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乾隆的所有妃嫔及皇后名字列表(乾隆多少个皇后妃子)

乾隆的所有妃嫔及皇后名字列表(乾隆多少个皇后妃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3/12/24 11:34:56

一、

封建帝制,皇权至上,君主独裁,男尊女卑。

相比较现在女性的高地位,古代普通家庭的女性那是惨得不要不要的,她们几乎没机会读书,她们更没有可打拼的事业,她们要专攻女红,相夫教子便是她们的一生中最主要的任务。

不过也有女性是例外,比如说进入皇帝后宫的那些女人,她们便可以仗着皇帝的宠爱,成为人上人,走向人生的巅峰。

但想要在后宫脱颖而出,自然也是极其不容易的,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下,不也就只出现了一个女皇武则天

想想也是,皇帝唯我独尊,后宫佳丽自然也要多多益善,那句话怎么说的,对了,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当然,自古以来,真能一口气纳3000个妃子的皇帝是没有的,三千也只是一个虚数而已,但如果算上后宫宫女的话,这数字还是有的。

毕竟宫女也是皇帝的私有财产,想怎么处置,还是皇帝说的算。

就拿清朝最为长寿的皇帝乾隆来说,他的一生可谓风流,在他五六十岁的时候,依然在选秀女扩充后宫,所以他的后宫已经算是人数众多了,可仔细算算也就只有50多位嫔妃。

这些妃子根据地位不同,又可以来个细分,其中有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人、嫔6人、贵人12人、常在4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乾隆去世之后,作为接班人的嘉庆皇帝是如何对待乾隆的这些妃子的呢?

二、

乾隆很长寿,活到了89岁,在君王长寿排行榜上,他能位居第一位,说到这,或许就有人说,不是还有个南越武帝赵佗吗,他可是活了整整103年。

其实赵佗这个寿命是有水分的,一来他确切的出生日期不可考证只是后人推断出来的,二来他不算中原王朝的皇帝,只是算是割据岭南的一方王侯。

所以乾隆皇帝才是古代帝王中最长寿的,在那个人们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的时代,能活那么久,不服都不行。

想想也是,如此高龄,即便是在各种条件都比古代要发达的现在,能活到近90岁,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乾隆的长寿,所以他后宫的不少嫔妃都先乾隆一步而去了,真正在乾隆去世之后还活着的后妃,细细算来大约仅仅只有十位左右。

其中贵妃两人(颖贵妃、婉贵妃)、妃三人(惇妃、芳妃、晋妃)、嫔一位(恭嫔)、贵人三位(鄂贵人、白贵人、寿贵人)和答应一位(那答应)。

既然有后妃活着,那就对她们以后的生活进行安排,作为继任的嘉庆皇帝,对此也是责无旁贷。

三、

按照不少人的思维,嘉庆皇帝直接照单全收,或者来个狠得,直接让他们为先皇殉葬,如果狠不下心,把她们赶出皇宫,这不是很好处理?

其实那时期,照单全收已经行不通了,殉葬的陋习更是被摒弃了,赶出宫则更不人道了,因为乾隆的这些妃子年纪大多都不小了,把她们赶出去,也就算是变相要了她们的命。

这上面三种处理办法,无论哪一种,对于刚即位的嘉庆来说,都是不利的,至少会让群臣戳脊梁骨。

好在清朝对先皇后妃有着明确的规定,嘉庆皇帝只需按照规定来处理即可,而这些后妃也几乎都得到了善终。

按照清朝的规定,先皇去世之后,他留下的后妃全部在东西六宫居住,一切起居的费用自然由皇室来承担,她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等什么呢,等着老去。

嘉庆皇帝为了安抚她们,还给她们提升了名份,以向天下展示,自己的仁慈之心。

或许,会有小伙伴们说,即便只有十个人,那日常开销也是不小的一笔,但对于已经把和珅给抄家的嘉庆来说,这点钱只能算是毛毛雨。

接下来,我们便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后妃,讲讲她们的结局吧。

四、

颖贵妃,巴林氏,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的女儿,在乾隆二十四年的时候被封为颖妃,这一当便是三十多年。

乾隆退位之后,觉得这妃子真不容易啊,便亲自下旨将她封为贵妃,当时的她已经70岁了,乾隆去世之后居住在寿康宫中,可是在乾隆走后第二年便去世了。

婉贵妃,是乾隆诸多后妃中最长寿的一位,比乾隆还能活,活了92年,嘉庆继位之后,她和颖贵妃一起居住,一直活到了嘉庆十二年。

惇妃曾是乾隆最宠爱的妃子,而她生的固伦和孝公主又是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后来恃宠而骄,被降了身名分,后来乾隆还是不舍得,又把她的身份给提了上去,乾隆去世之后,她活到了嘉庆十一年。

晋妃,是嘉庆当了皇帝之后,为了孝敬老爹,而被送入乾隆后宫的,她一生经历乾嘉道三朝,晋妃的名分还是道光帝给封的,她是在道光二年去世,是乾隆诸多嫔妃中去世最晚的一位。

和晋妃一起被送进宫的还有寿贵人,只不过她没有晋妃能活,在嘉庆十四年的时候便去世了。

而乾隆生下的芳妃、恭嫔、鄂贵人、白贵人和那答应五人,生平中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事迹,在嘉庆年间相继去世,我们也就不再一一讲述了。

五、

乾隆一生风流,不仅留下了数十个妃子让嘉庆处理,还为嘉庆留下了大清朝这个烂摊子。

很多人都认为,乾隆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但这四个字只能形容他的前半生,他的后半生不仅骄奢淫逸,而且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

最为关键的事,在乾隆统治时期,中国和外国的差距已经拉大了,西方正在轰轰烈烈进行工业革命,乾隆却一直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他以为清朝最强,可是不知道西方已经甩了大清好几条街。

这个差距是乾隆皇帝种下的,以至于他的子孙后代,无论如何都弥补不了,直到最后被西方列强蹂躏地体无完肤。

不过纵观封建帝制时期,君主活得久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抛开乾隆不说,他的爷爷康熙也是一个长寿的皇帝,在他的统治后期,大清朝也出现了不少不可弥补的大窟窿,各种矛盾也不断被激化。

说到这,有人就要反驳,认为飞鱼说的没道理,如果这两个帝王统治后期都出现了弊端,为何还会出现康乾盛世呢?

其实,康乾盛世只是一个虚假的盛世。

而康乾盛世中有一个不能缺少的人物,康熙的儿子、乾隆的爹——雍正,如果没有他,康乾盛世根本不会出现。

他弥补了康熙留下的窟窿,他为乾隆留下了财富,只可惜,他只在位了13年……

更多文章

  • 藩台官职的正式名称是布政使(藩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藩台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在日常看清代古装剧时,总会遇到官员间相互称呼制台大人、抚台大人、藩台大人。那么他们到底指哪些官职呢?小编下面为你详细解读!一、制台清朝时制台是地方“督扶”中的总督职位。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总管一省或二三省,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多数地区巡抚位于总督之下,亦

  • 阿弥陀佛和如来佛谁大(阿弥陀佛和大日如来对比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阿弥陀佛和如来佛谁大

    一只要爱看西游的人都知道,如来是西天CEO,灵山扛把子,西游世界的最牛领导人,谁惹谁倒霉。孙悟空最初不把他放眼里,打了鸡血一样要与他拼高低,结果被关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重出江湖后,见到如来只剩下敬畏了。金蝉子因为师父搞培训时打了一个盹,脑子开了一下飞机,就被扔到东土转世投胎。重新做人后,走哪里都把师父

  • 日本人评价邓世昌优秀品质(著名人物邓世昌是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日本人评价邓世昌

    邓世昌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很熟悉,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学到过。知道他是北洋水师里的主力干将,知道他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牺牲,但其实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加入当时的海军?在甲午海战中,它到底有什么样的英勇举动?鸦片战争后的1849年,邓世昌出生在清朝晚期时的广东番禺,正处在国家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

  • 臬司衙门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明朝臬司衙门是什么机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臬司衙门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明清时期的武昌就已经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湖广总督署、湖北巡抚署、武昌府署,江夏县署四级重要的官府衙门都在设这里,城内官署林立,衙门遍布。除督署、抚署、三司外,还有府署、县署等各级大小衙门遍布整个武昌。几百年过去了,这些衙门早已不复存在,但以明清时期衙门命名的地名、街道名至今仍然保留。武昌早期地图(图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为啥要传位给朱允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其实,站在朱棣角度上去想,他也挺无奈的。对于帝王家庭来言,历来都是老爸把皇位传给儿子,或是在兄弟之间传承。若朱棣没本事,啥也别说了,可偏偏朱棣还文韬武略样样皆能!原来皇位是哥哥朱标的,他没啥想法,过得还很滋润,一口气生了9个子女。可哥哥朱标一去世,老爸朱元璋却瞅都不瞅他一眼,就把皇位指定了侄子朱允炆

  • 锦衣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明朝锦衣卫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锦衣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打个赌,说起锦衣卫许多人立马会想到这三件:飞鱼服、鸾带、绣春刀。在我们的第一印象中,这三件是那群精神小伙标配,好像是个锦衣卫就有,好像任何场合都能穿来装酷,但事实真如此吗?首先第一个问题,锦衣卫都有飞鱼服绣春刀吗?答案是否定的。所谓飞鱼服顾名思义,就是绣着飞鱼的锦服,长这样。调皮的朋友看了图就纳闷了

  • 竹书纪年可信吗(历史上竹书纪年和史记哪个真实)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竹书纪年可信吗

    看到这个标题的大部分读者想必都是一脸茫然,毕竟《竹书纪年》这个名字实在是陌生。但标题却又将其与《史记》相提并论,这又是为何呢?实际上,这正是近百年来史学界的一个争议点之一。《竹书纪年》其中的真伪价值,到底可信与否。这本书的发现,来自于晋国太康二年(281)年的一次“盗墓”活动。这一年,在今河南省卫辉

  • 举人一般封什么官职(科举的举人能做多大的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举人一般封什么官

    科举考试作为古代唯一能够让人“改变阶层”的方式,从隋朝正式开启以来,就源源不断地在为不同朝代的朝堂输送文武之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科举制度其实也是分了不同的等级。只有能够达到一定等级的人,才能够顺利走上仕途。而古时候的读书人只要能够达到“举人”这个层次,就连“县太爷”也得对他们客客气气的。那么,

  • 康熙为什么要杀伍次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为什么要杀伍次友

    康熙应该是对伍次友起了杀心,在《康熙王朝》中,伍次友是一个帝师级的人物。可以说,正是他帮助少年康熙渡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奠定了康熙作为帝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后的岁月里,伍次友还培养了周培公、李光地等人,间接地影响康熙王朝的走向。那么,对于一个有能力影响王朝走向的人,一般来说,皇帝要么就是把他留

  • 历史上真有陈寿亭这个人吗(真实大染坊陈寿亭人物原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真有陈寿亭这个人吗

    一部名为《大染坊》的电视连续剧曾经风靡全国,主人公陈寿亭胸怀大志,从一个讨饭少年成长为青岛印染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时值日本侵略岛城,日本人软硬兼施,希望与陈寿亭的印染厂合作,以达到垄断青岛印染行业,实施经济掠夺的目的。然而陈寿亭坚决不肯与日本人合作,宁肯放火烧掉自己一手创建的工厂。纺织、印染是青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