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汉什么时候被灭的(三国时蜀汉最后被谁所灭)

蜀汉什么时候被灭的(三国时蜀汉最后被谁所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4/1/24 7:25:54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三国志》)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陷江油、战绵竹,到达成都城下,准备劝降刘禅。

后主刘禅在投降派谯周的劝谏下,拍板决定,派出张飞次子张绍,拿着降书顺表,向邓艾请降。邓艾欣然接受,大军开进成都,蜀汉正式宣告“破产”。

从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到公元263年蜀汉“破产”,一共29年,其中有什么原因呢?诸葛亮的得意门生姜维心知肚明,主要有以下原因。

公元234年—253年,两个贤臣时期:诸葛亮去世时,向后主刘禅举荐了蒋琬费祎两个贤臣。

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势如破竹,将司马懿死死压制在渭水北岸,如缩头乌龟一样,不敢出战。

可是由于诸葛亮“事必躬亲”,凡是二十军棍以上的事情,都得经过他的手。

积劳成疾之下,诸葛亮病倒了,不久听闻东吴孙权退兵,他的病加重了。远在成都的刘禅得知“相父”诸葛亮病重后,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到军前慰问,同时询问诸葛亮身后之事。

诸葛亮对李福说道:“首先感谢皇帝对我的关爱,感到非常荣幸。至于我死之后,我觉得蒋琬适合丞相之职。”

李福又问道:“再请问蒋琬之后,谁还可承担重任?”诸葛亮又推荐了一个人,他就是费祎。

李福还不满足,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表示他也不知道了,爱谁谁吧。

在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确实重用了蒋琬和费祎两人。

蒋琬被封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这时的蒋琬,就是蜀汉的二把手了,相当于当年的丞相诸葛亮了。

延熙六年(243年),蒋琬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好,于是提拔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后领益州刺史。

蒋琬和费祎正是按照诸葛亮设计的轨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他们两人掌权,鉴于诸葛亮多年北伐,劳民伤财,劳而无功,而他们两位的军事才能和诸葛亮相比,差得太远了,于是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策略。

姜维当时是蜀汉的中坚力量,有为青年干将。

蒋琬和费祎虽然不支持北伐,和丞相诸葛亮的策略相违背,姜维也知道原因,在这两人手下当差,服服帖帖,并没有狂妄自大。

姜维知道丞相诸葛亮选取的两个接班人,都是贤臣,在诸葛亮死后,撑起了蜀汉的一片天。此时,姜维每次北伐, 军队都不过万,只是对曹魏边境骚扰而已。

公元253年—263年,姜维独揽大权时期:费祎被刺杀后,姜维“以攻代守”,为蜀汉延续了寿命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朔日,在一年一度的岁首宴席上,蜀汉大将军费祎被魏魏降人郭修刺杀身亡。此后,姜维才真正掌握了蜀汉大权。

他在掌权之后,将战争规模升级,由原来的不足万人,变成数万,甚至十万军队。如费祎刚刚去世,姜维就开始了征战。

(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三国志))

说实话,蜀汉经过近20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早已恢复过来了。此时的蜀汉兵精粮足,可以北伐,和强大的曹魏一较高下了。

姜维也是一个不世出的名将,三国后期数一数二的名将。对于诸葛亮为啥明知道灭不了曹魏,却三番五次伐魏,五出祁山,他心知肚明。

诸葛亮之所以五次伐魏,是“以攻代守”,采用积极的进攻,压制曹魏,削弱曹魏的有生力量。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这种积极防御是行之有效的,使强大的曹魏自顾不暇,顾不上攻打蜀汉。

现在,姜维也是采用诸葛亮的“以攻代守”策略,多次北伐。有人统计,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一共十一次伐魏,比诸葛亮的五出祁山多了六次。

姜维的这么多次北伐,也不是毫无战绩的。他胜多负少,多次大败曹魏,削弱了曹魏的国力,巩固了蜀汉的防线。

如第七次北伐,公元254年姜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第八次北伐,公元255年姜维和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这都是姜维北伐的大胜。

如果没有姜维的多次伐魏,蜀汉不一定能够坚持十几年。因为只要蜀汉停止伐魏,曹魏可以从容分兵派将,派出几十万大军,发动灭蜀之战。

事实也正是如姜维所料,他最后一次北伐是公元262年,被老对手邓艾所破,遭到惨败,不敢回成都,退守沓中屯田。

又过了一年,曹魏缓过劲,司马昭派出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以摧拉枯朽之势,夺取汉中。

此后,姜维陷入被动,退守剑阁,和钟会对峙。而邓艾另辟蹊径,偷渡阴平,灭了蜀汉。

结语

在蜀汉“灵魂人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之所以能够坚守29年,才“破产”,主要就是有以上两个真实原因。

对于这两个真实原因,姜维心知肚明,他也是非常赞成的。

公元234年—253年,两个贤臣蒋琬、费祎掌权时期,姜维一直老老实实,偶尔带领偏师伐魏,发动局部战争,骚扰曹魏边境,并没有发动大战。

此时,“和平”是总基调,蜀汉在积蓄力量,休养生息阶段。

公元234年—253年,贤臣费祎死后,姜维逐渐成长为大将军,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大规模北伐。他这么做的目的,和当年诸葛亮五出祁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都是“以攻代守”,不求一下灭了曹魏,只是为了扰乱曹魏,伺机夺取陇右,增强蜀汉国力。

更多文章

  • 虞姬和刘邦发生过多少次关系(历史上刘邦喜欢过虞姬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虞姬和刘邦发生过多少次关系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刘邦和虞姬的事情,是什么事情估计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刘邦在彭城的时候不是被刘邦掳走了嘛。很多人就说了,这个刘邦应该是把虞姬给侮辱了的,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又有什么样的历史依据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地分析分析。先给出观点吧,囧囧觉得这个刘邦没有侮辱过虞姬,我们可以从史料和当时的具

  • 隋朝16位皇帝列表大全(隋朝历代帝王顺序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隋朝16位皇帝列表

    隋朝虽然享国一共37年,但是他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更是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又一大盛世“隋唐盛世”。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隋朝二世而亡,其实隋朝一共有过四世五位皇帝。一、隋文帝杨坚,庙号高祖,在位24年。杨坚是北周大司空,隋国公杨忠之子。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称帝,8年后派其子晋王杨广重兵

  • 晋朝灭亡后司马家结局(晋朝灭亡后进入了哪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朝灭亡后

    刘宋小皇帝刘准在被杀前曾哀嚎到:“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其场面之凄惨,令见者无不动容。其实,每当帝国大厦崩塌时,不仅亡国君的性命难保,王子皇孙、妃嫔公主们的下场亦是如此,他们或被杀,或受辱,或流离漂泊,鲜有平安无事、安享余生者。那么,作为晋朝的末代皇后,恭思皇后褚灵媛都有哪些悲惨经历?她最终的结

  • 曹魏大将排名和字号(魏国曹操手下大将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曹魏大将排名

    209年,张辽攻破陈兰,得假节。215年,【孙权攻魏】张辽大破孙权、徐盛、凌统,吴将陈武战死。218年,曹休击退张飞、马超,蜀将吴兰、雷铜战死。226年,【孙权攻魏】文聘大破孙权。228年,【诸葛亮攻魏】张郃击破马谡。228年,【诸葛亮攻魏】郝昭抵御诸葛亮。234年,【诸葛亮攻魏】郭淮于北原拒诸葛亮

  • 正史三国十大谋士排名(三国真正历史上最著名的谋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正史三国十大谋士

    三国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总的来说,这些人分为谋士和武将。无论是魏蜀吴三国中的那一个,都是拥有属于自己的谋士和武将的,这些谋士和武将为主公建功立业。这一点毋庸置疑。谋士对一个主公来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无论是哪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有谋士进行辅佐的。那么三国时

  • 曹家为什么忌惮司马懿(司马懿为什么夺了曹家的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家为什么忌惮司马懿

    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创者曹操曾看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也曾亲口说出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可见他是知道司马懿是个不安分的人,而曹操关于司马懿的评价,曹丕和曹叡这两位魏国皇帝也肯定知道,可为何这祖孙三代都没有想着去杀掉司马懿?明知道这个人是危险分子,却高举轻放,司马懿在曹魏时最大的惩罚

  • 现在日历是谁推算出来的(目前我国的日历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日历是谁推算出来的

    我国历史上的日历,也称为历法,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农牧业时期就有了。无法考证第一部历法出自何人之手、源自何时何地。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古代历法有一百多种,比如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等等。不同时期的日历是由不同时期的人发明的。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具体情况。从日历的名称,我们不难看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

  • 陈氏辈分排名口诀汇总(陈氏家谱辈分排名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氏辈分排名口诀

    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汇总,你是哪里的,还能找到你的族谱吗?现在整理了一份是按省份分类的这样大家比较好找到自己的字辈,如果存在没有统计到的可以在评论区里写上。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把全国的都汇总起来。我相信全国的远远不止我统计的这些,有很多也只是一部分,需要大家的补充。如果写错了的也欢迎纠错。补充的请带

  • 司马懿为什么杀司马昭(司马昭背叛司马懿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为什么杀司马昭

    关于司马昭被处决的事件,正史中并未记载,仅仅只是《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剧中上演的一幕。讲述司马懿、司马昭父子反目,司马懿心中萌生杀意,在帐内埋伏刀斧手,召司马昭前来训话、痛斥其大肆杀戮的恶行。愤怒中司马懿砸了杯子,杀手没冲进来,反倒是长子司马师屏退左右力保司马昭。面对司马懿的质问,司马昭偷偷告诉

  • 曹爽被诛三族为什么有7000人(司马懿诛灭曹爽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爽被诛三族为什么有7000人

    东汉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绍、马超等人,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广招贤士。经过一番努力,司马懿被曹操招到了账下。众所周知,司马懿以隐忍著称。曹操在世时,司马懿以退为进,谨慎小心。公元213年,汉献帝刘协册封曹操为魏公,于邺城建立魏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