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关鲁迅读书的故事

有关鲁迅读书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09 更新时间:2024/3/6 6:00:49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鲁迅是中国著名的学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阿Q正传》。

鲁迅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

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鲁迅道歉。

还有

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那个年龄段,鲁迅还跟随母亲到乡下外婆家小住。

鲁迅的外婆家,是在绍兴乡下,叫安桥村。这个村庄离海不远,极为偏僻。有条小河从村中流淌而过,把全村分为南北两半。当时全村大约有三十户人家,大半姓鲁,靠种田和打鱼为生的占多数,有很少一部分人经营副业--做酒,并开一家很小的商店。鲁迅是在春天扫墓后,随母亲前去的。

就是在这里,鲁迅见识了许多更新鲜的风景和玩法儿,看到听到了“社戏”。很幸运,鲁迅能有这样新奇广阔的天地。

因为鲁迅从城里来,算是远客和贵客,所以村里有很多小朋友得到父母允许,减少了日常劳作的份量,尽情地陪着迅哥儿玩耍。玩的方式很有趣,比如掘蚯蚓伏河边钓虾呀,或是一同去放牛呀,而最大的乐事却是看社戏了。

有一回,他们去邻村赵庄看戏,鲁迅日后是这样回忆的:“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待到母亲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两人一枝,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背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正是对船头的一丛松林,。。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就真在眼前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外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

鲁迅13岁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狱,他和弟弟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

鲁迅这次来到舅父家中,景况和从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们却到处都是一样,他们依然是那么热烈,那么殷勤,前来接待从远道来避难的小客人。

乡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满了河面,河两岸是青青的麦田,田埂上长着绿油油的罗汉豆。白天,大人们都到河里和田间工作去了,鲁迅就和孩子们一同玩耍,或是钓鱼,或是剥着罗汉豆。在皇甫庄和小皋埠这一带的农民主要的副业就是捕鱼。深夜,鱼儿都游出来了,吃食的吃食,游动的游动,捕鱼的人也在这时出动。

二更以后,虾子也开始出来了。捉虾的人就划着小船,带着海兜去捞虾。天亮后,他们才吃一点冷饭团,到镇上去卖鱼虾,卖完了鱼虾才回来睡觉。但凡有一点闲时间,他们也不歇下来,而是筹划着演戏,在做戏时一显他们出色的本领。

在当时绍兴一带农村里,演戏的日子,简直多到数不清。

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灯头戏”;三月里,有“东岳大帝”生日,至迟不过二十八日就要演戏;五月十六日“爷(土地)菩萨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爷爷生日”,都要演戏。七月十六日,“刘猛将军”的生日,农民们说他是“刘备的儿子”,因为到田间捉虾蜢跌死的,更要演戏。

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还要演出不少的戏。演戏和他们的生活好像是分不开的。其实,他们演戏的目的倒不尽是为了给菩萨看的,不过是借此以表示自己的愿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谷丰收,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实的生活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

农民们总在迎神赛会这个属于自己的狂欢和示威的节日里显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队伍接连排成好几里路长,人群像滚滚的浪潮,席卷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在队伍的上空招展着红的,绿的,黄的,以及各种颜色的旗幡。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人人都像生龙活虎一般:有耍狮子的,有玩龙船的,有踩高跷的,有的抬着抬闩阁,有的敲着锣鼓,有的扛着荷花铳,轰,轰,对着天空放它几响的。

最壮观、最辉煌的要算是目连戏了。或许借此来纪念那些在历史上曾经被封建统治阶级称为“叛贼”的英灵,和近代的参加太平天国武装革命斗争中牺牲了的英雄们,以及其他的一些死于非命的横死者吧,在皇甫庄,戏台就搭在村子里一块叫做“火烧场”的地方。

这里据说就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之后反动地主阶级残杀农民的屠场。这戏从头一天的下午就做起,一直要做到第二天天亮。“起殇”是在太阳落尽的时候举行,台上吹起悲壮的喇叭,薄暮中,十几匹马,放在台下,一个演戏的人扮做鬼王,手执钢叉,此外还需要十几名鬼卒,普通的孩子们都可以应募。

他们爬上台去,说明志愿,脸上涂沫几笔彩色,手拿钢叉,待人聚齐,就一拥上马,疾驰到野外那些无主的孤坟上,然后拔叉驰回,上了前台,一同大叫一声,将钢叉一掷,钉在台板上,责任这才完结,洗脸下台。举行了这一种仪式,就意味着那些孤魂厉鬼,已经跟着鬼王和鬼卒,前来一同看戏了。

“起殇”仪式进去之后,戏文就接着开场,徐徐进行。一到“跳吊”时候,人们立刻紧张起来。台上吹起凄凉的喇叭,台中央横梁上放下一团布。看客们都屏住气,台上忽然闯出一个不穿衣裤,只有一条犊鼻,脸上涂了几笔粉墨的男人,这叫做“男吊”。他一登台,径奔悬布,像蜘蛛死守着蛛丝,又好像在结网,在这上面钻,挂。

这之后,是“跳女吊”。台上又吹起凄凉的喇叭,不一会儿,门幕一掀,女吊--一个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出场了。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低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了一个全台,内行人说,这是走了一个“心”字。然后,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人们这才看清她的面孔: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文化遗产分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有以下几个: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

  • 探秘福州龙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福州的龙舟文化延续传呈历史悠久,每年在端午节期间开展龙舟赛是当地群众不可分割传统文化一部份,并组成许多龙舟赛队伍参加比赛,从中选拨出优秀的队伍参加全国舟龙赛并取的优异成绩,增添了福州市开展此项活动的动力。龙舟文化会越办越好。龙舟(或称龙船)是指中国、越南、日本、琉球的龙形舟,也是中国和琉球端午节竞赛

  • 负荆请罪涉及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廉颇和蔺相如,廉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也算人不错,知错能改。负荆请罪的主要人物是蔺相如和廉颇!!廉颇去负荆请罪的负荆的是廉颇,请罪的对象是蔺相如是廉颇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

  • 有那名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凿壁偷光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

  • 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教师是以教育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也是人类历史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让我们赞美老师吧,下面为大家分享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1千古以来,赞美老师的诗歌不计其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养育出了多

  • 适合三年级小朋友的红色故事。小英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我认为适合三年级小朋友读的红色故事有很多,比如说小兵张嘎。比如说放牛郎王二小都是小英雄,而且呢是对于革命斗争有着巨大贡献的小英雄,更能够激励孩子们的学习的心态也更能激励孩子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当然还有鸡毛信,这个故事也是非常适合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进行阅读的,那么读这些有关于红色经典的故事,不仅是要教育孩

  • 古代拥有大智慧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老大的幸福这个人物算吗小人物也有大智慧对于老大这个人物的定位,范伟认为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很傻很天真”的乡下人,“这就是小人物,大智慧。”他一语中的:“生活的智慧,对幸福感的理解,跟多高的文化程度,跟你的阶层,有多少钱,跟名利都没关系。老大其实是属于活得特明白的人。生活中他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处世

  • 黎族文化发展成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十三五”期间,黎族文化发展成效:从国际旅游岛迈向自由贸易港建设,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成效显著,人民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文化发展成绩斐然。文化艺术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完善,文化文物保护传承富有成效,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对外交流工作日趋活跃,文化政策与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为

  • 关于亲情道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55岁的刘玉瑞是个豪爽刚毅的汉子,他却在儿子面前两次泪流满面。一次是儿子正式入选国家队;一次是儿子“送礼”。2004年4月18日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刘云飞兴冲冲地回到家,把一件小东西塞到父亲手里。父亲一愣,问道,这是嘛呀?云飞说,汽车钥匙,咱天津一汽最新生产的“花冠”,我给您开回家来啦!父亲嗔着

  • 什么是企业文化创新?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企业的核心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可以理解为关于“创新”的价值取向,即如何看待企业创新的价值?2、创新文化应区别于文化创新,创新文化,是关于创新的文化。文化创新,则是关于文化的创新。3、在词义上,创新,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在动词意义下,创新文化,就是文化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