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成化是哪个皇帝(明成化年间皇帝叫什么名字)

明朝成化是哪个皇帝(明成化年间皇帝叫什么名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96 更新时间:2024/1/25 15:30:27

《明史》中记载: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撰写《明史》的史官认为,大明朝的天下,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外,说得过去的也就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和孝宗朱祐樘了。

朱元璋和朱棣自然不用说,这两位马上皇帝打下了明朝的江山,朱高炽和朱瞻基算是守成之君,他们开创了“仁宣之治”。

那么明孝宗朱祐樘,为大明朝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呢?

吃百家饭长大的帝王

要说明孝宗朱祐樘,还得从他爹明宪宗朱见深说起。

朱见深在感情上,属实和别的皇帝不一样,他喜欢的女人,足足比他大了17岁,还是一位宫女。

这位宫女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万贞儿,万贞儿从小陪着朱见深长大,所以朱见深对这位似姐似母的万贞儿非常依赖。

17岁朱见深登基,非要纳已经34岁的万贞儿为妃,其实朱见深是想让万贞儿做皇后的,奈何大家都不愿意。

朱见深只能退一步,让万贞儿做了自己的妃子,并且宠冠六宫。

这时候万贞儿就开始作妖了,自己年龄大了怀不上孩子,便也不让朱见深的其他妃子怀上孩子,但凡后宫有哪位妃子怀孕了,那她一定想办法除掉。

虽然朱见深独宠万贞儿,但这并不妨碍他处处留情。

话说成化元年,广西的土司叛变,朱见深派兵出征,平息了战乱,土司的小女儿纪氏作为俘虏,成为了皇宫中的一名宫女。

纪氏读过书,长得也漂亮,在一众宫女中脱颖而出,负责看守皇帝的小金库。

一日朱见深心血来潮,想要到金库去检查一番,没想到刚巧就碰上了纪氏,两人四目相对,朱见深觉得这姑娘漂亮,于是就把她临幸了。

按理说被皇帝临幸后的女子,接下来就该封赏,摇身一变成为妃子了,但是朱见深宠幸完纪氏后,却拍拍屁股走人了,转眼就把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纪氏只能继续当他的小宫女,然而有的人想怀孕却怎么也怀不上,不想怀孕的却一次就中,纪氏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可了不得,万贞儿知道后,立刻派宫女来探探虚实,宫女看着纪氏微微隆起的小腹,于心不忍,于是回去谎称及时没有怀孕,只是肚子胀气而已。

万贞儿松了一口气,但是她还是不放心,于是把纪氏打发去安乐堂做苦役。

纪氏十月怀胎,终于生下了一位男婴,这件事还是被万贞儿知道了,于是她派一位叫做张敏的太监去把孩子处理掉。

张敏看到孩子后,也心生不忍,毕竟这是朱见深唯一的孩子呀,于是他偷偷地把孩子藏了起来,回去跟万贞儿复命,孩子已经被淹死了。

张敏每天偷偷地用米粉喂养这个孩子,安乐堂的宫女也常常偷偷跑来喂养,

后来被万贞儿陷害贬到冷宫的吴皇后得知后,还偷偷抱来养过一段时间,

总之这个孩子就在冷宫众位好心人的养育下,慢慢地长大了,还没有被万贞儿察觉。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朱祐樘,可怜明明是个小皇子,本该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如今却在这冷宫里吃着百家饭,见不得光。

苦尽甘来,天赋异禀

成化十一年,朱见深已经29岁了,膝下仍然一个孩子都没有,这时候的张敏,已经是在朱见深身边照顾的大太监了。

一日清晨,朱见深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两鬓居然开始出现白发,不由得叹息道:“我眼看就要老了,身边却连个儿子都没有。”

张敏一听这话,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胆战心惊地告诉朱见深:“奴才罪该万死,其实陛下有一个儿子!”

朱见深听到这话非常的惊讶,于是张敏一五一十地把那个孩子的事情告诉了他。

朱见深大喜,立刻起身要去看那个孩子。

张敏其实内心也非常忐忑,因为孩子毕竟已经六岁了,再藏就不好藏了,趁着皇帝惋惜自己没有孩子,不如就把实情告诉他。

朱见深在冷宫中见到已经六岁的儿子,仔细端详了许久,非常高兴地说道:这是我的儿子,像我!

朱见深把他从冷宫中接了出来,梳洗打扮一番,给他起名叫做朱祐樘,并封为太子,纪氏母凭子贵,被封为淑妃。

然而纪氏的好日子并没有过上几天,就在宫里暴毙身亡,那位偷偷养育朱祐樘的太监张敏,也没有理由的吞金自杀,这不难让人猜想,是万贞儿动了手脚。

为了让朱祐樘能够健康地成长,周太后赶紧把他接到自己身边,保下皇帝的血脉,毕竟万贞儿的手再长,也不敢伸到太后那里去吧。

从这以后,朱祐樘终于过上了皇子的生活,朱见深把他当作未来接班人去培养,让程敏政和李东阳这样的泰斗当朱祐樘的老师。

朱祐樘聪明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也学会了历代明君的治国良策。

而且朱祐樘不同于其他皇子的是他尊师重道、谦逊有礼、不懂就问,教过他的老师没有不夸赞他的。

总之,朱祐樘在众人的期望中慢慢长大了。

朱祐樘18岁那年,朱见深随着他的爱妃万贞儿去了,朱祐樘接过皇位,开始了“弘治中兴”的和平时期。

弘治中兴,大明最后的盛世

朱祐樘当上皇帝后,最害怕的莫过于万贞儿的弟弟万喜了,毕竟万贞儿对朱祐樘母子的恶行,大家有目共睹。

万喜早早就在家写好了遗书,等着朱祐樘派人把他带走,说实话,许多大臣也上书建议朱祐樘,好好处理一下万家。

然而在这件事上,朱祐樘的做法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虽然他完全有理由把万家满门抄斩,为自己的母亲报仇。

然而朱祐樘却选择了原谅,万家的其他人也是无辜的,这件事,就到他这里终止吧。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朱祐樘是一个明君的好苗子。

再说朱见深去世后,留给儿子的,是一个民生凋敝、朝政紊乱的江山,他晚年大肆放权的西厂、黄庄和传奉官,把大明的江山弄的是乌烟瘴气、千疮百孔。

18岁的朱祐樘,开始了力挽狂澜的壮举。

因为童年的不幸经历朱佑樘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但是自打他登基后,不仅早朝从来没有迟到过,而且还重开了午朝,用更多的时间与大臣们商议国事。

不仅如此,朱祐樘还重开了经筵侍讲,这是用来跟群臣们学习治国之道的。

朱祐樘知道自己太年轻,但是大明朝来不及等他慢慢长大,于是他抓紧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

以前皇帝经筵侍讲,三个月一次,也都是做做样子罢了,但是朱祐樘要求每天一次,与群臣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朱祐樘登基后开始重用贤臣,他将四品以上官员的名单全都贴在文华殿的墙上,只为做到心中有数,不受蒙蔽。

在治国之路上,他敢于拨乱反正,他的父亲朱见深在位的时候,宠信佛道,致使许多奸佞小人混入朝中。

朱祐樘当即下令不得盲目信佛,朝中那些法师、妖僧等,该处死的处死,该驱逐的驱逐。

当时宦官摄政盛行,尤其是在在万贞儿的主导下。西厂达到了高潮,朱祐樘童年的时候,就目睹了许多宦官残害忠良的势力。

所以当他有了权力后,立刻将梁芳、汪直这些宦官一一铲除,还朝堂一片清明。

朱祐樘性格温和,尤其是对待臣下,从来没有发过脾气,并且他还非常体恤臣子,比如官员们深夜从宫中返回家时,必须有辅军长着灯护送他们回家。

事情虽小,但这可是在以前从来没有的待遇,作为皇帝懂得为臣子着想,那当臣子的必定也会以真心相待,施展才干。

除了体恤臣子,朱祐樘也没忘了百姓们,减免赋税、废除苛法,给贫农发放麦种。

除此之外,朱祐樘明令禁止皇亲国戚仗着权势,欺压百姓,抢夺民利。

朱祐樘还让后人称赞的一点就是,他只有一个女人。

在那个年代,别说皇帝三宫六院了,稍微富贵的人家里也都是三妻四妾的,但是朱祐樘终其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就是张皇后。

不选秀、不纳妾、也不四处留情,他的父亲是后宫佳丽三千,只取一瓢饮,但是朱佑樘却坚持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或许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关,幼年丧母,父亲专宠万贵妃一人,新立的皇后就是个傀儡,冷宫里还有一位废后,这些女子的悲惨人生,何尝不是因为他父亲导致的呢。

所以他只立一位皇后,每天与皇后同起同居,朝夕相处、谈论古今,犹如平常的夫妻一般。

古往今来,能坚持一夫一妻的皇帝只有他一人,这也给他明君的头衔添了一分色彩。

明孝宗朱祐樘18岁登基,在位只有18年,但是他让原本鱼龙混杂的朝堂恢复河晏海清,他的一生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但是朝堂太平,百姓安定。

朱祐樘统治时期被称为“弘治中兴”,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又进入了一段短暂的太平盛世。

更多文章

  • 朱棣孙子朱瞻基在位多少年(历史上朱瞻基是个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孙子朱瞻基

    明成祖朱棣共有三名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三人都是徐皇后所生(徐达长女),但三人性格却截然不同。长子朱高炽性情温且爱好学习,但为人文弱,还有点残疾,在后来朱棣造反活动中起不到重要作用。而二儿子朱高煦和三儿子朱高燧则性情凶悍,且目无法纪。其中朱高煦能征善战,在后来朱棣造反活动中

  • 朱高煦为什么斗不过朱瞻基(朱瞻基和朱高炽的关系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高煦为什么斗不过朱瞻基

    很多人都羡慕古代的“皇子”,身在帝王家一辈子都能荣华富贵,并且有令人羡慕不来的特权。当然,被选为江山“继承人”的皇子更是令人羡慕,将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天下一切皆掌控在自己手中。看起来,皇子的生活令人羡慕。但是,他们的身份也带来了不少威胁。如果不曾遇到夺嫡事件,或许还能一辈子安乐无忧。但是,一旦遇到

  • 毛笔用狼毫还是羊毫(书法毛笔的狼毫羊毫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毛笔用狼毫还是羊毫

    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忘了那本书上写的,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得这句话,但初学书法真的必须用羊毫吗?也许你被误导了。首先我们来看,书法的学习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用笔、结字、风格。一开始学书法我们都是先从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开始练起。所以学习书法的关键就是学习用笔,赵孟頫在《跋定

  • 古代中国最大的三个官职(历史上最大的官是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最大的三个官职

    刘邦建立汉朝,但对一些徭役苛法等全部废除,政治制度沿袭秦朝。后世各朝代根据当时社会特点,添加与时俱进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官职变化。中国统一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也都是以秦汉为雏形。三公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徒大司徒就是“司土”,在三皇五帝时国家政府机构比较少,管理土地是政府主要机构,命名司土。到西汉

  • 庆父未死鲁难未已小故事(原文种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庆父未死鲁难未已

    齐桓公在位时,邻居鲁国爆发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情,鲁庄公去世后的一年内,他的庶兄庆父为了争位,不停地制造混乱,最终先后杀了两任国君。在弑杀第一位国君后,齐桓公派使者仲孙湫前去鲁国吊唁,以及调查鲁国情况,《左传》记载仲孙湫回来时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意思是说庆父过于邪恶,千古罕见的大坏人,将给鲁

  • 康熙也配叫千古一帝吗(康熙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也配叫千古一帝

    很多小伙伴一听“康熙”二字就会说:‘这不是清圣祖皇帝康熙嘛,千古一帝’紧接着又一群人说了,‘李世民’才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康熙不配,这就有了两波分派舆论到底谁才是千古一帝。小曼认为成为千古一帝的必备要素是1、人民幸福,国泰民安2、治国有方,民官认同3、重视文化,文化昌盛4、开拓疆土,统一天下。如

  •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与联系(主要特点有几点 )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清晨,满怀着期盼,作了一首小诗。想用“古体诗”的标签定义。细细琢磨,大概是不对的。在大多现代人眼中,所谓“古体诗”,应该是多用文言意义,区别于现代诗歌的古代诗吧。其实这种划分是错误的。何为古体诗?其实是指唐以前的诗歌体裁,又称为古风、古诗。它是相对自由的,对平仄,格律,对仗押韵等没有明显的规定。每句

  • 朱见深是明君还是昏君(历史上朱见深是个怎样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见深是明君还是昏君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的长子。这个皇帝的少年时代是比较悲催的,在当太子的时候,却被堂弟朱见济抢了太子位,而且还被自己的叔叔明景帝朱祁钰关了起来,熬了几十年,眼看要轮到自己当皇帝的时候,又被亲爹把皇位抢了去。在自己亲爹和叔叔的皇位争夺战中,内心各种纠结,天天担惊受怕,也就是这个原因落下了

  • 历史上的嬴傒结局是什么(真实的秦国嬴傒的下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的嬴傒结局

    电视剧《大秦赋》完美收官,这部长达78集的历史正剧宣告结束。当众多观众慨叹渭阳君嬴傒是最悲情男人时,我却看到了一个高大的柱石,一个定海神针,让萧墙之内稳定无忧,为秦王朝的发展强大保驾护航的真正男主。渭阳君嬴傒本是秦国太子安国君赢柱的宠儿,是秦朝王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然而世事难料。在赵国做了八年质子的

  • 古代节度使是什么意思(唐朝地方节度使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节度使是什么意思

    唐朝的节度使,一开始对于开疆拓土、稳固边疆是有积极作用的。唐朝之所以设节度使,一是开疆拓土的需要,二是强敌环伺不得不防范的需要……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强汉,到万国来朝、皇帝被称“天可汗”的盛唐,终究也抵不过历史的车轮滚滚,亡国的一天。强汉在夕阳西下时,汉献帝被“挟天子以令诸侯”,各路诸侯互相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