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时候太监和宫女对食是什么意思(过去对食是干什么)

古时候太监和宫女对食是什么意思(过去对食是干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85 更新时间:2023/12/20 21:23:59

在后宫当中,宫女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而且,后宫当中正真的男人只有皇帝一个,所以宫女寂寞的时候只有和太监干些啥了,而史上最幸运的宫女算是卫子夫了,她从一个宫女艰难的爬到了皇后的位置。

生在古代的女子,尤其是进入皇宫成为宫女而又未能受皇帝老儿宠幸的女子,一生何其凄苦?

在难耐的孤寂之中,有时候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居然要找不男不女的太监帮忙,无疑是对古代女性朋友们身心的摧残。

宫女与太监的对吃之风

如明杂剧长生殿中有描写宫女与太监偷看唐玄宗与杨贵妃同浴的“窥浴”一出戏。

两名宫女正偷看唐玄宗与杨贵妃脱衣共浴,一名太监上前调笑道:“两位姐姐看得高兴啊,也等让我们看看。”

宫女道:“我们侍候娘娘洗浴,有甚高兴?”太监笑说:“只怕不是侍候娘娘,还在那里偷看万岁爷哩!”

如果说这一段对白还较为隐晦的话,而接下来的一段唱词就更为直白了:自小生来貌天然,花面;宫娥殿里我为光,归殿;每逢小监在阶前,相缠;伸手摸他裤儿边,不见。

由此可见,处于深宫的宫女的饥渴已经到了十分强烈的地步。那么,她们是如何解决这难耐的饥渴的呢?

太监是重要伙伴

据有关史料记载,这些深宫中遭到压抑而孤独寂寞的如花似玉的宫女解决饥渴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找太监相互慰藉,相互娱悦,因此太监也就成了她们重要的伙伴。

宫女与太监的对吃之风

宫女们衣食菲薄,住所简陋,且终日服役,既不能与父母相见,又没有知心人儿排解心中郁闷,与饥渴的宦官结为伙伴,相互慰藉,相互娱悦,既在情理之中,也是最好的选择。

说起来,太监不过是去势的阉人一个,他们又是怎么能满足宫女的饥渴呢?

当然,太监是不可能满足宫女正常的性生活的,因而其饥渴的满足方式必然是畸形的乃至是病态的,然而究其根本,也不过是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刺激来满足心理、生理上的需要而已。

据清代人的笔记《浪迹丛谈》记载:“阉人近女,每喜手抚口啮,紧张移时,至汗出即止。盖至此已发泄净尽,亦变态也。”

清人查慎行在《人海记》中也记载:明末崇祯皇帝的宠妃田贵妃利用宦官与宫女淫戏之事,以挑拨崇祯帝与周皇后的关系。某一日,田贵妃故意让宫女抬轿去见崇祯皇帝。

崇祯见是宫女抬轿,而不是如往常一样由宦官抬轿,感到非常奇怪。田贵妃趁机进谗言说:“宦官们恣肆无状,尤其是周皇后宫中的小太监狎宫婢,故远之耳。”

崇祯本是生性多疑之人,立即下令搜查周皇后居住的坤宁宫,果然查获了宦官使用的多种狎具,周皇后气得当场吐血。

此刻有个老宫人提醒崇祯:“田妃宫中独无对儿乎?亦可搜也。”崇祯一不做二不休,果然也搜出了一批狎具。

历史上宫女找太监满足、解决饥渴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明朝天年间的宫女客氏与大太监魏忠贤的孽恋情缘。

客氏是定兴人侯二的妻子,十八岁时入选进宫,成为后来的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朱由校即位后奉客氏为奉圣夫人。尽管地位尊贵,但解决不了旺盛的客氏的寂寞孤独。

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太监阵容。她先和宦官首领魏朝交好,后来听说魏忠贤的能力比魏朝强,便转向魏忠贤求欢。

二魏成为情敌,魏忠贤本来拜在魏朝名下,魏朝当然受不了,于是二魏在乾清宫暖阁竟为了客氏而使殴斗,一时惊醒了正在酣睡的朱由校。

朱由校问明情况,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令二人听凭客氏决断。客氏倾向于魏忠贤,朱由校便把魏忠贤判给了客氏,而魏朝则被发落到宫外,在苑囿当差。

客氏和魏忠贤求欢火热,奸情甚浓。魏忠贤在客氏的帮助下,很快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时权倾后宫。

太监常利用职务之便胁迫宫女相好

在明、清两朝,通常由敬事房太监负责皇帝的性生活。每当皇帝吃完晚饭,执役太监便托一银盘进呈皇帝,上面有嫔妃的“绿头牌”,供皇帝挑选当夜侍寝嫔妃。

在这一过程中,宦官可能对皇帝施加影响,如“某妃近来身体欠佳”、“某妃近来容光焕发”如此等等,都是意味深长的变相建议。

在皇帝举棋不定的前提下,这些建议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嫔妃们不仅不愿得罪太监,有时还反过来会迎合太监,以至让身边的宫女与有身份的太监保持亲密关系。

宫女无夫,而太监无妻,宫女与太监由此而结成临时伴侣,以慰深宫之寂寞,这种关系称为“对食”。对食最早见于汉代,从这一称呼本身来分析,可能是宫女与太监在一起吃饭,还不含有共寝之意。

标签: 对食宫女太监意思古时候干什么过去

更多文章

  • 白起对赵括的评价原文(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会输给白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括,白起,原文,长平,评价,为什么

    有个典故叫做“纸上谈兵”,比喻的是只懂得理论,却不懂得灵活运用、实践工作。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其中就塑造了赵括这么一个只懂得空谈理论,而毫无战场经验的庸才。在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著名的长平之战打响。赵孝成王临时决定将赵军主帅的位置,交给熟读兵书的赵括。年轻激进的赵括与老成

  •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哪里(火焰山位于今天哪个省哪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火焰山,西游记,位于,地方,哪个,今天,哪里

    当年孙悟空大闹天空,被太上老君放在炼丹炉里炼过,谁成想让它有了火眼金睛,而这只泼猴从里面出来后一脚把炉子踢倒,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座火焰山。而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经过火焰山后,孙悟空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向牛魔王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最后才把火焰山的火给熄灭的。当然了,这只是电视剧中发生的故事,真正的玄

  • 赢壮和赢荡是亲兄弟吗(赢壮也是秦惠文王的儿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赢壮,赢荡,秦惠文王,亲兄弟,儿子

    大家都知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但是少有人知道秦国在灭六国之前不久,刚刚经历了一场有亡国之危的内乱——季君之乱。今天轻尘来跟大家一起聊聊这场惊心动魄的秦国内战。大秦都城咸阳公元前307年,在进军周王室最后的城邑洛阳后,年仅23岁的秦武王嬴荡自认

  • 回族结婚有什么讲究(和回族人结婚有什么风俗礼节)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礼节,风俗,结婚,讲究,什么,回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当然,婚礼习俗更是不同,今天,源哥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回族的婚礼习俗。回族人民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婚礼。也因信仰伊斯兰教,受伊斯兰教

  • 四库全书毁了多少书(四库全书真的毁了很多经典书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全书,经典,多少,很多

    据不完全统计,《四库全书》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同时,乾隆借修书大兴“文字狱”,让许多无辜的人受到牵连,旷日持久。《四库全书》修撰时,特别将书籍分为“著录”、“存目”与“禁毁”三类处理。清朝的国力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励精图治,到乾隆时已经臻于鼎盛。歌舞升平之际,乾隆帝在武功之外,

  • 54门礼炮代表什么意思(新中国成立54门礼炮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礼炮,含义,意思,成立,代表,中国,什么,54

    当我们翻看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微妙的情况,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对于数字,一直有着非常特殊的认知,上至经典古籍,中间到重大礼仪,下至烟火生活。经典如《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在重大礼仪场合,如古代臣民对帝王行礼,谓之三叩九拜;俗世生活如三书六礼、五福临门、五谷丰登、五味俱全、

  • 鸿门宴是什么意思(鸿门宴的含义现在指的是什么意思 )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公元前206年,在鸿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大事,宴席上刘邦项羽“把酒言欢”,演绎了一出脍炙人口的“鸿门宴”,那这段故事究竟讲了什么?司马迁在书写这段故事时又包含了哪些深意?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公元前206年,刘邦一声喝下,带领起义军浩浩荡荡攻入函谷关,进入到了关中地区,秦王子婴见势不妙,便连忙向刘

  • 赵高简介及人生经历(关于历史人物赵高的评价是什么 )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杂谈

    赵高之名对于不少读者朋友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个人也真正做到了"遗臭万年",如果没有此人对秦二世胡亥的教唆,对大秦丞相李斯的误导,相比大秦帝国能够扭转局势,成为像汉、唐那样的长命朝代。但可惜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出身低微、官职也不大的人能够日益深入帝心,忠厚的外表下竟藏在一颗要将世俗大权悉数收入囊

  • 独孤伽罗是历史上的人物吗(历史有独孤伽罗这个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独孤伽罗,这个

    隋朝的开国“大功臣”是谁?提到隋朝的建立,不免会让人想到一个伟大的女人,独孤伽罗。那么,历史上的独孤伽罗是什么样的呢?她又有着怎样的出身呢?独孤伽罗,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她的父亲独孤信,是匈奴贵族的后代,是北朝时“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北魏六镇起义时,凭借着优秀的领导能力登上了政治舞台。

  • 琵琶行的作者和朝代什么(琵琶行是作者在哪里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琵琶,作者,朝代,哪里,什么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人们都很熟悉他。他写的诗流传范围很广。就是几岁的小孩子都能够吟诵他的诗词。比如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白居易生活的时代,唐王朝已经走了下坡路。唐宪宗即位以后,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任用了李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