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杜预为什么能进文庙和武庙(同时入选文庙武庙的人是谁)

杜预为什么能进文庙和武庙(同时入选文庙武庙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48 更新时间:2023/12/24 4:51:47

在明成祖朱棣把诸葛亮请进文庙之前,杜预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牛人。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诏令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其中就包括杜预。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包括“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

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杜预。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杜预亦位列其中。

配享文庙和武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儒者和武者的最高荣誉。这个杜预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同时进入文武庙?

无所不有的“杜武库”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京兆杜氏,历史上鼎鼎大名,出过许多大人物,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杜牧就是杜预的后人。

杜预虽然起点很高,但他不是那种不学无术,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

他从小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对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和工程等学科都有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在曹魏期间,因为老爸站错队的关系,杜预一直得不到重用。司马昭上台执政后,杜预开始发光发热,不仅恢复了丰乐亭侯的爵位,还娶了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成为司马氏控股集团中的杰出成员之一。

杜预博学多通,人送绰号“杜武库”,说他就像武器库一样,无所不有。这并非是夸大之语,他确确实实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史书上都有明确的记载。

一是修订《晋律》。杜预受命参与《晋律》的修订,首次把律(刑法制度)、令(规章制度)明确区分开来,为了让老百姓更容易理解。

他还对旧律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进行剪裁,并做了大量的注解。后世称赞《晋律》“实曰轻平,称为简易”。

二是内政经济。杜预担任了七年的度支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掌管政府的经济财政事宜。

在任上,杜预就内政和国防问题,向晋武帝提出了兴建常平仓、平稳粮价、管理盐运、制定赋税以及边防建置等五十余条“内以利国,外以救边”之策,均被朝廷所采纳。

三是关注民生。杜预关心民间疾苦,注重农业救灾。在西晋发生灾害期间,曾多次上书陈述救灾计划。他对灾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救灾办法。

他的上疏被收在《晋书•食货志》中,成为后人研究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文献材料。

四是修正历法。杜预精通天文历法,他发现当时通行的历法不合晷度,经过计算,纠正了其中的差舛,修订出《二元乾度历》,取代时历,通行于世。

五是科技发明。发明了“人排新器”,提高了农田水利灌溉效率,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凭借古籍的记载,复制出久已失传的周庙欹器。

六是工程建设。力排众议,主持修建了富平津黄河大桥,世称“河桥”,解决了洛阳的交通问题。在建桥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他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晋书》对此的评价是:“(杜)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

身手糟糕的“名将”

杜预不是那种纯粹意义上的武将,武力值几乎为零。他“身不跨马,射不穿札”,骑不了马,也射不好箭,这种身手连个小兵都不如。

但他“明于筹略,善于规划”,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朝廷每次召开重大军事会议,都要叫他参与。

杜预担任秦州刺史期间,鲜卑人起兵造反,朝廷屡次镇压不得,杜预根据敌我形势,提出了“五不可,四不须”的战略,但是被当时的上司石鉴诬为畏敌,差点丢掉性命,最后事实证明了他的正确性。

最能展示杜预卓越的军事才能,是在西晋灭吴这场举世瞩目的统一全国的大战。杜预虽然只是西线指挥,但他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接替羊祜主持荆州前线,为灭吴战争做前期准备。他先是奇袭西陵,大败东吴名将张政,后又利用吴主孙皓的多疑,设计换掉张政,为进攻东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是三度上书劝说平吴。杜预向晋武帝详细剖析战争形势,认为此时攻吴十拿九稳,乃“万安之举”,如果拖延下去则事半功倍。

在他反复劝说下,优柔寡断的司马炎才下定了决心。事实上,战争的走向也确实如他所料,在晋军的多路攻击下,孙吴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三是在西线中,他一路势如破竹,夺江陵,占荆州,活捉吴军都督孙歆,顺利完成既定战略目标。为王濬水师顺流直下,直击建邺扫清了障碍。

“势如破竹”这个成语正是出自于当时杜预的一句话:“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

四是不争功,不拖后腿。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外,他还挥师东进,积极配合其他各路晋军攻打孙吴的都城建邺。杜预心胸宽阔,顾全大局。

他给予王濬水师于最大限度的支持,让他得以直下建邺,俘获吴主孙皓,建立了旷世之功。杜预的品德和长江下游的王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是分兵南下,攻占了交州、广州地区,也就是现在广西、广东一带,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

杜预不擅武力,但他知彼知己,善于同敌人斗智,常常给敌人以致命打击。士兵跟着他打仗,直呼大爽,称赞他“以计伐战一当万”。

整个灭吴一役,杜预功勋卓著,共斩杀、俘虏孙吴都督、监军一类的高级官吏十四人,牙门、郡守一类的中级官吏多达一百二十人。

所以,当时的吴人最恨杜预,杜预有大脖子病,吴人就给狗脖子上戴个水瓢,看见长包的树,写上“杜预颈”,然后砍掉,借以发泄对杜预的仇恨。

战争结束后,杜预继续镇守襄阳。他反对天下安定了就要废弃军备的观点,在任职期间,始终没有放松部队的训练,把军队防卫的重心转移到维护地区的安定方面。

同时还兴建了一些水利工程。在整修前代河渠的基础上,引滍水、淯水两江之水入田,使一万余顷农田受益。

还开凿了从扬口到巴陵的运河一万余里,使夏水和沅、湘两水直接沟通,既解决了长江的排洪问题,又改善了荆州南北间的漕运。

杜预的政绩,受到了当地人民的赞扬,百姓称他为“杜父”,并歌颂说:“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诗圣杜甫的偶像

诗圣杜甫对杜预这个先祖非常佩服,把他作为自己一生的偶像。尤其杜预常说的:“德不可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也。”一直是鼓舞杜甫积极追求仕进的力量之一。

杜预特别喜欢读《左传》,自称有《左传》癖。立功之后,他开始专心著述,一生所作颇丰。

他所撰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对后世《左传》研究颇有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杜预还曾撰《善文》50卷,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个散文选本。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杜预的书保留到唐世,还有《春秋左氏传音》三卷,《春秋左氏传评》二卷,《春秋释例》十五卷,《律本》二十卷,《杂律》七卷,《丧服要集》二卷,《女记》十卷以及他的文集十八卷。另有《春秋长历》等。

历史上,文武双全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既能“立功”,又能“立言”的人不多,所以他也成为第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牛人,连诸葛亮都得屈居其后。

左手灭孙吴,右手注《春秋》,杜预堪称为一代奇才!

正如房玄龄在《晋书》中所说:“振长策而攻取,兼儒风而转战。孔门称四,则仰止其三;《春秋》有五,而独擅其一,不其优欤!”

更多文章

  • 50岁生日叫什么寿(多少岁过生日才称为大寿)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50岁生日叫什么寿

    过去农村一些俗语,没有什么孤僻字,也没有之乎者也,浅显易懂,都是平时人们的口头语言。一些俗语加入了数字后,因时代不同,语境不也不同了,过去农村人能听懂,现在的人要完全弄懂,就有一定的难度,有的人甚至会猜谜语一样。“人生活过六十春,两大喜事五大生”这条农村俗语就是这种类型的俗语。“六十春”不难懂,旧时

  • 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并说明理由(东汉王朝衰败的直接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公元25年,赤眉军拥立汉朝后裔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刘秀在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即位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自此,中国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出现了,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历史上东汉的存在感一直很弱,人们总是说东汉是西汉的延续,又或者说东汉是三国的前戏,原

  • 十六国最后被谁统一了(五胡十六国是谁结束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六国最后被谁统一了

    五胡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西晋统一的局面被打破,不少北方士族选择衣冠南渡,在南方建立了东晋王朝。至于北方,则先后建立了20多个割据政权。这些割据政权,主要由5大胡人体系组成,他们分别是:匈奴、羌族、鲜卑、氐族、羯族。这里面最活跃的,应该就是鲜卑了。因为鲜卑内部,还分为慕容氏、拓跋氏、段氏、宇文氏等各

  • 历史上令妃死后很惨(历史上令妃的真正死因有多惨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令妃死后很惨

    乾隆宠爱令妃这不光在历史中有记载,就算是后世的我们在电视剧中也常可以看到关于乾隆和令妃恩爱的镜头。令妃的出身虽然不高,但是实打实的得到了乾隆的爱。包括令妃死后,乾隆也依旧为令妃作诗数首。乾隆在《令懿皇贵妃挽诗》中就曾经对去世的令妃表示过深深的怀念''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帏度念谆。''足以见得乾隆确

  • 有没有梁朝这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的梁朝是哪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有没有梁朝这个朝代

    萧衍,他是开国皇帝,也是灭国之君。萧衍是少年英才,小时候非常的聪明,出生在464年,南北时期梁朝的创建者。在位年限是502年-549年,出身是兰陵萧氏,是西汉时期相国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梁朝因为他而创立,也因为他灭亡。萧衍一生中三次造反,其中四次出家,但最终都还俗,非常喜爱下棋。在面对女儿和兄弟要联

  • 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区别(嫡出和庶出地位区别为什么那么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嫡出和庶出的区别

    贾代儒是宁国公贾演的亲儿子,他与贾代化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所不同地是贾代化是贾演的嫡长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而贾代儒只是小妾或丫鬟生的庶子,正是这样的不同,决定了贾代儒与贾代化天壤之别的命运。贾代儒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生的三大不幸他都遇到了。晚年守着个孙子贾瑞过日子,可这贾瑞是个不争

  • 北齐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历史上北齐是什么民族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齐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东魏权臣高欢死后,高欢次子高洋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北齐共经九帝,享国二十八年。公元577年亡于北周。 北齐的国号本是“齐”,起源于高洋的爵位名。高洋所建的北齐,原来是属于齐地,代魏称帝后,便以“齐”作为国号。又因为

  • 荆州不失去蜀国能赢吗(如果蜀国不失荆州会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荆州不失去蜀国能赢吗

    截止到关羽水淹七军,蜀汉国势到达顶峰。汉中,刘备军事集团取得了辉煌战果,曹操损失惨重,痛失大将夏侯渊。襄樊之地,襄阳和樊城依旧被围困,前来救援的于禁被大洪水冲垮,于禁投降。关羽围点打援、水淹七军,曹老板身心俱疲,一度产生了迁都的想法。东吴还在苟,丢失的荆州仍未回归,孙权搭上自己亲妹妹都没能弄回来。但

  • 三星堆到底是什么文明(三星堆文明与华夏文明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三星堆到底是什么文明

    近来,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不断有重大发现,黄金面具、青铜神树、太阳轮形器,一个个文物重器惊艳亮相。在国人一片惊呼声中,我们突然听到异样声音。有人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从天外飞来的西方文明或外星文明。言下之意,这样超前发展的古文明,古代中国配有吗?发出这种声音的人,显然没

  • 最后一个汉族王朝陈朝(历史上陈朝是最后的汉人江山)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最后一个汉族王朝陈朝

    越南将军武元甲是越南的著名人物,也是闻名中国的越南人。武元甲也对中国友好,不过武元甲对于历史上抵抗过北方的越南历史人物评价都很高,如在陈朝兴道王陈兴道逝世700周年。武元甲以越南杰出民族英雄兴道王陈兴道为题,高度评价这位曾经带来越南陈朝士兵抵抗蒙古入侵的所谓越南民族英雄。 十三世纪下半叶,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