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注释(柳宗元小石潭记的诗意讲解)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注释(柳宗元小石潭记的诗意讲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58 更新时间:2024/1/1 18:34:35

柳宗元佳作——小石潭记

柳宗元,系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他21岁时进士及第,唐顺宗时,因参与“永贞革新”,与刘禹锡等八人一起被贬谪至外地。

柳宗元一生有作品达600余篇,其中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他的文章有论说文、寓言、传记、游记等等。诗词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

《小石潭记》是他的游记散文代表作之一。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直译:

从小丘这边西步行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竹林,就听到了流水的响声,好似身上的环佩撞击声音,心中不由得喜悦起来。

于是砍倒竹子,开出一条小道,走下去看见了小潭,潭水十分清冽。潭水底部是一片石头。靠近岸边的地方,卷曲的石头露出水面,有的像小洲,有的像小岛,有的似山岩,有的似山峰。

青青的树木,以及翠绿的藤曼围绕着,垂下的丝绦长短不一,随风摇摆点缀。

潭中的鱼儿大约有百十条,全都无所倚靠地在水中游着。阳光下潭水清澈,鱼儿的影子照在石上。它们有时呆呆地不动,忽然又迅速游走,来来往往地,似乎在与游人互动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望去,溪水曲折如北斗,蜿蜒如蛇行,且时明时暗,岸边如犬牙交错,看不到源头。

坐在潭边,四周都是竹子组成的树林围绕,寂寥安静空无一人。不由得感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令人忧伤。这里过于凄凉冷清,不适合久居,所以记下之后离去。

一同去游者有:吴武陵,龚古,弟弟柳宗玄,还有同去的两个崔姓年轻人,一个叫作恕己,一个叫作奉壹。

赏析:

创作背景:柳宗元因为”永贞革新”被贬谪至外地后,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

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这篇《小石潭记》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写自己和朋友们来到小石潭的路上,以及到达小石潭后看到的全景。随着柳宗元的描述,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处幽静而又清澈的小石潭。

四周以竹子绿树环绕,潭中以石头为底,岸边各种形状的石头露出水面。实在是一个清幽的好去处。

第二段:描写潭中的鱼儿情况。作者描写得很详细,说明观察得很仔细。

第三段:作者在寻找小石潭的溪水来自哪里。因为潭水曲曲折折蜿蜒而去,所以没有找到源头。

第四段:游人们坐在潭边,感觉这里四周被竹林环绕,虽然静谧幽深,然而太过冷清,感觉寒气透骨,不适合在这里久待,于是起身离去。

第五段:写了同去游人的姓名,包括作者共六人。

本文的写作手法:描述细致,形容传神,情景交融。作者描述小石潭的景色以及潭中的鱼儿,石头,还有追寻溪水的源头等等,文笔非常生动准确,读过之后令人难忘。

第四段写了作者的感觉:

虽然小石潭清幽宁静,但这里又让人感觉凄冷和寒气逼人,不宜久留。说明景物与作者的凄清心境形成了强烈比衬,他终是无法摆脱压抑心情,含蓄地表露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标签: 小石潭原文诗意柳宗元讲解翻译注释

更多文章

  • 积雨辋川庄作翻译及赏析(王维这首古诗表的诗意)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积雨辋,川庄,古诗表,诗意,赏析,王维,翻译

    每日一诗《积雨辋川庄作》赏析积雨辋川庄作[1]王维【原文】积雨空林烟火迟[2],蒸藜炊黍饷东菑[3]。漠漠水田飞白鹭[4],阴阴夏木啭黄鹂[5]。山中习静观朝槿[6],松下清斋折露葵[7]。野老与人争席罢[8],海鸥何事更相疑[9]。【注释】[1]积雨:久雨,连阴雨。辋川庄:指作者在终南山下的蓝田辋

  • 杜甫绝句四首赏析(杜甫重回草堂作绝句四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绝句,杜甫,草堂,赏析

    杜甫重回草堂,作绝句四首。艰辛地度过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漂泊生活后,杜甫走在回草堂的路上,一直在猜想着草堂的“容貌”。门前的翠竹是不是已经生长的杂乱无章;黄梅、李子树应该已经结果了吧;浣花溪中的鱼儿应该也肥美了;我可怜的药圃是不是还在;屋里的书卷、药囊一定是蛛网分封拉;街坊邻居是否都还安康健在……几天的

  • 泊船瓜洲表达的情感简短介绍(王安石泊船瓜洲诗意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船瓜洲,石泊,诗意,赏析,王安,情感,介绍,表达,简短

    看《泊船瓜洲》这首诗就知道,王安石这次的心气儿没那么足了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最有代表性的诗词。他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后参加科举,进士及第。任鄞县知县,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后官阶升迁,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治平四年,宋神宗即位

  • 吉数有哪些数字(传统文化中的吉利数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吉数,数字,传统,文化,哪些,什么,吉利

    详解传统文化中的吉利数字,不是6也不是8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都存在一定的数字“癖好”,认为一些数字是吉祥的,而认为另外一些数字是不祥的。比如在我们中国,“4”被认为是不好的数字,因为它跟“死”是谐音,大家办手机号、车牌号甚至包括门牌号,都不希望其中有“4”这个字。而“6”和“8”这两个

  • 定风波柳永诗词赏析(古诗定风波译文及表达意思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波,古诗,译文,赏析,诗词,柳永,意思,理解,表达

    柳永的这首词把一个留守妇女的心情写得非常到位,绝了。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 清明节总是4月5日吗(清明节是每年几月几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明节,5日,4月,每年,总是

    为什么清明总在4月5日左右,而春节却有时在一月有时在二月?一直以来是不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在4月5日左右,前后错不了几天。而春节有时候在一月有时候在二月,前后可以相差几十天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咱就聊聊神奇的中国的古代历法。在古代并没有今天这样的科技设备,随时随地可以打开手机

  • 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关资料及基本现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兵马俑,秦始皇陵,资料,现状,介绍,相关,基本

    地下兵团: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距离西安市只有30公里。秦始皇陵高大雄伟。根据史书记载,陵墓的封土高达120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封土的高度已经下降到76米。即使如此,秦始皇陵依然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最高大、最雄伟的一座。公元前246年,秦国国君嬴政继位,史书称他

  • 高僧体内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分析舍利子的成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舍利子,高僧,成因,科学,分析,形成,体内,怎么

    科学分析舍利子的成因,真的只有高僧体内才有?是不是一个骗局?舍利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最开始指的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留下的骨骼称为舍利,而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称为舍利子。佛教中舍利子是非常尊贵的,只有德高望重的高僧,在生前经过艰苦的修行,圆寂后才能火化出舍利子。高僧的舍利子

  • 锦城丝管日纷纷全诗翻译(赠花卿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丝管日,赠花卿,古诗,原文,锦城,诗意,赏析,翻译,纷纷

    杜甫名篇《赠花卿》,原本是用来讽刺人的,为何如今成了夸人的?七绝《赠花卿》是诗圣杜甫创作的一首咏叹诗,明代杨慎在他的《升庵诗话》中说:“公之绝句,百余首,此为之冠”。杨慎的意思是说,在杜甫的所有绝句当中,这一首是最好的。杜甫作这首诗的本意,其实是用来讽刺人的,不过经过时间的变迁,这首诗又渐渐地成为了

  • 演员吴磊电视剧大全(8部吴磊出演的古装电视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磊,电视剧,古装,大全,演员,出演

    分享8部“吴磊”出演的古装电视剧,你看过哪一部呢?01《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分为上下两部该剧改编自关心则乱的小说《星汉灿烂,幸甚至哉》。讲述了背负沉重身世的少年将军凌不疑,与父母长期征战在外的“留守少女”程少商在无数次考验中互相治愈、相伴成长,坚守内心的正义,并携手化解家国危机的故事。凌不疑演员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