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冰淇淋是哪国发明的(古代中国人就有冷饮自由了)

冰淇淋是哪国发明的(古代中国人就有冷饮自由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02 更新时间:2024/1/8 12:20:59

你知道吗,冰激凌是中国人发明的,古代人就有冷饮自由了!

最近‘雪糕刺客’这个词占据了热搜C位。现在的‘雪糕刺客’真是太多了,大热天去买雪糕,一不留神就会被刺客伤害到钱包。

有人就想了,现在的雪糕贵得离谱,雪糕自由离我们渐行渐远。那么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夏天能不能实现雪糕自由呢?

很多人都以为冰激凌,雪糕都是舶来品,其实中国才是冰激凌的发源地,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其实在古代夏天,人们就已经开始吃冷饮了。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在十二月河水冰封的时候去凿冰,然后把冰凿成大小均匀的方砖,放进冰窖里储存。

等到夏天就可以用冰块儿给食物保鲜,或者直接把冰块儿放到屋里降温。《诗经·七月》里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里面的‘凌阴’就是古代冰窖。

西周还出现了专门负责藏冰的官员——“凌人”。

《周礼·天官冢宰·酒正·掌刺》中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

可见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会用冰来冰镇食物和酒了。那时候不光有冰窖,还有可以随身携带,用来冰镇食物和给房屋降温的‘冰鉴’。

冰鉴是个下边有四个角,四边有环的小盒子。里面有两圈,外面一圈可以放冰块儿,里面放食物和酒水。所以冰鉴相当于古代的‘冰箱’。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比‘凌阴’更大的地下冰窖——冰井。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五》中写过:“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

在三国时期就有夏天吃冰镇水果解暑的记载了。

曹丕的《朝歌令吴质书》中就有“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讲的就是曹丕在炎炎夏日,有用冷水冰镇的瓜和李子吃。这就是成语“沉李浮瓜”的由来。

通过上面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古人还处冰镇水果和酒水的初级阶段,离制作冰激凌,雪糕还有很大的距离。

不过到了唐代,事情总算有了突破,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人工制冰了。唐朝人学会了制作火药,人们进入了火器时代。

制作火药需要硝石,工匠们在开采硝石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把硝石粉倒进水里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迅速结冰。

人们把水装进小罐子里,再把小罐子放到大罐子里。然后在四周不断地倒硝石粉。罐子里的水不断降温,渐渐地冻成了冰。

从此人们掌握了人工制冰的方法,不再依赖于天然冰,在冰激凌的发展史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之后,小商贩们开始在冰里加糖水,做成甜冰吸引顾客。后来又在冰里加入果汁和水果,让冷饮的味道变得多种多样。那时的冷饮很像现代的‘水果刨冰’,离冰激凌又近了一步。

然而想要制作冰激凌必须要有牛奶和奶油。我国古代没有奶油,但是有类似于奶油的东西‘酥酪’。

这是牛奶或羊奶凝结成的半凝固状食物,是游牧民族常见的饮品。唐朝文化开放,胡风弥漫,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被融合了进来。

当时有种用‘酥酪’制成的冷饮叫‘酥山’。制作方法是把奶酪融化到将化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

然后淋在放在盘子里的冰上,淋成山峦的形状。然后放进冰窖冷冻,最后加上水果等等做装饰。

这种冷饮非常类似于现在的‘牛奶冰山’。‘酥山’已经有了现代冰激凌的雏形了。不过当时冷饮一直是上流社会的享受,平民老百姓是吃不上的。

到了宋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民经济的发展,硝石制冰的技术已经走下神坛,来到了寻常百姓家。

在南宋,杭州街头每到夏天烈日炎炎的时候,经常有小贩走街串巷,吆喝着贩卖各种冷饮。

有用各种水果,比如杨梅,荔枝,木瓜加冰熬成的‘渴水’。有用米汤加上蜂蜜,水果和碎冰做成的‘浆水’。还有用各种香料香草熬成的‘熟水’。品种繁多,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

种类丰富不亚于现在街边的各种水吧,奶茶店。可见早在南宋,人们就能获得‘冷饮自由’了。

之后,南宋人又把牛奶冷冻,加上果汁,水果等配料,做成了‘冰酪’。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一首《咏酥酪》。诗云: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诗中洁白的冰酪如同堆在盘子里的碎玉,吃起来入口即化,就像雪到口边马上就融化了一样。把冰酪的形状,颜色口感都写得生动传神。

到了元朝,蒙古人又改良了‘冰酪’的配方,使它的质地更加紧致细腻,更加接近冰激凌。据说‘冰酪’的改良者是元世祖忽必烈

他命人将牛奶放到冰块儿里保鲜。等牛奶凝固成沙冰状时在里面加入蜜糖,果酱等配料,味道香甜可口,冰凉消暑。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冰激凌的雏形。

后来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把‘冰酪’的制作工艺记下来,传回了意大利,并经过进一步改良,终于制作出了现代的冰激凌。由此可见,冰激凌其实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到了清末,冰激凌还引发过一场外交闹剧。据说有一次,外国使臣在宴会上用冰激凌招待林则徐大人。林大人看到冰激凌上飘着白气,以为是热的东西,就用嘴吹,惹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等吃到嘴里林则徐才知道那白气是冷气。之后林则徐为了报复洋人,特意命人做了一份芋泥,做成冰激凌的样子,也用洋人的玻璃碗盛着。

使者不知道,上来就一勺子,结果被烫成了表情包。林则徐哈哈大笑,总算挽回了面子。

为什么作为冰激凌发明者的中国人后来反倒不认识冰激凌了呢?因为当时冰激凌的工艺一直属于宫廷秘方,不能让老百姓知道。

再加上当时清政府闭关锁国,让冰激凌在国外发扬光大,中国人反而忘记了它。以至于直到现在,人们大多认为冰激凌是外国人发明的,不知道中国才是冰激凌的故乡。

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冷饮的选择越来越多,吃雪糕不光是为了解暑,还是面子的象征,营销,包装的投入,加上疫情导致材料成本的提高,这些导致了近两年雪糕价格疯涨。

好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调低雪糕的价格。相信不久的将来‘雪糕刺客’即将消失,我们又能实现‘雪糕’自由了。

标签: 冷饮冰淇淋发明中国自由古代

更多文章

  • 向日葵的作者是谁(画家梵高和他的向日葵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向日葵,梵高,画家,作者,介绍,作品

    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说起梵高,一定不得不提他的“向日葵”。梵高(荷兰语:VincentWillemvan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月夜》、《向日葵》与《麦田

  • 王曼昱个人简历资料介绍(乒乓球运动员王曼昱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曼昱,简历,乒乓球,运动员,资料,介绍,经历,个人

    王曼昱蛰伏两年,终于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大满贯正式启程!王曼昱蛰伏两年,终于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大满贯正式启程,国乒女队的水平已然走在了,是乒坛的最前列。从技战术上来说,球员们掌握了最先进的打法,从心理状态上来说,丰富的大赛经验寄予的磨练,已经将她们打磨的越来越强大。在高手如云的国乒女队里,最突出的

  • 美元100元头像是谁(美元一百元头像上面的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元,头像,介绍,人物,上面,一百,100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科学家、哲学家、开国元勋、印在100美元上!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科学家、哲学家、作家,革命时代大西洋两岸最著名的美国人。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波士顿,此时的波士顿还是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最早的殖民定居点,是一个港口城市。他广为人知的估计是被印在

  • 不吃牛肉是什么信仰(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不吃牛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牛肉,印度人,信奉,信仰,什么,印度教

    同样信奉印度教,为什么印度人不吃牛肉,尼泊尔人却可以吃?众所周知,印度人不吃牛肉。但是要问为什么呢,很多人能给出的答案可能是: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教义规定不能吃牛肉。这个答案看上去似乎有道理,可是却完全经不起推敲。因为信奉印度教的不止印度一个国家,尼泊尔也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可去过尼泊尔的

  • 儿童节由来的故事介绍(原来六一儿童节来历是这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来历,介绍,儿童节,故事,由来,六一,原来,这么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六月一日,是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我记得小的时候,最盼望的就是两个节日,一个是过年,另外一个就过“六一”儿童节。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平日不常吃的大鱼大肉。而过“六一“儿童节,不光可以穿上新衣服,还有学校会组织郊游,我记得小的时候,每年的“六一”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劳动公园游玩一天,在

  • 三军过后尽开颜全诗意思(《七律.长征》诗意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全诗,诗意,长征,赏析,开颜,意思,过后

    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

  • 青少年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要这样传承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青少年,弘扬,传承,如何,这样,我们

    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创造一条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才能真正强大,传统文化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弘扬。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怎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无论辉煌,还是衰落,无论是强悍,还是软弱,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

  • 骆驼祥子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12条经典语录值得收藏)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语录,摘抄,骆驼,祥子,感悟,经典,收藏,值得,12

    《骆驼祥子》12条经典语录: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老舍一辈子都在写北京文化,写北京的人民生活,被称为“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祥子是个

  •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盘点诗圣杜甫那些经典名作)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甫,诗圣,名作,盘点,经典,著名,那些

    诗圣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你背过几首?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

  • 水浒传中的三位女将分别是谁(三位女将的英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女将,事迹,英雄,分别,水浒传

    梁山上的3位女将,为何叫一丈青、母大虫和母夜叉,都啥意思?梁山好汉,都有各自的江湖绰号,例如林冲,他是禁军棍棒教头,手下的士兵,如虎豹一样勇猛,所以江湖人士称他为“豹子头”。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人,武艺高强,还因为他颜面左侧上下眼睑、颧部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着斑,所以江湖人称他为“青面兽”。鲁智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