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国统一后周天子去哪了了(秦朝时还有周天子吗)

秦国统一后周天子去哪了了(秦朝时还有周天子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67 更新时间:2023/12/15 7:05:26

周朝是周武王姬发在公元前1046年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后建立的,商朝本质上是分封制之下的部落国家联盟,周朝同样如此。

周本来就是商之下的一个部落成员,周朝建立后,承袭了商朝的制度并做了创新与改变,但是周朝最基本的制度就是分封制,周朝的兴盛和衰弱都与分封制有着深刻的关系。

周朝在建立之初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与周天子同姓姬的诸侯国有53个。

比如燕国、晋国,异姓诸侯国有18个,比如姜子牙的齐国,再加上原来属于商朝后来归顺周朝的其他诸侯国,加起来一共有800个诸侯国。

在所有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周天子,无论是人口、土地面积、城池都是周天子直属的力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正是因为周王室强大的实力,才能保持对诸侯国的威慑,周武王之后的成康之治让周王室一度强盛。

但之后周昭王、周穆王时期不断地南征北战让周王室的实力有所减弱,到周厉王时期发生了国人暴动,连周天子都被赶走,客死他乡。

周天子

此后周王室不断开始衰弱,到周幽王时期,周王室不过跟一个中等诸侯国实力相当了。

结果因为废长立幼,导致被废太子的岳父申侯联合犬戎人打败并杀死了周幽王,连周天子都被杀了,也能想象周王室衰弱到什么地步了。

周幽王之后,他原本被废的太子姬宜臼登上王位,并且东迁洛邑,姬宜臼就周平王,于是东周开始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周王室一直在衰弱,而一些大的诸侯国却在不断增强呢?

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分封制。

周王室是天下共主,可是天下有800多个诸侯国。

总有那么几个不服从的,于是周天子就出面率军讨伐,要么灭亡不服从的诸侯国,分封给讨伐战争中的功臣,要么打得诸侯国臣服,上缴战利品,周王室起初虽然很强。

但是在周昭王和周穆王时期,到处征战,一年到头,周天子都在外征战。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比如周昭王南征荆楚,在汉水丧失了天子六师,后来本人也死在了荆楚,周穆王西征打到千里之外的西王母之国,超越了华夏传统势力范围。

不断地征战周王室并不享乐战争的好处与利益,夺来的土地基本上再次分封出去,反而是周王室的力量不断削弱,这就叫穷兵黩武。

而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很少有战事,大多在埋头发展,实力逐渐超越了周王室。

就这样发展下去,周王室越来越弱,诸侯国则越来越强,当周天子的实力管不住大的诸侯国时,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

就像大鱼吃小鱼一样,大的诸侯国不断地吞并小诸侯国,实力迅速扩展,诸侯国强。

周王室弱的局面发展到了西周末年,就导致了周幽王被杀,周幽王被杀后,西周分裂了,原周王室及部分小诸侯国拥立周幽王的儿子由余为周携王,而另一部分诸侯国拥立东迁的周平王。

这样东周初年就有了两个周天子,彼此存在了10年时间,最后周携王被晋国所灭亡,才彻底终结了两个周天子尴尬。

但这个时候的东周王室,实力已经跟一个小诸侯国差不多了,彻底沦为了配角。

这个时候历史也进入了春秋战国,到春秋初期时,800多个诸侯国经过西周到春秋初期时只有170多个了。

到战国时期,所有诸侯国只有20几个了,可见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有多么残酷。

周朝疆域图

东周虽然弱小,而且内部还不团结,东周到了周贞定王时期,晋国的韩、赵、魏联合起来灭亡了智伯,为后来的三家分晋打下了基础。

周贞定王去世后,东周王室发生了混乱与分裂,他的长子姬去疾即位为周哀王,三个月后弟弟姬叔杀了周哀王自立为周思王,王个月后弟弟姬嵬杀了周思王自立为周考王。

周考王担心自己也会被杀,于是封弟弟姬揭为诸侯,当时的周考王手中只有一个新王城和一个旧王城直属周王室,于就把旧王城封给了姬揭,姬揭就是西周桓公。

他的这个诸侯国被称为西周公国。西周公国是跟秦国、楚国一样的诸侯国。但是地盘只有一个城,而周考王则代表了东周王室,地盘也只有一个城,东周都到了这个地步了。

周赧王

然后西周公国在第二代国君西周威公去世后又发生了分裂,分出来一个东周公国,就更加弱小了。

而东周王室继续发展,一直传到了末代周王周赧王,周赧王在位时间59年,是东周在位最长的天子。

此时的周王室和直属的两个诸侯国(东周公国、西周公国)都是非常弱小的国家,这个时候已经是战国的晚期了。

战国中后期,秦国经商鞅变法开始强大,在秦武王时期,派出甘茂攻下了韩国的宜阳,然后秦国就打通了通往周王室的道路。

秦武王就来到周王室进行举鼎比赛,结果一不小心把自己给砸死了。

这是秦国第一次进入周王室,随后因为秦武王去世,秦国退出了周王室的地盘,这一年是公元前307年。

从秦武王对待周天子的态度来看,他压根就没把周天子放在眼中,周王室的九鼎那可是镇国之宝,哪能让人随举的呢?

同时秦军将领樗里疾还强行把周赧王从东周王宫迁到西周王宫,之后周赧王还来了一个联合六国合纵攻秦的战役。

周赧王勉强凑齐了五六千军队,跟周朝的富商借了不少钱充当军费,结果只在楚国和燕国派兵参加,其他四国没来,而周军甚至不敢攻秦,直接就退了回来。

西周君

这一次合纵毫无效果,反而让周赧王欠下了一身债务,于是他就躲在王宫中,债台高筑这个成语就是当时来形容周赧王的,从当时的情况看,秦国并没有灭亡周王室的战略。

因为周王室虽然弱小,但好歹是诸侯国的宗主国,有一个名义存在,秦国想统一天下,虽然最终也是灭亡周王室的,但是周王室对秦国几乎没有威胁。

周赧王五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这一年,秦国攻占了韩国了阳城和负黍。

这两个地方在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一带,兵峰直逼西周公国与周王室,这个时候,西周公国联合韩国、魏国、赵国一起合纵攻秦,但被秦国打败。

为了保存性命,西周公国的西周君来到秦国认罪,同时把西周公国所属的全部三十六座城邑和三万人口割让给秦国,秦国把西周君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然后贬为平民,放他回国了。

战国晚期地图

这个时候的西周公国实际上已经灭亡了,没有城邑和人口,就连西周君也被贬为平民。

同一年,东周王室的周赧王也病逝了,秦国派出占领了周王室与西周公国的土地和城邑,将周王室的九鼎运回了秦国,这一年,西周公国与东周王朝实际上都灭亡了,也就是公元前256年。

7年后,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派兵灭亡了东周公国,东周公国一灭亡,东周王朝的祭祀就不复存在,东周彻底灭亡,实际上东周公国与西周公国只是诸侯国,与秦同级别。

而周赧王代表的才是周王室,应该以周赧王去世,东周灭亡作为周朝灭亡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256年,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总共存在了791年,然后灭亡在秦国的手中。

标签: 天子秦国统一秦朝

更多文章

  • 魏征死后被李世民推了墓碑(为什么拆了魏征墓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墓碑,魏征,李世民,为什么

    魏征其实就是唐太宗,向世人展示他虚心纳谏的一面旗帜。他们的关系,并不像史书上写的那样和睦融洽。魏征也不像史书上说的,那样完美无瑕。其实他们都是在作秀,在魏征生前,他们演的比较好,在魏征死后,唐太宗不愿意再演了。于是,就出现了唐太宗砸魏征墓碑的一幕。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又

  • 清末首富盛宣怀家族是如何败落的(晚清商人盛宣怀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首富,盛宣怀,败落,商人,家族,结局,晚清,清末,如何

    1916年,近代工商实业的先驱人物、“晚清企业界一代领袖”盛宣怀去世,身后留下一笔数额庞大的家产。盛宣怀一生以经营众多,以官督商办企业闻名,涉及轮船、银行、冶铁、煤矿、邮电、铁路、纺织等。而关于他个人家产的具体数额,以及内容构成,目前无法统计,总之是个天文数字。目前,对于盛宣怀家产的公布,也是基于2

  • 少林武僧救李世民是真事吗(李世民与少林寺的故事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僧,少林寺,救李,李世民,故事

    13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大概内容就是隋朝末年王世充、王仁则叔侄,率兵同唐军对垒。王仁则手下胡乱抓人,有一个郎中被怀疑是唐军奸细,而被抓走。这个郎中,就是乔装打扮侦查敌情的唐王李世民。李世民被抓时丢失了印章,印章辗转被少林武僧智守得到,认出上面刻有“李世民”的字样,少林寺就认定李世民已经

  • 汉武帝为什么要灭主父偃(汉武帝和主父偃的关系及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主父偃,汉武帝,结局,关系,为什么

    主父偃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他在朝廷根基较浅,但升迁较快。他还不知道收敛,得罪人太多,还目中无人,搜索贿赂,广收门客,这都是犯了大忌的事情。所以,最后招致满门抄斩,也不是太意外。一、主父偃的发迹主父偃半生潦倒,在他发迹之前,他的平生完全是一个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主父偃是汉朝齐国临淄人,他的祖上是战国时

  • 美国五角大楼简介(五角大楼堪称世界最大单体行政建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角大楼,单体,简介,堪称,行政,建筑,美国,世界

    美国的心脏五角大楼,世界上最大的办公楼,规模究竟有多大?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有一座地标性建筑“五角大楼”。那里不仅是世界最大单体行政建筑,而且号称“美国心脏”,是美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那么这座大楼究竟是如何建成的?有何故事?又有多大规模呢?五角大楼的历史,能够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当时希

  • 民国时期陈果夫陈立夫的背景(陈立夫陈果夫家族世系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果夫,陈立夫,世系,民国,家族,地位,时期,背景

    四大家族中有“蒋氏天下陈家党”的说法,二陈主要是搭上了蒋介石这个靠山。由于陈长期担任国民党组织部长的职务,为蒋介石拉拢了无数的人才。同时他还利用中统这个特务机关,打击异己,甚至垄断了科教、文化、宣传等部门,在国民党内部形成了一大股势力。陈果夫兄弟的三叔是同盟会元老,孙中山的左膀右臂陈其美。陈其美还是

  • 梅花古诗的意思和解释(李煜《梅花》翻译及诗意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梅花,古诗,诗意,赏析,李煜,意思,翻译,解释

    一天一首古诗词|古诗词,李煜《梅花》【五代】李煜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殷勤:情意恳切深厚,亦指恳切深厚的情意。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史记·司马相如列

  • 遮天主角的身份及实力(盘点遮天叶凡的七大主角逆天光环)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主角,逆天光环,盘点,实力,身份,遮天叶凡

    盘点《遮天》叶凡的七大主角逆天光环!在遮天前期就点出这一世的成仙路,黄金大世天骄神体辈出,会竞逐出一个古来最强的人。最后作为主角的叶凡成为了这个最强之人,今天盘点叶凡的七大逆天光环。逆天光环一:荒古圣体,这是出场标配的强大体质,圣体的气血对邪秽力量有着天然的极强抗性,修炼出的异象可克制所有其他异像,

  • 张九龄的十首出名诗赏析(唐朝宰相诗人张九龄十首经典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九龄,名诗,唐朝宰,诗作,赏析,经典,诗人

    唐朝宰相诗人,张九龄十首诗作,体现超高的审美观,暗含深刻内涵!他是西汉张良之后,是开元年间宰相,唐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便是张九龄。虽然张九龄并非以全力写诗为主,但通过诗文诉说官宦的沉浮与个人成败,抒发自己多愁善感的内心,反映出其文人士大夫的情绪,在我国诗坛占据很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

  • 形容万物复苏的诗词(关于描写春天万物复苏的古诗名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复苏,万物,古诗,名句,诗词,形容,描写,春天,关于

    10首春天的古诗词,感受万物复苏的春光之美。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季节,也是心情,在内心里发生。所以春天不仅是万物的梦醒,也是心灵的醒悟。因此,春天自古就成了很多文人墨客笔下经常描写的对象,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