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三国期间有哪些著名人物和经典故事?

历史三国期间有哪些著名人物和经典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06 更新时间:2024/3/6 5:29:52

一、历史三国期间有哪些著名人物和经典故事?

1、刮骨疗毒

关羽中了曹仁毒箭,右臂青肿,无法运动。忽然一日,一人驾船而来,此人乃是华佗

华佗查看伤势后说:“要治好不难,只怕将军害怕。”关羽大笑,华佗说:“要立一根柱子,上钉大环,您将手伸入,用绳子系好,然后蒙住眼睛,我用刀刮开皮肉,刮去箭毒,缝好后即可。

关羽说:“何须柱环?”关羽一面下棋,一面吃肉,一面接受手术,脸上毫无痛苦之色,手下们却个个心惊。手术结束后,关羽的手即刻好转,华佗对他赞不绝口。

2、七禽孟获

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3、白帝城托孤

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大败,逃往白帝城,忧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4、三顾茅庐

刘备刚出来打天下的时候,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绝顶高手但是屡遭败绩。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军事。直到找到了徐庶!徐庶帮刘备打了几次胜仗就被曹操用计骗了过去。

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以下:

1、曹操。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司马懿。

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

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3、刘备。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

4、诸葛亮。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建兴三年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5、孙权。

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其兄孙策遇害后,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成为一方诸侯。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汉军。252年病逝。

三、三国都有哪些人物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

2,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

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3,刘备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再夺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4,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

5,孙权

孙权,字仲谋,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其兄孙策遇害后,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成为一方诸侯。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孙权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

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汉军。252年病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现代名人尊师的故事。- -要快?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师恩难忘刘绍棠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六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老师姓田,十七岁就开始教书了。他口才、文笔都很好。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

  • 名人珍惜时间的小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司马光警枕读书的故事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小时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这里说一个他成年的故事,刚满二十岁那年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

  • 读成语故事有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读成语故事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读成语故事有感1这个暑假,我读了《成语故事(2)》这本书,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共收录了150个成语故事,有上古时期的、战国时期

  • 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在我家附近就是郑州商代遗址,步行五分钟就到了。小时候我和爸爸、妈妈经常在城墙上玩耍,爸爸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商城遗址的事情。听爸爸说,郑州商城遗址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在20世纪九十年

  • 20190315杨礼孝善文化分享之“扬人恶即是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20190315杨礼孝善文化分享之“扬人恶即是恶”近期学习“了凡四训”,也陪孩子听“弟子规”等经典,深知起心动念处皆显善恶,明了止恶扬善之要道,须从心心念念觉察,方可事半功倍。平日微信里看到重大舆论视频等,我尽量不敢转发,恐有扬恶之弊,但虽不转发,会忍不住和老婆聊聊,有时还评头论足。今日看到某省群众

  • 著名的历史人物传记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曾国藩》唐浩明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政商必读。读长篇传记小说最大的享受就是让你经历另一种人生,让你身临其境,数日无法从虚拟场景中自拔。为官之道,为人之道,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种种诚恳之心与奸诈话语堆叠起来的。二《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

  • 中国文化大学怎么样?分数线大概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位于台北市近郊,毗临阳明山国家公园,海拔约410公尺,足临台北关渡平原,俯瞰淡水河与台北港;自台北市士林、北投区向山麓远眺,即可见文大校舍建筑,为台北显著地标。创办人张其昀博士建校之时,以「美哉中华,凤鸣高冈」,勉励文大师生要有崇高胸怀,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善尽心力,本

  • 中国近代史青年名人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上甘岭战役中,敌我打的胶灼状态,敌人的机枪异常猛烈,黄继光慢慢靠近后,坚决的扑向机枪,用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扫射,这是我们的英雄事例,铭记于心,至死不忘。中兴名臣曾国藩,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革命志士谭嗣同,蔡锷,孙中山,黄兴,秋瑾;文化名人张伯驹,梅兰芳,龚自珍,魏源,辜鸿铭;军阀张作霖,袁世凯,段

  • 关于诚信的故事和俗语?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弟子规》上讲:“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做人要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论语》上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之所以不轻易开口,不轻易许诺,是怕讲出去的话,自己做不到。俗话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说到做到,一句话说出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很

  • 关于历史人物的成语,五年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初出茅庐(诸葛亮)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4.望梅止渴(曹操)原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