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康熙有多少儿子都是什么下场(历史上九个儿子各自下场)

康熙有多少儿子都是什么下场(历史上九个儿子各自下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7 更新时间:2024/1/11 1:00:37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无论历史上,还是影视剧演绎着,皇子们之间的储君斗争屡见不鲜,康熙年间,党派之间斗争更是激烈。

其中“九子夺嫡”最为激烈,所以康熙帝晚年一直都在惶恐中度过,也沉痛于夺嫡事件中。

康熙皇帝共有24个儿子,他们虽然贵为皇子,但绝大部分最终下场非常凄凉,康熙帝驾崩时,有五位尚未成年的儿子,幸运地躲过了这一政治漩涡,最大的皇二十子胤祎,也才16岁,最小的皇二十四子胤祕,当时才6岁,所以这些没有参与皇位之争,下场都算比较好。

夺嫡的九位皇子,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当皇帝,而是各找山头派系林立,真正对皇位有欲望之心的,除了可怜的太子二阿哥外、还有大阿哥、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剩下的阿哥都是各忠其主。

那我们来盘点一下,参与“夺嫡”的九位皇子的结局是如何的?

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结局

都知道,九子夺嫡,最终胤禛脱颖而出,继承了皇位,而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的铁杆兄弟,自然也跟着沾光,不过雍正一生有两个谜团,一个是继位之谜,另一个是死之谜,对于这两个谜团,众说纷纭。

不过从性情上看,雍正是清代历史上一位极为有趣的皇帝,因继承皇位遭普遍的怀疑,还专门撰写《大义觉迷录》进行辩白。

众所周知,雍正到了不惑之年才有机会当皇帝的,因而工作异常的勤奋,也是清朝最勤政的帝王,因为雍正对康熙晚年的官场腐败,政治弊端,看得很清楚。

所以雍正一上台,就下定决心大刀阔斧整治康熙晚年留下的隐患,整顿吏治,打击腐败,并且全面的改革了体系。

但是英雄迟暮力不从心了,雍正在位只有13年,58岁就驾崩了,有的说可能过于勤政,劳累过度,又或者身体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吃药过多,导致雍正帝不长寿的原因。

所以他的儿子弘历年纪轻轻就继承皇位了,也就是自诩“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

而十三阿哥胤祥年少的时候,曾代父去泰山祭天,很受康熙的宠爱,据说十三阿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文的也来,武的也不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据说,胤祥还猎获过一只老虎,典型的文武全才。

不过在一废太子时,十三阿哥受到了牵连,也因此退出政治舞台,但也有说法,他为了保全胤禛而获罪的。

所以雍正继位后,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对这个弟弟非常关照,不仅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后来还加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但十三阿哥的身子不怎么好,当时得了一种病,不能劳累,容易复发。但固然因其的病,在雍正八年胤祥就去世,终年44岁。死后,雍正对他评价有八个字“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并赐溢号“贤”。

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的下场

大阿哥胤禔,生母为惠妃纳兰氏,虽说是康熙长子,但是庶出,惠妃虽不出名,但她的哥哥明珠和侄子纳兰容若都很有名,明珠曾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不过大阿哥既不像康熙的文韬武略,也没有他舅舅工于心计。

大阿哥早年很得宠,立过赫赫战功,但大阿哥胤禔智商情商都欠佳,可以说非常愚蠢,为了登上皇位鬼迷心窍,用魇镇来诅咒太子胤礽,甚至说替父拭子之类的话,让康熙非常痛心。

最后在三弟胤祉的揭发下,康熙觉得这儿子已经丧心病狂,无药可救,便将其终身囚禁,死于雍正十二年,终年63岁。

太子胤礽,生母是索尼孙女赫舍里,在生产时恰逢吴三桂叛乱,因受了惊吓,导致难产而死,而康熙与赫舍里感情非常深厚,为了弥补发妻,便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在胤礽不足两岁的时候,便将他立为太子。

胤礽也曾亲自坐京监国,表现可圈可点,康熙表示也非常满意,但时间久了,其他兄弟虎视眈眈,所以太子开始不甘心手中权力,多次有怨言,而皇帝又害怕被夺权,于是父子二人矛盾日益激化,这也是太子第一次被废的原因。

但康熙对胤礽的感情深厚,说胤礽迷失心性,是因为大阿哥魇镇的诅咒导致。

所以第二年又复立了他的太子之位,不过胤礽经过一次废黜后,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集结党羽。这下康熙彻底寒心,在康熙五十一年时,再次废黜太子之位,永久圈禁而死,终年五十一岁。

三阿哥胤祉也逃不过圈禁的下场

三阿哥胤祉是研究学派,跟胤礽关系不错,还是个文武双全的皇子,并且对康熙十分孝顺,康熙对他的才华颇有欣赏。

他聚集一些知名度高的文人,诸如陈梦雷、李钹、方苞合力编书,当时三阿哥胤祉在清流中是颇有影响力的人。

康熙的确很喜欢这个有才华的儿子,他又很孝顺,所以经常到他园子里逛,觉得可以在那里共享天伦之乐。

不过三阿哥似乎也因有争夺之心,还请过方人替他算命,他的门人曾经四处活动,联络党羽,但后来他认清形势比较早,早早就放弃了夺嫡之心,专心研究学问。

康熙朝的时候,三阿哥胤祉已经是亲王了,妥妥的是个富贵王爷。但到雍正继位后,这个哥哥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先是被雍正派去遵化给康熙守陵。

后来又因举报受贿,加之因为十三阿哥胤祥的葬礼上,表现的不够哀伤而被雍正削爵,所以他也逃不过圈禁的打击,于是郁郁而终,享年55岁。

八阿哥和九阿哥的悲惨下场

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是康熙从辛者库里发掘出来的美人,出身较微贱,在清朝,都是子凭母贵,八阿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但八阿哥确实挺有本事,后来生母良妃还因为他的争气,得以晋升了妃位呢。

八阿哥是个很有才华的皇子,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跟着八阿哥,就连康熙的哥哥福全都夸胤禩“心性好,不务矜夸”,甚至在朝堂上下交口称赞,称之“八贤王”。

但是康熙始终不看好八阿哥,八阿哥相对四阿哥来说,太过于出风头了,夺嫡的锋芒早早暴露老爹面前,康熙连最心爱的儿子胤礽权力过甚,都心存不满,更何况一直不看好的儿子呢。

后来八阿哥还请人算命,言其贵不可言,康熙知道后十分恼怒,并削去八阿哥爵位,因此八阿哥彻底失去了夺皇位的希望。

雍正继位后,为了稳固地位,晋封八阿哥为和硕廉亲王。这期间八阿哥倒是没有兴风作浪,还没过上几年,反而因种种欲加之罪,就被雍正削爵圈禁,并削除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据说胤禩圈禁期间瘦如柴骨,最终死于雍正四年,享年四十五岁。

九阿哥胤禟,是一个很有语言天赋的皇子,喜好西学,自学多种外语,有俄语、英语等,生母是郭络镶黄旗宜妃,康熙宠妃的之一,康熙对这个儿子也特别喜爱,毕竟子凭母贵嘛。

九阿哥为人重情重义,对八阿哥这个哥哥很忠实,忠实到他随身携带毒药,万一遇到事情不妙,他就会以服药而死,绝不会出卖八阿哥。雍正继位后,被雍正发配到西北,目的是让年羹看管他,不让他跟八阿哥联络。

但九阿哥很执着,铁了心跟雍正斗到底,他用西洋文制作密码,跟自己的儿子偷偷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但被雍正发现了后,视他为眼中钉,对这个弟弟恨之入骨。

所以胤禟的命运很是悲惨,被雍正枷锁囚禁折磨,改名为“塞思黑”,带有侮辱之意,最后死于雍正四年,比八阿哥胤禩要早死一个月,终年四十三岁。

十阿哥胤䄉和十四阿哥胤禵得到自由

十阿哥胤䄉生母,来历不凡,是个皇贵妃,大臣遏必隆的小女儿,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不过死的比较早。康熙的儿子个个都很优秀,很明显,十阿哥显得比较大条,笨笨的。

所以康熙比较喜欢他这个笨笨儿子,在十阿哥27岁时被封为敦郡王,地位远高于八阿哥和九阿哥。

雍正继位后,十阿哥与胤禩交好,之前处处和胤禛作对,所以雍正对这个弟弟下手最早,雍正下令让十阿哥护送哲布尊丹呼图克图灵龛回漠北,但走到张家口时,就称病在那里长居了。

所以雍正将其圈禁革爵,十阿哥人傻有福气,竟然熬死了雍正,到乾隆第二年得到自由,乾隆六年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十四阿哥胤禵,在康熙晚年,胤禵比较受康熙宠爱,早间也是站八阿哥那边的,后来八阿哥彻底出局后,自己也有小心思,有当皇帝想法,十四阿哥虽和雍正一母同胞,但是他们并不合,是对立面的,不过他们兄弟之间相比之下,十四阿哥征战沙场可以,但当一国之君就不合适了。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封他为“大将军王”,挂帅出征西藏平叛。

雍正继位后,亲弟弟胤禵虽然也遭受了打击,在雍正三年,被降为贝子,但毕竟是亲弟弟,雍正也不至于把他整死,于是便被打发他去守皇陵,胤禵虽郁郁不得志,但日子过得还比较舒坦,比起其他政敌的那些兄弟要好很多。

乾隆继位后,便恢复了自由,十四阿哥也算是长寿的,活到乾隆二十年病逝,享年六十七岁。

结语

康熙的儿子众多,皇位仅有一个,都身为皇帝儿子,有着继承权,谁都想搏一搏,因此造就了夺嫡之争,这也是康熙生涯的一大败笔。

儿子们几十年的明争暗斗,终究有曲落人散之时,病死的病死,圈禁的圈禁,郁郁寡欢而死的,被折磨致死的,结局很是悲惨,当然,也有幸运重获自由的,不得不说,最无情是帝王家。

标签: 下场康熙儿子历史各自多少什么

更多文章

  • 康熙九子夺嫡哪些阿哥没有参与(没参与阿哥各自下场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九子夺嫡,参与,结局,阿哥,各自,哪些,没有

    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执政生涯,69岁去世。而康熙皇帝子嗣的队伍很“壮观”,儿子35个,20个女儿,儿子序齿有24个,能够长大成人有20位,这个“阵亡率”堪比一场规模化的战争!康熙皇帝比较注重儿子们的教育,希望都能成为“内襄政本,外领师干”的人,但太子胤礽两废后,其他兄弟各自形成政治势力,野心也随

  • 是哪位妃子让70岁的乾隆翻牌子(愉妃的历史原型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愉妃,妃子,原型,牌子,乾隆,历史,结局,70

    都说乾隆是出了名的花心大猪蹄子,即便到了80岁还在选妃,但最令人称奇的是,70岁超高龄的愉妃,却在晚年被乾隆翻牌子。愉妃一生活了79岁,算是长寿的妃子了。但青春年华时,乾隆的目光尚且不曾在她的脸上停留,更何况如今人老色衰。那么愉妃晚年有何魅力能在她70岁的时候,反而吸引着后宫佳丽如云的乾隆翻她的牌子

  • 苏联挖到12226米停止了(前苏联挖地球为什么不挖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联,地球,停止,为什么,12226

    48年前苏联打算挖穿地球,到达12262米停止了,有着深刻而无法回避的原因——没钱了。那么到底又发现了些什么呢?当然是珍贵的地质研究资料矿石材料!有同学要不服气了,我美国有外星人科技加持,岂能输给当时的苏联呢?让我把这个往事好好说一说吧。如果有人告诉你,地球内部的奥秘,我们今天清清楚楚,早就摸得滚瓜

  • 周易认为什么是宇宙的本源(周易如何解释宇宙宇宙全息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宇宙,全息论,周易,本源,解释,认为,如何,什么

    为什么有人说《周易》是宇宙全息论?我今晚吃了豹子胆,也来聊聊《易经》。题主疑问是为什么有人说《周易》是宇宙全息论,这个“有人”是道听途说之“有人”呢,还是德高望重之“有人”呢,却没有言明,实属睿智!可见,有人说很重要,本猫年少之时,也有三姑六婆之“有人”夸赞,聪明伶俐,我也是很受用至今的。有修道之高

  •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在哪里(天主教信奉的神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信奉,区别,哪里,什么,天主教,基督教

    很多厚重的概念,往往套了太多的硬壳。直接地切入认识,往往撞得头破血流,却仍旧浮于表面。即便“知道了”,也仅是感觉到了,却不够丰富。硬壳,是历史的疤痕。所以,与其直面而切入,不如溯本而追源。因此,我们最好从其历史的脉络中,去探究是什么、分类成什么以及变成了什么。天主教和基督教,首先是一个中西不同文化的

  • 两次世界大战发生原因及时间(一战和二战中间隔了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二战,原因,世界大战,发生,中间,时间,多少

    一战的偶然性大于必然性。当然,一战也有其爆发的原因。但真正的问题,不是一战为什么爆发了,而是一战为什么打成了世界大战、为什么打得如此惨烈。历时4年有余、参战30余国、卷入人口15亿、战场伤亡3000万。一战的规模之大、战况之惨,超过了当时所有人的想象。而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四条:一是科学技术的抽风质变

  • 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是个笑话(宋国为什么被黑受到嘲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国,时期,笑话,嘲笑,战国,春秋,受到,为什么

    揠苗助长,宋国人干的,“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守株待兔,宋国人干的,“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出自《韩非子•五蠹》。尔虞我诈,宋国人和楚国人干的,“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出自《左传》。野人献曝,宋国人干的,“宋国有田夫

  • 五代十国没有存在感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五代十国不出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存在感,原因,出名,根本,没有,为什么

    别说我们觉得五代十国存在感低,就连五代十国自己,也觉得自己存在感低。所以,大家出奇一致地刷存在感。而刷存在感的方式,只有一个套路,即“模仿从前的伟大王朝”。朱温接受唐哀帝禅让,建立了后梁王朝。后梁,还算低调,以汴梁根据地命名了新王朝。因为这一地区属于古梁国,所以,朱温的新王朝叫梁朝。按照惯例,朱温当

  • 古代时候为什么会有太监的存在(历史上太监是干什么的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监,职位,历史,干什么,存在,古代,时候,为什么

    从欧亚大陆西端的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到欧亚大陆中部的波斯,再到欧亚大陆东端的朝鲜半岛,都曾出现过宦官和宦官制度。西方观点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宦官出现在亚述女王时期的新巴比伦亡国,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相当于中国的西周时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宦官,有人考证出现在商王武丁时期,大约是公元前14世纪。但宦

  •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宰相制度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宰相,制度,原因,废除,朱元璋,历史,影响,根本

    朱明一朝的各种匪夷所思,以及明清以来的皇权专制,都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有关。首先说一下宰相应该是怎么一个定位;其次说一下相权越变越小的演变过程;最后说一下朱元璋废除宰相后的恶劣影响。百代皆行秦政制。所以,一切都要追溯到秦朝。但秦朝国祚太短。这就导致溯源的根基太薄。你想找点儿掌故旧闻都难。还好,汉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