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贝勒爷是什么身份(在古代贝勒爷的地位有多高)

清朝贝勒爷是什么身份(在古代贝勒爷的地位有多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32 更新时间:2023/12/10 9:59:19

在清朝被封为“贝勒”的都是些什么人?贝勒爷的地位又是怎样的?

得嘞!仰着首,一手提着鸟笼子,一手拿着扇子,走街串巷,遇到俏美人,还吹一下口哨。

画面感出来了吧,清朝就有这样一类人,整天喝茶听戏,无所事事,只等着人请安时,叫上一句贝勒爷。

一开始贝勒并不是代表爵位,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贝勒这一称号最早用于努尔哈赤之六祖称为“宁古塔贝勒”,其后努尔哈赤称为“淑勒贝勒”,他的弟弟、儿子也分别冠以贝勒称呼。

贝勒是对首领的一种尊贵称呼,在当时,凡是女真、蒙古各部落的首领都被称为贝勒,亦在于其统领属众。贝勒实际就是领有部众属人的部落长、酋长、头人。

真正作为宗室分爵制度,始于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元之后,定宗室爵位九等:

一等和硕亲;二等多罗郡王;三等多罗贝勒;四等固山贝子;五等镇国公;六等辅国公;七等镇国将军;八等辅国将军;九等奉国将军。

贝勒体现的是满、蒙民族特色的称谓,这是汉族从来从来没有的。

崇德初定的宗室九等封爵至顺治六年时增为十等,奉国将军之下复设奉恩将军一等。顺治十年(1653),正式定长子封授制度。

所谓世子,即亲王在世时,选定嫡子一人将来承袭亲王爵位,在其未承袭前所封之爵为世子。

长子则系将来承袭郡王之人暂封之爵等,两者地位极高,世子仅列亲王之下,长子序列郡王之后。

公则分为人八分公与不入八分公,具体爵称是人八分镇国公(亦称奉恩镇国公),人八分辅国公(又称奉恩辅国公)、不人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

乾隆十三年(1748),朝廷正式颁布“钦定爵表”,宗室封爵演变为十四等:

一、亲王;二、世子;三、郡王;四、长子;五、贝勒;六、贝子;七、不入八分镇国公;八、不入八分辅国公;

九、镇国公;十、辅国公;十一、镇国将军;十二、辅国将军;十三、奉国将军;十四、奉恩将军。

在十四等中,世子、长子不过是一种暂时性的封赠,在宗室爵位功升罪降制度中,世子也不是升则为郡王、降则为贝勒的一等封爵。

清廷将世子、长子归属于宗室封爵序列之中,仅仅是由于世子享受着略高于郡王而已。

这其中,“贝勒”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皇帝对于皇子以及宗室子嗣的册封,就此产生了许多新晋封的贝勒。

其二,按照顺治皇帝时期的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子封郡王。

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此后经过修改,减少了封王的数量,增加了更低等级爵位的册封。

于是,清朝的“贝勒”的数量也就此开始变得庞大,再加上影视作品的不断演绎,也就让人有了一种在清朝末年的“贝勒爷”已经是“烂大街”的感觉。

与此同时,除了满洲宗室会被封“贝勒”爵位之外,蒙古部落的王公也会被封“贝勒”爵位。清朝时期,对于蒙古王公的爵位封赏也做了重新的厘定,并将其分为六等。

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除此之外还有台吉、塔布囊。

所以,清朝时期能被称为“贝勒”的也并非只有满洲宗室,蒙古王公也有这一爵位称谓。

从上可以看出,在清代贝勒这一爵位属于地位较高的封爵,一般只封给王室宗亲,除了满族宗室之外一般是不可能封为贝勒了。

很多清代皇帝在继位前都是贝勒爵位,所以贝勒的地位实际是很高的,对朝政有参与权。

大家又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标签: 贝勒爷地位身份清朝古代什么

更多文章

  •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注释(柳宗元小石潭记的诗意讲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小石潭,原文,诗意,柳宗元,讲解,翻译,注释

    柳宗元佳作——小石潭记柳宗元,系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他21岁时进士及第,唐顺宗时,因参与“永贞革新”,与刘禹锡等八人一起被贬谪至外地。柳宗元一生有作品达600余篇,其中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他的文章有论说文、寓言、传记、游记等

  • 积雨辋川庄作翻译及赏析(王维这首古诗表的诗意)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积雨辋,川庄,古诗表,诗意,赏析,王维,翻译

    每日一诗《积雨辋川庄作》赏析积雨辋川庄作[1]王维【原文】积雨空林烟火迟[2],蒸藜炊黍饷东菑[3]。漠漠水田飞白鹭[4],阴阴夏木啭黄鹂[5]。山中习静观朝槿[6],松下清斋折露葵[7]。野老与人争席罢[8],海鸥何事更相疑[9]。【注释】[1]积雨:久雨,连阴雨。辋川庄:指作者在终南山下的蓝田辋

  • 杜甫绝句四首赏析(杜甫重回草堂作绝句四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绝句,杜甫,草堂,赏析

    杜甫重回草堂,作绝句四首。艰辛地度过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漂泊生活后,杜甫走在回草堂的路上,一直在猜想着草堂的“容貌”。门前的翠竹是不是已经生长的杂乱无章;黄梅、李子树应该已经结果了吧;浣花溪中的鱼儿应该也肥美了;我可怜的药圃是不是还在;屋里的书卷、药囊一定是蛛网分封拉;街坊邻居是否都还安康健在……几天的

  • 泊船瓜洲表达的情感简短介绍(王安石泊船瓜洲诗意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船瓜洲,石泊,诗意,赏析,王安,情感,介绍,表达,简短

    看《泊船瓜洲》这首诗就知道,王安石这次的心气儿没那么足了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最有代表性的诗词。他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后参加科举,进士及第。任鄞县知县,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后官阶升迁,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治平四年,宋神宗即位

  • 吉数有哪些数字(传统文化中的吉利数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吉数,数字,传统,文化,哪些,什么,吉利

    详解传统文化中的吉利数字,不是6也不是8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都存在一定的数字“癖好”,认为一些数字是吉祥的,而认为另外一些数字是不祥的。比如在我们中国,“4”被认为是不好的数字,因为它跟“死”是谐音,大家办手机号、车牌号甚至包括门牌号,都不希望其中有“4”这个字。而“6”和“8”这两个

  • 定风波柳永诗词赏析(古诗定风波译文及表达意思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波,古诗,译文,赏析,诗词,柳永,意思,理解,表达

    柳永的这首词把一个留守妇女的心情写得非常到位,绝了。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 清明节总是4月5日吗(清明节是每年几月几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明节,5日,4月,每年,总是

    为什么清明总在4月5日左右,而春节却有时在一月有时在二月?一直以来是不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在4月5日左右,前后错不了几天。而春节有时候在一月有时候在二月,前后可以相差几十天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咱就聊聊神奇的中国的古代历法。在古代并没有今天这样的科技设备,随时随地可以打开手机

  • 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关资料及基本现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兵马俑,秦始皇陵,资料,现状,介绍,相关,基本

    地下兵团: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距离西安市只有30公里。秦始皇陵高大雄伟。根据史书记载,陵墓的封土高达120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封土的高度已经下降到76米。即使如此,秦始皇陵依然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最高大、最雄伟的一座。公元前246年,秦国国君嬴政继位,史书称他

  • 高僧体内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分析舍利子的成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舍利子,高僧,成因,科学,分析,形成,体内,怎么

    科学分析舍利子的成因,真的只有高僧体内才有?是不是一个骗局?舍利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最开始指的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留下的骨骼称为舍利,而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称为舍利子。佛教中舍利子是非常尊贵的,只有德高望重的高僧,在生前经过艰苦的修行,圆寂后才能火化出舍利子。高僧的舍利子

  • 锦城丝管日纷纷全诗翻译(赠花卿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丝管日,赠花卿,古诗,原文,锦城,诗意,赏析,翻译,纷纷

    杜甫名篇《赠花卿》,原本是用来讽刺人的,为何如今成了夸人的?七绝《赠花卿》是诗圣杜甫创作的一首咏叹诗,明代杨慎在他的《升庵诗话》中说:“公之绝句,百余首,此为之冠”。杨慎的意思是说,在杜甫的所有绝句当中,这一首是最好的。杜甫作这首诗的本意,其实是用来讽刺人的,不过经过时间的变迁,这首诗又渐渐地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