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十四孝的所有故事(古代二十四孝的主要故事概括)

二十四孝的所有故事(古代二十四孝的主要故事概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23 更新时间:2023/12/6 19:02:03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孝道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流传的民间俗语。古往今来,民间流传的孝敬长辈的故事层出不穷。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二十四孝”——二十四个典型的孝敬长辈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据传最早是元代郭居业所作。他把民间流传的24个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后来一直流传于世间。

我看了这些故事,感觉其中有些并不是十分真实,或者有些牵强。但是,这种传扬孝道的精神毕竟是很好的,所以还是把这些故事记载下来。

如今,我们国家正在继承和发扬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颁布了一些新的法则,树立了新的榜样。

二十四孝图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1.孝感动天

远古帝王舜,父亲和继母及弟帝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依然孝敬父母,慈爱弟弟。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于是大象和小鸟都来帮他耕种。后来帝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2.戏彩娱亲

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不顾自己70多岁,仍然穿着五色彩衣,拿着拨浪鼓为父母表演戏耍,就像小孩子一样。他不小心跌了一跤,怕父母为他伤心,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父母很高兴。

3.鹿乳奉亲

周朝时,郯子的老父母年想吃鹿乳。郯子就身披鹿皮,混到鹿群中想取得鹿乳。猎人把他当做了真鹿,举弓搭箭要射杀他。他连忙起身解释,猎人才知是人,对他大加赞扬。

4.为亲负米

春秋时的鲁国人仲由,年轻时因家贫常吃野菜。但他却从百里之外背着仅有的一点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他做了大官,但父母已经死去了,他经常感叹着:“我多想再为父母亲去背米,却再也不能了。”

5.啮指心痛

春秋时,鲁国人曾参经常到山里去打柴。一天家里有客人造访,年迈的母亲不知如何接待,急得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于是明白是母亲在召唤,便赶快回家去招待客人。

6.芦衣孝母

春秋时,鲁国的闵损常被继母虐待。冬天到了,继母的亲生子棉衣里是棉花,而他的棉衣里是芦花。父亲发觉后要休掉妻子,闵损反而为继母求情。继母被感动,从此对他也十分疼爱了。

为母尝药

7.为母尝药

汉文帝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对母亲非常孝顺。一次母亲病重,汉文帝日夜守护着她。母亲的药每次煎好后,他都要先尝一尝,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8.拾葚供亲

汉代的蔡顺,因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养母亲。一天他路遇到军士,问他为什么要把红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他说梳头的黑桑葚让母亲吃,半熟的红桑葚自己吃。军士们被感动了,就送给他米和牛肉,让他孝敬母亲。

9.为母埋儿

晋代的郭巨家道中落处于贫困之中。因母亲总把自己的吃食喂给孙儿,郭巨怕养孩子影响供养母亲,于是准备将儿子埋掉。在他挖坑时,突然挖到一坛上天所赐的黄金,于是既可孝敬母亲,又可抚养儿子了。

10.卖身葬父

汉朝的董永家贫,父亲去世后只好借钱办丧事。他准备卖身去地主家干苦力还钱,半路上遇到一位美女,董永将她也带到地主家帮忙。该女子十分勤劳能干,一个月就织了300尺布,还清了债务。原来她是天上的七仙女,被董永卖身所感动,特地下凡来帮助他的。

11.刻木事亲

东汉的丁兰,父母逝世后他用木头刻了双亲的像。每次吃饭先供养木像,然后自己才吃,有事都要告知木像。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恭敬了,竟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怀橘遗母

12.涌泉跃鲤

东汉时,姜诗之妻每日去打婆婆爱喝的长江水,还常做婆婆爱吃的鱼。一次她回来晚了,姜诗怀疑她不孝顺将她逐出家门。误会澄清后,姜诗将妻子请了回来,此时院中突然冒出了与长江水味道一样的泉水,此后每天还跳出两条鲤鱼。

13.怀橘遗母

三国时期,6岁的陆绩随父谒见袁术,袁术用橘子款待。陆绩悄悄在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走告辞时掉了出来。袁术嘲笑他,陆绩说:“这是要送给母亲尝尝的。"袁术听罢十分赞赏。

14.扇枕温衾

东汉的黄香9岁丧母,对父亲特别孝顺。夏天时他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到了又为父亲暖热被褥,得到世人的一致好评。

15.行佣供母

东汉的江革,因战乱背着母亲四处逃难。遇到贼人要杀死他,江革以己死后老母无人照顾哀求,贼人遂不忍下手。后来他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整日衣着破烂食不果腹。当朝皇帝听说后,就任他为孝廉。

行佣供母

16.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王哀的母亲生前十分惧怕雷声,他常在打雷时陪伴母亲。母亲去世后,王哀特意把她安葬在幽静的山林中,每逢打雷时就跑到坟前跪拜,低声说:“母亲请不要怕,儿来陪您了。"

17.哭竹生笋

三国时,盂宗的母亲得了重病,想吃竹笋煮羹。当时正是严冬大雪纷飞,孟宗十分着急,跑到竹林里痛哭。过了一会,他忽然发现四周冰雪融化草木变青,一下子长出许多竹笋,原来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

18.卧冰求鲤

晋朝王祥的继母对他很坏,但继母生病时想吃鲤鱼,。此时恰逢冬天,他脱掉衣服卧在冰上,身下的冰忽然融化,跃出了两条鲤鱼。

19.扼虎救父

晋朝的杨香,14岁那年随父亲下地干活。路上突然跳出一只猛虎,父亲被老虎拽走了。杨香虽手无寸铁但一心想救父,就冲上去和老虎厮打,死抓住老虎的脖子。老虎被惊吓而逃跑,父子俩逃过了一劫。

20.恣蚊饱血

晋朝时吴猛家贫,买不起蚊帐。夏日蚊叮虫咬,父亲不能安睡,于是夜里吴猛就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凭蚊子将他咬得全身包也不驱赶,为的是避免蚊子去咬父亲。

21.尝粪心忧

南齐的黔娄任县令,一日他忽然心惊流汗,担心家中有事就急忙赶回去。,原来他父亲病了。医生说尝病人粪便即可知是吉是凶,甜则凶,苦则吉、黔娄就尝了父亲的粪便,发现是甜的,于是十分担忧。几天后父亲果然去世了。

亲涤便溺

22.乳姑不怠

唐代崔山南的曾祖母年高无齿,他的祖母就每天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吃了媳妇奶水的曾祖母身体非常健康。后来崔山南受此影响,也对祖母非常孝顺。

23.亲涤溺器

宋朝的黄庭坚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每天都为母亲洗涤便盆。他身为高官仆人很多,但他从不让他人代劳,而是坚持亲力而为。

24.弃官寻母

宋代的朱寿昌自幼母子分离。他当官后终于知道了母亲的下落,于是就弃官不做去寻找母亲,后来母子终于团圆。

二十四孝中,有几个貌似会遭现代人吐槽的。比如,为母埋儿似不可取;14岁打虎也有些勉强而不可信;还有几个感动上苍之后如何如何的,完全都是想象......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故事都是让人学习对父母长辈尽孝的,从整体上来看都是正面的。

2011年,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传统发扬下去,中国评选出了当代新二十四孝。

2012年8月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标签: 概括故事古代二十四主要所有

更多文章

  • 世界上第一个人类是谁 (最早的人类是男人还是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杂谈

    18世纪中期,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结束了跟随船队的5年环球航行后,发表了他的一大著作《物种起源》。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进化论的概念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并指出人类最早的祖先很可能就是猿类。达尔文的言论当时遭到了许多人的嘲讽,他们大多数嘲讽达尔文自己长得就像一只猴子。然而一个理论只要是真理,

  • 攻占巴士底狱时间(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底狱,巴士,攻占,大革命,事件,历史,法国,时间

    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性事件。作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被巴黎人民攻陷。为了纪念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法国政府宣布把7月14日定为国庆节,一直到今天。巴士底狱建成于1382年,建筑样式是城堡,是为了跟英国人作战使用。后来巴黎城市扩大,巴士底狱成了城内建筑,失去了军事功

  • 历史上真实的华妃是怎么样的(雍正皇帝真的爱华妃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妃,皇帝,雍正,历史,真实,怎么样,真的

    三四遍后就会发现很多小细节,或者是剧里的瑕疵,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个小细节引申出来的大情节。大家是否还记得,康熙晚年带着众皇子前去热河狩猎那次,我们不说康熙如何狩猎,如何试探八皇子对权力的野心程度,而是看康熙在后宫那些事儿上的态度。康熙晚年大清朝的政局已经很稳定,他也有闲情雅致去多多地宠幸后宫妃嫔,但是

  • 杨玉环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关于李隆基杨玉环的诗篇)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玉环,诗篇,李隆基,唐玄宗,故事,爱情,关于

    长恨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唐玄宗与妻子杨玉环之间的悲剧爱情,杨玉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四位最美丽的女性之一。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白居易(公元772-846)创作了一首长诗《长恨歌》,讲述了这个皇家爱情故事。中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1241–1320)在他一生中创作了四部著名的悲剧,其中之一就是关于

  • 唐僧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唐玄奘最后死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西游记》里的唐僧,本名陈祎,法号玄奘,由于是唐朝人,所以又被称之为唐玄奘。在小说里,唐玄奘身边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甚至白龙马相陪。可实际上,真正前往天竺求取真经的,只有唐玄奘一人。一路上,唐玄奘需要有孙悟空那样的本事,才能历经千难万险而化险为夷。有时候也会有猪八戒的那种惰性,时不时想要偷个懒。

  • 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出自哪里(成语一诺千金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季布一诺千金,成语一诺千金,典故,启示,出自,哪里

    一诺千金【解释】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故事】秦朝的楚地有一个人叫季布,他是一个性情豪爽,仗义讲信用的人,只要他答应了别人的事,无论这件事有多么难办,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去完成,这使他受到了许多人的敬佩。在楚汉争霸的这段时期里,季布是

  • 纳粹是什么意思(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纳粹,意思,区别,意大利,德国,什么,法西斯

    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和德国因为社会制度和思潮非常相而一拍即合(通过对外战争分担国内压力)挑动两次世界大战,因此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将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联系到一起。但实际上德国和意大利两国相同的仅仅只有对外的侵略性,而在社会体制和思潮方面,两国始终是大相径庭。法西斯和纳粹的本质区别“法西斯”这种社

  • 古时候太监和宫女对食是什么意思(过去对食是干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对食,宫女,太监,意思,古时候,干什么,过去

    在后宫当中,宫女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而且,后宫当中正真的男人只有皇帝一个,所以宫女寂寞的时候只有和太监干些啥了,而史上最幸运的宫女算是卫子夫了,她从一个宫女艰难的爬到了皇后的位置。生在古代的女子,尤其是进入皇宫成为宫女而又未能受皇帝老儿宠幸的女子,一生何其凄苦?在难耐的孤寂之中,有时候为了满足生理需要

  • 白起对赵括的评价原文(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会输给白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括,白起,原文,长平,评价,为什么

    有个典故叫做“纸上谈兵”,比喻的是只懂得理论,却不懂得灵活运用、实践工作。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其中就塑造了赵括这么一个只懂得空谈理论,而毫无战场经验的庸才。在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著名的长平之战打响。赵孝成王临时决定将赵军主帅的位置,交给熟读兵书的赵括。年轻激进的赵括与老成

  •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哪里(火焰山位于今天哪个省哪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火焰山,西游记,位于,地方,哪个,今天,哪里

    当年孙悟空大闹天空,被太上老君放在炼丹炉里炼过,谁成想让它有了火眼金睛,而这只泼猴从里面出来后一脚把炉子踢倒,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座火焰山。而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经过火焰山后,孙悟空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向牛魔王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最后才把火焰山的火给熄灭的。当然了,这只是电视剧中发生的故事,真正的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