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留下的13个预言真的吗(留下石碑预言个个都灵验)

诸葛亮留下的13个预言真的吗(留下石碑预言个个都灵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34 更新时间:2024/1/10 22:20:46

一本《三国演义》让诸葛亮俘获了万千粉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诸葛亮一篇《出师表》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描写得淋漓尽致。

诸葛亮一出“空城计”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成为了永远的遗憾。人们纷纷在畅想,如果诸葛亮没有病死,会不会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

理智的分析,蜀国虽富饶,但闭塞,长途远征不说别的,就单单一个坚壁清野的小策略就能让蜀国军队不战自溃,因此,末期的诸葛亮是没有办法带领蜀国将士打败强悍的曹操的。

所以,诸葛亮即便走过了五丈原,他也会倒在另一个地方。

在古代,科学技术本就不发达,更没有什么宣传手段。一个人要出名,除了很有本事之外,也要注重宣传。

宣传并不是和现在似的要投广告,那时候靠的是口耳相传。

古人也是很忙的,没有时间白白替他宣传。诸葛亮脑瓜子好使,说事总是讲一半留一半,没事还爱写点锦囊妙计。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具有仙风道骨的人。

因此,他就经常搞出来一些超过当时人们认知的事情,成为了当时的“大才”。

诸葛亮极其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除了之前一手缔造的“草船借箭”等经典案例之外,诸葛亮在死前,也折腾了一番。

他为了让蜀军能够安全撤退,便叫来了姜维等人,嘱托他们在自己死后,将他以坐姿放入到一个木盒里面,嘴里再放上七粒米,在脚下放上星等,用以迷惑司马懿

诸葛亮担心自己的墓穴被歹人所毁,于是便找了四个人,让他们抬着棺材向南而行,等到绳子断了之后,便将他埋葬在那里。

这也是诸葛亮在玩心理,要知道,如果绳子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四个人抬着别说走一天了,走一个月也不见得断。

这四个士兵眼看走了一整天,绳子也没有要断的意思,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绳子割断,将诸葛亮就地掩埋。

毕竟做贼心虚,这几个人也就不敢回去复命了,于是,诸葛亮实际埋在哪里,将成为一个悬案。

为了让自己演得更真切一些,诸葛亮还嘱托刘禅为自己修建祠堂,而且还在祠堂里面安排了点新玩意。

其一便是在祠堂修好之后,要在外面立上一块碑,上没写上“吾到无人到”,再往里面走走,再写一个“只有伯温到”。

在最里面,还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然后就算安排完了整个后事。

到了朱元璋时期,刘伯温也是个大才,对于诸葛亮的才华,刘伯温表示:“俺不服”。

刘伯温曾高调表示:‘天下三分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在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便想向诸葛亮高调宣示一下。

可当他看到第二块石碑的时候,便见识到了诸葛亮的厉害之处,也就认了输。诸葛亮的祠堂躲过了一劫。

等到康乾年间,一个姓宋的小吏修葺武侯祠,将那个刻着“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的石碑挖了出来。

为了搞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位姓宋的官员也在找专家来解读天机。终于在专家的帮助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水月主即“清”,而庚不大指的是“康”,而盖十八指的则是宋,龙复卧则表示武侯祠将重新修葺。

大体意思很明确,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位姓宋的小吏,将会重新修葺武侯祠。从三国时期一直到清朝,长达千年依旧能预测精准,实在是神奇。

但我想说的是,诸葛亮是有一定的水准,但他能够掐算出上千年之后的事情,还是有些夸张了。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姑且先不分析,单纯就姓宋的挖出来那刻着12字预言的石碑,这无非是一个套路。

姓宋的这个小吏很显然便是借助诸葛亮的威名,从而使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了皇帝的关注。

这或许仅仅是一种炒作而已。而诸葛亮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只不过是一些人为了通过诸葛亮而赚点钱。

他如果真的神,还后知五百年,那他早早加入曹操阵营不就完事了,还自己折腾半天,由此可见,那些传奇的故事听听就好。

更多文章

  • 东周和西周的区别(解读周朝为什么要分为西周和东周)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周和西周的区别

    记得小时候学历史时,我们一开始都是这样背历史朝代的: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可是最近很火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大秦赋》里居然同时出现了西周君、东周君、周天子这三位人物,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根据现有考古证据,当时还真的存在这种奇怪的设定。我们平时说的西周和东周,其实都是武王伐纣之后

  • 秦始皇死前遗诏是让谁继承皇位(把皇位传给了哪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死前遗诏是让谁继承皇位

    从《史记》的记载看,秦始皇临死前,向长子扶苏发了即位诏书,但却被赵高扣了下来,然后趁秦始皇死后,和丞相李斯勾结起来,矫诏逼扶苏自杀,然后保着胡亥即位,这就是秦二世。那么,《史记》的记载是真的吗?是否完全符合呢?首先我们看司马迁是怎么说的,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死前的确是给扶苏发了诏书,但内容却没有

  • 胡适生平及历史评价(关于人物胡适对历史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适生平及历史评价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在宣传民主与科学,倡导思想启蒙,反对北洋军阀等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在中国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帝国主义压榨欺凌的积贫积弱年代,胡适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渐行渐远。纵观胡适的一生,他反对社会主义,主张资本主义;反对专制主义,鼓吹容忍克己;反对暴力革命,信奉自由主义,尤其对美国民

  • 如何看待澶渊之盟这一历史事件(历史的拐点澶渊之盟)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如何看待澶渊之盟

    宋辽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后世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否定者指责它是个屈辱的条约,在宋军占上风的情况下,委曲求全,跟辽国签订城下之盟,开赔款之先河,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甚至有人认为,没有澶渊之盟就没有靖康之耻。肯定者认为它虽是一个屈辱性的条约,但当时辽强宋弱,在当时情况下不失为一个明

  • 吕蒙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吕蒙成语经典的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蒙的故事有哪些

    “吴下阿蒙”的典故我们都比较熟悉了,但吕蒙究竟为何开始发奋读书,民间却流传着与正史、小说不同的说法。话说,吕蒙二十岁那年,某日华佗登门拜访。华佗见吕蒙身体有异常,便坦言以吕蒙现在的身体,充其量只能活两年时间。吕蒙被吓得肝胆俱裂,立马跪在地上请求神医救自己一命。华佗是个悲天悯人的医者,他便为吕蒙指点迷

  • 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简介(如何简短评价项羽兵败自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公元前203年,十月。项羽和刘邦已经在广武山上对峙十一月有余,项羽大后方屡屡受到侵袭,运粮路线更是数次被袭,粮草也多次被焚烧,曾经强悍的楚军陷入了僵局。项羽此时已经颇为无奈,因为韩信已经在齐国立足,这也意味着他的大后方彭城面临着严重的危急,一旦长时间和刘邦对峙,自己不但不能够顺利西进,还有可能被汉军

  • 对武则天的历史评价(简短概括后人对武则天政治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对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武则天作为中国的女帝,一直以来对啊他的评价,都有两个极端,欣赏她的人认为她不负女帝的威望,开"殿试",选寒门,但是不喜欢她的人,也有不少,觉得她毁坏了当时大唐的根基。那,为什么会出现区别如此大的两个极端呢?武则天最初开始执掌政事的起因,是因为唐高宗的身体不好,《旧唐书》记载: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

  • 袁术历史上算皇帝吗(三国时期袁术是什么时候称帝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袁术历史上算皇帝吗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即位。之后,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将吕布,合作谋杀了董卓。但不久董卓幕府的部将李傕、郭汜卷土重

  • 二战日本有没有可能战胜美国(日本军事落后美国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关键词1

    几乎毫无胜算,如果日本这样做,只会更早将美国从兽笼中引出来,这无异于在中国抗战正面战场打得最猛烈的时候,给自己肚子上攮一刀。次郎,该打仗了实际上,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日本人就是“二战一开始”就跑去侵略美国了——美国的史学二战是从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的。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是一

  • 托尔斯泰最著名的名言(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名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托尔斯泰最著名的名言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高尔基曾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托尔斯泰一生创作了很多不朽的经典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还有我们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复活》。《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作品,他用了10年的时间创作出这部伟大作品。小说原计划有四部,最终只创作了三部。小说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