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简短介绍发明地动仪的过程)

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简短介绍发明地动仪的过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92 更新时间:2023/12/12 4:01:51

中华民族来就是一个坚强的富有韧性的民族,十三年前的今天,国民哀恸于天灾的不可预料和被压在水泥板下下的无力。

那是我们这代人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中第一次直面血淋淋的令人心痛的现实。

不过,这并非是全然不可预料的。

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由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限制,那时的地动仪只能在地震发生后及时感知,以便于迅速地提供救援。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候风地动仪的发明并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派上用场,然而人类最擅长的就是打脸了。

因为在两年以后的年末,甘肃天水地震了,彼时远在洛阳的候风地动仪做出了反应,朝向西边的的龙口吐出了一颗丸球。

当时洛阳的人们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异样,纷纷觉得这地动仪就是个假把式,然而在几天后,天水的地方官送来信呈禀明了地震情况。

这也是张衡的地动仪唯一一次派上用场。经过后世对地表的研究得出,那一次地震的震级可达7级。

幸运的是,由于当时的天水地理地貌的原因,再加上游牧民族的显著特点,以及当时的地方官及时反映,并未造成大的伤亡,不幸中的万幸。

说回张衡,他最后辞官归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在科技领域的敏锐嗅觉和突出贡献引起了一些人不满。

前面讲到,由于对物质客观规律的不了解,时人并不会相信这些所谓的“科学”,当所有人都长久地生存在黑暗中时,就不会相信有那么一个人见过光明。

他的前半生按照潮流的话来说就是拿了男主剧本,含着金汤匙出生,仕途顺利,好像是前途光明,然而在123年的时候他参与了一场朝廷高层的辩论,关于历法。

那会儿的他已经通过浑天仪观测到了月球运行的规律,即月球本身不发光、日食月食是由于轨道重合、以及一周天(即一年)是365天的规律。

这会让今人拍手击节,且因为发现这一规律的人是中国人而感到与有荣焉。然而在当时的人看来是无稽之谈,特别是依靠天象来测试国运的皇帝。

当时还是尚书郎的张衡遭到了手握重权的宦官奸臣的暗害,他们以当时已经较为科学的《四分历》为切入点,提出要用合乎迷信测算的《甲寅元历》把《四分历》换掉,这是主要的攻击点;

有了冲锋陷阵的,必然还要有打侧边鼓的,于是就有人从汉武帝“攘夷扩境,享国长久”的策略中得出要使用《太初历》。

按照鲁迅先生的话来理解就是,要用推墙的话来换取开窗的权利。

且不论这两种历法是不是真的就能让某些人达成目的,而是说汉武帝当时的策略真的符合后来的国情么?再说了,汉武帝是什么人,说一不二的人。刘保又是什么人,花架子罢了。

(刘保像图源自网络)

不过不得不说,先祖的高帽子扣下来,我可不认为刘保能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他的祖爷爷是错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张衡和另一位与他惺惺相惜的尚书郎周兴对这两种居心叵测的意见一一做出了批驳,说得那些反对者们哑口无言,这让他们恼羞成怒。

经过张周二人的测算,《九道法》的精密程度远胜于《太初历》和《四分历》,且《九道法》承认月亮运行速度并不均匀,相比较与其他历法来说,这已经是非大的进步了。

因此张周二人建议采用《九道法》来作为新的历法依据。这下可好,那些魑魅魍魉的计谋不仅没成功,还有了第三种选择。

后来历法辩论的成功与否对于当时的人们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而是找茬没成功的那些人已经恼羞成怒了。

一次麻烦,次次麻烦。清高的张衡已经疲于应付了,终于在139年提出告老还乡。同年,逝世。

其中一二,因着他已经告别了他以为能让他施展拳脚的舞台,后人已无迹可寻,只剩下唏嘘一声。

不过,他发明的地动仪是真真切切地影响了从那以后的每一代人,各个维度。

标签: 地动仪发明张衡介绍过程简短故事

更多文章

  • 感天动地窦娥冤故事梗概(复述窦娥冤主要故事情节)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窦娥冤,梗概,复述,情节,感天动地,故事,主要

    窦娥这一人物出自元代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以下简称《窦娥冤》),剧目作者是"曲圣"关汉卿。关汉卿与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出生于金末,成长在颠沛流离之中,所以才能有丰富的创作素材来源,能抨击黑暗,向往美好。《窦娥冤》讲述了弱小的寡妇窦娥,被人诬陷,之后屈打成招,成为

  • 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总结简介(武则天真实一生的功与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功绩,简介,历史,总结,一生,真实

    在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得令人应接不暇,统领各个朝代的君主里有贤明的、勤政的,也有暴虐、昏庸的。这些都不足为奇,在所有的皇帝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就是武则天,她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其实,武则天之所以在如今拥有这么大的名气,很大程度源于她的唯一性。她改变了长期流传下来的继承

  • 秦始皇不准王翦班师回朝的真实原因(说过国有难不准回)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师回朝,王翦班,秦始皇,不准,原因,国有,真实

    “百万大军,不可勤王!”如果说谁可以被称为中华第一民族英雄,舍秦始皇再无第二人。很多史学家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暴君。那是你根本就没有认真的读过历史看,根本就不懂历史的真相。秦始皇,中华民族第一英雄也。没有秦始皇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版图,没有秦始皇,就没有今天我泱泱中华的和平盛世,没有秦始皇就没有我华夏族

  •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指的是谁(历史上卧薪尝胆的主人公)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卧薪尝胆,历史,主人公,人物

    越国的始祖据传是夏族,他们很早就活动在会嵇(今浙江绍兴)地区。夏禹娶涂山氏女为妻,有说涂山在今山阴。夏禹又曾大会“诸侯”于涂山,巡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神(指诸侯)”。茅山就是会嵇山。因禹会“诸侯”,“乃大会计治国之道”,所以地名为会嵇。相传禹死后也葬在会嵇山。禹子启“立宗庙于南山之

  • 袁世凯为什么要当皇帝(历史上承认袁世凯是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袁世凯,历史,承认,为什么

    一、1915年12月11日夜晚,忙碌一天的袁世凯回到总统府,没有理会众人的请安和问候,径直走入书房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香炉里青烟袅袅,弯弯曲曲的冲房梁而去,犹如袁世凯躁动不安的内心。他用胖胖的手猛然拍了一下光头,口中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做皇帝到底对不对?”袁世凯不禁陷入沉思。当天上午,由全国选出的

  • 中国活字印刷术发明时间在什么时候(毕昇发明印刷术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印刷术,发明,毕昇,活字,故事,中国,时候,时间,什么

    活字印刷术的创造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技术革新。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湖北蕲州蕲水县一介布衣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了泥活字,象征着活字印刷术的问世,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他是世界上首个创造活字的人,400年后,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发明创造了木

  • 什么是活字印刷术(古代活字印刷术发明来历与发展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活字印刷术,简介,来历,发明,发展,古代,什么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吗?数百位演员组成方阵,用汉字“和”的演变过程,伴随着雄壮的汉韵古乐高低起伏,仿佛穿越时空走来,向世界展现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让无数人为之惊叹。这场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成功吸引了人们对这一传统印刷术的关注。妇孺皆知,印刷术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豪的

  • 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意义(对秦国封建化起决定性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封建化,决定性,措施,秦国,商鞅变法,意义,作用,影响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风俗,打破旧制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奴隶制度已经逐步走向了崩溃,有了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迹象。因此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都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与时俱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秦国的国情。其主要措施十分广泛,不但有政治上经济上的变革,

  •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儿子(溥仪为何一生都没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溥仪,皇帝,孩子,儿子,一生,末代,中国,为何

    说起末代皇帝溥仪大家都很熟悉,他一生虽然曾经做过3次皇帝,一生活了61岁,然而却因为身体原因一生没有留下子嗣,这确实对溥仪来说是一种遗憾。而和他同为一个母亲的亲弟弟溥杰,娶了一位日本妻子,生了两个女儿,属于中日混血,但是另一位同父异母的弟弟溥任,要比他们幸运的多。他为爱新觉罗家族留下了正统血脉,生下

  • 杨三姐告状的真实历史原型(真实故事远比剧情更复杂)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型,告状,杨三姐,剧情,历史,真实,故事,复杂

    杨三姐告状曾经是轰动民国的大案,通过改编成了评剧著名曲目,后来又被改成了电视剧,很多人大概都看过。杨三姐是河北滦南县人,家中是雇农,在民国属于下层人物。杨三姐的姐姐杨二姐和本地的高占英自幼定亲,那时候两家家境情况都差不多,谁也不嫌弃谁。只是后来高占英的父亲高贵章出去在唐山做瓷器买卖,逐渐发迹,两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