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调歌头是什么节日写的(水调歌头是关于哪个节日的)

水调歌头是什么节日写的(水调歌头是关于哪个节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62 更新时间:2024/2/5 20:15:41

苏轼冠绝千古的一首“中秋词”,通透豁达,治愈人心,适合今天读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一轮明月悬挂中天,饱满而皎洁。

烟火人间,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齐聚一堂,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玩花灯。

他们用最古老相传的仪式,表达着对于“团圆”二字,最朴素也最深切的期待。

像苏轼在词里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名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一个中秋之夜。

全词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有一段小序,记叙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那一年,苏轼在密州担任太守,与弟弟苏辙分隔两地,已经数年未见。

这一年的中秋夜,苏轼对着明月,喝着酒,想念着远方的弟弟,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小词。

词的上阕,是词人对明月、对月宫最浪漫璀璨的怀想。

明月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又是何年何月呢?

今夜人间万家灯火,不知月宫里会否也有这般热闹,也有仙人玉兔把酒欢歌吗?

我想要冯虚御风,到那天上去瞧一瞧、看一看。可我呀,又恐怕在这美玉砌成的楼宇间,受不住那高耸九天的寒冷。

在词人的想象中,月宫是美好而神秘的,它在很高很高的地方,有着琼楼玉宇,有着嫦娥玉兔,有着美酒佳肴,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词人一面深切地向往着天上,一面却又留恋割舍不下凡俗人间。

遂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翩翩起舞着,我玩赏着这月下的孤影,月宫再好,又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

词的下阕,词人转入了对明月与人间的对照式书写。

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了,诗人迷离着醉眼,看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否则为什么偏要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

中国人对于明月,似乎总是格外钟情。

自古以来,写亲情也好,写爱情也好,写友情也好,写乡情也好,明月都是不可或缺的载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车遥遥篇》范成大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相比太阳的耀眼光华,明月的皎洁温柔,更能激起人们难以言说的种种情绪。

苏轼亦是如此。

他看似是在埋怨着明月,为什么偏偏要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

其实是在慨叹,人间为什么有这样多的离合聚散。

明月是他书写哲理的载体,是他抒发情感的容器,更是他可以将心事全副交托的朋友、知己。

在朋友面前,在知己面前,苏轼的心事坦坦荡荡。

他的埋怨也好,他的慨叹也好,他的思念也好,都是源于对“团圆”二字最真切的期待与眷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就像明月,自有它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是天地间的固有规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

无奈过后,苏轼选择了接受,而接受就意味着理解,意味着放下。

遂有了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为了生计,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数年难得回家一次。

或许是路途太远,或许是工作太忙,或许是火车票太贵。

“团圆”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每一年中秋,有多少人是在外地独自一人度过的,没有亲人的嘘寒问暖,没有一大家人的嬉戏玩闹。

每当这种时候,苏轼的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会抚慰许多人的心。

它说:

但愿我们思念的人都能够平安健康,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明月便能寄托彼此的思念。

这是退一步的豁达,也是高一层的通透。

它告诉我们:

当你思念我时,你就看看月亮,想着,我也正在思念着你。

距离阻隔得了我们拥抱的身姿,却阻隔不了我们两颗心的无限贴近。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自然选择学说包括哪几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杂谈

    反进化论者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进化论。我有必要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地科普一下。首先最早提出进化论的不是达尔文,是拉马克。他发现鼹鼠生活于暗无天日的私底下,眼睛退化,味觉发达。蚁兽舌头特别长,因为经常使用舌头。因此拉马克提出他的进化论:经常使用的器官会进化,很少使用的器官会退化,这些获得的进化的特征

  • 自叙帖是谁写的书体(怀素的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杂谈

    怀素的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竟然真的是靠“吹”出来的?说起天下第一行书,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兰亭集序》,而天下第一草书,则是出自唐代僧人怀素的《自叙帖》。《自叙帖》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说自己的事情,如果放在今天来看,就是一幅给自己过分的夸大的简历,但是就是这样一幅一直在吹嘘自己的作品,却成为

  • 什么是通假字有哪些类型(为什么在古代会写通假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杂谈

    简说文言文的通假现象·(一)通假字我们在阅读文言诗文的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通假字不能准确辨别。如果不能很好地辨别通假字,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它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效果,乃至于出现错读、误读,因此我们就要把通假字的问题解决掉。说到通假字,一是要弄清楚它的意思,二就是弄明白为什么会有通假字。先来看看

  • 古诗入若耶溪的意思(入若耶溪这首诗的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杂谈

    《入若耶溪》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注释】⑴若耶溪:在绍兴市东南,发源于离城区44里的若耶山(今称化山),沿途纳三十六溪溪水,北入鉴湖。早年,上游流经群山,下游两岸竹木丰茂,是一处非常幽雅的旅游胜地。⑵艅(yú)艎(huá

  • 诗词创作中的平仄是什么意思(平仄的由来与区分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杂谈

    一、四声与五声古人研究声韵,源自于翻译佛经,魏晋时期据说中国古人研究声韵源自于佛经翻译,在魏晋时期就有了研究声律的书。据说中国最早韵书是三国时李登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的《韵集》。但这两书早已亡佚了。唐代封演《闻见记》记载《声类》是“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声类》的五声可能是宫商角徵羽。到了隋朝出

  • 安以轩演的电视剧推荐(安以轩演过的古装剧角色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杂谈

    第一次看到安以轩,还是2004年看了《斗鱼》里的裴语燕(小燕子),当时就觉得这女孩子长得也太好看了吧,五官真的是长在我的审美上了。《斗鱼》剧情咱们撇开不说,就光看安以轩就觉得好养眼。后来安以轩也不负重望,大火了起来,片约不断,内地的古装剧就拍了不少,今天就来回忆一下。《仙剑奇侠传》林月如林月如,江南

  • 货郎是什么意思简单(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商人货郎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杂谈

    进入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手中有了剩余产品,可以进行少量的物物交换。随着交换规模及地域的扩大,产生了专门走街窜巷从事物物交换的货郎,也就是最早的商人。我们知道,“商”是地名,商朝的名称由地名而来,盘庚迁镐以后,虽然改称“殷”了,但习惯上还保留商的称呼,殷商并称,殷人即商人。武王伐纣灭殷,建周朝

  • 为什么江苏叫苏大强(苏大强究竟有多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江苏省为什么叫“苏大强”,又为什么叫“散装江苏”在我们祖国大地,优越感最强的省份,应该是江苏了。江苏有一个别称叫“苏大强”,还有一个别称叫“散装江苏十三太保”。在江苏,你要说到高考,江苏人一定说他是全国最难考的,在江苏人眼里,江苏的高考难度最高录取率最低;要说到富裕,江苏人肯定说他是全国最富裕的省份

  • 王昌龄最擅长什么诗体的诗(王昌龄被人称作“七绝圣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杂谈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时光如水缓缓流淌,如果可能永远停驻,如花绽放在人的身旁,想象那个画面该有多么美好。可是,现实的根本却是残酷如冰,源自于水却分外严寒而无情。此种人情上的升华,或许不要也罢。生而为人,我们总是身不由己,在许多事情之上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可惜命运是条单

  • 孤勇者谁写的词(陈奕迅新歌孤勇者幕后词作人唐恬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杂谈

    陈奕迅新歌幕后词作人唐恬:她是“孤勇者”,也是“追光者”“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陈奕迅在今年11月份发布的新歌《孤勇者》,歌词饱含着激励人心的力量,一夜播放量达到2亿。出道二十多年,陈奕迅早就成为华语乐坛的王牌歌手之一。不过我们这次不谈陈奕迅,我们来聊一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