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棣是明君还是昏君(历史上朱棣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

朱棣是明君还是昏君(历史上朱棣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43 更新时间:2024/2/3 17:16:59

朱棣当皇帝时,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修撰《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北征蒙古、修建长城等。

但是,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他对自己身份的不自信。因为,有太多人说他的皇位是抢来的,这无疑是对朱棣的否认,给他施加了一种心理压力。

于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够胜任皇位,朱棣只能去做这些事。

当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还将儿子们都封为了王爷,给了他们足够的土地和兵马。

因为,朱元璋认为:自己这样做儿子们就会满足,不会去惦记朱允炆的皇位。但是,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皇位真的是太诱人了,朱允炆虽然坐了上去,可是,他整天担惊受怕、坐立不安。

为此,朱允炆询问臣子们的意见,得到的回复却是“削藩”。当时,齐秦、黄子澄等人建议:“这些王爷的存在始终都是朝廷的隐患,是时候处理一下,以安陛下之心。

于是,朱允炆一年之内削了五位藩王。之后,北京的朱棣坐不住了。正所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个鱼死网破。

之后,朱棣起兵造反了,他顺利的击败了朝廷大军,攻入了首都南京。可是,朱允炆却消失了,人们都不知道他的下落。由此可见,朱棣这种篡位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

相传,朱棣攻下南京城时,出来相迎的官员只有一百多位,且大部分都是官职较小的官员。这说明,很多高官都不认可朱棣的这一行径,他们宁愿辞职也不愿意在朱棣手下当差

。可想而知,朱棣当时是多么的寒心。此时,杨子荣向朱棣建议:“需先前往朱元璋陵墓祭拜,以求先帝的谅解。”祭拜后,杨子荣向朱棣推荐了大儒方孝孺,并声称:“只有方孝孺可以协助朱棣收获士子之心。”

朱棣知道其中的利害,于是,召来方孝孺进行详谈。可是,方孝孺并不配合,还出言不逊,此举更是激怒了朱棣。于是,朱棣下严令,要求惩治方孝孺,并诛其十族,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严惩!

之后,朱棣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显得更加合理,他声称:“自己乃马皇后所出,比朱允炆更有资格继承大业。”可见,朱棣故意隐瞒自己的生母,让民间有了很多传说。

当时,朱棣篡改了前明历史,特别是太祖实录这一块。可是,他却忘了完善母亲的档案,导致其拼命想掩盖的事实却被后人揭露了出来。

明朝末期,一些好事之人打开了太祖庙堂,找到了朱棣故意隐瞒的事实。原来,朱棣的生母是蒙古妃子碽妃。

朱棣为了向生母表达忏悔,他曾为其建造了大报恩寺,还不断要求扩大规模。所以,直到朱棣驾崩,这座宏大的寺庙还没有完成。此外,周边的百姓并没有将这座寺庙称为大雄宝殿,而是称为“碽妃殿”。

在朱棣坐上大位后,他时常感到不安。为此,他对那些不服气的文臣武将动刀子,将他们一个个押赴刑场,斩首示众。与此同时,他还不忘笼络人心,命人修撰《永乐大典》,希望能够编撰一本古今中外最全的史籍,让士绅们知道他的善意。

《永乐大典》总共一万一千多册,朱棣只用了一年半就完成了全部的编撰工作。相比于乾隆皇帝花十三年修撰《四库全书》,朱棣的这项工程似乎非常高效。

但是,《永乐大典》完成后即被封存,并没有公诸于众。到了嘉靖年间,这部巨作只剩下八千余册,其中,大部分还是嘉靖皇帝命人编撰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八百余册《永乐大典》,均是嘉靖时期留下来的。其实,《永乐大典》在明朝并不出名,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

直到近现代,文人大肆宣传这部巨作,《永乐大典》才被世人熟知。试想一下,朱棣当时命人修撰巨作,事成后又封存起来、不闻不问,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朱棣的真实意图。

此外,朱棣还有一大创举,那就是派遣郑和下西洋。我们知道,朱棣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朱允炆。当初攻破南京城后,朱允炆就失去了踪迹。

对此,朱棣十分担心,怕旧皇帝再次出现,挑战他的帝位。于是,朱棣听闻朱允炆可能逃到了西洋地带,便派郑和以出使为名前去寻找朱允炆。

然而,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在明朝并没有人尽皆知,且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也被一把火烧了,这把火可能是统治者故意放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这件事情并不光彩。

郑和是太监,皇帝派遣他为使臣,这让当时的官吏们无法理解。于是,为了掩盖事实,他们只能烧毁证据,以保住朱棣的光辉形象。

要知道,朱元璋在位时,曾掷下严旨,要求太监不得干政。那时候,太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普通的内务,比如: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等。

但是,在明朝中期,太监明显干政了,他们统领的东厂可以帮助皇帝逮捕任何嫌疑犯。因为,朱棣在位时,创办了东厂、西厂,并让太监来执掌大权,行使皇帝的命令。

其实,朱棣重用太监,是因为太监是家奴,是可以信任之人。

试想一下,朱棣在暗地里想做的一些肮脏之事,通常都是由太监们去完成的,比如:刺杀大臣。另外,朱棣还做过一些非常残暴的事情:据朝鲜史料记载,朱棣曾活剐了三千名宫女。

当时,朝鲜还是中原朝廷的属地,每年都要向天朝进贡,以求天朝的庇佑。

更多文章

  • 杨秀清不死清朝必亡(杨秀清不死可以推翻清朝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秀清不死清朝必亡

    东王杨秀清对太平天国真的是太重要了!可以说东王不死,天国不灭。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何那么重要?其一,当起义准备就绪时,冯云山被捕,洪秀全无法营救,着急不已。眼见大家就要散伙时,杨秀清突然装作口吐白沫,假借天父下凡之说鼓励众人,要求众人齐心协力。由于他表演出色,很快便稳住了众人,不久冯云山被放了出来,起

  • 电视剧人世间周秉昆郑娟结局(原著周秉昆郑娟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世间周秉昆郑娟结局

    人世间已经迎来了大结局,相比于原著里面的结局,电视剧里的会相对圆满,结局的改动幅度还是有点大的,这也是为了照顾下大家想看圆满大结局的情绪但并不是每个人的结局都是圆满的,有遗憾,才是人世间的常态人世间这部电视剧里,大家都为“六君子”的友情、“青梅竹马”和”邻里之间“的感情而感动,人世间一开始的画风还是

  • 中国历史上10大罪人(古代历史罪人每一个都影响深远)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上10大罪人

    春秋时鲁国贵族,鲁庄公之弟。他惯于挑拨离间,先后杀掉两个国君,后自缢身亡。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秦朝宦官,原为赵国贵族。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逼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不久又杀死李斯,自任丞相,后又谋害胡亥,立子婴为帝,却被子婴诛杀。东汉大罪臣,两个妹妹分别为顺帝、桓帝皇后。

  • 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明朝大才子解缙为何被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

    (紫禁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北京城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鞭炮声喧哗声此起彼伏,人们仍然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气氛中。“靖难之役”已经过去整整十三年,此时中原平定,四海太平,八方拜服,万国来朝,俨然一副盛世光景。而在紫禁城正阳门西北角的诏狱里,却呈现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景象。水火不入,疫疠

  • 古代行房礼描述(古代夫妻同房为什么叫周公之礼)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行房礼描述

    我国文明博大精深,源源不绝。俗话是中华传统文明中不行短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的沟通中,假如没有了各种风趣的俗话交叉其间那就像吃菜没有盐相同,食而无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以下这些俗话,它们死后仍是有许多很风趣的典故!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浇薄,婚俗混乱。辅佐皇帝执政的周公为整饬民俗,亲克己礼教民。周公分外注重婚

  • 水浒中武功最高的10人(108将真实武力排名前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中武功最高的10人

    央视版水浒传,虽然打斗很出色,经典章节也很优秀,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硬伤:108将很多人都没有出场。新水浒传弥补了这个缺点,至少108将都露了个面。新水浒传也有很多致命硬伤,那就是更改水浒原著武力设定过大,造成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现在讨论新水浒传的武功排名前十的好汉。一、林冲新水浒传中,林冲的武功无疑是

  • 古代的国子监是什么机构(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国子监是什么机构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国学”。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

  • 明朝朱允炆是谁的儿子(朱元璋孙子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允炆是谁的儿子

    历史上有很多出色的皇帝无法处理好自己继承人的事情,比如汉武帝、唐太宗他们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处理得就并不好。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他吸取了前面这些皇帝的经验教训,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度,制定严格的宗法制度。为了防止这些儿子们与朱标争权,朱元璋就采取联姻的政策,加强朱标的实力,并且将剩下的这些儿子们早早就打发到

  • 岳飞历史真正死因(揭秘真实造成岳飞之死的真实)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岳飞历史真正死因

    大家都知道,当年的岳飞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秘密处死的,但岳飞到底是怎样被害死的,近千年来一直是个谜。有“毒死”说,有“拉肋而死”说,也有“勒死”说。岳飞出生在北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的他,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20岁那年,岳飞投军抗金。公元1127年

  • 明朝十大未解之谜事件(历史上最著名明朝四大迷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十大未解之谜

    明朝是由放牛娃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前后共延续了276年。在很多人心目中,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朝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满清入关后,在纂修明史的时候,对明朝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在两百多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