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晋灭亡的原因是王谢不和(东晋王谢两家为什么衰落)

东晋灭亡的原因是王谢不和(东晋王谢两家为什么衰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758 更新时间:2024/1/4 17:52:04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两句诗让我们依稀看到东晋王谢家族冠盖簪缨的盛况,而诗中的“王”正是东晋权臣王敦所在的琅琊王氏。

王敦作为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在东晋帝国的权力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其后来能够接连发动两次叛乱的根基。

然而这两次叛乱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第一次成功将晋元帝幽禁,第二次却兵败身死,继而遭到剖棺戮尸。那么造成王敦两次兵变成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国后期,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曹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灭孙吴,中华大地迎来了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短暂统一。

然而不久之后,因为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八王之乱”爆发,西晋元气大伤。

再加上魏晋两朝采取的不合理的民族政策,直接造成此后五胡乱华的局面,西晋于“永嘉之变”后灭亡。

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门阀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由于此时司马皇族完全依靠门阀士族才得以保全性命,所以这一时期形成了典型的皇帝与士族共分天下的局面,所谓“王与马共天下”正是由此而来。

尽管琅琊王氏扶植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登基为帝,双方表面看来亲密无间,但实际上却是各取所需,尤其在外部威胁消除之后,内部的权力争夺更为激烈。

司马睿的皇位坐稳不久,就试图敲打王氏并收回失去的权力,因此他用寒门刘隗、刁协之类以打击王氏士族、重振君权。可惜的是王敦重权在握,同样不愿意束手就擒。

图-西晋灭亡后,东晋定都建康(南京)

在这种情况下,王敦以清君侧之名兴兵逼宫,囚禁皇帝,王敦之权柄较以前更重了。也许是利令智昏,首叛成功的王敦开始得陇望蜀,首次叛乱还未过去多久,王敦的第二次叛乱便提上日程。

公元324年,王敦再次起兵作乱,进攻晋都建康,而这次他的好运气用光了,很快王敦之乱便被平息,其本人则在病死军中之后又被开棺戮尸。

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王敦的两次叛乱都与门阀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成功与失败事实上都取决于士族们的态度。

图-洛阳俯瞰

两汉时期,朝廷主要通过察举、征辟任命官员,士人为了利禄,不惜谄媚贿赂,而大官僚们更是与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到了东汉后期,开始出现一些世代公卿的家族,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等等。

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将出身门第作为辨别人才优劣的依据;司马懿专政后,任用世家豪门为各地中正,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

久而久之,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为世族地主控制权力的工具,这种情况演变到东晋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足见门阀士族的影响。

王敦首次叛乱以清君侧为名,排斥寒门、打击皇权,这符合门阀士族的利益,因此各家对于王敦的犯上之举都睁只眼闭只眼,全程默默配合。

结果就是王敦的这次作乱非常容易,一路上几乎畅通无阻就打进了建康。至于第二次叛乱则完全是因为王敦起了篡逆之心,而大家之所以不再支持王敦,倒并不是因为士族们忠于司马氏。

而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软弱的东晋皇室,强势的王氏政权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这样的前提下,王敦第二次谋反的前途可想而知,甚至就连他的堂弟王导都不看好,继而与其划清界限,甚至率师平叛。

更多文章

  • 志当存高远什么意思(这个座右铭出自哪里,指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志当存高远什么意思

    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有句名言:志当存高远。是指人应该有高远的志向。正所谓:站得高,望得远。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宽,他的格局就有多大。远大的志向从立志开始,生活不能没有目标,人生不能没有方向,“立志”就是给人生一个目标、一个方向,然后通过他的努力驶向这个目标。那立志怎么才算高远呢?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

  • 湘军的创立者是晚清哪位重臣(中国近代史上创办湘军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湘军的创立者是晚清哪位重臣

    1853年,在湖南老家为母亲守丧的曾国藩,奉咸丰皇帝的命令办理团练。曾国藩招募了一批来自湘乡等地的农民子弟,组建成为地方团练——湘军。一年后的1854年2月,曾国藩率领湘军挥师东进,与太平军作战。此后几十年,湘军成为晚清一支不容忽视的武装力量,不但平定了太平天国,还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收复新疆之役、中法

  • 赵匡胤赵光义李煜cp(赵匡胤被赵光义逼宫来找李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赵光义李煜cp

    人最想拥有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探究人性深处的哲学问题!有人说是权力,有人说是财宝,有人说是美色,也有人说是真性!其实都有道理。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拥有滔天权势,可以让天下人禁声不语,可以让治下人集体服从,却不能让一个女子真心代己!配图-1这个人就是宋太宗赵光义。有人会说,宋朝不是幸福感最强的一

  • 南唐统一南方会怎么样(历史上南唐有机会统一天下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唐统一南方会怎么样

    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是唐朝到宋朝之间的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自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上开始进入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直至公元979年,北宋平灭北汉,才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结束了长达72年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在这72年的乱世之中,北方、中原和南方大地上政权繁多,枭雄辈出,大小势力连年割据混战,

  • 南唐灭亡的主要原因及教训(南唐灭亡的具体时间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唐灭亡的主要原因

    北宋建立之后不久,南唐便开始对北宋称臣,态度很好。但是北宋还是不久之后,就大军进发,灭亡了南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说谁不想大一统,但是问题是南唐旁边的吴越,却是在北宋成立后很长时间后,吴越主动献土纳贡归属于北宋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北宋必须一定要迅速拿下南唐呢?

  • 虞美人李煜被宋被毒死(为什么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虞美人李煜被宋被毒死

    南唐灭亡被宋太宗赵光义灭亡后,后主李煜被囚禁在北宋都城汴京(现河南开封),自此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活。囚禁中的李煜像是被关在笼中的鸟儿,虽然锦衣玉食,却完全失去了自由。李煜整日无所事事,空虚寂寞,回忆往昔时更是万箭穿心。因此他不得不借助醉酒使自己沉睡,醒来的时候还是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李煜剧照在亡国苟

  • 妙玉的身世和结局(红楼梦中妙玉身世来历与背景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妙玉的身世和结局

    妙玉的真实身份到底是啥?茗烟看到的瘟神爷,青脸红发,细思极恐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妙玉排在第6位,比荣国府赫赫扬扬的王熙凤还靠前,但她的身份却是和贾宝玉和贾家没有任何亲眷关系的外人。妙玉到底是啥身份?她是王夫人从外面请来的尼姑,却知道贾母喜欢喝老君眉,不喝六安茶;她是俯就来大观园的女子,却有贾家都没有的

  • 历史上的南唐是被谁灭亡的(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唐是被谁灭亡的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当时依然小国林立,割据政权不少。因此,宋太祖把统一大业当成了头等大事,调兵遣将,各个击破,963年,平荆南、灭湖南,965年,收后蜀,971年,克南汉,975年,灭南唐。当然,赵匡胤灭各国,进兵时有的借着些理由,如荆南、湖南,那是张文表叛乱引起。有的却什么理由都没有,如南唐。

  • 柴荣对赵匡胤那么好还要他的江山(赵匡胤与柴荣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柴荣对赵匡胤那么好还要他的江山

    后周世宗柴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生致力于统一天下,是五代时期难得的明君。不过也正是由于柴荣太过于劳心费力,他在39岁时就英年早逝,留下了7岁的小儿子柴宗训继承皇位。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代周建宋,成就了新的王朝。(柴荣)那么,柴荣作为一代明君,难道就没有意识到有人会篡位吗?

  • 宋为什么能灭南唐(南唐实力很强为何被北宋轻松灭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为什么能灭南唐

    文学作品里,打仗、打成了名将传奇,战争、战成了军师对决,于是,想当然的认为英雄主义所向披靡、战略战术无往不破。但,真实的战争则是彻底的实力对决。在实力碾压之下,名将传奇和军师对决只是胜利一方的点缀物,而英雄主义和战略战术只是战胜效率的加速度。宋灭南唐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渡江战役。前两场分别是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