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聂兴为什么救朱瞻基(大明风华朱瞻基跟聂兴什么关系)

聂兴为什么救朱瞻基(大明风华朱瞻基跟聂兴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40 更新时间:2024/1/17 5:34:51

朱瞻基,大明王朝的一个宠儿。身为一位皇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比百媚千娇的杨玉环还要得意。就连他的父亲朱高炽,也是借了这个儿子的光,才顺利登基大宝。

因为朱高炽的身材实在太差,身体又有一点残疾,如果没有朱瞻基的缘故,朱棣很可能把皇位就传给了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了,毕竟朱高煦身材挺拔,有帝王之相。

在朱棣起事之初,就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在军中也有极高的威望。不过,因为有朱瞻基的存在,朱棣喜欢的不行,最终还是为了朱瞻基,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炽。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正是演绎了这一段历史内容,不过在剧中,还是有一些内容与真实历史有所不同。

例如朱瞻在剧中基陪同朱棣亲征蒙古时,曾在战场中被人施救,这个人正是靖难遗孤聂兴,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真的有人救了朱瞻基一条命吗?

备受宠爱的朱瞻基

朱棣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了自己的老爹朱元璋,父子俩在梦中相见,朱元璋赐给他一个大圭,大圭是古代皇帝所执的玉质手板,它代表的可是无上的权利。

如今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了他,朱棣非常高兴,这证明朱棣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也证明朱元璋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权力传承,这让朱棣下定了决心,他要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而不是坐以待毙。

就在他接过大圭的时候,朱元璋开口说话了,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说完这句话,还没等朱棣开口询问时,梦就醒来了。

朱棣品味了一下刚才的梦境,觉得这是吉祥的征兆,唯一不解的便是朱元璋最后说的那句"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就在朱棣犯嘀咕的时候,朱瞻基降生的消息传来,朱棣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笑逐颜开,他心里明白,或许这位小孙子就是老爹口中的"传世之孙"。

于是,朱棣匆匆忙忙去看望自己刚出世的小孙子,并且极为欢喜,因为这个小孙子和自己特别像,这一幕增子添孙的画面。

再加上朱棣昨夜的梦境,让朱棣对这个小孙子朱瞻基异常喜爱,甚至当场高兴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这和我的梦境太符合了,此乃大明朝之福也",听了这一句,在场的人都一愣,明白了朱棣决心。

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朱棣最终也确实举起了反对朱允炆的大旗,最终将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史称靖难之役。在《大明风华》剧中的靖难遗孤,指的就是在这场靖难之役中丧生的朱允炆方面官员的子女。

朱瞻基去军中意义深远

朱棣登基之后,带着朱瞻基进京了,在永乐九年就封了朱瞻基为皇太孙,从那以后,朱棣时刻把自己的这个小孙子带在身边,喜欢的比当初更甚。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依然多次御驾亲征,每次都带着他的这位皇太孙。为什么呀?当然是为了历练这位皇太孙,为了他将来能够接班,进行提前培养啊。

这一点从朱棣经常命令学士胡广等人随军教朱瞻基读书就能看出来,这朱瞻基虽然是随军出征,但是文也没落下,武更是不用说。

朱棣帮助朱瞻基在学习的同时,在军中也要树立微信,因为朱棣比谁都清楚,这皇帝想要坐稳,还得是在军中下足功夫才行。

"自是,巡幸征討皆從。嘗命學士胡廣等即軍中為太孫講論經史。"

朱棣虽然带着朱瞻基出征,但是绝对不会让他如《大明风华》剧中那样,孤军深入,犯生死之险。

因为朱瞻基是皇储,未来大明的接班人,是朱元璋口中的"传世之孙",他怎么可能会被朱棣当前锋使用呢,也就自然不可能出现靖难遗孤救朱瞻基这样的剧情了。

其实,《大明风华》剧中"靖难遗孤"的角色,都是编剧不着边际的臆想。

当年靖难之役中拥护建文帝的旧臣们,所谓的"靖难遗孤"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世世子孙勒令为娼"。

他们被贬入贱籍,不能读书,不能科举,甚至不能与良民通婚,入宫为后为妃,入军刺杀皇太孙,这样的事件简直不着天际。

更多文章

  • 水浒传有几个版本的电视剧(水浒传一共拍了几个版本)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水浒传有几个版本

    水浒就是经典,但凡是经典,就会不断被人翻拍,甚至不断被人改编,因为知名,因为是大IP,所以根本不担心观众不熟悉。对于我们来说,水浒太熟悉了,武松也好,林冲也罢,黑黑的李逵,粗糙的鲁智深,每一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甚至在水浒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快意恩仇,抒发自己内心的在现实中不能抒发的东西。当然,水浒

  • 朱元璋为何杀朱文正(明朝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为何杀朱文正

    说起大都督,很多读者都会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明朝开国功臣里也有一位大都督,他和朱元璋血缘很近,陈友谅攻打南昌时,他以极其弱势的兵力固守八十五日。最终结局却是被朱元璋鞭死,儿子铁柱在明朝开国后被封为郡王,他就是大都督朱文正。说起朱文正之死,首先我们先从他的家庭开始说起。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朱重四

  • 进士一般几品官做起(古代科举中进士能当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进士一般几品官做起

    古人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及第万人知。”但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又岂是十年就够的?今天史话君就跟大家探讨一下明代的学子从读书到中进士一般需要读多少年的书?作为举人群体中的佼佼者,解元在考中进士的年龄上是否也具备一定优势呢? 笔者对所见明代《进士登科录》有中式年龄记载的解元进士进行了全面搜检,共得 3

  • 宋朝宰相一览表及简介(宋代的历代宰相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宰相一览表

    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当了俘虏,这就是靖康之耻。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在临安重建了朝廷,偏安南方,传9帝,享国152年。期间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大臣。一、李纲(1083-1140)常州无锡人,抗金名将,民族英雄。1126年金兵入侵开封团结军民,拼死抵抗。宋高宗继位后,曾被任命为相,可

  • 历史上真实的胡善祥是什么样的人(真有这个人物原型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真实的胡善祥

    《大明风华》中有趣的是,朱高炽还在位时,太子妃胡善祥怀孕,请皇帝赐名。朱高炽竟然说太宗朱棣曾请国师姚广孝为子孙后代排了一个辈字(其实,主要诸王世系不同字辈,皆是太祖朱元璋设计的。他还为子孙名字的第二字偏旁,做了木火土金水轮回的规定)。不幸的是,胡善祥因为出征的皇帝派人回来暖心慰问,狂喜醉酒,被复仇的

  • 古希腊神话潘多拉魔盒的故事梗概(简短介绍出自哪本书)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潘多拉魔盒的故事

    好奇心是一剂良药,也是一种致命的毒药。被世人熟知的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厄运就会接踵而至,果真如此吗?几千年前的世界还是孩子们的天下,大家没有父母,没有危险,无忧无虑……日子过得十分安逸,不用学习,不用劳动,整天游戏玩闹,饿了就采摘鲜花野果填饱肚子。一天,一个名叫厄庇墨特斯的男孩身边送来了一个叫潘多

  • 包拯有两个不敢铡的人(一个是柴文意,另外一个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包拯有两个不敢铡的人

    连包拯都不敢铡的柴文意,背景到底有多强?历史上宋朝也没人敢惹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是封建社会,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上,诞生了很多的王朝,而一个王朝之所以会覆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皇帝荒淫无道,贪图享乐,而手下的臣子也毫无作为,跟着皇帝胡作非为,欺压百姓。俗话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对于一个王朝的

  • 朱瞻基做了几年皇帝(大明风华朱瞻基当了多少年皇上)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瞻基做了几年皇帝

    永乐大帝朱棣与千古大才子解缙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当聊到他的孙子朱瞻基,解缙笑呵呵的只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朱棣听罢,龙颜大悦,形色稍是得意,他确确实实非常钟爱这个孙子,自幼聪慧,天赋异禀,颇有帝王之家的不凡风范。朱瞻基,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二十六岁登基,三十六岁逝世,在位十年间,国泰民安,河清海晏,

  • 最早节度使什么时候设立(藩镇和节度使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节度使什么时候设立

    跟大多数王朝不同,唐朝是一个崇尚开疆拓土的朝代。在唐太宗时期,这一点尤为明显。天下刚刚安定不久,唐朝却没有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而是直接投入到对战争中。唐太宗坚信,出动出击,才是最好的防御。唐朝当时拥有一支不逊色于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在草原戈壁中发起奔袭。所以,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都取得不错的成果。这也

  • 古代节度使是几品官(唐朝节度使是什么级别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节度使是几品官

    当时的节度使还不仅仅是边军统帅而已。在唐廷授权下,诸节度使不仅掌握着数以万计的精兵猛将。。而且一般还兼任驻地的都督、刺史,乃至所在道的采访处置使,以及驻地屯田与水陆转运使等职,从而逐步集军区的军、政、财权于一身,威权日重。此外,安禄山深知军马与战争的意义,于是“又请为闲厩、陇右群牧等都使”,将“上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