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慈禧太后(对慈禧的一生进行简单评价)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慈禧太后(对慈禧的一生进行简单评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0 更新时间:2023/12/15 13:04:09

近些年来,清朝宫廷剧十分的受大众欢迎,贴合这种热度也先后涌现出了不少的古装剧,或者是依据历史故事以及历史人物进行改编的一些影视剧等等,虽然这些影视剧让很多历史事件以及被人们遗忘的人物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那就是有些时候为了迎合剧情的需要或者是吸引大众的眼球,有的英雄人物被抹黑,而那些臭名昭著的人反而被过度美化,就比如历史上遭人唾弃的慈禧太后就被一些人形容成为有着铁血手段的女强人,这样的评价可是不恰当的,那结合史实来进行评价的话,慈禧太后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清朝末年的强权统治者——慈禧太后

说起慈禧太后,那么大家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另一个词,那就是垂帘听政,因为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慈禧太后控制的傀儡皇帝开始着她垂帘听政的生涯。

说白了,在当时慈禧太后才是清朝真正的掌权人,像同治皇帝以及光绪皇帝等人都只是有名无权的统治者而已。

虽然她垂帘听政,这样的做法不符合自古以来的规矩和礼法,同时也剥夺了皇帝真正的权力,但是这个并不带表着慈禧太后是无能之人,也并不是说她在后来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从客观角度来说,慈禧太后称得上是一位有着统治能力的女性统治者。

她独揽大权,将清朝的政权全部收归在自己的手中,别看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是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做法也稳固了当时的政治局面,避免国家出现大规模的混乱或者是因为政权因素所引起的政治纷争,最起码上层统治阶级依旧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

再就是慈禧太后能够很好的识人用人,提拔了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同时在后来也支持洋务运动的开展,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筹备国防军队,抵御外敌,这些都奠定了晚清时期的军事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要是换做同治皇帝或者是光绪皇帝,他们未必能够驾驭住朝中不同势力的大臣,也未必能够在被外敌侵略的同时做出一些正确的抉择和有关于国家命运的变革,所以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并不是完全错误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可不管怎么说,慈禧太后都只能算得上是有能力的统治者而已,她并不是合格的领袖,也不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一个历史人物。

个人层面——奢侈昏庸

对于慈禧太后的评价,相信无论是在人们的心中,还是有关于一些她个人的资料记载来看,人们对于慈禧太后都是持以一种贬低的态度和认知的,这一点是没有错的,如果要是过度美化慈禧太后的话,显然就不符合实际,更是违背了历史史实。

首先我们从个人层面来说,慈禧太后绝对是晚清时期封建顽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从大的方面来看慈禧太后贵为皇室成员,一生都讲究奢侈和尊贵的生活,不仅每一顿饭都要有上百道菜或者是几十道甜品,平日里更是斥巨资用于个人的花销。

要知道在那个混乱并且战争频发的年代,有多少的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更吃不上一顿饱饭,而她却坐享其成,在皇宫之中过着如此奢侈的生活。

还有就是她为了给自己举办一场盛大寿宴,甚至不惜动用开展洋务运动所积攒下来的用于筹建军队的军费,其数额高达1000万两白银,对此,李鸿章等人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他们不是真正的掌权人,对于此事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

慈禧太后倒是满足了自己的私人愿望,可是清朝却也因此失去了大笔的军费来筹划国防,这也为后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及清朝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加速了清王朝走向灭亡的结局。

除了个人的穷奢给予之外,慈禧太后还是非常顽固,固步自封的一个人。

当时光绪皇帝在位时,曾经同意谭嗣同等人所要进行的戊戌变法,可是因为这次变法运动会出触及这些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所以最终被慈禧太后强行打断。

随后她先是将光绪皇帝软禁起来,不再给他任何的权力去干涉国家大事,在这之后又杀了戊戌六君子。

通过这种方式杀鸡儆猴,杜绝一切变革王朝体制的运动和措施,那通过这些案例来看,你还认为她是一个有着铁血手段的女强人吗?

国家层面——丧权辱国

说完了她个人方面的问题,我们上升到国家层面来看看慈禧太后曾经究竟做过那些让人愤恨不已的事情。

最让人印象深刻也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慈禧太后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先后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条约大部分都有割地赔款的内容,不仅影响着当时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更破坏了国家领土主权。

就比如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以及《辛丑条约》之中,涉及巨额的军费赔偿,这些赔偿款前前后后加起来多达十亿两白银人之多,清政府还了十多年也不过才还完1/4,等到后来民国时期又赔偿了一大半。

如此巨额的赔款导致我国白银大量外流,同时这也让社会经济发展处一种缓慢的发展状态,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被严重的压榨,这样的社会发展状况又怎么可能会好。

我们再来说说割让领土这一方面,在先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中,西方列强不仅取得了在中国的一些特权,更是强行夺取了我国的一部分领土,就比如到20世纪末才收回的香港和澳门,就是曾经被清政府割让出去的,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可是费了很大劲才得到解决的。

那你可知道慈禧太后签订的这些条约仅仅就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封建统治吗?

她并没有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而是单从个人的角度去考虑,如此愚蠢而又自私的做法,又怎么可能会被人们定义成为值得人们尊敬的女强人呢?说她是我国历史上的千古罪人都不足为过。

结语

通过这些分析和案例来说,慈禧太后绝对不是一个正面人物,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们都不能去过度的将其美化,否则会对后世之人造成一些不利的认知影响。

会导致他们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产生错误的判断和理解,同时这也告诫我们,在评价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史实,贴合实际,不可主观盲目的判断。

标签: 慈禧评价历史太后人物进行一生简单如何

更多文章

  • 八路军最神奇的突围战(抗战时神奇的 次突围战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1941年11月,五万多日伪军拉开大网,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一一五师师部和山东分局被包围,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向西南方向突围,罗荣桓重视地形研究,他是湖南人,两年前才率部来到山东,但对于沂蒙山,已经像熟悉自己家乡一样,连哪里有座隘口,哪里可以通过炮车,都非常清楚。在鲁中“大扫荡

  • 李小龙是叶问的徒弟吗(李小龙是咏春叶问的第几个徒弟)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徒弟,李小龙,咏春叶,叶问,第几

    国际巨星李小龙是叶问的徒弟,并且还通过电影让咏春拳在世界上名声在外,成为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争相学习的武术。可是为什么,坊间传言说,咏春拳弟子在拜师前,必须踩李小龙的相片才能入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李小龙)时间回到1954年,此时的李小龙在好朋友的推荐下,拜61岁的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叶问出生于

  • 曹冲的人物简介(三国时期曹冲详细资料及生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冲,生平,简介,资料,介绍,时期,人物,详细,三国

    神童曹冲是曹操的第七个儿子,字仓舒,是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的。在三国的时候,曹冲是当时很有名的神童,曹冲从小特别的聪颖,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特别曹操的宠爱。曹操一直在大臣面前称赞曹冲天资过人,有意想让他继承自己的大权。不过据传,曹冲在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死了,当时只有十三岁。在曹冲死的时候,曹操特别的

  • 芦衣顺母的故事介绍(简单概括二十四孝中芦衣顺母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芦衣,顺母,概括,介绍,故事,简单,二十四

    闵子骞小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父亲再娶,后母又给他生了两个弟弟。后母对闵子骞很不好,他经常挨饿受冻不说,每次在外地作官的父亲回家,母亲就添油加醋地告状,说闵子骞又懒又馋,不听管教。弄得他父亲十分恼怒,但闵子骞并不反驳。一年冬季,闵子骞父亲让闵子骞驾着牛车去外地办事,命三千随从,闵子骞为御。行至萧县城南

  • 黑白无常牛头马面是干什么的(分别都有谁,谁的地位高)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牛头马面,地位,无常,干什么,黑白,分别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这句话是大名鼎鼎阴曹地府阎王爷的两位得力干将,黑白无常去阳间抓取阳寿将尽之人魂魄的时候说的口头禅。牛头狱卒,马面罗刹,手持枪矛,驱入城内,向无间狱。——《楞严经》这说的就是阎王爷手下另一组得力干将了,牛头马面,他们的相貌很搭,一出面恶鬼都要吓成饿鬼……不仅相貌搭,属

  • 一些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中国历史上讲诚信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典故,诚信,名人,历史,故事,中国,关于,一些

    《弟子规》上讲:“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做人要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论语》上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之所以不轻易开口,不轻易许诺,是怕讲出去的话,自己做不到。俗话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说到做到,一句话说出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很

  •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的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蔡文姬,介绍,历史,人物,故事,古代,什么

    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和三国风云历史中,我们时常被男女之间的战争和阴谋诡计给吸引,却往往忽略了这个时期出现的一些文学艺术大家。而女子在这个时代也极少能创造出著名的传奇,除了一个貂蝉因为貌比天仙而被世人流传之外,其他的许多女子往往只是只言片语的记载。而在这段岁月里,一个留下千古绝唱《胡笳十八拍》的奇女子,

  • 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三教九流指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教九流,含义,意思,中国,古代,什么

    “三教九流”用来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但很多人不知道,“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和九流,各指哪三教?哪九流?同理,人们常用“臭老九”来骂老师,但却不知道人们为何骂老师“臭老九”。“三教”最开始指我国先秦时期的三大宗教:儒家、墨家和道家。儒家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创立的一门学派,核心思想是“仁、义、礼、

  • 战国七雄祖先是谁(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首领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七雄,祖先,首领,战国,时期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背诵过战国七雄的口诀,“齐、楚、燕、韩、赵、魏、秦”。但这七个国家是怎么来的,可能很多人搞不清。其实,战国七雄中有的是从周朝一开始就受到天子分封的,有的是在周朝中后期受到分封的,还有的是自己赤手空拳打下了一片天,逼着周天子分封的,而且他们最开始的爵位也各不相同。众所周知,周朝实行的是

  • 磨墨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古代砚台上磨墨的是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磨墨,砚台,东西,名字,古代,什么

    传为王羲之《题〈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研墨要两样东西,一是墨,二是砚台,目的是制作墨汁,所以墨是主要的,在历史上,当墨改变了,砚台也会跟着改变。碳黑和胶一级课程讲过,墨的成分主要是碳黑和胶,上古时这两样都取之于自然,后来才学会了工业制取。一天然墨和研磨器所谓天然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