代科举中进士能当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进士一般几品官做起

    古人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及第万人知。”但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又岂是十年就够的?今天史话君就跟大家探讨一下明代的学子从读书到中进士一般需要读多少年的书?作为举人群体中的佼佼者,解元在考中进士的年龄上是否也具备一定优势呢? 笔者对所见明代《进士登科录》有中式年龄记载的解元进士进行了全面搜检,共得 3

  • 宋朝宰相一览表及简介(宋代的历代宰相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宰相一览表

    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当了俘虏,这就是靖康之耻。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在临安重建了朝廷,偏安南方,传9帝,享国152年。期间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大臣。一、李纲(1083-1140)常州无锡人,抗金名将,民族英雄。1126年金兵入侵开封团结军民,拼死抵抗。宋高宗继位后,曾被任命为相,可

  • 历史上真实的胡善祥是什么样的人(真有这个人物原型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真实的胡善祥

    《大明风华》中有趣的是,朱高炽还在位时,太子妃胡善祥怀孕,请皇帝赐名。朱高炽竟然说太宗朱棣曾请国师姚广孝为子孙后代排了一个辈字(其实,主要诸王世系不同字辈,皆是太祖朱元璋设计的。他还为子孙名字的第二字偏旁,做了木火土金水轮回的规定)。不幸的是,胡善祥因为出征的皇帝派人回来暖心慰问,狂喜醉酒,被复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