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真实的华妃是怎么样的(雍正皇帝真的爱华妃吗)

历史上真实的华妃是怎么样的(雍正皇帝真的爱华妃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8 更新时间:2023/12/11 9:43:05

三四遍后就会发现很多小细节,或者是剧里的瑕疵,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个小细节引申出来的大情节。

大家是否还记得,康熙晚年带着众皇子前去热河狩猎那次,我们不说康熙如何狩猎,如何试探八皇子对权力的野心程度,而是看康熙在后宫那些事儿上的态度。

康熙晚年大清朝的政局已经很稳定,他也有闲情雅致去多多地宠幸后宫妃嫔,但是在热河狩猎这次,他却出奇地一连六天晚上翻牌子找人侍寝。

即使康熙在这方面兴致很大,他以往也不会夜夜笙歌,更何况这次来热河狩猎他是因为心烦,心烦太子胤礽的不争气,心烦八阿哥胤禩的野心勃勃。

所以能让康熙方寸大失的原因,还是膝下众皇子的不安分。可康熙再气也没有很好的发泄方法,于是用用这种极端自残式的方式发泄心里的愤懑,为了让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甚至天天饮鹿血维持。

而恰巧在康熙身边的大太监李德全实在看不下去康熙这样折磨自己的时候,开始劝谏,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李德全劝谏时,康熙手下的了绿头牌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发现跟《甄嬛传》以及其他清宫剧里的牌子不一样?

如果没看错的话,康熙翻的绿头牌上的妃嫔名字有满文也有汉字,这个细节可谓是用心了,其实像这样的小细节,在几十集的剧情中是没有人会注意到的,完全可以像其他剧里一样全部用汉字代替。

但是既然被发现了,就会发现真正的历史剧比如《雍正王朝》,和《甄嬛传》这样的宫斗剧相比,他的真实度更高,对历史的还原度也更高。

要说为什么非要纠结这个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毕竟如果涉及到历史方面,有些事情还是值得深究的,康熙作为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在满汉融合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错。

但是重心肯定还是满人,他的后宫里自然也是满族妃嫔占大多数,咱们再看这被打翻的绿头牌上。

其中能摆到康熙跟前的绿头牌,大多数也都是满族妃嫔,而这些都是用满文写的,只有两个牌子一看就是用汉字写的。所以这才是历史剧应该有的高度。

不过要说起清朝皇帝后宫的妃子,在《雍正王朝》里却有一个有争议的妃子。而且不论是《雍正王朝》还是《甄嬛传》都对她没有完全正确的表现,其实挺不理解的。

这个妃嫔就是华妃。华妃大家都不陌生,细节就不说了,但是大家对华妃有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华妃一开始很受雍正的宠爱,但最终却因为受到年羹的牵连被处死。

这是《甄嬛传》里的描述,在此可能只是用来说明后宫和前朝看似毫无瓜葛,实则牵绊颇深,但雍正最后处死华妃的无情却是错误的。

因为历史上的华妃是个受尽宠爱的女人,而对于华妃和雍正一开始的渊源,《雍正王朝》和《甄嬛传》里就有所差别了,《甄嬛传》里的交代是存在在皇后等人的谈话中,华妃是在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进的王府。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康熙四十八年皇四子胤禛获封亲王,年家所在佐领划归于雍亲王属下,成为雍王府属人。康熙五十年,康熙将年妃指婚为雍亲王做侧福晋。

可是这一点在《雍正王朝》里就不一样了,在《雍正王朝》里年妃唤做年秋月,虽然也是在雍正当了亲王以后嫁给的雍正,但中间却隔了一个邬先生。

年秋月作为年羹尧的妹妹,被安排在邬先生身前照顾,在雍正下江南赈灾前并不知情,当雍正要把邬先生请回府里时才把年秋月一起带回府里,那时候年秋月只是一个待遇不错的下人,雍正只是因为邬先生对年秋月多有担待。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年秋月在照顾邬先生的这么些年里,已经对邬先生生出了情愫,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碍着邬先生的面子,年秋月在府里也受到了一些尊重。

后来年秋月嫁给雍正,也是出于政治需求,雍正把年羹尧提拔上来了,但是年羹尧心思太过于活络,雍正想要把年羹尧牢牢握在手里。

年羹尧想要牢牢攀住雍正这棵大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妹妹年秋月嫁给雍正,所以年秋月才嫁给雍正当了侧福晋。

虽然这一段与历史不太相符,但是根据剧情需要,这样来写也算是正常。毕竟年秋月一个人牵涉着年羹尧和邬思道这两个对于雍正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物。

之后雍正对年秋月的态度就跟历史相符了,虽然雍正是出于一定目的把年秋月绑在身边的,但是对年秋月却很好,该有的情分和地位都给了,并且没有受到年羹尧的影响。

从历史资料来看,年妃在后宫的生活不仅没有受到年羹尧的影响,反而在雍正的宠爱下,成为清朝首位汉族血统出身的贵妃皇贵妃,并且从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了雍正帝十一年间的所有子嗣。

只可惜年妃本来身子就弱,在雍正三年十一月,因病重去世,雍正下旨将贵妃年氏加封为皇贵妃,自此年氏成为雍正朝唯一拥有贵妃、皇贵妃诏书册封的后妃。

而年羹尧是在年妃去世一年多后才被处死的。所以不必再纠结雍正对年妃是否是真爱了,雍正对年妃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而历史上的年妃也并没有恃宠而骄,只可惜红颜薄命。

标签: 华妃皇帝雍正历史真实怎么样真的

更多文章

  • 杨玉环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关于李隆基杨玉环的诗篇)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玉环,诗篇,李隆基,唐玄宗,故事,爱情,关于

    长恨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唐玄宗与妻子杨玉环之间的悲剧爱情,杨玉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四位最美丽的女性之一。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白居易(公元772-846)创作了一首长诗《长恨歌》,讲述了这个皇家爱情故事。中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1241–1320)在他一生中创作了四部著名的悲剧,其中之一就是关于

  • 唐僧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唐玄奘最后死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西游记》里的唐僧,本名陈祎,法号玄奘,由于是唐朝人,所以又被称之为唐玄奘。在小说里,唐玄奘身边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甚至白龙马相陪。可实际上,真正前往天竺求取真经的,只有唐玄奘一人。一路上,唐玄奘需要有孙悟空那样的本事,才能历经千难万险而化险为夷。有时候也会有猪八戒的那种惰性,时不时想要偷个懒。

  • 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出自哪里(成语一诺千金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季布一诺千金,成语一诺千金,典故,启示,出自,哪里

    一诺千金【解释】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故事】秦朝的楚地有一个人叫季布,他是一个性情豪爽,仗义讲信用的人,只要他答应了别人的事,无论这件事有多么难办,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去完成,这使他受到了许多人的敬佩。在楚汉争霸的这段时期里,季布是

  • 纳粹是什么意思(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纳粹,意思,区别,意大利,德国,什么,法西斯

    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和德国因为社会制度和思潮非常相而一拍即合(通过对外战争分担国内压力)挑动两次世界大战,因此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将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联系到一起。但实际上德国和意大利两国相同的仅仅只有对外的侵略性,而在社会体制和思潮方面,两国始终是大相径庭。法西斯和纳粹的本质区别“法西斯”这种社

  • 古时候太监和宫女对食是什么意思(过去对食是干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对食,宫女,太监,意思,古时候,干什么,过去

    在后宫当中,宫女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而且,后宫当中正真的男人只有皇帝一个,所以宫女寂寞的时候只有和太监干些啥了,而史上最幸运的宫女算是卫子夫了,她从一个宫女艰难的爬到了皇后的位置。生在古代的女子,尤其是进入皇宫成为宫女而又未能受皇帝老儿宠幸的女子,一生何其凄苦?在难耐的孤寂之中,有时候为了满足生理需要

  • 白起对赵括的评价原文(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会输给白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括,白起,原文,长平,评价,为什么

    有个典故叫做“纸上谈兵”,比喻的是只懂得理论,却不懂得灵活运用、实践工作。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其中就塑造了赵括这么一个只懂得空谈理论,而毫无战场经验的庸才。在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著名的长平之战打响。赵孝成王临时决定将赵军主帅的位置,交给熟读兵书的赵括。年轻激进的赵括与老成

  •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哪里(火焰山位于今天哪个省哪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火焰山,西游记,位于,地方,哪个,今天,哪里

    当年孙悟空大闹天空,被太上老君放在炼丹炉里炼过,谁成想让它有了火眼金睛,而这只泼猴从里面出来后一脚把炉子踢倒,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座火焰山。而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经过火焰山后,孙悟空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向牛魔王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最后才把火焰山的火给熄灭的。当然了,这只是电视剧中发生的故事,真正的玄

  • 赢壮和赢荡是亲兄弟吗(赢壮也是秦惠文王的儿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赢壮,赢荡,秦惠文王,亲兄弟,儿子

    大家都知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但是少有人知道秦国在灭六国之前不久,刚刚经历了一场有亡国之危的内乱——季君之乱。今天轻尘来跟大家一起聊聊这场惊心动魄的秦国内战。大秦都城咸阳公元前307年,在进军周王室最后的城邑洛阳后,年仅23岁的秦武王嬴荡自认

  • 回族结婚有什么讲究(和回族人结婚有什么风俗礼节)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礼节,风俗,结婚,讲究,什么,回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当然,婚礼习俗更是不同,今天,源哥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回族的婚礼习俗。回族人民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婚礼。也因信仰伊斯兰教,受伊斯兰教

  • 四库全书毁了多少书(四库全书真的毁了很多经典书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全书,经典,多少,很多

    据不完全统计,《四库全书》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同时,乾隆借修书大兴“文字狱”,让许多无辜的人受到牵连,旷日持久。《四库全书》修撰时,特别将书籍分为“著录”、“存目”与“禁毁”三类处理。清朝的国力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励精图治,到乾隆时已经臻于鼎盛。歌舞升平之际,乾隆帝在武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