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活字印刷术发明时间在什么时候(毕昇发明印刷术故事)

中国活字印刷术发明时间在什么时候(毕昇发明印刷术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21 更新时间:2023/12/24 4:54:42

活字印刷术的创造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技术革新。

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湖北蕲州蕲水县一介布衣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了泥活字,象征着活字印刷术的问世,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他是世界上首个创造活字的人,400年后,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元代祯发明创造了木活字以及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叶,在江苏的南京、无锡以及苏州等地铜活字得到广泛应用。

一、在宋以前,使用的是什么印刷技术?

汉朝以前,用来记录、书写的材料是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

到了汉朝初期,发明了纸张,后又经过蔡伦改进造纸术,书写从此轻便、经济多了,但是在抄写书籍方面,仍是一件费时耗力的事情,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

直到东汉汉灵帝熹平时期(公元172-178年),摹印和拓印石碑方法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抄写工作的繁重。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直至唐朝雕版印刷术的出现,这才解决了大量书籍抄写费时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雕版印刷?

将抄写工整的书稿粘贴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合。

一一将笔划清晰可见的反体字显示出来。雕刻工人用刀具将版面上没有字迹的那一部分削掉,就成了字体向上凸出来的阳文。

印刷时,首先将蘸好墨汁的刷子在雕板上刷一遍,接着,拿一张白纸覆盖在雕板上,然后拿一把新的刷子在白纸上轻轻地刷一遍,刷完后再把纸拿下来,这样就印刷好了一页字

如此反复下去,将书页装订成册,一本书籍就印刷成功了。

在活字印刷术还未创造时,宋朝在刊物印刷方面仍然使用前人发明的雕版印刷术。而且雕版印刷术已经普及到各个行业领域了。

二、活字印刷术什么是?

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是古代一种印刷刊物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制定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接着对照要印刷的稿件把这些单字都挑选出来。

然后将这些单字排列在字盘上,再往字盘上涂墨,将纸张覆盖在字盘上印刷,印完后再将这些字模拆下来,留着下次需要排印的时候再接着使用。

三、活字印刷术详细的操作流程

1.制作泥活字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一支规格的胶泥坯,在泥坯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单字笔划突起的高度要跟铜钱边缘的厚度保持相同。

然后用火将单个的单字烧硬,这样单个的胶泥活字就制成了。为了满足排版的需要,通常情况下每个单字都准备几个甚至几十个,因为在同一版内可能会有重复使用的情况。

为方便选取单字,需要将胶泥活字按照韵的分类方式,分别放在木格子里,并且贴上标签。

2.制作版型

对照要印刷的稿件,把胶泥活字一个一个的挑选出来,排好放进框内。一框排满就是一版,然后再用火烘烤排版,将药剂稍微熔化。

然后用平板将排版上的字面压平整,等药剂冷却、凝固后,一个版型就制成了。

3.印刷

在制作好的版型上刷上墨,用纸张覆盖,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样就将版型上的字印刷到纸张上了。

为解决连续印刷问题,事前准备好两块铁板,一块做印刷用,另一块做排字用,两块交替使用,方便又迅捷。

4.事后工作:取下活字,下次备用

印刷完成以后,用火将药剂烤化,用手轻轻抖动铁板,这样活字就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将取下的活字按照原来分类存放的位置放好,留待下次印刷再用。

值得一说的是,毕昇还曾经尝试过用木材制成木活字来印刷。

但由于木料的纹理疏密不匀,导致在上面刻字较困难,木活字一沾水后容易变形,并且木活字和药剂粘在一起分离不易等原因,故而没有采用木活字。

个人观点,如果采用木活字的话,比胶泥活字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 木活字原材料获取比胶泥更加容易。

  • 木活字的话是直接在木材上雕刻单字,而胶泥活字先要制作泥坯,然后再刻字。


  • 四、活字印刷术的优势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假如只印三、二本,不简单容易;如果印数十上百乃至上千本,则极为神速。

    毕昇的活字印刷方法,如果就只印刷二三本的话,不算是省事。

    但如果印刷成百上千份的话,工作效率就显而易见了,在印刷上所消耗的的人力和物力很大程度上减少了。

    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刊物印刷效率(速度、质量),和雕版印刷相比要优越得多

    在此之前,印刷方面虽然有摹印、拓印和雕板印刷等技术,但这些方法不仅笨重费力而且又耗料耗时,存放起来很是不易,而且如果出现错字的话更正起来比较困难。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在印刷之前准备好充足的单个活字,就可以随时进行拼版,制版时间大幅度加快。

    活字版印刷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拆版,取下的活字可以重复循环使用,并且活字占有的空间比雕版小的多,在保管和存放方面更便利。

    五、活字的分类情况

    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一开活字先河。后世又陆续创造了锡、木、铜、铅等活字。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木活字,仅次于雕版。

    铁活字在朝鲜古代曾经出现过。现代使用的铅合金活字是15世纪50年代德国人约翰·古腾堡所发明的。

    活字中汉字字体主要有4种:宋体字、正楷字、仿宋字、黑体字

    宋体,横笔画细直笔画粗,字体整齐且清晰,字面有粗有细,让人很容易辨认,在较高的阅读效果,是中国书刊报纸正文的专用字体。

    正楷,字体方正且端庄,笔法跟手写类似,且活字风格各不相同,在小学教材和儿童刊物上使用最广。

    仿宋体是仿照宋刻本的正楷字而设计的活字,字体有方形、长形2种,粗细相近的横直笔画,清秀悦目,主要用在刊物的正文和标题上、图版说明文以及商品广告上。

    黑体,又叫方体字、等线体字,方正粗黑,从视觉上看其横直笔画粗细相同,字体有粗体和细体,通常在标题和重点文句中使用。

    另外,朝鲜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活字,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字体。

    六、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力

    毕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二十世纪60年代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了一刊本,经过专家鉴定为北宋时期(1100~1103)的活字样本。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大幅度提高了印刷上的效率。

    但是,他的这项发明创造在当时并未受到高层阶级和社会人士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旧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而且他发明的的胶泥活字也没有遗传下来。

    一介布衣身份的毕昇,凭借个人的能力是很难把这项技术推广出去的。

    一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将活字印刷术扩大规模,二是没有门路,跟官府高层搭上关系。三是雕版印刷已经普及了,新的技术一时很难取代。

    然而他发明的活字印刷这门技术,却完整地流传下去了。它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标签: 印刷术发明毕昇活字故事中国时候时间什么

    更多文章

    • 什么是活字印刷术(古代活字印刷术发明来历与发展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活字印刷术,简介,来历,发明,发展,古代,什么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吗?数百位演员组成方阵,用汉字“和”的演变过程,伴随着雄壮的汉韵古乐高低起伏,仿佛穿越时空走来,向世界展现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让无数人为之惊叹。这场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成功吸引了人们对这一传统印刷术的关注。妇孺皆知,印刷术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豪的

    • 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意义(对秦国封建化起决定性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封建化,决定性,措施,秦国,商鞅变法,意义,作用,影响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风俗,打破旧制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奴隶制度已经逐步走向了崩溃,有了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迹象。因此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都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与时俱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秦国的国情。其主要措施十分广泛,不但有政治上经济上的变革,

    •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儿子(溥仪为何一生都没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溥仪,皇帝,孩子,儿子,一生,末代,中国,为何

      说起末代皇帝溥仪大家都很熟悉,他一生虽然曾经做过3次皇帝,一生活了61岁,然而却因为身体原因一生没有留下子嗣,这确实对溥仪来说是一种遗憾。而和他同为一个母亲的亲弟弟溥杰,娶了一位日本妻子,生了两个女儿,属于中日混血,但是另一位同父异母的弟弟溥任,要比他们幸运的多。他为爱新觉罗家族留下了正统血脉,生下

    • 杨三姐告状的真实历史原型(真实故事远比剧情更复杂)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型,告状,杨三姐,剧情,历史,真实,故事,复杂

      杨三姐告状曾经是轰动民国的大案,通过改编成了评剧著名曲目,后来又被改成了电视剧,很多人大概都看过。杨三姐是河北滦南县人,家中是雇农,在民国属于下层人物。杨三姐的姐姐杨二姐和本地的高占英自幼定亲,那时候两家家境情况都差不多,谁也不嫌弃谁。只是后来高占英的父亲高贵章出去在唐山做瓷器买卖,逐渐发迹,两家的

    • 曹操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曹操的25个儿子相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儿子,介绍,相关,名字,什么,25

      根据史料的记载,曹操一生,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分别由十三个后、夫人、姬妾所生,当然,曹操的后,夫人和姬妾,可不止十三个,而且曹操除了有二十五个儿子之外,也有女儿。至于所生女儿的数目,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曹操的女儿中,有三个是嫁给汉献帝为贵人的。她们分别是:曹节,曹宪和曹华。其

    • 天工开物是谁写的著作(天工开物的撰写作者宋应星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天工,开物,宋应星,著作,作者,介绍,撰写

      近日,在某综艺节目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以青年、中年、老年的三个不同年龄状态出现,其中老年版的宋应星,被处理成剃发留辫的清代发型,与此前青年、中年的明代发型装饰完全不同,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宋应星的兄长是在清军入关时,坚持抗清,殉国而死。宋应星自己也是秉承绝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长年

    • 武则天为何迁都洛阳(武则天迁都洛阳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洛阳,迁都,时候,为何,什么

      武则天把都城迁往洛阳,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唐天下已经成了“大周”天下的政治原因,二是洛阳更有利于得到物资补给的经济原因,三是洛阳也是繁华大都市的基础设施原因。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武则天称帝后,改唐为周,原来的大唐天下成了武则天的大周天下,国号变了,都城改变也是正常的

    •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数量(远东地区人口分布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远东,地区,人口,数量,分布,俄罗斯,问题

      被黑龙江、乌苏里江分隔开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大致位于同一纬度带:两地都分布着大量肥沃的黑土带,两地在气候、植被等方面也高度相似,两地生活的野生动物也基本相同。从这些方面看来两地的环境的确是挺相似的,然而两地之间也存在显著的不同点:有超过2000万公顷耕地面积的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一大主要的商品粮

    • 轰炸东京的飞行员下场结局(美国飞行员后来去哪里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飞行员,轰炸,东京,结局,美国,后来,哪里

      美国轰炸东京是有好几次的,早期美国轰炸东京以及日本本土效果一般。当时的日本气势如虹,席卷了南太平洋,征服了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东印度群岛等地。在此期间,美国杜立特中校大胆的对日本东京进行了轰炸,大大鼓舞了人们的士气。这次轰炸被称为“杜立特空袭”,不过实际上对日本造成损失有限。第一次轰炸东

    • 韩非之死的历史真相(历史上韩非的结局和李斯有关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非,历史,李斯,真相,结局,有关

      先秦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群星闪烁的时代,诸子百家,相互争鸣,为中国的文化、思想做出重要贡献。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还是受政治因素的推动。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周天子的“老一套”已经失灵了,急需要一套新的理论来维持平衡。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不得不招贤纳士,富国强兵。为了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