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马革裹尸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也常用来表示决心。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革裹尸与那个历史人物有关
东汉大将马援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这是当年东汉大将马援在战场上的豪言壮语。马革裹尸就源出于此。这个词常在参军时被用来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的大无畏精神,就是说死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尸体用一张马皮卷起来运回故乡去罢了。下面这个豪迈的成语故事就是讲东汉大将马援的事迹。
马援作为朝中大将,曾经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东汉王朝刚建立政权不久,边境便发生动乱。马援率领将士奔赴战场,身先士卒,大破敌军,平定了叛乱。从此,他的名声威震天下,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后来,他六十二岁时,匈奴又来侵犯边境,满朝文武议论纷纷。马援听说边境又有战事发生,便上朝请战,要求领兵讨伐匈奴。
皇帝担心他年纪太大,担心万一在战场上有个闪失,所以不愿答应让他出征。可是,马援不肯让步。他向皇帝请命道:“谁说臣老了?臣的筋骨硬朗着呢!臣常说,男子汉应当为国战死在战场上,也可以马革裹尸还葬。今日有此机会,又怎能退缩呢?”皇帝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只好命他为帅,率兵奔赴战场。后来,他不幸在军中病故。他死后,人们还是念念不忘他的那句豪言壮语。并且这句话作为成语流传了下来,至今为人传诵。
“马革裹尸”的由来马援在刘秀的手下,对平定隗嚣的势力起了一些作用,但是他的主要功绩是平定边疆。王莽末年,少数民族西羌入侵内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马援开始担任陇西太守,在任六年,做到了陇右清净,然后回朝任虎贲中郎将。后来交趾女子徵侧、徵贰造反,马援担任伏波将军前去攻打。第二年就斩了徵侧、徵贰,把首级送到洛阳,马援因此被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马援征服交趾得胜归来,他的朋友都来迎接。其中一个叫孟冀的,以有计谋出名,向马援表示祝贺。马援说,我以为你对我会有一点好的建议,怎么反而和其他人一样只是祝贺呢?前朝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了七个郡,不过封了几百户,我现在一点点功劳,所得赏赐比他多,怎么才能长久呢?你有什么可以帮助我吗?孟冀说,我想不到。马援说,现在匈奴、乌桓侵扰北方边疆,我要自己请求去攻打,“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