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人物张仪的一生历史故事简介)

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人物张仪的一生历史故事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90 更新时间:2024/1/5 19:55:07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显著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从而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在战国七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不仅需要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吴起乐毅这样的武将来攻城略地,也需要张仪苏秦这样的纵横家来实现有利地的外部环境。

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一切从现实的要求出发。

纵横家在战国时期的舞台上非常活跃,其思想和活动对当时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张仪,无疑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佼佼者。就张仪的一生来说,为秦国纵横捭阖,推动了秦国的崛起。

不过,为秦国奔走半生的张仪,晚年却被秦武王驱逐,也即没能一直留在秦国。

首先,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谋略家。

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诸侯。对于张仪来说,虽然是魏国人,不过,张仪并没能获得魏国,或者其他山东六国的重用。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相对于山东六国,秦国无疑给了张仪一个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自此之后,张仪长期为秦国效力。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攻打并占领了蒲阳。

张仪趁机劝说秦惠文王把蒲阳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

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文王。对此,在笔者看来,张仪的这一番操作,不仅让秦国获得了城池上的实际好处,也让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得到加深。

在此基础上,山东六国针对秦国的合纵,自然会因此分崩离析。于是,秦惠文王就任命张仪为相(古代官名),位居百官之首,这促使张仪成为商鞅之后的又一位重臣。

公元前323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的相国在啮桑(地名)会盟。公元前322年,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

不过,魏惠王作为曾经的中原霸主,显然不愿意完全倒向秦国,所以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对此,秦惠文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

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惠文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秦惠文王的知遇之恩,让张仪感激不尽,促使他愿意为了秦国的利益,从而在山东六国之中奔走。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即位。张仪又劝说魏襄王,魏襄王也不听从。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和秦国交战,魏国战败。

公元前317年,张仪再次游说魏襄王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于是,在张仪的游说,以及秦国大军的压力之下,魏国宣布退出合纵,请张仪担任中间人与秦国和解;

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在战国时期,山东六国为了遏制秦国的扩张,组成了合纵。

其中,就张仪的老同学苏秦,无疑是合纵的倡导者。而就张仪来说,为了秦国的利益,自然需要不断拆散针对秦国的合纵。

同时,除了在战国七雄之中反复周旋,张仪还具有领兵作战的能力,也即是比较全面的人才。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遣张仪、司马错救援苴国和巴国,趁机吞并了蜀国。

张仪贪图巴国和苴国的富饶,又攻取了巴国,擒获了巴国君主,设立巴郡、蜀郡和汉中郡,将三郡土地分为三十一县。并在江州筑城。

在吞并蜀国、巴国之后,张仪最重要的成就,应该就是戏耍楚怀王了。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

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楚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

在被张仪欺骗之后,楚怀王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是非常愤怒。于是,楚怀王发兵攻打秦国,也即准备让秦国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过,在丹阳之战中,楚怀王派出的大军被秦国将领魏章击败。丹阳之战后,楚怀王召集楚国的全部兵马,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

公元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三战皆败,韩魏趁机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的大国地位瓦解,从此走向没落。

最后,不过,为秦国立下大功的张仪,却没能一直留在秦国。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游说山东六国之后,张仪返回秦国报告,还没走到咸阳的时候,秦惠文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

对于秦武王这位君主,在当太子的时候就被喜欢张仪,于是,在正式成为秦国君主之后,秦武王毫不犹豫的驱逐了张仪,将张仪赶回了魏国。

对此,在笔者看来,秦武王之所以赶走张仪,并不只是个人喜欢上的问题,而是因为张仪长期忽悠山东六国,为秦国谋取利益,这导致张仪在山东六国君主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信用可言了。

在此基础上,秦武王即便继续重用张仪,也很难让这位纵横家再次发光发热。比如秦武王再次将张仪派到楚国等诸侯国的话,楚怀王显然不会再上张仪的当了。

所以,秦武王选择了卸磨杀驴,也即驱逐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张仪。

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张仪最终在魏国病逝,因为张仪本身就是魏国人,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也可以称得上落叶归根了。

总的来说,两千多年来,苏秦和张仪一直被说成是战国合纵连横斗争中的对手,苏秦大搞合纵,而张仪坚持连横。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显然还是张仪的连横取得了胜利,特别是秦国后来实行的远交近攻策略,也可以视为一种连横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1918年重大历史事件(191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1918年重大历史事件

    1月14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北京政府段祺瑞内阁追随协约国的外交政策,拒不承认苏俄。本日,北京政府派军队封锁中俄边境,阻绝中俄交通,以防范“过激党人”。1918年段祺瑞内阁成员合影。右起:曹汝霖(交通兼财政总长)、刘冠雄(海军总长)、陆徵祥(外交总长)、段祺瑞(国务总理)、钱能训(内务总长)、段芝贵

  •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和性质(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内容及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俄罗斯,它地大物博,横跨亚欧大陆,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在18世纪之前,俄罗斯的文明方向总体上是走向东方,它继承了拜占庭的遗产,将东正教作为了正统思想,也建立了东方式的专制体制。到了18世纪,俄罗斯已经稳定了下来。当他们回头西望,发现西欧已经进入了近代文明,俄罗斯和西方的差距已经是两个时代的差距了

  • 苏联解体五大原因(导致苏联解体最重要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联解体五大原因

    有人说美国最怕的就是俄罗斯经济和科技倒退60年,因为那时候是苏美争霸,苏联的强大让美国从心底就畏惧,其科技和经济与美国不仅相差无几,更可能超越美国。美苏争霸随时可能触发核战争,就在1991年9月6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随之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俄罗斯继承苏联的遗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强大的

  • 郑国渠简介和历史故事(朝代秦国修建郑国渠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国渠简介和历史

    公元前355年,诸侯混战,兵连祸结,在金戈铁马与纵横捭阖的较量中,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开启了一场变法。位处中原腹地的韩国,土地狭小,国力羸弱,又被列国紧紧围困,四面受敌,朝不保夕,国君韩昭侯欲改变现状,任用申不害主持变法,十五年,“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远离中原的秦国,祖上是给周王室养马戍边的来头,

  • 俄罗斯历代沙皇一览表(近代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俄罗斯历代沙皇一览表

    俄罗斯历史上共有26位沙皇,颇有意思的是,其中只有7位获得过外号。“雷帝”的第一重含义是才能、魄力和成就。伊凡四世(1530-1584)3岁时即任莫斯科大公,17岁时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并将莫斯科公国改为沙皇俄国,又称俄罗斯。在助手阿达谢夫、西尔维斯特的辅助下,伊凡四世首先颁布了新的法典,改组

  • 全球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总共的国家数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全球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共有197个国家。其中联合国会员国193个,联合国观察员国2个(梵蒂冈和巴勒斯坦),既非联合国会员国也非联合国观察员国2个(库克群岛和纽埃)。世界各国在地球上的分布如下:1、亚洲:共有48个国家。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

  • 一夜之间消失的国家(有一个国家一夜之间人都消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一夜之间消失的国家

    公元前176年,一个西域小国突然现身西汉史籍。匈奴冒顿单于在给汉文帝的信中,夸耀自己武功之盛,顺便提到了小国的名字:楼兰。(匈奴)以天之福,吏卒良,马疆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以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出自《史记·匈奴列传》,这是史籍中首次出现楼兰之名。楼兰是汉代人的音译

  • 庆历新政是谁主持进行的(欧阳修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庆历新政是谁主持进行的

    《岳阳楼记》很多人都对《岳阳楼记》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于该篇文章的第一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更是耳熟能详。实际上在庆历初年时还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那就是由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在庆历三年开始了。岳阳楼自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北宋帝国以来,北宋就以惊人的速度快速走向繁荣。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帝国

  • 高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以前的高丽人是现在的哪里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在写文章的时候,我提到“高句丽,简称高丽”,于是很多人就反驳我说:高句丽不是高丽,高丽是韩国的。今天我就专门写下这篇文章,来说说高句丽和高丽到底是什么关系。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扶余族建立的边疆政权,存在时间是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9年,一共有700多年的历史。高句丽最初在松花江上游一带,在魏晋南北朝

  • 项羽是哪个朝代的人(历史上的项羽是怎样一个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是哪个朝代的人

    西楚霸王项羽,在中国家喻户晓,可是他从未登基为帝也是事实。然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项羽却被写进了帝王本纪中。这究竟是因为什么?这和人们对于"本纪"二字的理解有偏差有关。"本纪"在《史记》中国的确是有记载帝王传记之意。在《史记.索引》中对"本纪"的解释也有:"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