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军机大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

军机大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86 更新时间:2023/12/30 2:08:42

清代的一等公和首席军机大臣谁的地位高权力大?这是一个读者给我提出的问题,希望能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御史简单地梳理了一下,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有关方面的内容。

在讲述问题之前,还是必须要了解一等公和首席军机大臣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清代的官制从大的方面来讲,分为爵位、品官、散官、差遣这四种类型。

爵位又有宗室爵位和异姓功臣世爵两种,宗室爵位分十二等若干级,异姓爵位分九级若干等;品官就是具体担任某一岗位的行政职务,即九品十八级;

散官与品官对应,比如正一品为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等等;差遣属于临时性的派遣工作,比如钦差大臣、乡会试考官等,事毕仍回原职。

一等公和首席军机大臣的区别

一等公属于异姓爵位中的最高等级,授予建有特殊功勋者,通常是指军功。清开国功臣中就有很多代表性的人物,如额亦都费英东等五大臣,他们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

此外,一等公也会授予功臣之后,如果某一大臣有重大功绩且因公殉职,他的子孙往往会被授予公爵,还有一种情况是荣誉性的授予,比如皇后的父亲一般授予承恩公,孔子的子孙按例可以世袭衍圣公的爵位。

但后两种情况的公爵没有一二三等之分,故不称为一等公。

一等公在清代的历朝都是稀有品种,能获此荣誉者仅有寥寥数人。比如乾隆时期,得封一等公爵者仅有傅恒、阿桂海兰察、和珅等数人,且除了和珅以外,都是以军功获封公爵的。原则上,一等公包括侯爵、伯爵都是世袭罔替的。

有请一代,只有旗人才能获得公爵,汉人中只有个别案例。这是因为清代统治者奉行的重满轻汉不无关系,汉人贵族少有机会建立重大军功。即便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样的柱石重臣,也不过是个侯爵。

首席军机大臣属于“差”,没有具体品级也无正式衙门。但首席军机大臣一般都是大学士兼任,因此在品级上都是正一品。

首席军机大臣类似宰相,是国家中枢机构的首脑,具体负责重大行政事务。这一点和一等公有所不同,一等公只是爵位,从法律层面而言,并不属于行政编制。

不过从清代的一等公获封者的情况来看,凡一等公大多担任要职,具体是什么职务要视其个人的特长和才能而定。如果不具备很好的行政能力,一等公通常担任八旗系统内的军职,如某个旗的都统、副都统。

如果具备很好的行政能力,那么则会出任大学士、军机大臣甚至是首席军机大臣。

以一等公身份跻身中枢的情况十分常见,如康熙朝的索尼、鳌拜、遏必隆、索额图等,乾隆朝的傅恒、阿桂、和珅等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很难从权力大小的角度去评判到底是首席军机大臣权力大,还是一等公权力大。

因为它们在很多时候都是集两个身份于一身的。而那些仅担任武职的一等公,权力则不及首席军机大臣。

以政治地位而言一等公更为显赫

清代对异姓爵位的封赏是很严格的,很少有人一步到位直接封一等公,而是通过不断的累积,从伯爵、侯爵慢慢升至三等、二等公,最后晋一等公。

一等公是个稀缺品种,一朝仅有几人获得。而首席军机大臣更换的频率很高,一朝通常会有十数人。首席军机大臣属于品官系统,没有世袭罔替的特性,这一点是无法与一等公相比的。

在服制方面一等公所穿的补服纹样为四爪正蟒,通常还有皇帝赏赐的四团龙补服。一等公由于不在九品十八级之类,但因地位高于品官,所以也有“超品”的说法。

体现在顶戴上,一等公所帽顶上同样也会镶嵌一颗红宝石,与一品大员相同。但一等公在此基础上又嵌有东珠一颗,以区别与一品的红顶子。

按清制,凡文五品以上武四品以上皆可佩戴朝珠,不过朝珠的等级制度也很森严。按例,公、侯、伯、子、男等,朝珠可用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等材质。文、武一品只能用珊瑚不能饰宝石。

我们在很多清宫电视剧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中,经常看到朝中重臣都是统一穿着正一品的仙鹤补服,其实这种现象和真实的历史有不小的差距。

按照清代的制度,一等公需穿着于自身相匹配的服饰,即穿四爪正蟒补服,戴饰东珠的顶戴,而不是和大学士、各部尚书一样穿仙鹤补服。

也就是说在乾隆朝的军机处中,阿桂、和珅所穿的补服和董诰、王杰等人是不同的,他们的政治地位显然要高一级。

最后还有待遇方面,清代的大臣往往兼任多个要职,比如和珅的兼职多达数十个,但俸禄并不叠加,只能以最高级别领取年俸。和珅最大的官是文华殿大学士,年俸180两。

同时和珅的爵位又是一等公,年俸700两。所以和珅每年拿到的基本工资就是700两。

一等公的年俸700两和大学士的180两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也体现了公爵的尊贵。只不过大清的官员从不指望基本工资过日子,如果一等公没有担任实职,其收入恐怕不及一个七品的知县。

显而易见,在没有担任要职的情况下而言,一等公的荣誉地位都要高于首席军机大臣。若是有兼职,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实际权力,都完爆首席军机大臣。

更多文章

  • 九门提督是几品官位(清朝九门提督是多大级别的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九门提督是几品官

    我们在观看清朝电视剧时,经常会听到一个名词:“九门提督”,这是个什么官?这个所谓的九门分别是哪九门?各自又有什么样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组织:清朝步军统领衙门,是京师的卫戎部队,是国家心脏一样的存在,主要负责京城守卫、稽查、审理案件、监禁人犯等工作。是掌管皇城内部九门

  • 满清是外族入侵吗(满清王朝入关是侵略中华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满清是外族入侵吗

    自清代入关对立中国后,其身份始终遭到质疑。有人说它属异族入侵,形同日本;有人说它与东北土司同样,属处所造反。那末题目来了,清代的创建究竟是异族入侵,仍是处所造反?实在,从此人的门第便能够得悉谜底。这人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地址是辽宁新宾。其6世祖叫

  • 丞相与宰相有何区别(古代丞相与宰相哪个官职大)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丞相与宰相有何区别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类似职位和职业的区别,丞相可以称为宰相,但宰相未必就是丞相。从字面上看“丞”是辅助的意思,“宰”是主持的意思。丞相是从相演变过来的,相是度才的意思,也有帮扶的意思。“相”实际上就是天子为了管理天下设置的左右手。成汤让仲虺、伊尹担任左右相,齐桓公请管仲任齐相等等。丞相这个职位是秦武王二

  • 中国娶自己母亲的皇帝(历史上谁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娶自己母亲的皇帝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非常厉害的帝王,当然也有非常奢华的帝王,唯独这一位帝王非常独特,甚至连自己的母后都没有放过,他就是刘骏。一、刘骏。刘骏并不是太子,他还有一个太子哥哥叫刘劭,在那个时候,他的父亲更看重于他的哥哥,自己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小的才人,因为生下自己之后,才变成了皇妃。可是,他自己并不受自己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和意义影响(改革自上而下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鲜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前秦灭亡后,鲜卑族中的拓跋部趁机崛起,发动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统一了北方建立起少数民族政权,史称北魏。在鲜卑原有的草原文化影响下,鲜卑族在征服中残害各族人民,压迫多了人们自然不乐意了,纷纷放下农具拿起武器,在北魏统治期间各地爆发了大大小小的起义。这时,孝文帝即位,开始了改革。

  • 乾隆的所有妃嫔及皇后名字列表(乾隆多少个皇后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的所有妃嫔及皇后

    一、封建帝制,皇权至上,君主独裁,男尊女卑。相比较现在女性的高地位,古代普通家庭的女性那是惨得不要不要的,她们几乎没机会读书,她们更没有可打拼的事业,她们要专攻女红,相夫教子便是她们的一生中最主要的任务。不过也有女性是例外,比如说进入皇帝后宫的那些女人,她们便可以仗着皇帝的宠爱,成为人上人,走向人生

  • 藩台官职的正式名称是布政使(藩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藩台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在日常看清代古装剧时,总会遇到官员间相互称呼制台大人、抚台大人、藩台大人。那么他们到底指哪些官职呢?小编下面为你详细解读!一、制台清朝时制台是地方“督扶”中的总督职位。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总管一省或二三省,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多数地区巡抚位于总督之下,亦

  • 阿弥陀佛和如来佛谁大(阿弥陀佛和大日如来对比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阿弥陀佛和如来佛谁大

    一只要爱看西游的人都知道,如来是西天CEO,灵山扛把子,西游世界的最牛领导人,谁惹谁倒霉。孙悟空最初不把他放眼里,打了鸡血一样要与他拼高低,结果被关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重出江湖后,见到如来只剩下敬畏了。金蝉子因为师父搞培训时打了一个盹,脑子开了一下飞机,就被扔到东土转世投胎。重新做人后,走哪里都把师父

  • 日本人评价邓世昌优秀品质(著名人物邓世昌是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日本人评价邓世昌

    邓世昌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很熟悉,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学到过。知道他是北洋水师里的主力干将,知道他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牺牲,但其实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加入当时的海军?在甲午海战中,它到底有什么样的英勇举动?鸦片战争后的1849年,邓世昌出生在清朝晚期时的广东番禺,正处在国家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

  • 臬司衙门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明朝臬司衙门是什么机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臬司衙门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明清时期的武昌就已经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湖广总督署、湖北巡抚署、武昌府署,江夏县署四级重要的官府衙门都在设这里,城内官署林立,衙门遍布。除督署、抚署、三司外,还有府署、县署等各级大小衙门遍布整个武昌。几百年过去了,这些衙门早已不复存在,但以明清时期衙门命名的地名、街道名至今仍然保留。武昌早期地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