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哥舒翰投降安禄山)

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哥舒翰投降安禄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67 更新时间:2023/12/18 21:18:20

盛唐精兵猛将都集中在帝国的西北和东北方向,安史之乱时,两强精兵猛在潼关之战中,激烈碰撞,却以哥舒翰的惨败而告终。是真的陇右、河西精兵,不敌范阳、平卢的精兵吗?

叛乱前,安禄山已经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三镇兵力大至有十八万三千九百人。而当时全国总兵力有四十九万,叛军兵力已经占唐军总兵力的五分之二。而且因为防备契丹,三镇士兵久习战事,而且还招募了奚族、契丹、同罗等胡族士兵,战斗力很强。史称“禄山精兵,天下莫及”。同时,由于安禄山还兼任闲厩、群牧使,他派遣亲信到各牧马地挑选骏马送往范阳,范阳、平卢两镇的骏马,达到数万匹。安禄山兵强马壮,实力已经超过了西北的陇右、河西、朔方等镇了。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清君侧”为名,统率“所部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由范阳急速南下,向长安、洛阳发动突然袭击。

河北原来都是安禄山的统治区域,叛军所过之处,州县望风瓦解,或开城出迎、或弃城逃避、或被叛军俘杀,无一抵抗。史称安禄山军队“步骑散漫,人莫知其数”,而中原地区百姓已经“累世不识兵革”,“士卒乘城者,闻鼓角声,自坠如雨”。

虽然唐朝人力、物力比安禄山的叛军强大得多,但承平日久,又在分散状态;唐军士兵总额两倍于叛军,但是由于天宝前期唐玄宗在西北、东北开疆拓土,形成所谓“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也就是说主力和精锐都集中在了西北、东北方向,守卫长安的(弓广)骑仅有六万人左右,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安史之乱爆发,陇右、河西的精兵,是远水难救近火。所以,唐军的士兵只能以市井之兵和新募之兵组成。

唐朝任命在长安述职的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到洛阳募兵抵御叛军。封常清到洛阳后,十来天招募六万人,但是所募之兵,仓卒征集,未经训练,根本不是叛军对手,在叛军铁骑的冲击下,被打得大败,没多久叛军就占领了洛阳。

封常清在洛阳募兵的同时,唐朝又任命前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为兵马副元帅,率领飞骑、弓广骑以及在京边兵、新募兵五万人进驻陕州。

所谓的“飞骑”“(弓广)骑”都是“市井负贩,无赖子弟”,他们“富者贩彩,食粱肉;壮者为角觝、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唐朝政府平时又不重视对他们的战斗训练,毫无战斗力可言。所以,此时叛军不管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远高于唐军,占据着绝对优势。

封常清战败后,退兵至陕州与高仙芝会合。在封常清的建议下,高仙芝、封常清两人退守潼关。两人依险而守,扬长避短,很快稳定了局势。但唐玄宗却听信宦官边令诚谗言,以“以贼摇众”,弃陕地数百里和盗减军士粮赐罪名,斩了两员大将。

斩杀高、封二人后,唐朝任命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哥舒翰也是一名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功勋卓著的边将。他在天宝八年,因一举夺得吐蕃的石堡城,一举成名。但他在安史之乱前,因为纵欲过度,引发中风,导致半身瘫痪。

哥舒翰率领八万大军,会同高、封二人残部,大约一共十多万,号称二十多万,驻守潼关。

从兵力上来说,哥舒翰拥有十多万人,也有河西、陇右、朔方等士兵,但却只有王思礼的五万人能称得上精锐,其余的都是乌合之众。而且哥舒翰对待士兵“严而不恤”,士兵十分不满,士气低落。

从将领上来说,主将哥舒翰因为瘫痪,不能主持军务,于是他将军务都交给行军司马田良丘。田良丘不敢专权,他让王思礼掌管骑兵,让李承光掌管步军,但王、李二人不和,导致军中号令不一。

官兵与叛军对比劣势十分明显,但如果能够凭借潼关据守,还是能够与叛军一战。哥舒翰也确实依靠潼关击退了安庆绪的进攻,成功阻挡了叛军。

但是唐朝廷特别是唐玄宗却无视唐军与叛军差距,希望速战速决,再加上宰相杨国忠的谗言,轻信潼关下的叛军仅有四千老弱士兵,史书称唐玄宗派遣催促哥舒翰进兵的使者“项背相望”,哥舒翰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出兵,恐怕就要步高、封人二人后尘了。哥舒翰不得已抚膺痛哭,下令兵出潼关。

唐军出潼关后,与叛军崔乾祐军在灵宝西原交战。“王思礼等将精兵五万居前,庞忠等将余兵十万继之,翰以兵三万登河北阜望”,可以指导除了打前锋的王思礼五万精锐,后方的都是新招募的士兵。

崔乾祐在险要处埋伏,正面以一万多老弱士兵迎战。唐军看到叛军或疏或密,或退或进的阵势,十分轻视,双方一交锋,叛军就向后方逃窜,唐军更加松懈,丝毫不做防备。

看到时机成熟,崔乾佑叛军的伏兵突然出现,从山上投下木石,击杀唐军很多。因为路窄,人数众多的唐军不能展开,刀枪无法施展,进展十分缓慢。哥舒翰只能用毡车在前面开路。午后,风起,叛军推了十几辆草车,塞住毡车放火,一时浓烟四起,熏得唐军不能睁开眼睛。慌乱的唐军拿着弓箭乱射,到了傍晚,射完箭后,才发现对面没有敌人。

这时,崔乾祐派精锐骑兵在唐军后面追击,唐军首尾惊乱,不知所措,被打得大败。唐军士兵有的抛弃铠甲向山上逃窜,有的坠入河中溺死,后军乌合之众看到前军惨败,也四散逃跑,在黄河北岸哥舒翰亲自率领的三万士兵,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能率领八千人退往潼关,结果又被部下藩将劫持投降了叛军,潼关失守。潼关之战最终以哥舒翰统率的唐军惨败而告终。

标签: 舒翰安史光弼安禄山夹击安投降

更多文章

  • 雍正皇帝的熹贵妃是谁(熹贵妃是雍正最宠的贵妃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贵妃,雍正,皇帝

    在清宫众多后妃中,熹贵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电视剧《甄嬛传》让这个被历史湮没的女人又火了一把,使之家喻户晓。不过,剧中将熹贵妃描述为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权谋的毒妇,斗倒华妃,扳倒皇后,最终母仪天下,获得无上尊荣,不过历史并非如此。历史上的熹贵妃,容貌普通,家世普通,资质平庸,并不像电视剧

  • 蜀汉灭亡后刘禅后代结局如何(刘禅投降后有后代活下来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禅,后代,蜀汉,灭亡,投降,结局,下来,如何

    刘禅家族悲剧命运从他决定投降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景耀六年,魏国大将邓艾在绵竹击败诸葛瞻蜀军主力,包括主将诸葛瞻父子在内的,如张飞之孙张遵,黄权之子黄崇,李恢之侄等蜀国二三代死于此役。此时,成都城内已经豪无战意,朝内文武群臣或言奔吴,或言南逃。光禄大夫谯周却对两种方案提出异议:魏大吴小,魏国吞并吴国,是

  •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大都督(历史上东吴哪个大都督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东吴,都督,时期,历史,厉害,三国,哪个

    西汉七国之乱是吴国、楚国、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赵国等七国反对削藩,起兵对抗中央朝廷的叛乱事件。西汉立国之时,本来封得都是异姓王,但是汉高祖刘邦对这些异姓王却并不十分信任,对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屠杀殆尽。但为了拱卫中央,又选择刘姓子弟封为同姓王,并在临死前立下白马之盟,与众臣约定非刘氏

  • 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最厉害(三国中武艺最高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艺,武将,厉害,最高,三国演义

    界桥之战是袁绍与公孙瓒双方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三国演义》中也是赵云的出场之战。但是除了赵云主角光环之外,袁绍方面还有一位昙花一现的大将才是取得这场胜利的关键。这员大将就是麴义。在界桥之战中,袁绍和公孙瓒精锐尽出,颜良、文丑均在这场战役中出场,各自率领一千弓弩手位于左右两军。大将麴义则统率八百弓弩手

  • 李渊妃子为什么不巴结李世民(李世民和李渊关系好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李世民,妃子,巴结,关系,为什么

    唐朝初年,东宫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明争暗斗日趋激烈,也波及到了李渊的后宫。李渊晚年身边美女如云,这些后妃争着交结李建成、李世民,来巩固自己未来的地位。但是后来嫔妃们却争相称赞李建成,打击李世民。其中原因:唐朝建国之初,秦王府实力强大,东宫为了自保,李建成主动结交后宫李渊称帝后,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

  • 英布为什么打不过刘邦(没韩信刘邦怎样打败英布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英布,刘邦,韩信,打败,怎样,为什么

    没有韩信的刘邦并不是一无是处,只不过是战场上碰到的是战神项羽,才会每战必败。英布造反是高估了自己,失败是必然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英布造反的前因后果。事情还要从刘邦建国前说起,当时刘邦被项羽在彭城打得大败,刘邦问张良,我可以把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分封出去,谁可以和我一起打天下?张良推荐了韩信、彭越、英布

  • 中国历史上坑杀降将的名将(历史上杀投降将领的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坑杀,历史,名将,将领,将军,投降,中国

    古语云,杀降不祥。历史上很多杀死投降士兵的将领都死于非命。白起长平之战中,白起指挥秦军成功完成对四十万赵军的包围。赵军被围四十多天,主将赵括在突围中被秦军射杀。四十万赵军全部向秦军投降。秦主将白起看到赵军投降人数过多,害怕赵军作乱,于是下令将赵军全部坑杀,仅留下二百四十人老弱士兵放回赵国,宣扬秦军威

  • 赵云和诸葛亮谁岁数大(诸葛亮比赵子龙相差多少年纪)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岁数,赵子龙,赵云和,相差,年纪,多少

    赵云和诸葛亮相比,应该是赵云年纪较大。诸葛亮的生卒年月是比较清晰的。他是建兴十二年八月去世,也就是公元235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由此可以推出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是东汉灵帝光和四年。赵云在史书上仅有去世时间,为建兴九年去世,也就是公元229年。《三国志》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与田楷据袁绍。云遂随

  • 江充为什么敢害死汉武帝太子刘据(江充和刘据有什么仇)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江充,刘据,汉武帝,太子,为什么

    提到江充,就不得不提巫蛊之乱。汉武帝晚年时期,一场巫蛊事件掀起了腥风血雨,包括皇后、太子、丞相在内,被卷入其中而丧命的不计其数。江充正是这一事件的重要推手。江充是赵地人。早年在赵王刘彭祖处做门客。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赵国的太子,不得不逃出赵国。不过此事对于江充来说却是因祸得福,让他成为了大汉帝国的风

  • 雍正王朝胤祥为什么被圈禁(为何圈禁十三阿哥长达10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圈禁,胤祥,王朝,雍正,阿哥,10年,为何,十三,为什么

    作为帝王,康熙必然对国家大局和朝局稳定的考虑,而作为一位父亲,希望儿子们能够成为“内襄政本,外领师干”来拥护皇权。但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演变着越来越激烈,众多皇子明里暗里互相切磋,争夺不休,让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康熙,整日忙于灭火和调和中。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决定圈禁十三阿哥胤祥的时候,康熙把帽子摘了